人物:许友

相关人物:共 3 位
共 3 首

人物简介

维基
许作屏(1761年—1819年),字子锦,一字画山,福建福州光禄坊许厝里人。
清朝官员。
许作屏生于书香之家,为明末清初书画家许友玄孙。
许作屏自少聪颖好学,18岁进学,22岁中乡试,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中式三甲进士。
以知县即用,后授山东曲阜县知县。
上任未满一月,母丧丁忧去职。
服阙,分发奉天,署广知知县,赈灾救民。
改岫岩州知州。
因积劳成疾,回籍休养,在家乡结社吟诗。
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七月病卒。
葬福州北门外大夫岭金峰山。
著作有《青阳堂文集》、《拜云楼诗》以及《端溪砚史》二卷。

人物简介

解脱纪行录·序
川江之险甲天下,闻者色变,比于谭虎劳人。
墨客诗状其险者夥矣。
然诗而不记,记而不详。
老坡之游石钟,所以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同年笠庵金君,天下之壮士也。
年二十,许宰黔中。
往时充神京铅运使,出峡江以解脱纪行。
记经而诗纬之,累然成帙。
盖其学赡,故援据。
详其才雄,故论断确。
伟哉笠庵,使挟其所有出入侍从,备天子顾问,行秘书,岂足道哉。
抑余所以奇笠庵不在此。
夫赡于学,学人也。
雄于才,才人也。
天下之大,具笠庵之才之学者,宜皆可以为笠庵之记与诗。
然前乎笠庵者。
固未尝为笠庵之所为,而必待笠庵今日之自为者何欤。
今夫乘舟于囿,荡而变色,地非甚险而犹尔者,胆弱故也。
今使履厚寸之木,簸漾于惊湍飞涝中,而又风师怒号于其上。
猛兽奇鬼,嵯岈逼伺于其旁。
危矶怪碣,探头露臂,齧噬横梗于其下。
当此之时,虽子建之才,公干之学,亦必魂駴目昡,瑟缩于一叶之中,扃口戢手而莫敢动。
而笠庵独申申然,如如然,搔首捋髭,濡墨引褚而叙之,而歌之,而考證辩驳之,而诙谐嘲笑之。
千里之遥,三月之久,无虚日,无虚地。
是则笠庵之奇,不奇于其才之雄。
学之赡,而奇于其胆之壮也。
夫惟有如是之胆,然后能为如是之记与诗。
则是笠庵之才,信非才人之才,而壮士之才;笠庵之学,信非学人之学而壮士之学也。
昔谢叠山论文曰放胆,刘青田相人曰胆怯。
胆之于人大矣。
小用之于为文,为有胆之文,然后大用之于为吏,为有胆之吏。
为有胆之文,故可以朝百赋而郁怒,暮千诗而紧遒。
坦然出没于三千悬水之中,而身不濡、目不瞬,是如卵之胆也,非难之难者也。
为有胆之吏,则必能言人之所不敢言,为人之所不敢为,屹然山立于万麋倾角之会,而利不动,威不惕,是一身之胆也,难之难者也。
今笠庵之为吏也,一如其为文,而且有大过乎其为文者。
则是笠庵之心无挂碍,故无恐怖。
放此四大,还于一如。
夫亦安往而不如老坡之解脱也者。
区区出峡之解脱,其亦小矣。
虽然吾黔之服官者,率不免于是役。
则斯编也,一切众生方将倚为苦海之航、迷津之筏。
其庶几涉川而嬉,免于擿埴索途之苦矣,于解脱乎何有。
辛亥嘉平望日,山右年愚弟孙希元序。
解脱纪行录·跋
笠庵旧从予游,性潇洒,诗文亦如之。后登贤书,宰贵之珍。州上官识其能,奉使入京,出其诗文相质,乃道经巴峡时作也。夫黔险在陆,蜀险在水,舟车往来,如行荆棘中,未易摆脱。生乃一一收之吟韵,而又未尝沾沾山水间,视髯苏峨眉名坡之义,适有合焉。余系官京师,无由周走天下,阅是集,既喜山川名胜如在目,而尤喜其胸次浩落,异乎俗吏之为也。傥谓乘险蹑虚,解脱自喜,则又非敬慎居官之道,斯亦浅之乎测笠庵已。友生石鹏翥手跋。

人物简介

词学图录
何振岱(1867-1953) 字梅生,梅叟,号南华老人。福建闽县(今福州)人。陈兼与《读词枝语》:"所作皆得静与深二字,词尤冷峭孤微,素不轻示人。"门下学词女弟子甚多,如刘蘅、薛念娟、张苏铮、叶可羲、王德愔及其女何曦等,皆以词名。有《觉庐诗集》、《我春室词》。
何振岱集
1867-1952.2,字梅生,号心与、觉庐、悦明,晚年自号梅叟,侯官县(今福建福州市区)人。师从名儒谢章铤,光绪二十三年举人,被江西布政使沈瑜庆聘为藩署文案。辛亥革命后在福州主纂《西湖志》兼《福建通志》。擅画能琴,书法融碑帖于一炉,功力深厚。诗作成就亦高,以其深微淡远、疏宕幽逸的诗歌美学在闽派中独树一帜,是“同光体”闽派的殿军人物。
我春室集
先师南华老人殁之三年,门弟子辑所著《我春室集》,曰赋、曰论说、曰序跋、曰启、曰书、曰赠序、曰传记、曰铭箴、曰碑志、曰赞颂、曰哀祭、曰诗、曰词,凡十有六类,为篇七百八十有奇,分四卷。
同人等欲付手民,以费绌请于先师长公子惇畴,缮印粗本藏之。
此外尚有易学聚明、诗话、词话、笔记等若干种,俟剞劂有资,续成大集。
夫士有一集初成,千秋自命,不能信于友生而求信于天下后世,难哉!
先师准经衡史,氾滥诸子,所作文章不喜酬人,但供适己吟赏。
所寄虽一花一木,一山一水,莫不幽其思而洁其旨。
中岁公车报罢,即绝意仕进,游大江南北暨燕都数十年,所至贤士大夫皆慕与之交,得其零篇断简,珍若拱璧,集虽未行,而名震海内矣。
嗟夫!
世之智勇功名之士,一时藉甚,末路失节,或罹祸者匪鲜,视先师无位而尊、不禄而泰有间矣。
身死与草木同腐,视先师一集藏山、奇光照世又有间矣。
先师既倦游,家居大光里,南为瓯香馆,西为香草斋,皆昔贤读书旧址。
先师尝云「择邻尚友」,意在斯乎?
年虽迈,犹日手一卷,危坐丹黄,而乞书问字,户外屦满。
其教人,先伦常而后文艺;其论文,主根柢而重性情。
先师与先君子为中表行,以故恪于同门中事先师最久,年又最长。
校勘既竣,同人命述梗概,不敢辞。
援笔书此,敢谓能知先师哉?
乙未立春,受业表侄林心恪谨识。
(录入:顾青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