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蒋立镛

相关人物:共 3 位
共 15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蒋笙陔殿撰贺宴诗四首 其一 (辛未) 清 · 翁方纲
七言律诗
殿撰班先玉署英,父师位恰大司成(尊公丹林祭酒也。)
名叨帝鉴逾常格,喜动天颜倍锡荣。
续入摭言传沔汉,喧将盛事话蓬瀛。
门墙更有联翩语,衣钵由来窃比彭(会试出彭宝臣殿撰本房。)
蒋笙陔殿撰贺宴诗四首 其二 (辛未) 清 · 翁方纲
七言律诗
释褐桥门拜讲堂,金花玉盏侑笙簧。
姓名勒石新恩重,诗礼趋庭旧说长。
忠勖诒谋承北阙,孝铭扬显在西厢(国子监西厢石刻《孝经》。)
彝伦可践皆经训,日月中天国上庠。
蒋笙陔殿撰贺宴诗四首 其三 (辛未) 清 · 翁方纲
七言律诗
龚学士归不记年,刘黄冈后几人传。
朱庄花事燕台近(黄冈殿撰会试出北平朱公之门。),崔颢诗声鹤笛先
遂有英光积门阀,凭将力学答山川。
词林典故恩辉接,乔梓琳琅汇一编。
⑴ 乾隆壬午,予典湖北乡试,题黄鹤楼句云「千古题诗到崔李,国朝制艺在熊刘」。
蒋笙陔殿撰贺宴诗四首 其四 (辛未) 清 · 翁方纲
七言律诗
老凤新莺感昔游,瓣香花甲说从头。
追摹昆圃堂筵继,什倍云岩母志酬
归第笙歌馀韵绕,压函琼玖艳交投。
太常缣幅今谁记,黄海渊源为尔留(新安曹文敏公登第日,吴太常炜贺诗有「具庆下兼重庆下」之句。今笙陔祖母寿跻八帙,而曹俪笙司农今科主会试,故以致勉。)
⑴ 康熙辛未,黄昆圃先生探花及第。乾隆辛未,重宴琼林。
⑵ 乾隆辛未,吴云岩殿撰诗有「天怜母志」语。
文运原因天运开,一枝真自桂林来。
盛朝得士三元瑞,贤相传家五世才。
史奏庆云合名字,人占佳气说楼台
若从师友论魁鼎,门下门生巳六回(近科状元吴中洪莹蒋立镛吴其浚陈沆及陈继昌皆余门生门下之门生也)
⑴ 时方伯与状元同名状元乡榜本名守睿因梦改今名
⑵ 广西贡院前大楼久倾以建为祥巳酉冬予与中丞方伯共建之方落成
莫愁湖边春水绿,石城桥上骊驹促。
执手留君且勿行,为君试唱阳关曲。
君有奇才抵百朋,灵襟朗抱玉壶冰。
天人久已通三策,裘马何曾耀五陵。
子云奏罢长杨赋,鹄立银袍嗟未遇。
青海留充冀北群,碧山归向江南住。
卜筑秦淮西复西,人传江总宅青溪。
匝阶花药和云种,插架琳琅映雪题。
论交争吐如虹气,宾是羊求主仲蔚。
说剑频闻集胜流,曳裾那肯干时贵。
小阁焚香读异书,囊琴斗酒夜凉初。
英词元白齐低首,妙墨倪黄总不如。
昔年山水恣幽讨,南历牂牁西蜀道。
铜鼓山头日半曛,浣花溪上春偏早。
皖国前年放棹回,是时我亦赋归来。
花晨月夜联翩聚,玉碗金尊倾倒开。
招携不厌过从熟,意气如云心叹服。
书就思将玳瑁装,诗成更盥蔷薇读。
斗酒徵歌兴正长,幡然惜别咏河梁。
閒抛江上三山月,去跨仙人五色羊。
粤东未到吾能说,庾岭梅花送金埒。
桂海春深雨似烟,珠江夜半潮如雪。
山色罗浮入画图,三春花鸟四方无。
千林荔子飞胡蝶,万树桄榔叫鹧鸪。
尉陀宫畔喧官鼓,画戟油幢开幕府。
燕寝三朝彩袖垂,鲤庭再过笙陔补。
侍奉馀閒更下帷,榕阴庭院日迟迟。
好携毅甫端溪石,尽和东坡岭外诗。
相思祗我成孤坐,青玉山房白云锁。
五岭风烟我忆君,六朝金粉君怀我。
莫叹延津会合难,行将西笑望长安。
绾符万一来南海,更把清尊拾坠欢。
彩花金胜帝城春,留醉朱门绿酒茵。
振代词声鸣玉佩,传家儒术掌丹纶。
怀从同志常多感,交到殊方倍觉亲。
三径不徒容二仲,赖君多结老苍人(坐有二客。而主人姓蒋。余姓郑。)
妙香之山高哉千万丈,千峰万峰罗列如指掌。
重冈叠巘横岫侧岭蜿蜒而盘据,卉木云霞朝夕幻色象。
雄浑朗丽挺秀幽旷众美具,游子入山出山神惝恍。
神仙窟宅释佛国,灵怪之气瑰奇之观如藏帑。
三百六十莲花座七宝庄严,广场净界绝埃而高爽。
盖闻淑气钟灵天公秘,始有檀君降生为君长。
峰顶岩拆谺铁龛,䕺木攒香神力养。
我幸为官管此山,山缘三载酬夙想。
文采风流两按使,前后持节来同赏。
深湫龙吼台虎啸,悬厓铁索攀援上。
二公一生爱山癖,寤寐思山心每往。
遂作长篇杰句藏寺楼,纸上积翠涳濛流荡泱。
枫翁闻之动高兴,思与名山千年同偃仰。
绣林玉瀑云梯翠壁玲珑笼彩毫,灵洞秘府异草珍禽恣搜奖。
铺张点缀嘘光气,阆风玄圃若可广。
公未目见如识面,卧游梦游莫怅惘。
我闻诗文气数等山岳,华泰阜垤相难强。
万古绝唱蜀道难庐山高,其谁继者今髴髣。
我不量才幸托名,欣然一吟亦技痒。
何必让天台之赋石柱之题哉,琼妆锦轴双双而两两。
披之岫岫峦峦烛光焰,读之谷谷壑壑振音响。
长得佛尊欢喜山灵护,山门镇宝伏魔魉。
按:余庚辰。守宁边。是春按使斗室沈太史来巡。同游妙香山。斗室作诗留上院庵。要余和韵同藏。未及就。而壬午春。竹里金太史以按使。又来游和其诗。枫皋金太史闻而又和之。枫翁笔画奇古遒逸。尽可宝也。余欲藏之。又请书一本。辛卯余以上使赴北京。携原轴拟赠山僧。仍携至北京。笙陔蒋翰林立镛书名冠中朝。偶见此轴。叹赏不已曰。诗与笔当宝传。乞留甚恳。遂许而还。还未久而枫翁厌世矣。癸巳余按西节。思三太史文采风韵。终不可泯没。黄山以枫翁哲嗣。继枫翁荐太史。如谈迁相承。书法世又以羲献称。遂属书之。余亦追和四轴。始完妆一函。同藏上院庵。俯仰十五六年之间。枫翁竹老已不在。而谈笑文墨之顷。风流雅致。今不可以复见矣。离合存没之感。安得不临风凄然哉。然而孙兴公之赋游天台。韩文公之题名石柱。彼不过为一时游戏之迹而传之无穷。视若不朽之盛事。今使四轴留住于昙云祗林之间。传之百千轮劫。则三太史之于是山。不止一时之缘。而余之托名其间。岂非幸欤。黄山尚书之继先躅而留美迹。又岂偶然也哉。未知山之僧爱重宝惜。果如智永辩才之梁槛固守乎。此轴是献于山灵而施于佛尊者也。僧若谩藏而失之。则是何异于堕戒而慢神也乎。然则僧之业不其衰乎。故当以此轴之传否。占山门之衰盛云尔。
使粤不受千金装,携归粤山四壁张。
粤山之奇不可想,无依无援破空上。
就中独秀一峰尊,千万烟云为供养。
使者论山如论文,意取独出空匹群。
使者爱山如爱士,搜罗有尽心无已。
画图指点秋思深,门下吕君知此心。
丙午闰五日十三,磁斗兰开十三瓣。
十三瓣花为一花,匿梦烟心送春盼。
冰縠碎剪幺鸾翎,豆寇年华人袅婷。
其心三点作心字,仙胎朗抱银河星。
主人解得此中昧,琼斝蒲桃招客醉。
风丝飐袂露痕香,树影流筵月华翠。
空山窈眇纤荑青,媚以古曲宜凤筝。
不含罗帐昏黄怨,别有笙陔絜白情。
大好银屏今夕睡,八褶湘纹蝶衣碎。
明朝临得玉版书,来换甄妃九龙佩。
共 15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