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黄节(1873-1935) 原名晦闻,字玉昆,号纯熙。甘竹右滩人。清末在上海与章太炎、马叙伦等创立国学保存会,刊印《风雨楼丛书》,创办《国粹学报》。民国后入南社,长居北京,任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清华大学研究院导师。一度出任广东教育厅厅长。以诗名世,与梁鼎芬、罗瘿公、曾习经合称岭南近代四家。作品兼见唐诗文采与宋诗骨格,人称"唐面宋骨"。对先秦、汉魏六朝诗文颇多精当见解。有《诗旨纂辞》、《变雅》、《汉魏乐府风笺》、《魏文帝魏武帝诗注》、《曹子建诗注》、《阮步兵诗注》、《鲍参军诗注集说》、《谢康乐诗注》、《谢宣城诗注》、《顾亭林诗说》、《蒹葭楼集》等。人物简介
黄节(1873—1935),名晦闻,字玉昆,号纯熙,又号节。广东顺德人。近代著名诗人、学者。所著有《黄史》、《周秦诸子学》、《诗旨变雅》、《诗旨篹辞》、《诗学》、《诗律》、《蒹葭楼诗》、《汉魏乐府诗笺》、《谢康乐诗注》、《阮步兵咏怀诗注》、《中国文学史》、《粤东学术源流史》等。1905年,在上海和邓实(秋牧)、刘师培(申叔)、诸宗元(贞将)创办“国学保存会”,又办《国粹学报》,阐发吾国固有学术之传统,其云:“夫国学者,明吾国界以定吾学界者也。痛吾国之不国,痛吾学之不学。凡欲举东西诸国之学,以为客观,而吾为主观,以研究之,期光复吾巴克之族,黄帝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之学而已。”其诗与人相称,以节气著于一代,为世人之所共景仰。诗格澹而奇,趣新而妙,郁勃悱恻,清壮幽俊,一洗万古凡马空。七律比类后山,五古效法汉魏,皆辙迹莫寻,自成孤诣。庄生称藐姑射之神人,肌肤若凝雪,绰约若处子,庶可及之。蒹葭楼诗·序
余交晦闻十年矣。君工诗,每有所作,必就余观之。余尝拟其体,思与之角,而卒不能胜。然君顾独许余知诗。戊辰春写成一厚册,命为《蒹葭楼集》。过沪抵余曰:生平之志与业,略具于此。子其为我序之。余曰:君诗之必传,固不待序。虽然,吾与君戴而游者今何世耶?天纲沦,人纪绝,神州数千年立国精神不毁之异族,竟摧拉燔坑于服古诵数之徒,儚儚洄洄十七年。昊天僤怨于上,黔首惵惵于下。纤纤仄望,比屋可诛。求一民劳板荡之音,如古之人遭苛虐,相呻吟者而不可得。生斯时也,而有诗,庄生所谓逃空虚者,闻跫音而喜也。又安可以无言!金之亡也,驱缙绅如群羊、木佛编钟、括宫排市,而元遗山之诗作。明之亡也,白骨如麻,赤地千里。至奴仆呼家主以兄弟,擅索文书,结寨焚杀。而屈翁山顾亭林诸君子之诗作。呜呼!今乃得君而三矣。君粤产,粤故多诗人。梁文忠以下,曾刚甫、潘弱海、罗掞东诸子,皆与余交。其所为诗,余又皆取而遍嗜之矣。如啖荔支,如副新橙。最后读君诗,味兼酸辣,乃知柠檬树果。信乎!君诗之工耶?君既以诗鸣海内,居京师十年,穷且饿,当项城称帝时,名士趋之若坑谷焉;而君独翛然南归。又有说之出者,亦坚卧不一应。曩尝评君,内蕴耿介,外造隽澹。今去之数年,覆诵君诗,犹前日也。此集古今体诗,约三百馀篇,异日君所就或不只此。然即三百馀篇固亦足以传君,而余独悲。亮节慷慨如君乃仅仅以诗传耶?则又不能不使人罪夫世已。许村樵人张尔田序。(电子版录入:顾青翎)
人物简介
潘其璇(1898~?),字叔玑,号澹如,广东南海人。康有为第六个女儿康同复的丈夫。其父潘之博是康有为的得意门生,与麦孟华齐名。广东文史馆馆员。
人物简介
1914-1993,湖南省益阳县人。陈鼎忠天倪五子。“一二九”运动时任武汉学联主席,并与沈钧儒先生等“七君子”同任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执委,解放后任贵州大学教授。历任昆明工学院、云南民族学院教授。两间庐诗·自序
蔡子川右注余诗既竟,语余曰:“诗言志,子之志则既闻命矣,敢问作诗之由,或亦读者尚友论世之一助也。”余尝闻韩愈氏之言曰:“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诗者,鸣之一端,而鸣不必皆诗。时鸟鸣春,候虫鸣秋,其为鸣则是矣,然未闻有目之为诗者。余之鸣,犹蝉翼之振,蛙腹之鼓,而被之文字,则正韩氏所讥之乱杂而无章者,曷足以言诗哉? 余年十一时,先君馆于长沙周氏,余随侍焉。君课以坊本历史,说文部首与守温字母,期在疏通文字,略识文字源流与音韵基础。君以《古文笔法百篇》授周公子,余则跽椅上旁听,如是者一年。年十六,君讲学湖南大学,余获与共寝处者又一年。君授以汉魏六朝文,韩愈、王夫之、章炳麟及己所作文各若干篇,经史百家,则听任左右采获。有所质疑,大叩之则大鸣,小叩之则小鸣,惟词章靳不以传,曰:“学在致用,文人无足观也。”余不能仰体父志,居周公馆时,往往将所作五七言绝句厕文稿中以进,君亦勤为修改。至十六岁,积稿已裒然成帙。柳午亭丈见之,谓诗风近龚定庵。罗庶丹丈见《读项羽本纪》诗,谓押险韵能稳,有“履虎尾,不咥人”之象。丈为余点定《咏雪》(七律四首)、《次韵张昕谈禅》(七律四首)、《春江引》(七古)、《狂歌赠王生》(七古,各诗均载一九三二年湖大期刊,今不可觅得)。丈嗜酒,酒后高睨大谈,汗漫无涯涘,尝诏余曰“熔铸经史入诗则品高”,又曰:“学诗当以青莲为宗。”为讲《越中怀古》绝句,目光如炬,眉睫飞动,至今犹仿佛见之。为《玩月》诗云:“若逢天上玉楼成,天将召我归霄汉。”果以是年谢世(余挽诗七律二章,亦载湖大期刊)。为余改诗者,先君外,独丈耳。生无华屋,死失山丘,知己之感,存殃之悲,曷云能已。一九四四年初秋,余为《大去行》,刊布于沅陵《中报》。主笔汉阳蔡叔和为按语,比之杜老之《北征》,拟于不伦,徒滋愧恧。然抗战八年,流血万里,未更见有诉之声诗,形诸咏叹者,亦可异也。一九四七年一月,余梓行《两间庐诗》于长沙。刘寅先丈序之,语多溢美。解放以后,纽有所作,长沙彭君岩石评为“寓沈忧于平淡”,于是向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者,至是君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 王船山曰:“楚,泽国也;其南沅、湘之交,抑山国也。叠波旷宇,以荡遥情,而迫之以崟嵚戌削之幽菀;故推宕无涯,而天采叠发;江山光怪之气,莫能掩抑,出生入死,上震天宇。”此吾湘之自然环境,所谓地录也。屈子怀沙,贾生赋鵩,李太白洞庭赊月,杜子美岳麓诛茅,柳子厚汨罗祷风,韩退之衡阳放酒,自古迁客骚人,流寓湖南者,史不绝书。若屈、若贾、若李、若杜、若韩、若柳,皆旷代文宗也,然其流风遗韵,均及身而泯,湖南所产,未见有能殆庶者,岂地灵不必人杰耶?朱明末叶,大儒王船山崛起衡阳,盖去屈子几二千年矣。清咸同间,其遗书稍稍出于屋壁,乡人慕化,作者蔚起,号为湘学。余生丁末造,未能躬逢其盛。先君子日与诸耆宿雍容揖让,论学衡文,余小子亦获于应对进退中亲謦欬焉。一九六八,先君弃世,享寿九十。斯时父党均已先逝,而文化大革命则以不可向迩之势烧葬旧文化、旧传统、旧道德,而湘学?焉以尽。 凡此,余学文之经历也。余非欲以诗鸣,更未敢欲以诗名。今之此集,类皆鸣其所不得不鸣。其为鸣则是矣,乌得谓之诗哉?更何敢望以诗名哉?蔡子为注刊行,其将暴余诗之不文耶?其将促余诗之速朽耶? 此书之付梓也,出版社同仁与金君丹元实促成之。皆取人为善,成人之美者,谨致谢意。 一九八九年十二月十六日,陈述元叙于昆明莲花池畔,时年七十有六。两间庐诗·序
题辞·陈云章益阳陈君述元,余老友天倪翁之叔子。年十二、三即能诗,余尝叹为才子。阅十馀岁,复见所作,则已卓然自立。顷者,印其《两间庐诗》数十首求序于余,曰:“后不复作矣。”盖述元娴欧文,好其学,以为诗不足以尽其才。余甚壮其意,然犹欲广之焉。天倪翁,今之高密,亦龙门也。文章抗晃贾,诗近大苏;广居论学,每标一义,往往出人意表,然皆人人所读书。盖其才之锐,足以奴仆其学之博,无空言也。翁仲子云章,余从女德芬之婿,本习土木,而好政事文学,亦高睨大谈,至或与翁龃龉。而述元日者直视翁疾言曰:“大人古文固未工,即诗亦胡不若某某者。”某某,江湖诗人也。翁大怒,立起攘臂哗,至报以市井语。他日,余从容谓翁曰:“述元之文余未见,未知于翁如何?若诗则百炼之中,灵光隐现,其才有非翁所能易视者。”翁不答,犹细语詈之,盖亦心喜余言也。昔袁简斋以“性灵”说诗,人多诋訾。余独节取其言曰:“诗有别才,非关学也。”夫宁独诗,文亦有别才焉;夫宁独文,学亦有别才焉。翁尤才于学,述元尤才于诗。伟哉,三分天下之才,父子欲有其二矣。虽然,诗不关学,言其初耳,其既固非学莫能精且大。盖诗者可以不作,而不可以必不作。惟无别才者,学愈多,诗愈拙;有其才者,学愈富,诗愈工。夫天下之大,事物之赜,莫非学也,即莫非诗文也。云章不为诗,然当力学,乃足以继翁之谈。述元已工诗,尤当博学,乃足以张翁之教。夫以述元之才,年甫三十,诚浸淫中西之学之益久,于诗必有欲已而不得已者,必有不求工而甚工者。然则《两间庐》之诗,乌得止于是哉。一九四六年丙戌季冬盅园刘宗向寅先序。
诗之为义,本之性情,而协乎音律者也。《记》言:“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盖志之所之,音节亦随以异焉。逊清末叶,据乱之世也。其为诗者,率凄怨其情,叫嚣其气,惨然若不可终日。迨至民国,更益以鄙倍佻亵之词,纤仄委琐之曲,古所谓亡国之音,无乎勿具矣。 家君生长乱世,内伤小己,外悼军国,感时抚事,骨折心惊。故少年所作,多出入阮步兵、杜少陵两家。或稍为险怪,与卢仝、李贺相颉颃。年三十,乃自悔曰:“吾将以文学移易风俗,今反为风俗所移易,是物主而我客也。”于是尽取少作焚之,以啴缓庄裕之音,写温柔敦厚之旨,期以起衰而兴治。会世运日非,偏弦独张,而无与和者,其趣弥高,其情弥苦矣。 余与季弟述元,束发受书。家君刚日授经,柔日授史,独词章靳不以传。命余治工业,弟习祛书,曰:“学在致用,文人无足观也。”述元敏悟,间治词章,请正于家君。家君谕之曰:“汝诗虽未深造,然能自出机杼,颇有才气。倍道兼行,亦可追踪时贤。然多愤郁之言、奔放之作,于拨乱反正之元音,未有当也。” 呜呼,世局凌夷,寒门困惫。家君富有之业,穷无所施。其布于世者,仅泰山之一毫芒。余困于土木之役,未能赓绍;以继志述事,望之述元。然如泛舟大海,浮天载地,茫乎莫得其涯涘也。故于其所至者,徇友人之请,稍为刊布,著其既往,以策其将来。 一九四四年十一月,陈云章撰
人物简介
刘峻,号严霜,广东台山人。一九三零年生,一九九五年卒。幼承家学,早负长才,年甫弱冠即以杂文驰誉,并为香港报刊专栏撰稿。五十年代随其父名诗人刘栽甫举家迁居大陆。晚年于广东省文史馆退休,后归港定居。遗著有《严霜诗词钞》行世。严霜诗词钞·序
严霜诗词钞·方孝岳先生书刘君严霜,名峻,与余同事史馆十年,庚午秋退居香江,今夏返穗,养屙东山,出其中岁所为诗词,浼中山大学陈永正教授为之删定。将付梓,属序于余,余深感乎世之为诗词者众,欲求如君者不可多得,故乐为之序。君以名公子,诗词绍其家学,长与世氛,未得展其抱负,故寄酒为迹,酒酣,其诗尤豪宕横肆,有沉郁悲凉之响,人谓其狂,余谓狂始能见其真也。陈东塾之野水投竿,高台啸月,何代无狂客,似可为君咏。夫离骚之哀愤,汉魏之风骨,少陵之闳肆,玉溪、樊川之风流蕴藉,山谷、简斋之峭拔简练,乃至羽陵,两当之博取纵恣,清新飘逸,洪北江所谓咽露秋虫之声,读君诗往往遇之,而要非古人之诗,君之诗也。其为揽群言之综,集诸家之长者耶。陈散原谓诗要兴象才思,两相凑泊,有惘惘不甘之情,不自觉其动魄惊心,回肠荡气,君得之矣。严霜之词,多清商变徵之音,读之令人怊怅不已。其长调继响东坡、稼轩者多,小令则间取子野、珠玉之长,即况蕙风论铁岭词人纯乎宋人法乳,不烦洗涤者。严霜负沉博绝丽之才,以意遣辞,而隶事必古,读者每不能尽举其所出。近以病,持律綦严,而犹咏不绝,其诣当与日俱增,不知所极。他日相见,敢从君尽读之。甲戌夏冈州莫仲予序。
严霜先生:奉书及诗,发缄惊喜。隆施厚贶,远道加遗,湘如何人,竟得此于君子。见赐二诗,精严极矣,古体尤所爱诵。然而品题之处,实无一语所敢承当,真不知所措。先生以典赡工致之笔,所谓三十六体者流,而居然能层出不穷,将与渭南万首同其富美,真罕见之奇才,非妄贡誉。其诗数十首,当再悉心揣摩,亦可起予废疾,现尚不便伏案也。希望能果如大诗之笔歌墨舞,霜天南返,明年共对春山,其为乐何限。赐诗得见,喜不可言,作字不便,先立覆数字,以鸣感激,馀俟长言。敬祝撰福。弟湘如七一年五月六日。严霜诗词钞·陈寂先生书
峻公:示悉,拜诵大作,佩极佩极。七古数篇,尤堪击节。七律组诗,和韵次韵,皆苦人所难,而公掉臂游行,信是才大如海矣。“出门”数句,可谓得仲则之神。明晨有暇,往陵园品茗否。请还示。寂上。严霜诗词钞·舒芜先生书
严霜兄:忽展瑶笺,况兼佳什,美不胜收。七律华妙庄严,升玉溪之堂,得杜陵之骨,盖时代之助,匪特诗坛之盛也。绀翁老病可念,顾受廛为氓,而不可得,然桀骜之气不衰,前日病榻上读兄诗,喜见颜色,谓凌云健笔,真击筑之音也。所云小令绝句一百五十首,仍祈不吝写示,为恳。耑此布覆,顺颂吟祺。弟管顿首。三月廿八日。
人物简介
毛进睿,字退思,号复斋。1988年生,广东韶关人,祖籍江西九江。中山大学中国古典文献学博士,从无斋吕君忾先生学粤语吟诵,从沚斋陈永正教授学诗古文辞。中华诗词研究院首届屈原奖诗奖得主。为南园诗派传人、分春馆再传弟子、抗风轩诗教主理人。抗风轩诗文钞·跋
夫为诗者、未有不出新、其学诗者、未有不尊古也。惟汉之乐府、六朝之歌行、乃有太白之风流雄逸、是尊古而不违其出新者。而屈子之骚、庾兰成之赋、乃有少陵之博雅宏丽、是出新而不厌其尊古者也。盖诗至于唐、而文体之兼备、实包囊其前古、法度之井然、足以垂范于后世、是为正体者。试索其字句声篇、无有不可循之法。宋人变易其体、蹊径斯生、然其唐人法度犹存焉。观近人之诗、无法度者甚夥、然遭千古之变、而沉郁之情、足以动人、然其多为变体之衍。而仅学同光者、多不能得诗之正、其易学者、实糟粕也、试读沧趣散原之诗、又岂惟仅得之于宋人耶。我领表诗素宗尚唐人、以雄健古雅闻名、若明季之邝湛若屈翁山梁芝五陈元孝、虽身栖海隅、而声播四宇、所作皆雅正之音。退思兄籍贯江西、而生长于粤、既能诗、才气迥出时辈、倚马之能、下笔万言、其文字清丽雄浑、有鸣金击玉之声。兄早则肆力于杜韩、兼学同光诸老、已粲然可观、夙得宿老青睐。又数岁学仙修禅、而复归于儒业、其玄思妙谛、益佐诗情。近则逾笃于粤中故贤、笃于唐人、求之于古雅雄健之中。其近年如海上、江行等作、熔今铸古、更见纵横开閤、此是为显者。而其幽微者、著钩锁连环、血脉贯穿于花柳掩蔽之间、非深知唐人法度者所不能察也。癸卯初春刘元晦跋于电白。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粤ICP备17077571号关于本站联系我们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