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薛时雨

相关人物:共 4 位
共 4 首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周湛霖,近代文学家。
字兰舟,宜兴人。
周征子,与兄周恩澍齐名。
尝游浙江,一时名辈如薛时雨、吕耀斗、吕守清辈,皆与订文字交,迭相唱和。
所著有《周处风土记辑注》一卷,《忠义集补注》二卷,《周孝侯年谱》、《周简惠年谱》各一卷。
皆已梓行。
又《兰舟文集》二卷、《如不及斋诗词》二卷,未梓。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27—? 【介绍】: 清浙江钱塘人,字蘩甫,号韵梅,又号新蘅主人。同治十三年进士,官福建连江、台湾淡水知县。工诗词。历经甲午战后割台等世变,多感伤之音。有《蘩圃集》、《研雅堂诗》、《新蘅词》。
晚晴簃诗汇·卷一六六
张景祁,字蘩甫,钱塘人。同治甲戌进士,官连江知县。有《研雅堂诗》。
全台诗
张景祁(1827~1891),原名祖钺,字蘩甫、韵梅,号新蘅主人,清浙江钱塘(今杭州市)人。
薛时雨门下士。
同治十三年(1874)进士,官福建连江知县。
晚岁由福建渡台湾,宦游淡水、基隆等地。
张氏工诗词,历经世变,多感伤之音。
著有《蘩圃集》、《研雅堂诗文集》及《新蘅词》,并传于世。
诗词作品反映甲申(1884)北台战事(中法战争)和甲午(1894)之战。
在台诗作,见诸赖子清《台湾诗醇》、吴幅员《台湾诗钞》、彭国栋《广台湾诗乘》、林文龙《台湾诗录拾遗》、陈汉光〈张景祁咏甲申北台战事及其他〉等。
维基
张景祁(1827年—?),原名左钺,一作祖钺,字孝威,后自字蘩甫,或作蘩圃,一字韵梅,一作蕴梅,别号新蘅主人,浙江钱塘县人。同治三年(1864年)拔贡,同治十三年(1674年)甲戌科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光绪二年(1876年)散馆,选福建武平县知县,坐事落职。台湾布政使邵友濂与其有旧,邀其前赴淡水县任职。光绪十年(1884年)至次年,两度担任淡水县知县,政绩卓著。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清朝割台与日本,张景祁携家内渡。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知福建连江县。民国建立后,与林寿图、郑孝胥等结社唱和。工诗词,有《研雅堂集》、《新蘅词》九卷、《秦淮八咏》等行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30—1878 【介绍】: 清江苏丹徒人,字中白。先世为盐商。少时以输饷得部主事。后家中落,谋食淮南、江宁,校正群籍,为曾国藩所礼敬。治《》、《春秋》,通历数。有《周易通义》、《静观堂文》等。
晚晴簃诗汇·卷一六七
庄棫,字仲白,丹徒人。候选主事。有《蒿庵集》。
中白词
庄棫(一八三〇—一八七八),字中白,号蒿庵。江苏丹徒人。治易、春秋,兼通纬候。善言名理。先世业鹾,后家中落,客游京师,无所遇。曾文正延致淮南、江宁各官书局,勘定群籍,甚敬礼之。同辈若戴望袁昶谭廷献皆钦服其学。
中白词·自序一
戊午刻词四十首于京师,后间有作,不复著录。
今年夏,李君冰叔序薛慰农《江舟欸乃集》词,言薛君之作,中多郁伊,非漫为也。
索居白下,风雨如晦。
稍稍为之,归次旧日所作,遂乃成帙。
予无升沉得丧之戚,其善自怀思,则自少壮至今,固无殊也。
查工片石,即予字之切韵,取以弁言,无馀义焉。
若谓词之道小,不足尽所长,此其所以为片石与。
是又郢书而燕说矣。
丙寅秋日识
中白词·自序二
余自壬子学为词,至今十八年,综所作计之,几三百首。始以为难,继以为易。丙寅以后,由易而知难矣。于是向从北宋溯五代十国,今复下求南宋得失离合之故。戊辰五月,订所作,得八十馀阕。讽咏数过,疵累毕呈,因益加删削,以附诗后。周草窗云:作词难,改词更难。吾于今益服斯言矣。 己巳正月
中白词·题辞
夫神之所宰,机之所抽,心之所游,境之所构,身之所接,力之所穷,孰能无所可寄哉。纵焉而已逝,荡焉而纷。鱼寄于水,鸟寄于木,人心寄于言,凡夫寄于荣利,庄棫寄于辞。填词源于乐,闺中之思乎,灵均之遗则乎。小子学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沱潜洋洋,岷嶓峨峨。泛彼柏舟,容与逍遥。为鹤鸣,为沔水,为园有桃,为匏有苦叶。吾知之矣。吾知之于其诗也。 谭献
中白词·跋
仁和谭复堂《箧中词》选,盛称蒿庵先生词。乡先辈陈亦峰《白雨斋词话》,倾倒尤至。晨夕讽诵,知两家之言,非阿私所好也。顾访求全本不可得。宣统己酉,识仁和许伏氏于沪上。承以蒿庵遗集十二卷见贻,乃光绪丙戌,先生之婿许氏承家豫章刻本,后三卷为词甲、词乙、词补遗,而词话所收,未尽编入。乙卯入都,江宁陈小树示以仁和蔡氏寿禛本,词话诸篇悉见其内,审为先生自撰词序所云戊午刻词四十首于京师之本。陈氏所见仅此,盖当时亦未得遗集也。颇思汇刊以传。偶语吴兴徐森玉,森玉亦酷爱蒿庵词,曾取遗集之词重雕,因检版片见赠。人事鲜暇,未遑理董。今年秋,静庵弟促完旧愿。因取蔡刻所多各篇,刻为续补遗,属弟妇江南蘋合校印行。去森玉赠版之日,已忽忽近十年矣。 乙丑嘉平,吴庠识于惜往日斋
中白词·集评
谭献: 闺中之思,灵均之遗则,动于哀愉而不能自已,中白当曰:“非我佳人,莫之能解也。”——《箧中词》五 陈廷焯: 蒿庵词穷源竟委,根柢盘深,而世人知之者少。余观其词,匪独一代之冠,实能超越三唐、两宋,与风、骚、汉乐府相表里,自词人以来,罕见其匹。而究其得力处,则发源于国风、小雅,胎息于淮海、大晟,而寝馈于碧山也。——《白雨斋词话》五

人物简介

晚晴簃诗汇·卷一七六
冯煦,字梦华,号蒿庵,金坛人。光绪丙戌一甲三名进士,授编修,官至安徽巡抚。
词学图录
冯煦(1843-1927) 字梦华,号蒿庵、蒿隐。
江苏金坛人。
光绪十二年(1886)进士。
授编修。
历官凤阳知府、山西按察使、四川按察使、安徽布政使、安徽巡抚。
宣统元年(1909)以事罢官。
起为查赈大臣,理江淮水灾救济事。
入民国,在沪为寓公,以遗老终。
薛时雨、林寿图之门,诗词并工,尤负词名,得涩意,幽咽怨断。
编有《宋六十一家词选》。
有《蒿庵类稿》、《蒙香室词》、《蒿庵词话》。
清名家词·第十卷·蒿盦词
1842-1927,原名冯熙,字梦华,号蒿庵,晚号蒿叟、蒿隐。江苏金坛五叶人。少好词赋,有江南才子之称。光绪八年(1882)举人,光绪十二年(1886)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历官安徽凤府知府、四川按察使和安徽巡抚。辛亥革命后,寓居上海,以遗老自居。曾创立义赈协会,承办江淮赈务,参与纂修《江南通志》。冯煦工诗、词、骈文,尤以词名,著有《蒿庵类稿》等。
蒿盦词·序
始君年弱冠,客游淮安之桃源,居处寥寂,间为词自娱。岁莫返棹,出而相示,肇麟心窃好之。已肇麟读书北村,偶有所作,录稿就正。时君方共亡友毛子次米更倡叠和,因为肇麟辨析唐五代两宋之流别,风尚之出入,期惟正轨是循,举从来粗犷纤秾与体之若俳若诡苟焉取悦一世之耳目者,屏绝刬除,相引为严戒。词于蓻事,虽微之微者,而源流正变之故,要非漫无所持择也。岁丁卯,次米下世,逾年,君移家金坛,独旅居苏镇间。又一年,相见于江宁,江宁江山雄伟,其城北诸峰,又至窅邃,为自昔幽人窟宅。年少健步,春秋佳日,辄相与披榛莽,穷巉岩,求六朝以来故迹所在,及曩时名贤之游躅,有所兴发,则咸寓诸词。又越一年,肇麟去客嘉定,属遭离人事,仆仆鲜宁趾,虽时聚首,而游兴亦少衰减矣。同光之交,君连岁入蜀,所至恒多忧时怀远之作。丁丑中夏,乃复同居冶城之飞霞阁,阁踞山巅,与钟阜石城相峙,頫睨尘阓如越世。云烟朝夕,瑰奇变幻,千端万态,雠斠之隙晷,益相与研精声律,商榷同异,纵览古今作者升降而折衷于大雅。每登台舒啸,或就斗室煮茗,促膝夜话,致足乐也。嗟乎,自吾两人先后去江宁北度,而谭谐之欢,几几不可复得。津门距都才两日程,相别三载,未获一执手劳问。君今年五十,肇麟亦四十有六,盖自总角而弱冠,而壮,而强,而逮五十之年,吾二人之踪迹,数离数合,且迹疏而心愈亲者,未尝不一一见之所为词也。抑君于学无不通,平生所撰造诗古文辞,若骈四俪六之作,属草殆已逾尺,而君雅不以自名,惟孜孜焉究心天下之大计,以备当代翌日之用,宜于词弥无取焉。然而少小所习,长大有不能忘,薄技且然,矧足以写性情之郁伊,而藉著友生聚散之迹者哉。若夫君词之工,则明者能自会之,固无俟肇麟之区区私论也。 光绪壬辰冬十有一月,宝应成肇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