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蒋麟昌

共 10 首
六月初十日,编脩臣德潜以授职之初,随班引见。奏对毕,皇上谕辅臣云:「沈德潜系老名士,令和《消夏十咏》,馀愿和者亦和。」时于内阁军机房分给笔札,赐饭及饼饵瓜果。午刻至未,成诗十章进呈。同和者,编脩臣裘曰脩、蒋麟昌、鞠逊行,检讨臣陈世烈、廖鸿章。越翼日,传旨嘉奖,赐文纱、越葛有差。伏念皇上天授之质,日新之学,敕几清暇,流为咏歌,虽偶然赋物,无非茂对时育物,各得所至意。而臣以庸碌下材得与赓歌矢音之末,有馀荣焉,因成《纪恩八章》以志太平盛事。
罘罳流影耀珠棂,奏对班联俯禁廷。
望见红云最深处,勾陈拥卫紫微星。
同谱三百馀,惟君最年少。
英气溢眉宇,高怀发长啸。
胸中有不然,振臂头屡掉。
男儿生世间,赤手搏虎豹。
前途万馀里,腾趠自许到。
古鼎歊云烟,大圭重廊庙。
而胡琼树枝,霜风忽摧挠。
阊阖高无极,冥冥那能叫。
祖德本贻谋,纂承竟无据。
忠厚可绵延,胡为舍之去。
寡妻哭向天,岁月泪中度。
后起已有人,保抱尚童孺。
他年读父书,为期正迟莫。
人生重好脩,耽道若驰骛。
守轨倘脆折,斯增君子惧。
脩短亦偶然,年命听诸数。
不悔嗜善心,颜子其可庶。
炎月登承明,班联侍香案。
天语命矢音,分笺和纠缦。
老我苦蹇拙,君才实廉悍。
十章点笔就,珠贝光烂烂。
柳恽了十人,骏足谁许绊。
至尊解颜笑,赉予答辞翰。
歘忽三月馀,清霜老葭薍。
新诗在众口,斯人不可见。
往事重欷歔,惊波与流电。
文场谁复援蝥弧,楚些空招宋大夫。
九陌花开同立马,五更春好忽啼乌。
琴书零落空堂冷,儿女参差小凤孤。
分手河梁才几日,音尘渺渺隔黄垆。
春兰秋菊自英华,走马千年白日斜。
死解玄言王辅嗣,生能经世贾长沙。
尘封玉署如椽笔,霜冷官家赐葛纱(和上《消夏》诗,赐葛二疋。)
多少词臣尽回首,一时愁对上林花。
明知路十原难老,争奈山松怅失群。
一榜少年今剩我,九原才子又添君。
荀郎阿骛春谁嫁,稚子南州路隔云。
遥寄清商三调曲,声高要使彼苍闻。
蒋君年少人中龙,目光不定心豪雄。
干将莫邪虞缺折,我有数言赠李邕。
有人读养生论。题一绝句云。尝闻思虑损精神。惟有清虚可养身。安得是心如古井。湛然无浪亦无尘。先生方和其韵。而亟称其语意之翛然出尘野淳之意。窃以为学而不思则罔。孔圣之训也。不思则不得。孟氏之言也。若绝去思虑。兀然内观。则已非吾儒全体大用底法门。而终归于枯槁窈冥之弊。彼思虑损精清虚养神(一作身)之句。恐似偏于主静。微近禅机。而先生之称许如彼何也。今而会得其果有说矣。先生静存斋箴。有曰皇降吾衷。本真而静。云胡末渝。斲丧其性。外物胶扰。日以心竞。又曰其本伊何。主静为则。又曰外无妄接。肃如军垒。内无妄念。湛如止水。呜呼。世人之汩荡其天者。皆出于心失主宰之病也。颠冥不止。尘秽满腔。不知湛然清虚之为何物者何限。而彼乃超然味众人之所不味。欲养其身而先养其心。夫吾学与养生。其道虽不同。而其治心一也。苟使外无妄接。内无妄念。实如斋箴所云。则何患乎近于禅机。至若思虑之损了精神者。非块然死法之谓。特去其胡思妄想者耳。先生尝论人心气之患云不须更加许多彊探索许多閒安排。只宽著意思。游泳其间。虚閒恬愉以自养。如朱子调息箴之为者。且以陈南塘夜寐箴所谓方寸湛然凝神息虑之语观之。彼人养身之方。实为清心省事之一道。而自不须为病。独未知其入头下手。果能如吾家准绳。然想像胸次。其已绝去世俗纷扰之患。而几到得虚井之不浪不尘。则先生称许。实觑得其情而为其可与论卫形养生之妙者也。至是而野淳之疑。顿然释去。遂略以其意设为问答以自解。又续有自述二绝。并识岁暮之感云。
耽静犹偏独养神,恐渠枯燥法王身。
若嫌思虑真精损,绝句诗烦亦一尘。
蒋静存翰林(丙戌十二月) 清 · 申纬
七言绝句
鬼胆仙才僧性情,才留半偈偿多生。
羊灯无燄三更碧,萤火乱飞沙自惊蒋麟昌字静存。袁子才同馆翰林也。诗好李昌谷。有惊沙不定乱萤飞。羊灯无燄三更碧之句。生时。其祖梦异僧担十三经掷其门。俄而长孙生。故小字僧寿。及长。名昌寿。以避国讳。又自梦。僧画猉獜一幅与之。遂名獜昌。十七岁举孝廉。十九岁入词林。二十五岁卒。性傲兀不羁。过目成诵。常曰文章之事。吾畏袁子才而爱裘叔度。他名宿如沈归愚易与耳。卒后三日。其遗孤三岁。披帐号叫曰。阿爷僧衣冠坐帐中。家人争来。遂不见。静存始终以僧为鸿爪之露。然与人谈。辄痛诋佛法。深恶和尚。)
共 10 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