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萨哈璘

相关人物:共 1 位
共 6 首
补閒集。高丽毅王。近声色好游豫。文克谦为正言。上疏切谏。不从。克谦遂还家作诗云朱云折槛非干誉。袁盎当车岂为身。一片丹诚天未照。强鞭羸马退逡巡。及庚寅秋。武臣搆乱。乘舆南迁。癸巳冬。新修维鸠驿。请工施壁彩。工当时妙手姓朴亡名。寝宇西壁间。画一白衣着笠乘马者。缘山路信辔徐驱。物色悽然。行人见之。皆不知是何图。后松广社无右子。领道俪千馀人。赴西原抵宿此驿。见之咨嗟良久曰。此是谏臣去国图。乃题诗曰。壁上何人画此图。谏臣去国事几乎。山僧一见尚惆怅。何况当涂士大夫。后二客过次韵。其一曰。曲突前言不早图。焦头后悔可追乎。何人画此谏臣去。满壁清风激懦夫。其二曰。白衣黄带谏臣图。是屈原乎微子乎。未正君非空去国。不须毫底费工夫。云云。
人皆何必画斯图,我独言之有意乎。
万一君王见此悟,格非其在画师夫。
① 湖名。在松京城外十里许。盖取名朝士之死所也。○今古一体。其可不善待此辈乎。伤哉伤哉。
毅宗即位。好游衍。筑台馆园池。无岁无之。日与金敦中,林宗植,李复基,韩赖等诸文士。酣宴唱和。乐而忘返。二十一年。闻城东沙川龙渊寺南。有石壁数仞削立临川曰虎岩。流水渟滀。树木蓊蔚。命内侍李唐柱等。搆亭其侧。名曰延福。奇花异木。列植四隅。以水浅不可舟。筑堤为湖。人甚苦之。二十四年。自延福亭。将幸普济寺。驾近普贤院。郑仲夫,李高,李义方等作乱。尽杀扈从诸臣及在京文臣。初。仲夫为牵龙。除夕傩礼。王临视交跃为乐。内侍金敦中以烛燃仲夫须。仲夫辱之。敦中父富轼怒。白王欲拷仲夫。仲夫逃免。由是慊之。时王荒淫。不恤政事。游幸无度。每至佳境。与诸学士唱和未已。诸将疲困愤惋。始有不轨之心。加以宗植,赖等。怙宠傲物。蔑视武弁。众怒益甚。是年。王幸和平斋。又与近侍文臣觞咏。将士饥甚。仲夫曰。文臣得意醉饱。武臣皆饥困。是可忍乎。遂搆凶谋。后王自延福亭将幸普贤院。至五门前。召侍臣行酒。酒酣。顾左右曰。壮哉此地。可以隶兵。命武臣为手搏戏。盖知武臣缺望。欲因以厚赐慰之也。赖恐武臣见宠。遂怀猜忌。大将军李绍膺。虽武人。力羸不胜而走。遽前批其颊。王与群臣抚掌大笑。诸将皆失色。仲夫厉声曰。绍膺三品官。何辱之甚。王执手慰解之。驾入院门。群臣将退。高等。手杀宗植,复基。赖匿御床。高拔刀胁。出即杀之。大小臣僚皆遇害。积尸如山。尽投湖中。使人呼于路曰。凡戴文冠者。杀无遗种。卒伍蜂起。搜杀无遗。放王于巨济。寻遇弑。初。郑袭明以潜邸师傅。及王即位。多切谏。以严见惮。遂仰药而死。王尝游幸。酣乐曰。袭明若在。吾岂至此乎。
毅王好文事游宴,墨客词臣相狎款。
延福亭前筑储水,昼御龙舟夜未返。
君王一动从扈多,醉饱者谁饥者怨。
手搏见辱烛燃须,锋刃奋起真斯须。
文官杀死武官呼,积尸如苇沈前湖。
王身国事从此休,袭明若在有是不。
由来留连多丧国,况此亲兵怀愤毒。
君臣酣乐不知忧,毕竟奇祸生肘腋。
至今过者心神死,当时景色知何似。
数顷湖水色净渌,千秋冤血犹凝碧,言之于邑岂终极。
房山道中作(乾隆戊戌) 清 · 弘历
五言律诗
朝曦散晏温,积雪化无存。
霁景春郊蔼,归云山隩屯。
大房开画㡧,金帝有陵园。
遐想天聪代,征明此致言(金太祖陵在大房山我山时太宗文皇帝入关征明过房遣贝勒阿巴泰萨哈璘读文致告大旨以我朝世居明界本无意取明因其肆虐侵陵以怨报德祸及二祖又叶赫与我搆衅彼曲我直乃反助彼称兵是用以七大恨告天兴师天心助顺卑我辽阳河西之地犹欲息兵归好遣使宣诚而明人持其国大人众且欲我复还天赐国土去帝号及许以改号称汗明又不肯是以兴师至此其纳款诸城秋毫无犯云云词严义正恭读之下益凛然于兴亡顺逆天鉴昭明我国家所以承然我休革经如命者寔在于兹因行经房山感而成咏师所行无人之境明欲不亡其可得乎)
酹克勤郡王园寝叠戊戌诗韵(乾隆癸卯) 清 · 弘历
五言律诗
让帝之冢子,首陈推戴心(克勤郡王岳记礼亲王代善之长子也有谋勇多战功天命十一年八月密议太祖升遐岳记与弟萨哈璘以日太宗有圣德推戴告其父代善曰国不可一无君当速四贝勒才德冠世深契心也先帝圣心众皆悦服继大位代善曰此吾夙乃夜作议书翼日遍示诸贝勒大臣于朝遂定议奉海关太宗嗣位又于天聪时奏请善抚降人及请于山通州燕京三处急图其一以定丕基睿亲太宗嘉纳之崇德三年以命为扬威大将军与王分道征明所向克捷疾薨于军王康太宗闻之惊恸辍膳三日立碑诏封多罗克勤郡熙二十七年圣祖为纪功乾隆四十三年以王后改称平郡王复还原号并令配享太庙)
忘家惟为(去声)国,力勇更谋沉。
我祖所嘉许,予躬应奠临。
閟宫教配享,彰善意犹深。
过礼烈亲王园寝赐奠因成六韵(乾隆戊戌) 清 · 弘历
七言排律
朝家让帝溯前闻(而众太祖上宾王于诸皇子中最长望皆属太宗王之子岳托萨哈璘请从众心推戴王曰此吾素志也乃作议书曰绍成大统必得圣君始能戡乱致治以成一统愿奉四贝勒嗣位入朝遍示诸贝勒大臣众皆喜以告于太宗辞让再三王言益恳切众议亦坚太宗是从之),路便椒浆赐奠勤
唐较宁王无逼抗,吴逾太伯有功勋。
乌喇(平声)𥤮阵如风捲,抚顺攻城卜雨欣
宽甸勇而诛上将,凌河恕以免监军
灭亲大义弃孙子,陪祀推恩展礼文
三酹不禁清泪落,祖宗遗泽逮仍云。
⑴ 由潭柘至香山跸路经王园寝因临酹酒
⑵ 王尝从太祖征乌喇布占泰率兵三万以拒众皆愿战虑布太祖尚未欲加兵王曰我士饱马腾利在速战所占泰不出耳今彼兵既出平原旷野一鼓可擒也克其太祖因命进兵王随太祖亲𥤮阵大败之遂城布占泰遁走王复统精兵截战又败之布占泰仅以身免
⑶ 天命三年四月王曰太祖伐明大军两路进会天雨何虑太祖欲还军天虽阴雨我军皆有御雨之具沾湿且天降此雨以懈明边将之心使吾进兵出其不意耳是雨利于我不利于彼也太祖善其言遂进兵下抚顺东州焉根单三城及堡寨五百馀处
⑷ 天命四年二月明遣经略杨镐大发兵四路来侵明总太祖率师亲征王督兵于界藩山斩敌百人又败兵杜松等于萨尔浒山又明总兵马林营尚间崖总兵潘宗颜营斐芬山互为犄角直入太祖命步兵接战敌兵自西突至王即怒马迎战其阵遂同诸贝勒大败敌兵斩获过半总兵刘綎由宽甸一路来犯太宗督兵登冈冲击王率左翼兵自西夹攻敌众披靡刘綎没于阵
⑸ 天聪五年八月我军围大凌河城明兵来援距城十五里而军我右翼兵冲入败之生擒明监军道张春等春见太宗不跪太宗欲诛之王曰我前此所获无不收养且此人既以死忠为贵奈何杀之以遂其志乎太宗悦遂赦春
⑹ 崇德八年八月贝子太宗升遐睿亲世祖嗣位郡王阿达里及硕托谋立王多尔衮王发其谋俱伏诛硕托为王第二子阿达里则其孙也
⑺ 今年正月降旨以王及睿豫郑肃克勤诸王同配享太庙
尊天敬地精禋俨对越之虔入庙登堂奕祀仰声灵之赫惟我祖之启基辽沈乃定规模暨藐躬之瞻礼枌榆其勤丹雘溯自两郊南北通呼吸于清宁太室东西仰觐扬于光烈曾昭告于皇天后土九部摧锋用肇造于丰水镐京万方归极逮夫一家六合苾芬则祀奉留都越今四谒三陵桓拨则眷怀故国十八城金墉既葺坛圻拱山海之雄百𠦜年閟殿重辉禁籞拥风云之气武功文德长想云雷缔构之艰僾见忾闻弥增霜露濡零之感敬成四什用示来兹
远近既向服,玉宝应时呈(衮岳太宗实录天聪九年八月贝勒多尔托萨哈璘豪格等征察哈尔获玉玺兹玺得自元后裔察哈尔林丹汗所其文汉篆曰制诰之宝多尔衮等以献众皆称贺太宗乃㷊香告受天之)
群请上尊号,太宗辞弗称。
内外王贝勒,再三陈奏并。
乃告祭郊丘,即位洽舆诚。
改元为崇德,国号曰大清
圜坛峙南郊,德盛门之坰。
肇禋受蕃釐,万祀延阼亨。
长至及兴师,致虔每躬行
世祖定中原,兹坛礼遂停。
戊戌年之秋,谒陵来陪京。
南郊瞻昔址,百年岁月更。
言念眷祉初,勿废应葺营。
兹来复旧观,惬志勖继绳。
讵惟自勖哉,奕叶聪听情
⑴ 时诸贝勒以玉玺上功德隆盛察哈尔举国来归且得上应天心下洽众志请上乃于尊号固辞不允复偕外藩蒙古贝勒等再三陈请天聪十年夏四月躬亲告祭郊国号庙受清以宽温仁圣皇帝尊号大是年为崇德元年
⑵ 崇德元年冬至臣斋戒三日祀上率诸王贝勒贝子文武群天于圜丘并告兴师致讨朝鲜之由
⑶ 洎我专在世祖入关定鼎至盛郊坛大典京师前戊戌年京敬念我国家维新受郎德命之符我京将太宗昭事小心之素因饬工部侍成会同盛军等敬谨脩葺以光勖继典则以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