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吾彦

共 2 首
① 《诗纪》云。一作城。
《隋书》曰:万寿为滕穆王文学。坐衣冠不整。配防江南。宇文述召典军书。郁郁不得志。为五言诗寄京邑知友。盛为当时之所吟诵。
贾谊长沙国,屈平湘水滨。
南瘴疠地,从来多(隋书作三。)逐臣。
粤余非巧宦(文苑作官。),少小拙谋身。
欲飞无假翼,思鸣不值晨。
如何载笔士,翻作负戈人。
飘飖(隋书作飘飘。)如木偶,叶置同刍狗。
失路乃西浮,非狂亦东走。
晚岁出函关,方春度京口。
石城临虎(隋书作兽。)据,天津望牛斗。
牛斗盛妖氛,枭獍已成群。
郤超初入暮,王粲始从军。
裹粮楚山际,披(文苑作被。)甲吴江汶。
吴江一浩荡,楚山何纠纷。
惊波上溅日,乔木下临云。
系越恒资辩,喻蜀几飞文。
鲁连唯救患,吾彦不争勋(文苑作唐彬不竞勤。注云。《晋书》唐彬知孙皓将至。迟留以示不竞。今隋书作吾彦不争勋。接吾彦乃降将。无不争功事。未详。)
(文苑作羁。)游岁月久,归思常搔首。
非关不树萱,岂为无杯酒。
数载辞乡县,三秋别亲友。
壮志后风云,衰鬓先蒲柳。
心绪乱如丝,空怀畴昔时。
昔时游帝里,弱岁逢知己。
旅食南馆中,飞盖西园里。
河间本好书,东平唯爱士。
英辩接天人,清言洞名理
凤池时寓直,麟阁常游止。
胜地盛宾僚,丽景相携招。
舟泛昆明水,骑指渭津桥。
祓除临灞岸,供帐出东郊。
宜城酝始熟,阳翟曲新调。
绕树乌啼夜,ず麦雉飞朝。
细尘梁下落,长袖掌中娇。
欢娱三乐至,怀抱百忧销。
梦想犹如昨,寻思久寂寥。
一朝牵世网,万里逐波潮。
回轮常自转,悬旆(文苑误作旅。)不堪摇。
登高视衿带,乡关白云外。
回首望孤城,愁人益不平。
华亭宵鹤唳,幽谷早莺鸣。
断绝心难续,惝恍魂屡惊。
群纪通家好,邹鲁故乡情。
值南飞雁,时能访希生
⑴ 文苑作原。注云。隋书作平。《诗纪》云。一作原。
⑵ 文苑云。一作东。
⑶ 文苑作策。注云。隋书作少。
⑷ 文苑作谁言。注云。隋书作如何。《诗纪》云。一作谁言。
⑸ 文苑作欢娱承帝子。注云。隋书作清言洞名理。《诗纪》云。一作欢娱承帝子。
⑹ 文苑作流连三雅至。注云。隋书作欢娱三乐至。《诗纪》云。一作流连三雅至。
⑺ 文苑作独如。注云。隋书作犹如。
⑻ 文苑作山川想。注云。隋书作登高视。《诗纪》云。一作山川想。
⑼ 文苑作亟。注云。隋书作幽。《诗纪》云。一作函。
⑽ 文苑作契。注云。隋书作好。《诗纪》云。一作契。
⑾ 文苑作傥。注云。隋书作若。《诗纪》云。一作倘。
⑿ 文苑作希。注云。隋书作能。《诗纪》云。一作希。
⒀ ○隋书七十六。文苑英华二百四十八。《诗纪》百二十五。
陈王之客元瑜从军吴会,季重出宰朝歌。
寂寥观台,宾从顿寡。
时当仲秋,积雨新霁,烟消广厦。
步兰路而逶迤,美西园之清夜。
怅别远而会稀,感时迁而物化。
乃设醴以命宾,跻凌风之累榭。
中置以后,酒酣耳热,顾公干而谓之曰:「今兹野有鸣鹤,天绝归云。
丹枫微脱,白雁初宾。
望舒曜夜而迥彻,六合清朗而无尘。
兹游乐乎,盍为寡人赋之」?
公干乃执简而言曰:「臣生居东国,少遭丧乱。
幸值明时,簉迹宾馆。
臣闻豳籥迎寒,远载于周典;
乘查上溯,近传于汉臣。
臞仙则采露于柏杪,吴士则观潮于水滨。
信白藏之令月,盖西陆之佳辰也。
于时天宇正碧,凉夜方永。
瞻东峰之朣胧,见素辉之初引。
斜汉淡而茫茫,列宿疏而炯炯。
白露泫而晶莹,回澄潭而远镜。
玩老蚌之含胎,惊栖禽之不定。
俄而随珠委曜,赵璧舒光。
群峰变缟,旷野凝霜。
映林岫以玲珑,射榱甍而焜煌。
散珠树之清樾,莹美人之明珰。
于是停妙舞,息繁吹。
聆清苏于体表,听秋笳于空外。
望桂影而凝情,睇澄辉而伫思。
怅冰轮之既满,谅无远而不烛。
照思妇之高楼,鉴幽人于空谷。
光出塞而漫漫,影流波而煜煜。
乃有负羽少年,怀才滞史,对绝景而恨结,悲故乡而心死。
况乎操琴多雍门之意,琵琶有出塞之声。
征衣捣而未寄,戍卒去而将行。
朋友散兮山海隔,音书绝兮雁无凭。
于斯夕也,望千里之素魄,缄万恨于幽情,莫不言将发而气塞,语未终而涕零者矣」。
于是德祖闻之,伤怀慷慨,泣下歔欷,含毫奋笔,而为明月之诗曰:「秋气高兮桂魄圆,风泠泠兮露漙漙。
岁将暮兮兰菊芳,思佳人兮天一方。
照兰殿兮映绮罗,呈激楚兮发阳阿。
人生宴乐兮,孰知其他」!
公干乃跪而言曰:「夫古人以宴安为酖毒,沈湎为至戒。
今流连长夜,丝竹繁会。
载号载呶,蜩螗羹沸。
何吾子之赋,独无尽规之义乎」?
乃歌曰:「酒既酣兮夜既阑,管停吹兮丝罢弹。
长袖拂面为君欢,愿公子兮保岁寒。
辅明主兮寰宇安,玩清辉兮复年欢」。
陈王于是歛衽谢客,三复至言,永以为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