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罗运崃

共 7 首
入庐山(癸巳) 清末民国初 · 易顺鼎
名山别经岁,见面恒苦疏。
重寻意已欣,况有嘉客俱。
二州连荆扬,三宿异舟车。
嚣尘背江郭,夐睇淩霄隅。
灵象纷在眼,造化为之枢。
层阴漏云日,倏曶光景殊。
仙人骑白龙,游戏于空虚。
峰峰各生烟,不辨谁香炉。
天风入涧籁,万窍酣笙竽。
灵雨木末来,萧飂满人裾。
岂敢怨沾湿,田歌欢有馀。
余亦自怡悦,兹游清可书。
按:此首以下至《吴章岭出庐山是李白别内处》据范钟、罗运崃、易顺鼎、陈三立四家合刻本《庐山诗录》卷三(易顺鼎所作卷)。此卷所收均作于光绪十九年,沿本诗集编校例,第一首题下加注系年「癸巳」。
走昔万事不挂眼,黄金散尽千无忧。
西蹑峨眉眺雪岭,东登泰岱观瀛洲。
途穷日暮一掉头。
匡庐来弄松风秋。
不能专城且专壑,有此木末三间楼。
阿父悬车不出户。
板舆自奉安仁母。
杜陵弟妹黔娄妻,相携共入云深处。
屏风宴坐百重霞,布水经行四时雨。
此福差堪傲世人,全家冰雪清忘暑。
名山重到忽经春。
旧雨陈侯君雨新。
忆弟每看三峡月,思亲常对五峰云。
君家门外浮天水,门内三龙头腹尾。
楼船过汝不相闻,握手神州几千里。
两家兄弟感天末,嗟我与君皆仲子。
我兄已殁十九年,惟馀我弟私相怜。
知君三人亦共命,梦飞海色迷吴燕。
山楼十日共欢谑。
阑干坐懒岩花落。
屐齿千峰异笑啼,酒杯万古同哀乐。
君言龙眠山水幽,意拟移家住灊霍。
后者三茅前二匡,他年姓氏都成岳。
按:【校】「寄由甫」《评点本庐山诗录》、《麻山集》作「寄舍弟出甫」,后无「感其相爱」四字。「陈侯」《评点本庐山诗录》、《庐山集》作「陈伯严罗达衡」。
登飞云峰绝顶作歌(丙午) 清末民国初 · 易顺鼎
一界一界又一界。
乃至三千大千界。
乃至无有三千大千界。
此身已在红尘外。
一峰一峰又一峰。
乃至四百三十峰。
乃至不见四百三十峰。
此身已在白云中。
一丈一丈又一丈。
乃至三千六百丈。
乃至高出三千六百丈。
此身已在青天上。
罗浮绝顶飞云称。
飞云之峰何人登。
同游皆谢曰不能。
而我好勇复好奇,便邀道侣同担簦(酥醪道士彭鹿泉同行。)
连朝皆晴夜忽雨,败兴已料难飞腾。
清晨日出复晴霁,信知天意犹相矜。
裹粮直上如饥鹰。
攀萝附葛扶枯藤。
拨云寺废无一僧。
古瑶台高十二层。
我歌且啸无人应。
便从白日来飞升。
天公似怕游人骂。
云容容兮而不下。
已劝雨师回车兮,复请日兄缓其驾。
只留风伯习习吹,不许仙山有炎夏。
风更劝我不必笠,径吹之去堕岩罅。
昌黎开云何足道,东坡见日从堪诧。
居然已到飞云巅。
飞云顶上来飞仙。
仰天大叫心茫然。
但见九点之苍烟。
我亦不知何地为齐鲁秦晋燕。
何地为吴越楚蜀闽黔滇。
但见万叠之青山。
我亦不知何世为巢燧羲农轩。
何世为虞夏商周汉晋唐宋元。
眼光直到溟海边。
心光直到鸿濛前。
苍梧云去叫虞舜,鼎湖龙去愁轩辕。
仙踪渺羊石,霸气销龙川。
嚣佗䶮鋹俱可怜。
昨日之华屋已为今日之山邱,今日之沧海安知不为明日之桑田。
但见飞来一双两双白胡蝶,可惜开过千树万树红杜鹃。
我昔曾与于兄(晦若。)江弟(叔海。)予季(叔由。)游峨眉,大金顶上看雪山。
早随先君登泰岱,侍观日出穷瀛壖。
中年又与王兄(梦湘。)陈兄(伯严。)范兄(仲林。)梁弟(节庵。)罗弟达衡。)先后游匡庐,五老绝顶寻青莲。
后来又与曾君(蜀章。)袁君(珏生。)顾弟(亚蘧。)游终南。
樊山诗老(樊云门。)知我云海探㳽漫。
青城南岳皆独游,人谁知我登其颠。
先君羽化今两年,曾君十载久沉泉。
安得于樊王江陈梁范罗顾袁。
与予季兮一一到眼前。
我有块垒亦可成一岳,嗟尔共工不能触,我有涕泪亦可成一海,嗟尔精卫不能填。
安得捧日出虞渊,安得炼石补青天。
独吟范兄之好句,斜阳一去无人传(范同游庐山句。)
粤岳荒祠冷片云,旁有太古之三坟
我欲大呼罗浮君与幽独君。
不知两君闻不闻。
安得山灵为我选巨石。
为我大书复深刻。
此是三十六洞天之第七。
此是四百三十峰之第一。
光绪戊申五月初三日。
匡庐行脚有发僧哭庵所题识。
⑴ 粤岳祠在绝顶,已废。又有古墓三冢。
小雨疏镫江上舟,涛声真挟九州游。
高旌城垒飞鸦尽,暗柳亭台落雁愁。
已有天风悬独梦,应逢海月照閒讴。
几人心事名山在,去住犹能狎一鸥。
月细江城吹笛清,山堂树晚雁来鸣。
吾生那得消魂处,始向天边识此声。
乍远还低江叶飞,佳人三五与沾衣。
凉风飘尽星河满,心上阑干何处归。
十日荒山雨中坐,山脚虾蟆啼向我。
灯昏眼乱不能言,海沸江喧乘一舸。
吾闻仙人爱清静,杂置鼓吹恐计左。
蚓窍日月磨天来,灭尽音声灭爝火。
案:以上七题录自《庐山志•历代诗存》(上海仿古印书局一九三三年),吴宗慈注云:「以上为光绪十九年偕易实甫、范仲林、罗达衡等游庐山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