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司马道子

相关人物:共 32 位
共 32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320—385 【介绍】: 东晋陈郡阳夏人,字安石。
少有重名。
善行书。
初无处世意,累辟不就。
与王羲之、许询、支遁等放情丘壑。
年四十余始出仕。
为桓温司马。
晋孝武时,进中书监,录尚书事。
时前秦强盛,晋军屡败。
太元八年,前秦大军南下,次淝水,江东震动,安任征讨大都督,使弟谢石与侄谢玄加强防御,指挥作战,终获大胜。
封建昌县公。
继又使石等北征,收复洛阳及青、兖等州,进都督扬、江、荆等十五州军事。
会稽王司马道子专权,受排挤,出镇广陵。
旋疾卒。
谥文靖。
全晋文·卷八十三
安字安石,尚从弟,寓居会稽,屡徵不就。
年四十馀,桓温请为征西司马,除吴兴太守,徵拜侍中,迁吏部尚书中护军。
孝武即位,为尚书仆射,领吏部,加后将军,总中书事;又领扬州刺史,进中书监骠骑将军,录尚书事,加司徒复加侍中,都督扬、豫、徐、兖、青五州、幽州之燕国诸军事假节,拜卫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封建昌县公。
苻坚入寇,加征讨大都督。
坚破、进拜太保,都督扬荆、司、豫、徐、兖、青、冀、幽、并、宁、益、雍、梁十五州军事,加黄钺。
寻为会稽王道子所构,出镇广陵之步丘。
卒赠太傅,更封庐陵郡公,谥曰文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339—401 【介绍】: 东晋南阳顺阳人,字武子。
范汪子。
少笃学。
崇儒学,抑浮虚,著论抨击清谈,以为王弼、何晏之罪大于桀纣。
起家馀杭令。
兴学重教。
迁临淮太守,封阳遂乡侯。
甥王国宝谀事会稽王司马道子,宁被谗,出为豫章太守,大设庠序,改革旧制,学生至千余人。
为江州刺史王凝之劾免,犹勤学不辍。
撰有《春秋谷梁传集解》。
全晋文
宁字武子,汪次子,以汪忤桓温不得徵辟,孝武初温卒,始为馀杭令,迁临淮太守,封阳遂乡侯,徵拜中书侍郎,出为豫章太守,免,有《谷梁集解》十二卷,《礼杂问》十卷,集十六卷。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343—388 【介绍】: 东晋陈郡阳夏人,字幼度。
谢安从子。
有经国才略。
桓温辟为掾。
前秦数入寇,玄拒之,拜建武将军。
孝武帝太元八年,淝水之战,玄统兵大破苻坚。
复率军收复兖、青、司、豫诸州,封康乐县公。
司马道子执政,忌谢氏势盛,使玄还镇淮阴,后改会稽内史。
卒官。
谥献武。
全晋文·卷八十三
玄安幼度,安兄奕之第三子。大司马桓温辟为掾,转征西将军桓豁司马,徵拜建武将军兖州刺史,领广陵相,监江北诸军事,进冠军将军,加领徐州刺史,封东兴县侯。以破苻坚功进前将军,不受;加都督徐、兖、青、司、冀、幽、并七州军事,封康乐县公,还镇淮阳,移镇东阳,转授散骑常侍、左将军、会稽内史。卒赠车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谥曰献武。
袁悦之 朝代:东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388 【介绍】: 东晋陈郡阳夏人,字元礼。
能长短说,甚有精理。
始为谢玄参军。
后为会稽王司马道子所亲爱,每劝道子独揽朝政。
因托尼妙音致书太子母陈淑媛,为王国宝游说,为晋孝武帝所斩。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349—400 【介绍】: 东晋琅邪临沂人,字元琳。
王洽子。
弱冠为桓温掾,转主簿。
桓温北伐,军中机务并委珣。
从讨袁真,封东亭侯。
与谢安有隙,出为豫章太守,不之官。
安卒,迁侍中。
与殷仲堪、王恭、徐邈、郗恢等并以才学文章见昵于孝武帝。
转辅国将军、吴国内史,在郡为士庶所悦。
征为尚书右仆射,领吏部,转左仆射,复领太子詹事。
安帝隆安初,王国宝专权,黜旧臣,珣几被杀。
会稽王司马道子杀国宝,珣官至散骑常侍。
卒谥献穆。
全晋文·卷二十
珣字元琳,小字法护,洽子。
弱冠为桓温掾,转主簿,以从讨袁真功封交趾望海县东亭侯,转大司马参军、琅邪王友中军长史、给事黄门侍郎。
后忤谢安,出为豫章太守,不之官,除散骑常侍,不拜;迁秘书监。
安卒,迁侍中,转辅国将军、吴国内史,徵为尚书右仆射,领吏部,转左仆射,加征虏将军,复领太子詹事。
安帝即位,迁尚书令。
王恭举兵,拜卫将军都督琅邪水陆军事。
事平,加散骑常侍。
隆安四年以疾解职,岁馀卒,追赠车骑将军开府,谥曰献穆。
桓玄辅政,改赠司徒。
有集十一卷。
孔汪 朝代:东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392 【介绍】: 东晋会稽山阴人,字德泽。
孔愉子。
好学有志行。
晋孝武帝时位至侍中。
曾屡向帝言茹千秋以佞媚为会稽王司马道子所宠事。
迁尚书太常卿,以不合意求出。
官至假节、都督交广二州军事、广州刺史,有政绩。
全晋文
汪字德泽,愉子,孝武时累迁至侍中尚书太常卿,出为征虏将军、假节都督交广二州军事平越中郎将、广州刺史,太元十七年卒,有集十卷。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一作支妙音。
东晋尼。
自幼出家,有才致。
晋孝武帝、会稽王司马道子并相亲昵。
为立简静寺,以为寺主。
尝为王国宝致书太子司马德宗生母陈淑媛,说国宝忠谨,宜见亲信。
荆州刺史王忱死,又受桓玄之托荐殷仲堪于帝,使为荆州刺史。
弄权倾朝野。
比丘尼传·卷第一
妙音。未详何许人也。幼而志道居处京华。博学内外善为文章。晋孝武皇帝太傅会稽王道孟顗等并相敬信。每与帝及太傅中朝学士。谈论属文。雅有才致。藉甚有声。太傅以太元十年为立简静寺。以音为寺主。徒众百馀人。内外才义者因之以自达。供䞋无穷。富倾都邑。贵贱宗事。门有车马日百馀两。荆州刺史王忱死。烈宗意欲以王恭代之。时桓玄在江陵为忱所折挫闻恭应往素又惮恭。殷仲堪时为恭门生。玄知殷仲堪弱才亦易制御。意欲得之。乃遣使凭妙音尼为堪图州。既而烈宗问妙音。荆州缺外问。云谁应作者。答曰。贫道道士岂容及俗中论议。如闻外内谈者。并云无过殷仲堪。以其意虑深远荆楚所须。帝然之。遂以代忱。权倾一朝威行内外。云。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355—428 【介绍】: 南朝宋顺阳郡山阴(今河南内乡县)人,字伯伦。
范宁子。
初为东晋太学博士。
曾任卫将军谢安及会稽王司马道子二府参军。
后从刘裕,助平卢循。
刘裕甚赏爱之,迁护军将军。
入宋,为国子祭酒,上表陈奖进之道。
宋少帝在位多过失,泰上书极谏。
与徐羡之、傅亮等素不和。
及文帝立,诛除徐、傅,复得重用。
进位侍中、左光禄大夫。
博览篇籍,好为文章。
暮年信佛,撰有《古今善言》。
今存辑本。
全宋文·卷十五
泰字伯伦,南阳顺阳人,晋豫章太守宁子。
太元初为太学博士,历卫将军谢安。
骠骑将军会稽王道子二府参军。
出为天门太守,寻复为骠骑咨议参军,迁中书侍郎。
隆安初,以父忧去职,袭爵阳遂乡侯。
元兴末为国子博士。
义熙初,荆州刺史司马休之以为长史南郡太守,入为黄门郎、御史中丞,出为东阳太守、加振武将军。
迁侍中,转度支尚书,徙太常;转大司马左长史右卫将军、加散骑常侍,复为尚书兼司空,迁护军将军,以公事免。
宋受禅,拜金紫光禄大夫,寻领国子祭酒。
景平初加位特进,明年致仕。
元嘉三年进侍中左光禄大夫国子祭酒,领江夏王师。
五年卒,年七十四。
追赠车骑将军。
有集二十卷。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395 【介绍】: 东晋吴郡吴人,字祖言。
陆玩子。
初辟镇军大将军。
州举秀才,引为建威长史。
累迁黄门侍郎、吴兴太守、吏部尚书、尚书令。
廉洁有操守。
会稽王司马道子以少年专政,委任群小,乃望阙兴叹曰:“好家居,纤儿欲撞坏之邪!
”朝士咸服其忠亮。
闻人奭 朝代:东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东晋吴兴人。
仕督护。
晋孝武帝太元中,淝水之战大胜,谢玄率军进击,收复兖州。
患水道险涩,粮运艰难。
奭献计,堰吕梁水,树栅,立七埭为派,拥二岸之流,以利运漕。
自此公私两便。
后为博平令。
司马道子专权,重用茹千秋等,窃弄威权,炫卖天官。
尝切谏之。
全晋文
奭,吴兴人,孝武末,为博平令。
共 32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