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程恭寿

相关人物:共 1 位
共 7 首
䨥湖南丈。居汉之东村。世人皆称南丈。而不称其官与名。卿邻之凡与丈人友者。咸老而死。存者皆后生。以其罕出。故不识其面。生久故不知其名。但见其乌巾竹杖倘佯于松阴之下。指示而尊慕之曰。为人如丈人足矣。天朝经理杨公镐。尝一游其园。见丈人须眉皓白。风神清古。瞿然起拜。迎之上座曰。不图遐方有此伟人。手题其门曰。齿德俱优。达尊之闾。丈人天性豪爽好读书。不屑为举子业。独慕古人奇节伟行。乐善嗜义。有嚣嚣尚友之志。家故多赀。悉散以赒人急。摆落世念。沈冥文字间。尤喜庄老之书。盖取其清心养性。而颇有自得之趣。达死生解外胶。冲澹泊如也。孝友出天。敦睦之行。老而不衰。有二弟鼎居其邻。晨必招邀共衣食。同坐卧一室。欢娱到死如一日。家是宜城。赐第园林池馆。擅胜于都中。晚年杜门却扫。与群弟子日哦其间。或荷锄而种蔬。决渠而灌花。观棋于竹坞。邀月于松檐。或负杖而歌。或临井而漱。性不解饮。而客至必置酒。饮一盏辄大醉。醉必颓然凭几。清谈古今。取笔题诗。乐而忘疲。不知老之将至。壬寅三月十三日。看花园上。步归中堂。谓家人曰。今日吾病矣。遂卒。距其生正德庚辰。得年八十三。讳尚文。仲素字也。宜宁人。乡里举其行义。初授义禁府都事。历官至高城郡守。以翊卫司翊卫。告病解官。宰相筵白丈人年德。升授通政大夫佥知中枢府事。考讳沂。敦宁参奉。妣李氏。宗室荣川守之女。祖讳致元。尚成庙女。封宜城尉。以风流文雅名。曾祖讳憬。善山府使。高祖讳伦。黄海道观察使。上世有讳君甫。仕丽朝。官至密直副使。是其鼻祖。至讳乙蕃。宜宁府院君。生讳在。入我朝。勋封开国。位上相。生讳景文。兵曹议郎赠赞成事。是生左议政讳智。于丈人实五代祖。丈人前娶仪宾经历黄范女。后娶司宪府监察吴景闵女。皆无后。庶出有二子。曰履常、保常。以其年四月二十九日。葬于杨州牛耳洞先茔之侧子坐午向原。廷龟自稚少时。屡陪先君。拜丈人于松月轩。尝辱一言之誉。孤拙不幸。先君先下世。丈人感念存没。怜爱异他人。闲时趁日招呼。觞咏以自遣。今年三月。不佞傧诏使。回自关西。丈人贻书邀之曰。为贮一壶以待君。会病谒告未即趋。俄报丈人亡矣。及奔哭于床。则夫人命女奴以壶酒。哭且言曰。所以待君者。呜呼。尚忍言哉。尚忍言哉。将葬。履常累然衰服来。致其主夫人之语曰。知吾夫子莫如子。愿得一言以藏之。噫。不腆之文。丈人实知之。惟车马币玉。不足以称丈人之德。敢用其所以知者酬焉。铭曰。
匪富而盈,匪贵而荣。
介而能群,华不为名。
惟灵之灏,惟气之浩。
得之而生,养之而老。
全之而归,庶几乎道。
湖头眼生别久月,南枝倦鸟翻惊越。
物情争换十年中,山灵不讶余白发。
频年铁骑驻新屯,霜蹄蹴碎秦楼春。
卖饼酤浆矮帘下,数钱戟戟长须人。
旧时白舫苏堤酒,生怕长条今无柳。
请君莫叹树成围,苍烟一带埋良友。
骏男(诸。)霜翮迅天根,九疑长往悲脩门(没于楚中。)
似弘(邵。)朗朗秋水泓,繐帏不闻遗孤声(似弘无子。)
步青(张。)速朽燕骏骨(没于都中。),效青(步青兄。)原上孤飞没。
新弹(潘。)鹤去别瀛洲,甸华(沈。)博物帝命求。
(济叔。)(虎臣。)腹笥陨秋箨,关(查度。)(左墄。)膏锷闭寒楸。
峨峨千丈严司农,如山一诺家屡空。
人嗟殄瘁系邦国,西州白日皆酸风。
丽京(陆。)撒手真大雄,俍亭(徐世臣法号。)竖脊振南宗。
兰亭一篇慨生死,回首永和瞬息中。
独有婆娑老稚黄,短衣蹩躠吴山傍。
尤喜仲昭暮景翔,宏词戛玉出明光。
文坛两君后死责,明朝一别途茫茫。
坐久柝急城乌起,湖光摇撼空楼里。
孤月苍凉低向人,问我明年可访湖头春。
寿容伯六十(癸亥) 清 · 金永爵
七言律诗
歌筑燕台结弟昆,筵开六十寿樽温。
五伦究以朋为信,三达原来齿最尊。
异域华笺飞远梦,小春梅蕊点轻痕。
祝君从此祥和凑,甲子明年值上元。
晓色微分湖上坞,卧听瓦沟鸣残雨。
衰年困懒觉还眠,蓦地庄蝶飞栩栩。
忽见容弟奓户入,惊喜欲狂举手揖。
相思千里辄命驾,谁道古人邈难及。
蓟门路接柳条边,意到尽可驰一鞭。
此疆彼界严防限,问君何能渡江船。
君言行到马訾渚,大尹闻之不相阻。
关河迢迢无障遮,所以直抵清华墅。
我言日下见君时,每藉笔翰通音辞。
今来酬答应如响,快心快事无过斯。
君言官话多舛盭,对面聋哑疑云翳。
大抵华东韵多谐,子母反切推其例。
谈麈次第开素怀,唤醒窗外山鸟喈。
座上尚有馀香袭,矇眬眵眼手频揩。
去春燕馆匆匆别,幻境今又惊一瞥。
恨不稳着四脚棋,摅尽胸中之蕴结。
曾闻敏惠證心期,行至半途迷不知。
君我交契轶于古,殊方识路亦云奇。
又闻古有古莽国,觉非梦是以为式。
于今苟作如是观,夜夜良晤从可得。
君亦此夜同梦不,天涯地角思悠悠。
诗以徵梦将远寄,塞柳西风雁影秋。
宾主忘形契古欢,林泉随步小盘桓。
晴曦著意烘秋色,却被癯山冷眼看。
一片青葱入望遥,梅林深处四檐挑。
凭栏饱看超山色,忘却歌声起暮樵。
题马王诗画合卷 并序 近现代 · 邱汝滨
七言律诗
冯山人骧于都中得马湘兰画册,复于羊城得王伯谷诗笺,皆当年秦淮旧物,湘兰拟委身事伯谷,未果而卒。山人自题一诗,与诗画合装一卷,介林德侯乞诗,遂和其韵。
秦淮风月足温柔,艳事流传四百秋。
佳句难销名士感,幽兰原写美人愁。
久嗟泪尽抛红豆,孰意珠联出白头。
自是精灵长不减,故教万里巧相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