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王懋竑

共 5 首
晦庵先生赞 南宋 · 陈淳
四言诗
德禀纯阳,清明刚健。
笃学真知,全体实践。
集儒之粹,会圣之精。
金声玉振,绍古作程。
按:《北溪大全集》卷四。又见王懋竑《朱子年诸》外纪一。
云拂帘旌香浮阁,蕉屋秋霖湿枯蒻。
清閟便似写倪迂,心与篆烟无系著。
绕檐琴筑不闻声(放翁夜雨诗绕檐点滴如琴筑),逗漏新晴日光薄。
从容谈宴披清风,读画却许生徒同。
精能神逸有妙理,无上證入禅机锋。
刹那尘眼豁天外,琅霄宫阙仙山崇。
卧游何处意惝恍,阶前落日馀半弓。
去古日以远,道学世所鄙。
方厌老生谈,孰究先儒旨。
风会趋益下,其病正坐此。
白田王先生,学独务根柢。
下帷穷六经,插架辨诸史。
苏湖初教授,名高特荐起。
銮坡稽古荣(特赐翰林院编修),鹤禁毓德美(上书房行走)
疏广赐金归,力更救桑梓。
生膺蒲轮徵,殁入瞽宗祀。
呜呼洵完人,邈矣前贤轨。
嗟余生也晚,汨没词章里。
一朝读公书,不觉投五体。
在昔东坡翁,怕见逢掖子。
或以鬼怪嗤,或以鏖糟诋。
独于周濂溪,弗敢一言毁。
造物乃其徒,恨不奉杖履(见苏集《濂溪》诗)
是知真大儒,折尽才华士。
我劣本无才,敢以坡自拟。
惟此服膺心,倾倒有相似。
韩门出陆庄,况是小桃李。
虽未枕膝授,岂遂传衣止。
著录称门人,例在通德里。
祗应饮思源,远溯昆崙水。
送凌仲子归江南(癸丑) 清 · 翁方纲
七言律诗
博士代耕耕且养,求师归去有馀师。
六经蕴奥环相质,十载商量更未迟。
今日旧闻增训故,白田红豆孰然疑。
昨宵把袂新安使,目极江东叩楫时(昨送石亭视学,序深以近日江南学人侈陈汉学以驳程朱渐不可长。此诗及白田者,盖谓王予中,且兼示刘端林耳。)
答杨模见赠之作 清末民国初 · 梁鼎芬
君初渡南海,脩礼谒灵光(谓东塾师。)
高第推于(式枚)(廷式),结交为辈行。
抠衣甫一岁,起起公不祥。
二子既分逝,君亦返所藏。
我时简往还,但亲讲席旁。
蠢蠢十年馀,识面在他乡。
四十尚僶俛,不遇能有常。
贶我琅玕篇,字字剜肝肠。
吾师体大雅,所学造明光。
菊坡接学海,成就难具详。
(锡燕)(齐婴)启始秀,踵起有廖(廷相)(国璲)
(宗浚)(永椿)(轸)二林(国赓、国赞),各以一诣张。
(贞榆)(葆和)最朴洁,教广陶与杨(裕芬,两湖书院经学分校)
后来富俊彦,略记温(仲和)(伯陶)(兆铨)
哀哉冯孝子(焌光),陈生(树镛)共悲伤。
薪火已亲执,天年竟不长
巍巍崇雅楼,肃肃传鉴堂
心知治乱故,处士不敢扬。
箸书正学术,考古定乐章。
所怀在明备,梦寐游虞唐。
发挥七篇秘,明白一世盲。
恒于侍坐时,言语闻慨慷。
惟中有束缚,同舍罕一狂。
亭林有异同,二田岂颉颃(师尝语门弟子曰:『吾所学近程瑶田、王白田两家。』殆以程考订博核,王为紫阳之学耳。然瑶田无其大,白田无其精,恐是逊词也。)
吾友记未尽,空来泫雷塘
当年松庐侧,十三叹孤□
追随逮东塾(鼎芬年十九受业东塾。),得一每十忘。
承先词郑重,守节心惭惶
祭田二十亩,春秋以蒸尝
文孙如小同,不止解凡将
所愧一士贱,不称百鍊钢。
君才甚英迈,曾爇南丰香。
流连天人策,倘亦念畿疆。
还思无咎室,中铺六尺床。
偃仰不再见,见亦非故房。
世事如一棋,小者先莫量。
黑白苟未判,败乱岂有央。
山中头陀盦,寄林散閒芳。
凉月隔新醉,只雁忘故创。
江流日如此,旧学嗟茫茫。
⑴ 东塾师为学海堂学长数十年,至老为菊坡精舍山长。
⑵ 福祥,禺山书院院长
⑶ 师殁前数日,以遗书付陈树镛、庆笙编次。庆笙孝亲无年,死才三十耳。
⑷ 师辟夷乱,居横沙村,取诗孔疏『小雅不可不崇』之意
⑸ 东塾集有传鉴堂记,以先世读资治通鉴,故云传也。
⑹ 亭林生乱世,其言切。师生平世,其言安。日知录言治术、读书、记言、学术,古之政教,无彼此也。『博学于文,行已有耻』,亭林举之于前,师书之于后。博约交至,融会贯通,其心一也。
⑺ 庆笙欲仿雷塘庵弟子记书例,详述师一生学行。后又欲撰年谱,鼎芬均助之,未及成。尝偕拜墓门,同一哭也。
⑻ 同治十年,师编外太祖南康公诗略成。秋祭日,师亲至亲水濠故居,以初印本焚座前,鼎芬随祭。
⑼ 二伯祖覃思深微,著有守鹤庐经说。壬辰,程侍郎典试粤东,以经通郑学拔取。庚子会试,为胡文忠公所荐。师年较少,恒来问难,情谊日笃,遂与三伯祖、六叔祖为姻。于吾家至厚密责,望鼎芬亦倍于他人,可愧也。
⑽ 庚辰冬,晦若归,述鼎芬试事,后谒经席。师曰:『汝得庶常,甚好。吾粤数十科所未见也。』鼎芬自是守节之意益坚。
⑾ 鼎芬既归里,与同门集赀,得钱百万文,为师置祭田。
⑿ 师长孙庆和从游端溪、广雅三年,学有家法,品行温雅。
⒀ 师读易处在精舍东。晦若居经年,云阁尝往来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