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人物:
熊一本
共 11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月令七十二候诗 正月立春节三候
其一
东风解冻
(乾隆己亥)
清 ·
弘历
七言律诗
订月令
以贯
年吕览经汉儒之辑系时训而胪日周书述汲冢之遗迨条列候名魏收始登之历志乃吹求节气林甫擅窜夫经文他如通卦验之流传不无岐互溯彼夏小正之纂记颇有牴牾今曲台既布在学官而时宪复徵为典故海宇奉一王之朔罔敢差池士林准六事之恒畴能拟议顾考自三唐以下罕赋其全(唐时试帖间有以月令命题者约计不及什一)即检诸四库之中莫寻斯什(命馆臣于四库全书集部内检之自唐迄明从无咏七十二候者)祗有东海散人之作实同巴渝下里之歌虽猘吠在所必删燬其他知禁非已甚固蚓鸣殊无足取存厥真见格本太卑(国初顾德基东海散人集有此题其他书毁谤本朝悖谬应燬而咏七十二候之作尚无违碍语姑存此卷亦使人知余实不袭其只字也)兹乘清籞之几閒爰按陈编而拈咏由春孟迄于冬季岁月匀排从冻解递及泽坚始终具举既随题而得句亦因事以立言或为辟谬砭讹仍复引伸触类如鸣蝈鸣蜩之弗爽何鵙鸣忽欲从周彼祭鸟祭兽之无稽即獭祭宁谙报本鹞鹘雕之未详其族嗟耳食徒事纷呶鹿麋麈之鲜识其群繄目击方堪釐正虎性惟知猛噬奚由感善政于刘昆露气岂有高低诚足诮求仙之汉武蛰兽善藏其食穴秋官之训诂滋疑飞鹊受抵乎玉山桓宽之盐铁非妄螮蝀触雨晴之气漫诬郑卫之音声雷电昧先后之机应悟震光之近远蜃蛤入于淮海谁则见之鸡雉顺其雊孚故尝闻也泉动比源长不涸车牵非冻结何行风至与物极同诠舟居讵梅蒸可避反舌略如鹖鴠寒暑攸分寄生曷肖螳螂质形又判进先园吏王瓜殊苦菜之铺棻开护封姨荔挺让桃华之待沐若夫鹰在野而自能常饱可通于敌忾因粮至如雨渐石而正协时行每惧其涨川害稼木兰值鸿宾之际雁臣徕效驰驱太液当鱼陟之前冰技阅施颁赉栗留唤麦穰秋最企豫齐戴胜降桑登茧尤廑吴越凡皆即此以通乎彼间亦举一以例其馀日就四章几滴才听莲漏期赢半月三荚恰数蓂阶大而课织劭农兼该图治精之格物穷理洵足惬心披七十二候之都全约仿生春赓叠依三百六旬而适遍差强花信更番于焉体物缘情岂曰因难见巧各成韵律并系弁辞
一阳子半已初生,论节应从元继贞。
底识立春标岁始,试看解冻拂风轻。
訚訚欲暖凘徐泛,习习为条波细呈。
育物对时羲象著,登台何以乐吾氓。
上元后日小宴廷臣得句
其二
(乾隆乙巳)
清 ·
弘历
七言律诗
三朝宝训四言传
(乾清宫正大光明匾为明匾世祖御书景山观德殿正大光为皇祖御书圆明园正大光明匾为
以贯
皇考御书三朝心法内圣外王一之)
,正大光明殿额悬。
内圣外王胥是道,上行下效本同诠。
时和讵可相嬉若,世泰尤应共惕然。
咨尔摛毫赓韵侣,体予意在九三乾。
题俞敬堂遗照
(有序。)
其一
清 ·
邵晋涵
君以己丑冬过余京师寓斋,话别南归。闻君家居课子,志节弥励,不数年旋卒。今年己酉秋,展君遗容,则昔时游处之迹、宴洽之欢,历历若在目云。君貌清古,衣冠简朴,不苟笑訾,造次依于儒者。好经术,于声音文字辨之特严。教子有法,龂龂于古人,所谓「诵数
以贯
之,思索以通之」者。遭歉岁约居,键户相对,弦诵不辍,忘其贫。君卒后数年,令子汝金以治经有闻于时,追为此图,所以识也。余家故与君有连,自君之曾祖石嵋先生与余先世定文字交,君年长于余几倍,以姻党得联兄弟之好,童稚追随,荷以读书行谊相勖勉。及同客京师,往来尤数,每叹君泊于仕进,孜孜以传经为业,其志节有不可及者。俯仰曩游,渺不可得。聊裁短什,以抒余怀。
秋阴落空阶,雨迹俄成旧。
往事触新图,不道廿年久。
双桐故依然,团荫照虚牖。
青葱庵霭閒,忆君临座右。
须鬓鉴清秋,耽书成白首。
卷幔百城开,移镫一经授。
古墨湛幽香,先泽俨盈手。
霜飙振庭柯,默与岁寒守。
相访雪中行,肯使前期负。
洪山宝通塔后石壁所勒赵清老遗文
①
有引
清 ·
吴元俊
① 赵清老遗文:指本书120页赵淳《洪山东岩阁记摩崖》。赵淳,字清老,河阳人,宋庆元时官荆鄂都统制。
癸酉岁春,王子元士偕友登眺洪山,步过石壁,见其上钩画濛漫,摩视久之,因浣剔积藓,细加揣想,由半字而推全字,随上义
以贯
下义,遂得完篇,仍还旧迹,计一百八十畸六字,梓之以传。予览而嘉之,爰赋此诗,以俟后之采山者。
古人钟奇情,山谷结永好。
岁改十馀世,苔蚀字未耗。
予昔攻制科,僧房借炊灶。
殿塔频经行,此壁罕一造。
固缘荆榛荒,尚囿识器躁。
每便东岩趋,閒行鹤楼眺。
云根诸佳名,无复晓者告。
今赖一人知,庶足千年报。
楼亭俱后起,庆元西汉号。
慰彼赵右军,精英久弥邵。
何日续胜游,勇往酬老耄。
片石镌塔前,奚啻若口道。
邑乘虽缺然,后贤补其要。
按:《江夏旧志》
简仪
(辛未)
清 ·
申纬
七言绝句
象纬推明此一时,典章文物替兴衰。
堪同蓟子论金狄,阅世无言有简仪
(世宗十四年。命艺文馆提学郑獜趾,大提学郑招。讲究古典。刱造仪器。以备测验。上曰。其要在乎定北极出地高下。可先制简仪以进。于是郑招,郑獜趾掌稽古典。中枢院使李藏,护军蒋英宲掌督工役。先制木简仪。测定汉阳北极出地三十八度。遂铸铜简仪大小二器。大简仪则依元史所载郭守敬法。小简仪则趺以精铜。缘以水渠。准子午定地平。赤道环面。分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东西运转。测七政中外官入宿度分百刻环。在赤道环内面。分十二时百刻。昼以知日晷。夜以定中星。四游环持窥衡。东西运转。南北低仰。以待窥测。乃竖柱
以贯
三环。斜倚之则四游准北极。赤道准天腹。直竖之则四游为立运。百刻为阴纬。郑招小简仪铭曰。天道无为。器且尚简。古之简仪。架柱栈栈。今玆器也。近可提携。其入用也。同于简仪。盖简之又简之者也。成宗二十五年。命领议政李克培铸铜为小简仪。其制一依世宗朝简仪。赤道单环及四游双环。径俱二尺。今观象监所藏简仪。即成宗朝所制也。)
。
熊介臣
郡守钤印刊贴粤东义旅谕夹板番义律吗哩逊𡅥地担臣文阅后偶作
①
其一
清 ·
施钰
七言律诗
① 此诗又载林文龙《台湾诗录拾遗》。
景物繁华羡广州,堪嗟乐土顿生忧。
请缨莫慰终军愿,投笔孰如定远侯。
莽伏萧墙根迅埽,炮称滚地战宜谋。
蛟宫若起冯夷舞,不患无风发石尤
(施懿琳编校)
。
熊介臣
郡守钤印刊贴粤东义旅谕夹板番义律吗哩逊𡅥地担臣文阅后偶作
①
其二
清 ·
施钰
七言律诗
① 此诗又载林文龙《台湾诗录拾遗》。
一将功成未可求,西洋断发恣来游。
但能驱鬼葬鱼腹,庶免藏奸坏马头。
夹板理宜攻以火,趁风势在燬其舟。
天心厌乱时贤出,效法平倭赞大猷
⑴
。
⑴ (作者注:「《明史》:『俞大猷都督平倭有功』。」)。(施懿琳编校)
渒东九老图为沈舜卿侍御题并寄令弟质斋大令春湖太守
(丙辰)
清 ·
祁寯藻
忆昔读书芸馆中,七人凋落馀两翁。
君年最长我差少,少者今已成龙钟。
而君早退老益壮,七十过五颜犹童。
同乳有弟亦同志
(质斋。)
,解龟几载相追从。
胡为挈家又远适,太行跋涉关山重。
季子官阁冷如水
(春湖。)
,先生杖履来春风。
荆树作花秋更浓,傍人但羡连枝红。
岂知漂泊干戈际,展转流离见兄弟。
故国天寒归雁迟,长淮日落浮云蔽。
当时画图传九老,鏖句飞觞共怀抱。
熊
(
一本介臣
。)
杨
(宜之葆卿。)
徐
(启山晋希。)
许
(前轸琴舫。)
半知交,书来使我心倾倒。
沘水无情送客流,潜郎真欲问潜邱。
却怜退叟春明梦,难并髯翁笠屐游。
苍松一片照颜色,金石千秋想胸臆。
过眼烟云自古今,对床风雨无南北。
拔剑何人歌莫哀
⑴
,孔宾今亦归去来。
摩空剩有淩云笔,起草犹存御史台。
君家省郎能继美,就养宣南予所跂。
况有臞樵精画理
(明沈遇世擅写照。)
,朅来置我岩壑间,更拟写君团扇里
⑵
。
⑴ 王晓林中丞跋尾,亦感叹芸馆旧事。
⑵ 画院沈凤墀振麟,顷为予写寒夜读书小照。
寿
熊介臣
观察
清 ·
蔡廷兰
七言律诗
銮坡声价重春明,秋典分司讼狱平。
绶绾银章来赤嵌,符飞铜虎下沧瀛。
大荒海外慈云被,绝险天南砥柱擎。
总为生民开寿域,黄堂几度看称觥
(江宝钗编校)
。
海音诗
(一百首之八九)
清 ·
刘家谋
七言绝句
曹怀朴谨令凤山时,始开九曲塘引淡水溪。垒石为五门,以时启闭,自东而西,入于海。计凿圳道四万三百六十丈,分筑十四坝,灌田三万一千五百馀亩,岁可加收早稻十五万六千六百馀石。踰一岁而功成,
熊介臣
观察
一本
名以「曹公圳」。今则修筑不时,故道渐塞。而台、嘉二邑旱田居多,无堤防沟渠之利,为政者宜亟筹之。
谁兴水利济瀛东,旱潦应资蓄泄功。
溉遍陂田三万亩,至今遗圳说曹公
⑴
。
⑴ (作者注:「字书无『圳』字,俗制也。音若『畯』」)。(黄宪作编校)
共 11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