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生卒】:833—909 【介绍】: 唐馀杭人,一说新城人,又作新登人,字昭谏,号江东生。本名横,以十举进士不第,改今名。以诗文名于当世。不受朱温徵召。镇海军节度使钱镠辟为掌书记,后迁节度判官、给事中等。有《谗书》、《江东甲乙集》等。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唐诗汇评【生卒】:833—910 本名横,字昭谏,号江东生,余杭新城(今浙江富阳)人。排行十五。举进士,十余年不第。懿宗咸通十一年(870)始为衡阳主簿。僖宗乾符三年(876)因父殁丁忧回乡。除服又往游京师,广明中遇黄巢攻陷长安,归隐于池州梅根浦。梁太祖(朱全忠)曾以谏议召,不至。依镇海节度使钱镠,光启三年(887),表奏为钱塘令,迁著作郎、掌书记。昭宗天祐三年(906)充节度判官。后梁开平二年(908)授给事中,次年迁盐铁发运副使。寓于萧山,十二月病卒。生平见沈崧《罗给事墓志》(《罗氏宗谱》引),《吴越备史》卷一,《旧五代史》本传以及《五代史补》卷一、《唐诗纪事》卷六九、《唐才子传》卷九等。今人汪德振有《罗昭谏年谱》。隐善小品文,多讽世之作。其《谗书》5卷颇享盛名。诗与宗人罗虬、罗邺齐名,称江东三罗。又与杜荀鹤、陆龟蒙、吴融、郑谷等以诗往还。诗风近于元白,雄丽坦直,通俗俊爽,诗句脍炙人口,如“今朝有酒今朝醉”、“为谁辛苦为谁甜”等,至今传为口语。擅长咏史,各体中尤工七律。清洪亮吉云:“七律至唐末造,惟罗昭谏最感慨悲凉,沉郁顿挫,实可远绍浣花(杜甫),近俪玉溪(李商隐),……迥非他人所及。”(《北江诗话》卷六)七绝亦有特色。书目记载有《江东集》、《甲乙集》及其他著作多种。今人雍文华校辑《罗隐集》(中华书局),最为完备。今人潘慧惠有《罗隐集校注》。《全唐诗》存诗11卷又1首,《全唐诗逸》补诗1首。《全唐诗外编》及《全唐诗续拾》补诗14首,断句17。
罗隐(833-909),字昭谏,自号江东生,新城(今浙江富阳)人。本名横,大中、咸通中屡举进士不第,遂改名隐。与宗人罗邺、罗虬齐名,时号“三罗”。咸通末,为湖南观察使于瑰掌书记,官衡阳主簿。又为淮南李蔚从事。广明中,避乱归乡里。光启三年,镇海节度使钱镠表为钱塘令,迁著作郎、节度掌书记,转司勋郎中,充节度判官。后梁开平二年,授给事中。次年,迁盐铁发运使。卒。隐工诗文。咸通八年,曾自编其杂文为《谗书》,皆抗争愤激之言,词锋犀利,今存。有诗集《甲乙集》十卷,亦存。清人辑有《罗昭谏集》八卷。《全唐诗》编诗十一卷。全唐诗补逸
罗隐字昭谏,馀杭人。后梁太祖开平三年卒,年七十七。补诗一首。全唐文·卷八百九十四
隐字昭谏。馀杭人。屡举不第。光启三年。吴越王钱镠表奏为钱塘令。迁著作郎。辟掌书记。天祐三年充判官。梁开平二年授给事中。迁发运使。是年卒。年八十馀。
作品评论
罗隐,梁开平中累征夕郎不起。罗衮以小天倅大秋姚公使两浙,衮以诗赠隐曰:“平日时风好涕流,《谗书》虽盛一名休。寰区叹屈瞻天问,夷貊闻诗过海求。向夕便思青琐拜,近年寻伴赤松游。何当世祖从人望?早以公台命卓侯。”隐答曰:“昆仑水色九般流,饮即神仙憩即休。敢恨守株曾失意?始知缘木更难求。鸰原谩欲均馀力,鹤发那堪问旧游!遥望北辰当上国,羡君归棹五诸侯。”北梦琐言
邺王罗绍威喜文学,好儒士,每命幕客作四方书檄,小不称旨,坏裂抵弃,自劈笺起草,下笔成文。又癖于七言诗。江头有罗隐,为钱镠客,绍威伸南阮之敬。隐以所著文章诗赋酬寄,绍威大倾慕之,乃目其所为诗集曰《偷江东》。今邺中人士,多有讽诵。鉴诫录
(罗)隐常献卷于郑相公畋。郑女妙于篇什,每读隐诗,至“张华谩出如丹语,不及刘侯一纸书”,未尝不于父前三复,似慕其才。相国或一日因隐到宅,遂留从容,命女下帘窥之。女见隐为人迂差,永不复吟隐诗矣。旧五代史本传
(罗隐)诗名于天下,尤长于咏史,然多所讥讽,以故不中第,大为唐宰相郑畋、李蔚所知。《续唐三体诗》引《西清诗话》
人才高下,各有分限。少陵、太白当险阻艰难、流离困踬,杰然出语自高。至罗隐诸人,向用偏伯之国,夸雕逞奇,虽欲高,而意未尝不卑。譬之秦武阳气慨全燕,见秦王则战掉失色;淮南王虽为神仙,谒帝犹轻其举止。此岂由素习哉!天禀自然,不可强力至也。唐才子传
(隐)少英敏,善属文,诗笔尤俊拔,养浩然之气……恃才忽睨,众颇憎忌。自以当得大用,而一第落落,传食诸侯,因人成事,深怨唐室。诗文多以讥刺为主,虽荒祠木偶,莫能免者。唐诗品汇
(隐)工诗、长于咏物。四友斋丛说
罗隐诗虽是晚唐,如“霜压楚莲秋后折,雨催蛮酒夜深酤”,亦自婉畅可讽。《诗源辨体》
律诗由盛唐变至钱、刘,由钱、刘变至柳宗元、许浑、韦庄、郑谷、李山甫、罗隐,皆自一源流出;体虽渐降,而调实相承,故为正变。《五朝诗善鸣集》
虽曰邺、隐齐名,毕竟隐雄于邺。《载酒园诗话又编》
温、李俱善作骈语,故诗亦绮丽。隐之表启不减两生,诗独带粗豪气,绝句尤无韵度,酷类宋人,不知尔时何以名重至此!邺州罗绍威至自号其集为《偷江东》,青州王师范遣使赉礼市求其一篇,然犹武人。令狐滈登第,隐贺之,其父绹曰:吾不喜汝及第,喜汝得罗公一篇耳。”郑畋女频诵其诗,窥其貌寝乃已。由今视之,亦何烦尔乎?《载酒园诗话又编》
隐亦时有警句,但不能首尾温丽。《唐音审体》
昭谏生于有唐末造,其亡已入五代矣。今体诗气雄调响,罕与为匹。然唐人蕴藉婉约之风,至昭谏而尽;宋人浅露叫嚣之习,至昭谏而开。文章气运,于此可观世变。戴京曾《罗昭冻集序》
罗昭谏诗,言中有响,《三百篇》后颇寓讽谏之意。或者以其语多平易而忽之,要之胜填词豪艳而无当于兴感者什佰矣。况其精邃自然处,正复不让唐之初、盛。一瓢诗话
“三罗”其名,隐为最,虬次之,邺斯下矣。一瓢诗话
罗昭谏为三罗之杰。调高韵响,绝非晚唐琐屑,当与韦端己同日而语。北江诗话
七律至唐未造,惟罗昭谏最感慨苍凉,沉郁顿挫,实可以远绍浣花,近俪玉溪。盖由其人品之高,见地之卓,迥非他人所及。次则韩致尧之沉丽,司空表圣之超脱,真有念念不忘君国之思。孰云吟咏不以性情为主哉!若吴子华之悲壮,韦端己之凄艳,则又其次也。《雨村诗话》
五代自以韩偓、韦庄二家为升堂入室,然执牛耳者必推罗江东。其诗坚浑雄博,亦自老杜得来,而绝不似宋西江派之貌袭。世人称之者少,何也?皮、陆辈雕文刻镂,近乎土木偶人,少生趣矣。三唐诗品
专裁七律,是郑都官一流,不得其源所出。伤乱情多,时见言旨,第词无蓄意,风格告衰。
人物简介
【生卒】:1676—1733 【介绍】: 清浙江钱塘人,字尺凫,号绣谷。工诗词。喜藏书,多宋椠元钞。被聘修浙江通志及西湖志。有《药园诗稿》、《渚陆鸿飞集》、《玲珑帘词》等。晚晴簃诗汇·卷五十一
吴焯,字尺凫,号绣谷,钱塘人。有《药园诗稿》。词学图录
吴焯(1676--1733) 字尺凫,号绣谷,晚号绣谷老人,室名瓶花斋。钱塘人(一说安徽歙县人)。以家有古藤,花垂如璎珞,遂构亭名"绣谷"。《杭州府志·文苑》:"吴焯九岁能诗,毛奇龄执手称畏友,康熙四十四年南巡献赋,召试。五十六年奏进所著书。所居瓶花斋聚书万卷,莳花种竹,足不越户外而车辄常满。流连文酒,自抒所学,撰述十余种。"与同郡小山堂赵昱友好,每得一书,彼此抄存。精校勘。洪亮吉曾把瓶花斋与宁波天一阁、江苏昆山传是楼等并提。有《径山游草》、《南宋杂事诗》(与厉鹗、赵昱合写)、《药园诗稿》、《渚陆飞鸿集》、《玲珑帘词》等。
人物简介
【生卒】:1723—1786 【介绍】: 清浙江会稽人,字阶平,号瑶峰,一号丰山。乾隆十三年进士第一,授修撰,官至东阁大学士,兼户部尚书。性好学爱才,治事敬慎缜密。卒谥文定。有《敬思堂文集》。晚晴簃诗汇·卷八十
梁国治,字阶平,号瑶峰,又号丰山,会稽人。乾隆戊辰一甲一名进士,授修撰,官至东阁大学士。谥文定。维基
梁国治(1723年—1786年—梁国治),字阶平,号瑶峰、丰山,浙江会稽中塘梁巷村(今属上虞)人。书法家。乾隆十三年(1748年)戊辰科状元,官至太子太傅、军机大臣、东阁大学士兼户部尚书、四库全书馆副总裁,卒谥文定,赠太子太保。工书法,为清代「书坛三梁」之一。梁国治父梁文标,曾任刑部司狱,有惠政。国治自幼颖悟,乾隆六年(1741年)中举,乾隆十三年(1748年)一甲第一名进士(状元),授翰林院修撰,二十一年(1756年)授广东乡试正考官,隔年接任广东道员,二十五年(1760年)署粮驿道,三十八年,还京,官至东阁大学士兼军机大臣。因忤逆和珅,官场之上备受排斥。工书法,自谓在谢太傅、张曲江之间。洪亮吉谓之堆墨书。时人将他与钱塘梁同书、亳州梁巘并称“书坛三梁”。曾任《四库全书》副总裁。卒时加封太子太保,谥文定。《清史稿》有传。
人物简介
【生卒】:1729—1814 【介绍】: 清江苏阳湖人,字耘松,一字云崧,号瓯北。乾隆二十六年进士,殿试第三,授编修,历广西镇安知府,官至贵西道。曾佐两广总督李侍尧幕。晚主讲安定书院。诗与袁枚、蒋士铨齐名,又精史学。有《廿二史札记》、《陔余丛考》、《瓯北诗集》、《檐曝杂记》、《皇朝武功纪盛》等。晚晴簃诗汇·卷九十
赵翼,字云崧,号瓯北,阳湖人。乾隆辛巳一甲三名进士,授编修,历官贵西兵备道。有《瓯北集》。全台诗
黄鹤楼志·人物篇赵翼(1727~1814),字云松,又字耘松,号瓯北,晚署三半老人。常州府阳湖县(今江苏省武进县)人。乾隆二十六年(1761)进士,授翰林院编修。乾隆三十一年(1766)冬,授广西镇安府知府,曾开府仓以周民急。乾隆三十五年(1770)调广东广州府,次年擢贵州贵西兵备道。后出任县令。乾隆五十二年(1787)因台湾林爽文之役,尝佐闽浙总督李侍尧幕。赵翼计谋调兵遣将,擘画军需,所提制敌策略,卓越中肯,李侍尧倚之如左右手。乾隆五十三年(1788)春,林爽文被捕,赵翼以军事已毕,请辞归,坚决不受封赏。晚年归乡里,以著述自娱。在诗坛与袁枚、蒋士铨齐名。著有《皇朝武功纪盛》、《二十二史劄记》、《瓯北诗话》、《瓯北诗集》等〖参考《清史稿‧台湾资料集辑》,台银本、《清耆献类徵选编》,台银本。〗。 赵翼在清代诗坛颇具影响力,论诗不标举宗派;而其诗学精神实从宋诗来。擅长以平铺直叙的手法写诗,似嘲似谑,洪亮吉因此谓其作「如东方正谏,时带诙谐」;袁枚则称其诗:「忽正忽奇,忽庄忽俳。稗史方言,皆可闻入」。以下所收,乃以嘉庆壬申(1812)湛贻堂版《瓯北集》为底本,参考湛贻堂版《瓯北诗钞》、连横《台湾诗乘》、赖子清《台湾诗醇》、彭国栋《广台湾诗乘》、陈汉光《台湾诗录》、赖子清《台海诗珠》而来。(施懿琳撰)
赵翼(1727—1814) 清代文学家、史学家、诗人。字云崧,一字耘崧,号瓯北、裘萼,晚号三半老人。江苏阳湖(今江苏常州)人。乾隆二十六年(1761)殿试探花。曾任广州知府,官至贵西兵备道。中年辞官归里,主讲安定书院。长于史学,考据精赅。论诗主“独创”,反摹拟。诗与袁枚齐名,并称“袁赵”,袁赵与蒋士铨并称“乾隆三大家”、与张问陶并称“清代性灵派三大家”。所著《廿二史札记》为“清代三大史学名著”之一。曾作五言排律《题黄鹤楼十六韵》,有“楼真千尺回,地以一诗传”之句。
人物简介
晚晴簃诗汇·卷九十三【生卒】:1735—1818 【介绍】: 清江苏武进人,字景炎,一字似撰。乾隆三十三年副贡。由州判累官邠州知州,历署兴安、凤翔、榆林知府。与洪亮吉、孙星衍等人同治汉学,尤深于声音训诂之学。尝校刊《淮南子》、《一切经音义》。诗文谨于法度。有《宝绘堂集》等。
庄炘,字虚庵,阳湖人。乾隆戊子副贡,官邠州知州。
人物简介
【生卒】:1738—1798 【介绍】: 清江苏武进人,字缄若,号韫山。乾隆四十三年进士。授户部主事,迁郎中,充军机章京,为大学士阿桂所倚重。深憎和珅。会迁御史,草疏将劾之。阿桂恐其得罪,使留军机处,依例留直者不得专达封事,乃不得已而止。工诗古文。有《韫山堂集》。晚晴簃诗汇·卷一○一
管世铭,字缄若,号韫山,武进人。乾隆戊戌进士,授户部主事,历官御史。有《韫山堂诗集》。维基
管世铭(1738年—1798年),字缄若,号韫山。江苏武进人。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进士,官户部主事,累迁郎中,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十月入值军机处,屡从大臣赴浙江、湖北、吉林、山东按事。阿桂倚之如左右手,因看不惯和珅的行为,经常讥讽和珅。乾隆六十年(1795年)改浙江道监察御史。经大学士、首席军机大臣阿桂奏请,仍留军机处供职。管世铭善诗,“声情沉郁,寄托深远,所谓畅怀舒愤,塞违从正者,实能寝馈唐贤。”,常与名士洪亮吉唱和,编有《唐诗选》。其弟子称“韫山先生”。嘉庆三年(1798年)十一月十二日暴卒,年六十有一。著有《韫山堂诗集》,曾编选《读雪山房唐诗》。
人物简介
祥庆(1739年—?),孙氏,字素云,号厚斋,内务府汉军正黄旗人(常德、常英管领下)。杭州织造孙文成之孙、两淮盐政普福之子。进士出身。乾隆己未年即乾隆四年(1739)八月初四日生(齿录错记成雍正己未年,雍正朝没有己未年),正黄旗汉军监生。乾隆二十五年顺天乡试举人,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癸未科进士(时隶内务府正黄旗包衣花尚阿佐领下,载《钦定八旗通志:进士》卷104;花尚阿曾任内务府正黄旗包衣第五参领第一管领,该管领系康熙二十四年(1685)分立,据《钦定八旗通志》),翰林散馆授编修。乾隆五十三年,任江西乡试副考官;四十九年、五十四年两任会试同考官。乾隆末,历官吏部考功司、验封司主事、员外郎、郎中。嘉庆朝初,外放福建兴化府知府(嘉庆二年(1797年)接替安汛,嘉庆五年奏折称祥庆年逾六旬,病解回旗,由扎隆阿接任)。任《四库全书》督催官。祥庆乃洪亮吉房师之一,祥庆与阮葵生、翁方纲(见《复初斋诗文集》里雨寄怀谢蕴山祥厚斋李敬堂)、钱陈群(翁方纲作陪赵鹿泉(赵佑)大理祥厚斋(祥庆)吏部宴集百花洲和钱宫傅(钱陈群)韵二首)、赵佑、长闱(李氏,字迈仁,内务府正白旗汉军李氏李延禧、舒贵家族,见(李)长闱《挹录轩诗稿》里有作次韵祥厚斋太守)、顾宗泰(《月满楼诗集》出守江南次祥厚斋韵)、纪晓岚(《纪晓岚全传》提及洪亮吉房师祥庆和纪晓岚)、黄文旸(见《埽垢山房诗钞》祥厚斋赋绝句四首) 等有交集。
人物简介
晚晴簃诗汇·卷九十三【生卒】:?—1802 【介绍】: 清江苏丹徒人,字雅堂,一字礼凫,号论山。鲍皋子。乾隆三十四年进士,官至户部郎中。诗有父皋之风,在京师与洪亮吉、吴锡麒、赵怀玉称诗龛四友。以为和珅所抑,仕宦不达。有《论山诗钞》。
鲍之钟,字雅堂,一字礼凫,号论山,丹徒人。乾隆乙酉召试,授中书,己丑进士,历官户部郎中。(有《论山诗稿》。)维基
鲍之钟(1740年—1802年),字雅堂,一字礼凫,号论山。江苏丹徒人。清朝诗人、官员。鲍之钟为鲍皋之子,少年即负才名,文采秀逸高雅。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中进士,官至户部郎中。晚年流连诗酒以终。之钟工诗,在京师时与洪亮吉、吴锡麒、赵怀玉多有唱酬,被法式善称为“诗龛四友”。著有《论山诗稿》。
人物简介
晚晴簃诗汇·卷一○四【生卒】:1747—1803 【介绍】: 清江苏阳湖人,字敦五,一字西禾,一作和。乾隆四十六年进士。官广西荔浦知县。早年与孙星衍、洪亮吉等齐名,后主讲武昌江汉书院,为毕沅所重。有《杜诗镜铨》、《九柏山房集》。
杨伦,字西禾,阳湖人。乾隆辛丑进士,官荔浦知县。有《九柏山房诗》。
人物简介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粤ICP备17077571号关于本站联系我们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