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梁章钜

相关人物:共 7 位
共 64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南村后杂赋十首 其六 元末明初 · 陶宗仪
五言律诗
江海谋生拙,园田引兴长。
径分黄菊本,池种白鱼秧。
瘗笔营山竁,横琴布石床。
俗氛飞不到,一曲水云乡。
《六砚斋笔记》:天台陶九成避乱泖南,王叔明为作《南村图》,茅堂蓬户,绕以田畴,水碓耕犁,种种备具,兼以鹅、骛、犬、猫,牛宫,豕栅,览之真江南农舍也。竹树原隰,与烟霏山色,聊一点缀而已。以此见南村翁真率之趣,不愧柴桑。
《六砚斋二笔》:陶九成《南村图》馀见叔明,云西辈数本矣。今又见杜东原《南村十景图》,磅礴苍秀,极得北苑遗法。其景曰:竹主居蕉园、来音轩、闿阳楼、拂镜亭、罗姑洞、蓼光庵、鹤台、渔隐、猬室。杜自题云:「馀少游南村先生之门,清风高致,领略最深,与其子纪南最相友善。不意先生去世,忽焉数载!偶从笥中得《南村别墅十咏》,吟诵之馀,不胜慨慕,聊图小景,以志不忘。图成即置之故瓿中。一日纪南过访,检出相示,欣然谓:「先君可从此不朽,传之后世,犹令人知胸中丘壑。」强欲持去,遂命录先生诗于后,并题数语而归之。正统己亥春三月既望,京兆杜琼识。」
田按:九成《南村图》,王叔明、倪云林皆有画本,著录于郁逢庆《书画题跋记》、汪砢玉《珊瑚网》。余又检梁章钜退庵题跋》,有黄大痴为九成作《南村草堂图》轴,张丑《清河书画舫》有吴仲圭为九成作《野竹居图》卷,后有诗跋十馀人,始钱惟善讫王冕,则元四家皆为九成作图矣。九成博雅好事,故为名流引重如此。余录九成《南村杂赋》,附著南村画本于此,以为志胜地者作南村故实焉。
昨詶梁李集,筵接雪梅看。
春日添诗话,松屏共岁寒。
西陂青结篆,大海紫回澜。
阮籍苏门啸,声来应凤鸾(尝欲辑宋漫堂以来作坡公生日集诸什为一编,故并寄阮芸台,知近日茝邻、兰卿续举此集也。)
论诗寄筠潭观察二首 其一 (乙亥) 清 · 翁方纲
七言律诗
谁言叶宋分符去,复得兰卿约茝邻
梦到潞河风雪夕,傲他洱海唱酬人(玉亭制府寄诗,语及芷湾。)
檐花索笑如拈讯,行草无拘始见真
多少灯窗梧竹响,欲凭旧雨为传神。
⑴ 兰卿说筠潭欲作楷札,故以此寄之。
大字琅华石墨缘,来同赵宋集群贤。
斋扉白纸坊边叩,图画青沟偈子禅。
问讯花时春又过,和歌枣下意谁传。
游踪且莫追诸老,已隔怀人五十年
⑴ 乾隆癸未,与萚石、辛楣来游,今五十四年矣。
茝邻同日作坡公生日求赋(丁丑) 清 · 翁方纲
七言律诗
苏斋室迩订心期,腊雪前盟几个知。
凭仗茝兰香瓣合,续编毕阮草堂诗。
海天笠屐寥空外,酣放精微秘印时。
水竹西陂麓台卷,让君胜践两兼之
⑴ 昔尝约梧门编辑从来作坡公生日诗,自宋漫堂绵津山馆及予苏斋,并毕秋帆终南草堂、阮芸台杭州苏祠诸什也。宋卷,王麓台画。
赠李兰屏南归(丁丑) 清 · 翁方纲
七言律诗
兰屏兄弟苏斋话,不羡林家兰话堂。
千里趋庭留缱绻,六经沥液共商量。
茝邻图画推鸾掖,薇省诗篇起雁行。
传语江南摛藻客,谁如丹壑继渔洋。
送顾南雅归吴门(丁丑) 清 · 翁方纲
七言律诗
五载滇南荫樾深,十年苏室叩题襟。
扁书且试庐閒息(属为书息庐扁。),弦拨谁知指外音。
(琴鸣。)(向亭。)惓言时问讯,杜韩卬涉旧盟心。
江头烟雨苔岑梦,只合覃溪对茝林
隶到中郎最上乘,冲乎笔正度渊凝。
如何轻易论奇古,顿悟筌蹄百万层
⑴ 竹垞以《刘熊碑》为奇古,非也。盖所见残本太过泐蚀,遂目为奇古耳。
滑茧晴铺窗定影,苏斋客对眼俱青。
始从赑屃炉锤外,秘钥徐来叩石经。
三字经误自范史,鸿都经误由韩诗。
鄱阳虽闻续滂喜,刘球且漫同娄机。
今古几家真赏识,共借楮橐穷精微。
济上张灯春夜宿,黄子官廨竟一奇。
即今苏斋十笏窄,尚论汉隶千载疑。
苔岑石笋结风雨,孔李梁叶相追随。
奇哉一函梁伯子,宛觌十段钱梅溪。
梅溪与我别十载,识尔捣檗装潢治。
却仿覃溪押尾印,几日梁子盟夙期。
小隶石边一行续,似聚黄子前图时。
濛濛雨又墨池起,石理岁岁苔花滋。
共 64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