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杨芳灿

相关人物:共 6 位
共 6 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46—1809 【介绍】: 清江苏阳湖人,字君直,一字稚存,号北江。乾隆五十五年进士。授编修。嘉庆四年,上书军机王大臣言事,极论时弊。免死戍伊犁。次年,诏以“罪亮吉后,言事者日少”,释还。自号更生居士,居家十年而卒。少时诗与黄景仁齐名,交谊亦笃,时号洪黄。景仁家贫,客死汾州,亮吉亲赴山西,为经纪丧事。文工骈体,与孔广森并肩。学术长于舆地,而论人口增加过速之害,实为近代人口学说之先驱。有《春秋左传诂》、《卷施阁集》、《更生斋集》等。
晚晴簃诗汇·卷一○八
洪亮吉,原名礼吉,字稚存,号北江,阳湖人。乾隆庚戌一甲二名进士,授编修。有《卷葹阁》、《附鲒轩》、《更生斋》等集。
词学图录
洪亮吉(1746-1809) 字稚存,号北江,晚号更生居士,初名莲,字华峰,中更名礼吉,字君直。江苏阳湖(今常州)人。乾隆五十五年(1790)进士。授编修,督贵州学政。嘉庆四年(1799)上书陈时政之弊,触仁宗,流放伊犁。次年赦归。主洋川、梅花书院讲席。为乾嘉学派著名学者,著述甚富。兼工辞章,诗与黄景仁、孙星衍号"洪黄"或"洪孙"。骈文为一时翘楚,具兼人之勇,有万殊之体,与胡天游、袁枚并称三大家。词清疏俊爽,自具面貌。有《洪北江诗文集》、《更生斋诗馀》。
维基
洪亮吉(1746年10月17日—1809年6月24日),字君直,一字稚存,号北江,晚号更生,祖籍安徽省徽州府歙县,寄籍江苏省常州府阳湖县。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庚戌恩科榜眼。清代乾隆、嘉庆年间学者、文学家,曾发表人口学说。洪亮吉原名莲,字华峰。乾隆三十七年改名礼吉,乾隆四十六年参加礼部会试春闱时,改名为亮吉。因祖父洪寀入赘而寄籍江苏省常州府阳湖县。洪亮吉六岁父亲洪翘去世,家贫,寡母蒋氏携洪亮吉和弟弟洪霭吉,以及三个女儿投靠娘家。洪亮吉刻苦读书,身材高大,喜欢穿红色衣服。洪亮吉一直住在蒋家,设塾任教。乾隆三十三年(1768)与大舅蒋树诚之女结婚。洪亮吉以词章考据闻名,尤其擅长舆地。与诗人黄景仁、学者孙星衍友善,并得袁枚、蒋士铨的赏识。工骈文,与汪中并称。乾隆三十四年(1769)洪亮吉中秀才。乾隆三十五年和乾隆三十六年两次参加江南乡试,均未中。于是与好友黄景仁同往安徽太平府,作安徽学政朱筠的幕府校文。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洪亮吉得知母亲病故,从浙江绍兴赶回家中,途中大哭落入河中,幸而得救。他守丧三年,教学童为生,租住在常州白马三司徒巷,贫困度日。乾隆四十四年(1779)夏,洪亮吉赴京,在四库全书馆参加江南进呈图书的校对工作。第二年,洪亮吉参加顺天乡试,中举人。又一年,应春闱落榜。遂前往西安,充陕西巡抚毕沅幕府,协助编写《续资治通鉴》,并参与编撰《淳化县志》、《长武县志》、《澄城县志》。同幕有汪中、戴震、王念孙、邵晋涵。后来在河南作幕府,校刊书籍,编写《固始县志》、《登封县志》、《怀庆县志》。1783年,黄景仁在山西运城病重,托付身后事给洪亮吉。洪亮吉从陕西七百里奔丧,千里扶柩回乡安葬。
卷施阁诗·序
学使北江先生少孤,其克自树立,及学之有成,实禀贤母蒋太夫人之教,故其编诗也,以及侍太夫人所作者为《附鲒轩集》八卷。《汉书•地理志》会稽鄞县有鲒䗁亭。《南越志》:「巢鲒,长寸馀,大者长二三寸,腹中有蟹子如榆荚,合体共生,俱为鲒取食。」郭璞《江赋》所谓「璅蛣腹蟹」是也。先生十岁始就外傅,二十即出授徒,负米所至,皆不越五百里外,一岁必两归,以慰太夫人,与荚蟹之早出暮入相类。及奉太夫人讳,读礼于闾门者二年,继又饥驱四方十年,乃获升上第,官禁林逾一岁,即持节视学黔中。人欣先生之遇,而不知先生以禄不逮养,每与人言之,辄泣下不止。《尔雅》:「卷施草,拔心不死。」先生之名集盖以此乎?《卷施集》自己亥至癸丑,已得十四卷,门下之士乞刊之于黔中。远览在里门日即受先生之知,今又从官牂柯,先生之所以待远览者,未尝以属吏视之也。今远览行以老乞休矣,先生门下士以远览知先生尚深,乞为序刊诗岁月,因即远览之所以知先生者序之。至诗之工拙,世之知先生者甚多,非远览之所敢及也。时乾隆五十九年岁在甲寅新正十日,镇远县知县、署黎平府下江通判河南张远览谨序。
更生斋诗续集·序
我朝二百年来,东南坛坫莫盛于毗陵,而尤以乾隆、嘉庆之际为最著。
小仓山房诗所谓「常州星象聚文昌,洪顾孙杨各擅场」者,想见名流辈兴,动人歆慕。
洪即稚存先生,顾、孙、杨则立方、伯𣶒、西河、蓉裳诸先生也。
荪弱冠出游,从诸先生后,咸奉手有所受。
独稚存先生先以侍直内廷,继复远戍塞外,迨赐环南归,始获一识荆州。
自是岁必游浙,辄相聚于湖山佳处。
犹忆戊辰四月,梅雨浃旬,西湖涨溢,白苏堤半在水中。
蓉裳先生方主诂经精舍讲席,令子伯夔随侍,适先生来游,遂下杨于此。
荪于大水中棹小舟赴蓉裳先生之约,喜遇先生,作竟日谭宴。
吴江郭频迦亦在坐,先生谆谆相订次年同游诸暨之五泄山,频迦以无济胜之具辞,诘朝各匆匆别去。
逾年,先生遽归道山,五泄之游竟不果。
庚午,晤长君孟慈孝廉,知遗稿尚多,有待剞劂。
孟慈服除后,出宰楚中,未几病殁。
诸弟俱幼,不相闻问者二十馀载。
兹遇孟慈弟子龄孝廉于倪濂舫粮储坐中,并诗文续集未刻本俱在焉。
粮储自幼习闻先生之言论,服膺久而弗衰,既得是稿,亟任刊行,因相与商搉雠勘,佐成其事。
凡《更生斋诗续集》十卷、《文续集》二卷,附《卷施阁外编》二卷,刻始于己酉四月,蒇工于七月。
惟先生谢世迄今四十年,遗书久庋,间有蚀缺讹错,当时手稿或不尽存,无从以原本校对。
乃与子龄商定,凡佚脱残损之字,胥阙疑待补,不欲凭臆增改。
至先生之诗,论者或以为好奇,不知先生诗于理则醇,于法则正,其用意造句,不肯少涉凡近,类于好奇,乃少陵「欲语羞雷同」之意,实非牛鬼蛇神诡诞不经之奇也。
荪十一岁时,见毕秋帆尚书所选《吴会英才集》,即喜读先生诗,及伯𣶒先生之峭丽古艳,蓉裳先生之缠绵跌宕,皆朝夕讽诵不去口。
今复校刊是编,获观著述之全,可为幸矣。
道光己酉秋七月,海宁杨文荪识。
更生斋诗续集·跋
良耀就傅之年,即闻海内有洪稚存先生。士林仰如泰山北斗,不异唐之昌黎。窃已心向往之,私冀异日得亲炙光仪为幸。时先生甫自伊犁赐环南归,将寻山水友朋之乐。乙丑、丙寅间,访先世父迂存公于大雷岸。世父富藏书,贮江上云林阁。先生欲有所考订,辄登阁借阅,留宿读书堂累日。良耀因得侍聆绪论,喜偿夙愿。见先生手披口诵,或据案作书,录新旧诸作,每旦可数十纸。惜童年不解珍弆,随手散失,至今犹深悔之。己巳,先生归道山。阅十馀载,而良耀从政粤西,川途隔越,仅于毗陵友人处索得先生已刻著作若干种读之,其未刻者末由见也。友人言先生后起皆好学能文,必能守其遗书,为之欣慰。迨奉命转漕三吴,始识哲嗣子龄孝廉,一再往还。今年春,复见于苏台,知前冬被郁攸之警,未刻诸稿固无恙,洵所谓鬼神呵护者耶?越翼日,遂先以《更生斋诗续集》十卷来,则大雷岸访先世父及雨宿读书堂之作皆在卷中。盖先生与先世父京华旧雨,又同出大兴朱文正公之门,以学问相契,诚非世俗泛交矣。顾子龄以家事拮据,方奔走于外,未克亟付剞劂。良耀乃力任之,益以《更生斋文续集》《卷葹阁外集》悉校勘登诸板,然后先生之诗若文无有不刻者矣。先生诗自少壮至晚年,顜若画一,绝无颓唐之笔,此识者所共见,无埃赘论。前集止于癸亥,今续集起甲子迄己巳,凡六年。刊既成,敬述其缘起,并追忆隅坐随行时所闻所见者,缀于简末。道光己酉夏五月,望江倪良耀谨识。 谨案,《更生斋诗文集》刊至嘉庆癸亥年止,皆曾大父手自删订,始付剞劂。自甲子至己巳六年中,著作尚多,未经编辑,遽归道山。先大父曾于礼庐汇次手钞遗文二卷诗十卷,署为《续集》,以别于前刊之书。并检存曾大父中岁以前应世文二卷,署为《外集》,恒携以自随,护持惟谨。乙亥冬,之官夷陵,方谋付诸手民以绵先绪,不意半载卒官,原帙遂束置箱箧,悠忽三十馀年,浸被蠹蚀,此卷中所以存缺简也。用勤等幼孤守困,未知远谋,惟恪守遗编,勿敢轻出示人。道光戊申,从祖子龄先生谒倪莲舫方伯于吴门,亟以未刻遗书为问,方伯雅重世谊,为治以阐扬为先,慨然任枣梨之费,遂出钞本呈梓。越己酉五月蒇工,自此举成而曾大父毕生诗文悉全刊布矣。惟当时刷印不多,流传未广,迨遭兵燹,铅椠同尽。故自咸丰庚申以来,用勤奔走四方,汲汲蒐访,洎全集已得六七,而续编迄未弋获。复遍浼知交留意物色,无如转辗搜寻,仍亏一篑。遂于上年夏初,先将已得印本陆续开雕,终以脱简未完,五中负疚。即当代名流购置先集者,亦以未窥全豹为扼腕也。今春吾乡吴晋壬大守自京旋里,知用勤冥搜之切,袖此编相示,据称得之都城厂市。龙津会合,殆有数存,不禁喜跃而感涕矣。窃念《续集》之未能及时镂板,为先大父继志之留憾,乃时阅三十年,赖倪方伯佽助以成,又阅三十年,经吴大守网罗而得,必待甲子一周,方合完璧。名山之业,藉手维持,从慰九原未竟之志,全千秋世守之书,吾子姓宜何如感激耶!方伯从孙豹岑太守知是举也,复寄助刊赀,以要其成,敦尚风义,辉映后先,因书缘起于简末,以志拳拳。但《卷施阁外集》二卷尚未觅得,海内学士文人如有藏本邮寄补刊,则尤祷祀以祈之者矣。光绪四年,岁次戊寅仲秋既望,曾孙用勤校竟谨识。
拟两晋南北史乐府·序
余童时从黄石缄先生游。先生素邃史学,平居为说典午南北之际事极详,余听之靡靡忘倦。每日夕自塾中归,粗忆其节略,为诸姊弟言之,太夫人顾而色喜。忽忽十数载,余童而冠,而先生则已休神家巷矣。顷岁以来,粗知读史,又以不获从先生游,得悉其绪论为恨。今秋文战报罢,因取两晋南北史事杂书之,为拟古乐府百二十首,非敢计工拙,亦以志童时结习未尽。而所闻于先生者,虽忘失殆半,辄枨触于灯昏雨黑时也。抑余闻先生言,西涯、西堂皆以乐府名家,然西涯上下千百年而篇什较少,西堂则珊瑚木难与牛溲马勃并列,有陆平原多才之叹,则先生虽伏膺二公之乐府,而尚不能无遗议也。因先生言,益增今日之愧。乾隆三十五年长至后二日,稚存洪礼吉自序。
拟两晋南北史乐府·跋
小年欲㝱,堪逞志者墨兵;大雅相欢,乍移情兮乐部。擅三长而搦管,原四始以审音。声与政通,辞缘情绮。论诗每称为史,咏史那得废诗。振古如斯,当今无辈耳。洪君对岩,才不患多,书能求间,以谭天之口,成掷地之声。谓夫两介山河,六朝金粉。天醉投壶之酒,感此茫茫;人迷夹岸之花,怜其扰扰。龙争入好奇之局,鹊起高斗靡之文。试将翠管填词,难尽摸鱼恋蝶;若命红牙按曲,何妨换羽移宫。爰变新声,独弹古调。事或未经人道,言无不获我心。晋启化龙,陈亡擒虎,三百年王气将终;甥承冒顿,舅代宇文,十六国人情可见。易淫哇而高如白雪,裁秽史则穆若清风。盖笔有鹿卢,胸无芥蒂矣。若夫呼豨饮马,陈陈已苦于相因;盐州石壕,戛戛更难其独造。何似取千秋金鉴,为两部鼓吹。登傀儡于场中,追魂而摄魄;寄阳秋于皮里,怵目以刿心。县门且不易千金,画壁岂徒惊一绝。此日博闻强识,官可秘书;异时按部就班,郎宜协律。走也不知许事,欲唤奈何。乐认钧天,编疑艳异。彼羌无故实,等閒当剩馥残膏;苟别有会心,遮莫付铜喉铁板。(屠绅撰)
唐宋小乐府·序
余年甫弱冠,在外家团瓢书屋授诸表弟经,时甫卒业《史记》《汉书》,未暇读他史也。见案头有新旧《唐书》《五代史》《宋史》,暇即取阅之,日二卷为率。太宜人时依外王母龚太君以居,太君年耄,喜说稗官及历史诸故事。余出塾后,即以日所阅者抑扬其说,为太君言之。太君及太宜人喜,辄为进一餐。楼前有老杏一株,枝叶森茂,五六月间,辄坐树下陈说。既毕事,因以己意制《唐宋小乐府》百篇,太君尚袖范祖禹《唐鉴》以赐云。
唐宋小乐府·跋
吕子曰:「乐之有情,譬若肌肤形体之性情也。」情失则荡,音必钜;失则隘,音必小;失则危,音必清;失则烦,音必浊。太钜、太小、太清、太浊,则必若震霆,若聚蚊,若哀弦,若噪蜩。夫古之为乐也,有节有侈,有正有淫。阳散则定以阴,阴闭则宣以阳,阴阳滞则为淫为侈,阴阳调则为节为正。其所以为淫为侈者,情之失也;其所以为节为正者,情之得也。夫上古之乐,情至而乐兴;中古之乐,乐成而情生。是故笙簧琴瑟,乐之器也,词章谱曲,乐之文也,而皆非其情也。执笙簧琴瑟之所调,词章谱曲之所著,而强袭焉、吻合焉,以为是乐也,是情也。人人皆乐,乐几何不亡耶?夫汉魏晋唐之乐府,乐之糟粕也。当其时之为之,则皆有情焉。然其文止以述时事,非以叙古人也。叙古难于述时,则以古人之情未必今人之情。以情述情,无过情,无不及情,则古今又未必不相及也。何也?夫人之形骸,肥者、瘠者、高者、矮者、髯者、疾者,肌肤之白者、墨者、赭者,而皆不得以己与也,然其为情也,则必随乎其肥瘠高矮髯疾白墨赭者,各自肖而各不相肖,故其为乐也,可观、可兴、可群、可怨,其为词也,可曲、可直、可丰、可廉,皆适如乎其情而止。夫适如其情而止,虽古之乐府可也,况今之乐府乎?夫今之词章谱曲,所施于笙簧琴瑟之用,而以为乐府,则乐之名存而乐之实亡矣。然而,吾不以名存实亡而乐府之者,何也?夫必汉魏之人之乐府有是题有是篇,而今之人之乐府亦因以有是题有是篇,是无情也,是无乐也。若古无是乐而今乐之,则不必笙簧琴瑟,而词章谱曲固可以如其情而出之,譬如优孟衣冠以为乐也。吾不谓然。陶氏之琴无弦,乃真琴声也。夫今之乐府,铁崖始之,茶陵继之,悔庵又继之。稚存洪子曰:「吾之为乐府也,祖此矣。」昨岁喜晤洪子,且喜读洪子之乐府,将以吾之所以论乐府者质之,而未有以间也。今洪子梓其乐府,乞余之序之。余固何以序之?录其将以告洪子者以寄,洪子以为然否耶?夫清庙之瑟,朱弦而疏越,一唱而三叹者,有进乎音者矣。洪子年少力学而性情自得,将不徒乎乐之有节无侈、有正无淫已也,异日者且与洪子相遇于无言也。乾隆岁次辛卯夏月,松崖学弟管干珍拜跋。
冰天雪窖词·序
主人少喜填词,壮岁后,恐妨学,辍不复作。即偶一为之,终岁不过一二首。岁戊午,自京邸乞假回,车箱无事,辄填至数十阕。及自塞外回里,亦时时作之,遂满一卷,名曰「冰天雪窖」,从其后言之也。少日所作,亦不忍弃,并裁作一卷附焉,《机声灯影词》是矣。(录入:顾青翎)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直隶丘县人,字松岚。乾隆时拔贡。累官山西河东道,署布政使。工诗。有《玉磬山房诗钞》。
晚晴簃诗汇·卷一○三
刘大观,字松岚,丘县人。拔贡,历官山西河东道署布政使。有《玉磬山房集》。
岭外集·序
三十年前,于方坳堂斋壁,见李少鹤兄弟诗而异之。其后,得交刘子松岚,袖所为《二客吟》者。又见李石桐重订《主客图》。及松岚官沈阳,又为黄仲则刊诗集于京师。 然其所自为诗,天机清妙,寄托深远,初不泥李氏兄弟之说。即于申辕故里,亦不专主沧溟之格调;抑且不专执渔洋之三昧也。松岚与予往复商略斯事,迨今又十余年矣。而其气骨日益高,其取法亦日益上迬者。 李沧云视学陪京时,沧云方自订诗集。予与别语:“惟勖以勤,与松岚研求作者之意。”而前年(嘉庆十三年,戊辰,1808年),李春湖为石桐锓续《主客诗》二卷,予亦为辨析。学唐律者,必求杜法之所以,然又深以不得与松岚面质为憾。今松岚自晋阳来京师,宜有以对榻畅论者。而松岚出示此二卷,亦即日影出都门,又匆遽不得备申也。故于其《岭外》二集,聊撮数语于简端。他日再序其续卷,当必有更进于斯者矣! 嘉庆庚午(十五年,1810年)夏四月廿有八日北平翁方纲
留都集·序
嘉庆丁巳(二年,1797年)仲冬,余遭母忧,居京师。会漕河水溢弗克,南下迁延。至戊午(嘉庆三年,1798年)秋,食不给。是时,松岚为宁远州牧。遣伻来迎余,遂越礼出塞。明年(己未,嘉庆四年,1799年)秋,松岚分俸资送余,乃得以奉母榇归里。 洎癸亥(嘉庆八年,1803年),松岚迁观察,来京止余邸舍。今年(嘉庆十五年,1810年)夏,松岚复来京,则须鬓苍然。距乾隆壬子(五十七年,1792年),吴门识面之初,已十有九年矣。 余与松岚以诗合,然历交久得,窥性情、心术之微,则实有相契于语言文字外者。留宁远一年,寒暑昕夕,深谈无间。塞外草枯,怒马偕出,海色与山光震荡。当其登高望远,晞发轩眉,几欲乘风飞去。微吾二人,孰与同兹襟抱哉?! 松岚之诗,初切劘于李子乔。迨与中、朝魁人杰士交,意境益深阔。《留都》一集,清雄磅礴,不主故常,得江山之助为多。 尝谓余曰:“子宜为序!”嗟夫!余与世寡,谐独松岚。哀其穷,而知之最真。回忆暮节穷阴,羁居守岁,张阿罗画像于四壁,唱酬达旦,惘惘如昨日事。时松岚尚乏嗣,其之官河东也。余送出西郊,执手仰天曰:“他日政成,当以添丁为券。”今连举两雄,复何憾乎?离合不常,寸心相照,临别黯然,不足为外人道也。 嘉庆庚午(十五年,1810年)五月朔长州吴云谨序
邗上集·序
元曩辑淮海英灵,集扬州图经。翻阅各家诗集,于邗上事迹特详,未尝不叹!风气、人物、园池、觞咏,每藉当时名家别集,叠见侧出,掩卷凝想。如将见之,明代、国初不具论。近年,马氏玲珑山馆材力非甚饶健也,徒以聚书好客,扶助风雅,迄今家贫书散。而故宅玲珑一石,犹得歌于松岚观察诗集中,余可知矣。 观察工诗善书,甲子(嘉庆九年,1804年)、乙丑(嘉庆十年,1805年)间,侨居扬州,勒所得诗为一卷,曰《邗上集》,体格蕴藉,如渔洋。 在扬州时,相遇之客,则有若吴榖人、胡西庚、洪稚存、方子云、王惕甫、乐莲裳诸君子;游宴之地,则有若筱园、康山、休园、白沙、翠竹、江村各园亭;相主之人,则有若沈既堂、江子屏、杨竹庐、江文叔诸旧家。 诗之以邗上而得欤?抑邗上之得诗人也。余故幸邗上不甚陋,尚得屡见于各家之诗,甚且以此专勒集名也。 嘉庆庚午(十五年,1810年)夏月扬州阮元序
鹾城集·序
河东上郡,三辅股肱;冀北雄邦,九州领脊。条山耸翠,擘华岳以西来;涑水流黄,接星源而南戒。将名飞雪,灵庆宝应之池;楼号歌薰,解愠阜财之世。缅斯地也,大有人焉。 卯金著姓,谱接尧宗,乙火腾辉;书窥天禄,彦和执器望,特重于雕龙,公干升堂,名还齐于绣虎,始以词坛佳士,藉甚青州。继而,循吏长材,喧传赤县。掉扁舟于禹穴,驰匹马于医闾。餐岭南之烟水,不少春游;眠塞北之风云,讵无秋兴。 然而,少能正字,老更耽吟。三门石畔,中流砥柱,屹如五姓。湖边一路,福星至矣。汾雨霍云之馆,河声岳色之楼。风光络绎,句似碎金;兴致淋漓,手无寸铁。山川画稿,先有竹于胸中;锦绣诗肠,伫生花于笔底。鹤衙放后,昼静庭闲;鸡牖谈余,宵深漏永。渍麝煤而烟袅,熏鸭鼎以香霏。梁鸿大妇,调来暖胃之汤;李贺小奚,检出呕肝之句。兀挑灯而独,对手势宜敲。蓦槌案以狂呼,眉棱欲舞。或觞僚佐,乃启华筵。屐折于魏豹城旁,辖投于野狐泉里。 中秋乘月,庾亮登楼。九日临风,孟嘉落帽。招来珠履,集上舍以三千;写入银毫,隶贤之人之四十。传杯,而客皆尽醉,颓倒玉山,刻烛而诗。如不成,罚依金谷。抑或眷言,还道枨触昔欢。二三故友,搏羽翼于鹓鸿;四五良宵,流景光于蟾兔。舟无袁,而独泛车,类阮以频回。杨朱欲去,歧路踟蹰;李白不归,寒樽萧瑟。梅花春早,逢驿使兮!岭头香草秋零,望美人兮!天末将进鹅毛,而寄讯报拟琼瑶。时托雁足以传书,唾成珠玉,积有千篇,类非一体。综其格律,要不为六朝月露之吟,谱以岁时,大约在三晋云山之地。《鹾城之集》所由名也。 仆昔膺简命,薄事游遨。迨岁次乎丙丁,正编成于甲乙,使星甫驻,便作嵇攀;流水重歌,谬称钟听,而乃住止。三年心遥两地,豢龙有后问字,则曾识太元窥豹,何知裁缄?则时通尺素,唱阳春而和寡,萱草贻来;怀旧雨以神驰,桐花寄去。忽焉握手,弥复倾心。酒痕未散伶,辄为醉后之歌。剑气犹胜琨,更作夜中之舞。出其手,著删止一通,慰我肠饥,读应万过。 嗟乎!人非子骥,孰可问津?世无士龙,终当覆瓿。待他日鸡林贾竖,定识真诗语。此闲骏市,词人须求善本。目凭管测,真堪掷地以成声;腕借胥抄,宜可悬金而计字。君如不信,请试质邹鲁之儒生,我尚能游期,再访唐虞之故迹。 嘉庆庚午(十四年1810年)夏月江右陈希曾序
行脚集·序
松岚先生风骨高奇,音情顿挫。
甫离竿牍,便惬山心。
偶脱簪缨,即寻野服。
芒履行箧,瓢堂打包。
以禅语名集,纪雅游也。
先生树菩刍以祀軷,戴席帽而出都。
朋旧惜别,赋零雨之篇;乡土系怀,按归云之引;历下亭高,寻名士之宴赏;斥邱地古,续童年之钓游。
招苾刍之侣,为竹筱之饮。
销夏泛水,追凉入山。
乃逾成臬,陟伊关,访香山之古刹,登龙门之峻巅。
继欧公之雅游,想白傅之高躅。
胜襟拂霓,清淡干云。
诗题松关,墨洒苔壁。
兹复蜡高齿之屐,制远游之冠。
问渡风陵,携筇太华。
经黄卷之坂,历青柯之坪,攀铁锁之千盘,窥箭栝之百尺。
跳岑拔地,嶟嶟造霄;窅崖入云,茜茜梯翠。
帝座呼吸,罡风动摇。
衣牵藤萝,足蹑猿鸟。
可谓穷登陟之胜,极眺听之奇。
故其为诗,缅邈幽邃,雄奇峣峭,霆奔电駴,冰悬雪跨,扪星鸟帑,拾月鲸口,铜廧鬼炊,虎狱剑饵,穿穴险(穴橘),卒造平淡。
百怪退舍,万象呈露。
盘羊乌栊,化为康庄。
珊瑚木难,不易菽粟。
直词正气,宏辩博议。
与道大适,方古无上。
非夫澡元莹素、荡累超神者,其孰能臻斯懿乎?
芳灿辁才寡识,末学肤受,豪楮枯腐,石墨熬燥。
旅愁羁思,损其形魄;陈编断简,销其智慧。
久耽疏放,合号“懒残”,未能追绝尘之踪,自知无济胜之具。
藉君奇作,涤我俗肠。
倘得两版丛书,更愿十年面壁。
偶参梵语,且学惠远修心,又作谰言,未免丰干饶舌。
嘉庆庚午九月既望年愚弟杨芳灿拜序
行脚集·自序
余罢官后,百体有主,笠屐远迈。
自黄金台下,至七十二泉;又自大梁、成皋、洛阳,回至鹾城。
拟偕妻孥,炊黄粱于破釜,与伏枥之驽,休息骸骨矣。
因念鹾城,只尺太华。
有杖不撰山,且笑人,爰共痴奴,遥践胜地?
听雨于玉泉院,访僧于云台峰,濯顽躯于温泉,嚼秋英于韦杜。
如不送去冠上峨峨之獬豸,焉得换来峰头巍巍之佛髻耶?
游踪所至,辄有题咏,命其集曰《行箧集》。
属同年老友杨蓉裳作序,蓉裳误听,以箧为脚,序中不儒我而僧我,又以不得共游华山,自名“懒残”,以作序此“丰干之饶舌”。
其文嘉矣,不忍割去。
又病其役我于比邱,非名集之初意,促蓉裳改之。
蓉裳曰:“吁!
用子之硁硁,度我之恢恢耶?
士为名累,如鱼中钓。
鱼尔,尔不知怒;僧尔,尔则以为怪耶?
夫僧之异于儒者,脱刺促而就逍遥也。
子之游,逍遥矣;子之诗,亦逍遥矣!
逍遥尔,故僧尔;刺促尔,乃儒尔。
安于刺促,不安于逍遥,吾将改吾之序矣!
” 我无言以对,而听其以“脚”替“箧”焉。
怀州集·序
古之诗人,未有不达于天人之际,而能垂世,而能行远者也。不达于天人之际,则人世一切,升沈得失,菀枯荣辱,戚欣悲喜,皆得而挠之。于是,处乐则淫,处约则困,处放废、迁流、羁旅则郁。伊侘傺而无聊,其于诗也,非谰言即剿说耳,何以能垂世而行远乎?若松岚先生,可谓得为诗之本矣。 先生负俊才,而自陶冶于学。其牧辽左,观察河东也,政声皆卓著。以上书抗论罢官去,萧然襆被为寓公。至怀州,见其地介太行、王屋间,山川清淑,水竹明瑟,遂赁庐舍,徙其孥居焉。间岁一,归斥丘,省先墓。返,则居于怀所谓小琅玕馆者。左图右史,垒石、莳花药以自娱。窥其意,如未尝衣绣衣、拥麾节然者,盖达于天人之际久矣! 先生豪于诗,居怀州所作,凡三集,概题以怀州,而督序于余。余罢官,略与先生同,意趣亦相似,是以辱忘年之契也。窃谓先生诗海内所共赏,不待吾党之揄扬,推论先生所以为诗之本如此。 道光纪元(1821年)夏六月既望书于华山之玉泉院歙鲍桂星
怀州集·自序
怀庆之为郡也,《禹贡》曰“覃怀”,商周曰“畿内”,春秋曰“晋南”。其后为“三川”,为“河内”,为“野王城”,为“王屋郡”。在金、元,为“怀州”;在明及今,为“怀庆”。 太行北峙,沁水东流,南接成星,西联伊洛。舟车所会,人称“陆海”。郡之周围,琅玕多如桑麻。城之内外,芙蕖胜于黍稷,盖得中州之正气。而风味,则近于江南也。 观解组后,祖籍斥邱,有屋三十余楹,田一百余亩,长兄雪浦先生居而食之。失林之鸟,无所栖托。适妇兄牧村太守握符怀庆,姑作萍梗之游,徐图燕巢之寄,时嘉庆辛未(十六年,1811年)夏五月中旬也。 入郡十余日,得西域人买氏故宅一区,在郡城西北,高台寺下。其宅有青梧六株,璎珞松一株,刺松一株,石榴、海棠、椿、榆、槐、柳三十余株。野鸟依人,突逢新雨,虚堂坐月,如遇夙交,不谓余生得此佳地。观既不敢复作出山之想,闭门省咎,以读书为事。稍暇,则叠石为山,疏畦种菜,以为娱乐。 有同年贾约园大令,来让予曰:“无竹令人俗,君所居有花有木,有山有石,而无箨龙以摇秋风。美哉犹有憾。”于是,移竹百余竿,种书室之后,额书室曰:“小琅玕馆”,是为仆得兴吟诗处也。 自辛未(嘉庆十六年,1811年)迄甲戌(嘉庆十九年,1814年),得古今体若干首,名之曰《怀州集》。
娱老集·自序
自嘉庆辛未(十六年,1811年)来居怀州,迄道光丁亥(七年,1827年),越十七年,而予老矣。
一切胶胶扰扰、妄念起伏,皆以老屏绝之。
妄念销磨,归于闲适。
朝哦暮咏,逍遥以送日月,是此生欢娱境也。
《怀州集》三卷,始于嘉庆辛未,截自道光辛巳(元年,1821年)。
自壬午(道光二年,1822年)以后,所得诗名《娱老集》。
盖以诗娱悦性情,而自忘其为七旬之外之老夫也。
予诗有数集,序我《岭外集》、《漓江归棹集》者,阁学翁覃溪先生也;序我《留都集》者,侍御、出守彰德吴玉松先生;序我《邗上集》者,粤东制府阮芸台先生也;《回帆集》不几首,则无序;序我《鹾城集》者,少司空陈钟溪先生也;序我《行箧集》者,农部员外、同年杨蓉裳先生也;序我《怀州集》者,少司空改詹事鲍觉生先生也。
翁、陈、杨、鲍,墓草已宿。
芸台制府在滇南,路遥百驿。
玉松先生老于江乡,年八旬有一,近多不称意事,岂复敢劳以笔墨?
而平生文字之交,深于风雅,如吴舍人兰雪者,又牵羁人海,老病窘蹙,无兴趣及于此事,故是集辄自序之。
或问:“集中有伤逝之作,不得以《娱老》概之,曷芟去?
”答曰:“生身后,圣哲随俗了悲欢,子未读陈简斋诗乎?”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71—1843 【介绍】: 清浙江钱塘人,原名文杰,字云伯,又字隽甫,字退庵。
嘉庆五年举人,官江苏江都、常熟等县知县。
有诗名,在京师与杨芳灿齐名,时称“杨陈”。
有《碧城仙馆诗钞》、《颐道堂集》等。
晚晴簃诗汇·卷一一四
陈文述,原名文杰,字隽甫,号云伯,又号退庵,钱塘人。嘉庆庚申举人,官全椒知县。有《碧城仙馆诗钞》、《颐道堂集》、《秣陵集》、《西泠怀古集》、《仙咏》、《闺咏》、《碧城诗髓》。
词学图录
陈文述(1771-1843) 字隽甫,号云伯,又号退庵。
钱塘人。
嘉庆五年(1800)举人。
与族兄陈鸿寿号"二陈",加同里陈浦,被其师阮元目为"武林三陈"。
杨芳灿齐名,并称"陈杨"。
有《碧城仙馆诗钞》、《颐道堂集》、《秣陵集》。
词集《紫鸾笙谱》。

人物简介

闺秀百家词选·琴清阁词
杨芸(1778—?
),字蕊渊,清常州金匮(今无锡)人,户部员外郎杨芳灿女,同邑景州知州秦承霈室。
幼受四声,慧辨琴丝,妙修箫谱,词风美流,发在片玉冠柳之间,著有《金箱荟说》,皆古今闺阁诗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江苏金匮人,字伯夔。
杨芳灿子。
官蓟州知州。
有《过云精舍词》、《真松阁诗词》。
人物简介
杨夔生(1781-1841),字伯夔,金匮人。与钱唐袁通、袁棠交厚,尝数主白下之随园。时郭麟盛有词名,夔生复从游,故作风与之相近,奉姜、张为圭臬,亦可见当时风气也。卷中有《恋芳衾》效张小山体,盖误以令曲为词矣。
真松阁词·序
梁溪多词人,国朝以来,严秋水宫允、顾梁汾舍人所著词稿,至今脍炙人口。
刘芙初太史晚出,受业于杨蓉裳先生之门,得其传衣,名噪艺苑。
伯夔刺史为先生冢嗣,早岁敦敏嗜学,青缃劬好,含咀道腴。
平生富著述,尤工倚声,守其家钵,更陶冶于唐宋诸名家,而撷其精华,摅以妙笔,江南北一时称宗匠焉。
顾以文憎命达,连不得志于有司。
岁己卯,以县丞简发来直,始宣力于河防,旋补雄县丞,调蠡邑,擢固安令,荐升苏州牧。
呜琴退食之暇,乃编录《真松阁词》如干卷,先以授梓,邮筒寄示,属弁一言。
余窃谓北宋词人,不袭南唐之貌,而或失之过刚;南宋则力矫刚劲险率之弊,而常流于纤腻,过犹不及。
君子疑之。
真松阁词》六卷,譬之于文,殆合江、鲍、徐、庾为一炉之冶,古艳以树骨,悱恻以寓情,醲郁以铸词,抑扬感慨以寄意,掩群雅而成专家,传世行远,又奚疑哉。
伯夔诗、古文俱有专集,他日手自纂订,汇付剞劂,与先世《芙蓉山馆全集》同播词坛,并垂不朽,斯尤余之所厚望者耳。
道光甲午季春既望,石门弟方廷瑚拜叙。

人物简介

词学图录
毕倚虹(1892-1926) 名振达,以字行,别署几庵、清波、春明逐客、婆婆生等。
斋名“天贶楼”。
江苏仪征人。
夫人杨芬若系杨圻之女。
民国三年辑《销魂词》,自题记云:“辛亥秋末,避地沪上,楼居近乡,门鲜人迹,烧烛夜坐,意殊寂然。
展读南陵徐积余(乃昌)丈所刊有清一代闺秀词钞,每至词意凄惋,几为肠断,往复欷歔,不忍掩卷。
暇尝摘录诸家词中之芳馨悱恻,哀感顽艳者,写成卷帙,以供吟讽。
类多伤春怨别之辞。
共选词凡有九十五家,二百三十四首。
杨蓉裳之序容若词,谓为凄风暗雨,凉月三星,曼声长吟,辄复魂销心死。
兹篇所甄录者,其凄艳处往往仿佛饮水,爰以《销魂词》题名。
后之读者,其亦黯然有蓉裳之感欤!
” 著名报人。
经包天笑之介与陈去病(佩忍)、叶楚伧(小凤)、姚锡钧(鹓雏),以及曼殊大师辈结识往还。
有代表作小说《人间地狱》60回都53万言,颇受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