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杨无咎

相关人物:共 1 位
共 8 首
易亭 明末清初 · 毛奇龄
五言绝句
吾爱杨公子,相寻过易亭
盘间菰菜绿,池上柳条青。
杨柳垂垂覆远汀,杨乌方注太玄经。
相过永日开樽话,能使薰风满易亭
缘城一径柳凄迷,柳下谈经手重携。
第吊忠文过茂苑,那知杨赐在关西(忠文系维斗先生私谥筠其孙也)
惨憺江天雨雪霏,行吟何处滞湘累。
忧时已自输丹悃,恋阙还应长白髭。
风雨中宵几入梦,树云千里两相思。
也知好傍梅花下,读易亭成且赋诗(魏鹤山谪渠阳。于古梅下。立读易亭赋诗。故今使其语。)
处士名易,山阴人,工隶书。国变后,弃家隐吴门,卖字自给,与徐孝廉俟斋、杨布衣易亭交。尝登严陵钓台,赋律诗三千馀首。每岁三月十九日,必啜粥止酒,悲歌痛哭,盖谢皋羽、郑所南之流也。
旧事凭谁说。
隔沧桑、何从物色,补锅披葛。
不道遗民今尚在,半世吞毡啮雪。
要力挽、千钧之发。
花泪鸟惊诗有史,卷丛残、十甲编年月(郑忆翁事。)
悲惨甚,湘灵瑟。

双台极目河山别。
痛招魂、狂歌击石,雪飞冰合。
金粟堆寒冬青死,更使行人销骨。
料蜀井、于今焰绝。
地老天荒无穷恨,绣苔生、屈煞床头铁。
风夜吼,烛花裂。
万古一刹那,转瞬已陈迹。
仲尼纂易经,茂名隶仙籍。
至今千馀岁,望古辙于邑。
使君笃好古,修废蒐故实。
斯亭独岿然,斜倚鉴水侧。
公馀事游憩,有酒清且洌。
醉中一挥毫,诗成压元白。
缅昔晋永嘉,中原矢猬集。
尘网众方撄,乱机谁早悉。
遐哉鸿冥冥,人世面罕觌。
神仙偶托耳,保身善占易。
后人名其亭,书佚字不佚。
扁大擘窠书,瘦硬颇超逸。
主人爱真迹,遍指示宾客。
重翻屈叟注,殷勤为余述。
听讲来儿童,窥户发覆额。
捲幔雨初晴,跳丸日未入。
隔江露烟鬟,峰峦数历历。
入坐重倾谭,时过申酉戌。
杨侯工赋诗,足下蹑飞舄。
周郎正年少,弟子多入室。
老吏推吾宗,雄辩惊对席。
李彭皆诗人,得句互击节。
非公首提倡,山川亦阗寂。
我虽怅来迟,胜会复躬值。
爱公古惠人,郑侨晋羊肸。
授粲赋缁衣,判牍振彩笔。
仁书恪遵循(尊方伯公著《仁书》上下篇。),弊政务搜剔。
方今论时事,相对涕每出。
嗟哉革儿愚,流血未为碧。
中国如沸羹,强邻伺间隙。
阋墙侮不禦,开门盗先揖。
舍生仁人仁,为谅匹夫匹。
所仗出群才,绸缪牖户葺。
易象系苞桑,自强天不息。
治乱一转移,各自适其适。
我成种树书,橘中有仙奕。
欲知树蕃殖,先辨土性质。
寡过愧未能,生财或可必。
持以赠穷民,便当点金术。
高凉属扬州,通道神禹迹。
夏殷尚狉榛,汉晋归版籍。
潘仙生长地,洗氏汤沐邑。
昔余纂郡志,事事徵诸实。
六季动干戈,谁欤安反侧。
王室既凌夷,苞稂下泉洌。
女中有桓文,晋重齐小白。
号召群夷酋,剋期大军集。
夐哉巾帼才,韬铃幼谙悉。
都督非常人,一面岂虚觌。
成功身未退,受命姓几易。
三书本纲目,志乘焉容佚。
洗氏真英雄,潘仙亦隐佚。
使君乘轺来,公馀日见客。
关心求民瘼,喜听父老述。
扶杖多骆背,登堂有黔额。
如何近仙乡,群盗屡出入。
巡行览形势,四境遍周历。
略地西徂东,谳囚辰至戌。
栖栖方叔车,几几元公舄。
先施礼为罗,贱子一至室。
怜我齿加长,公燕推首席。
谓我来何迟,已过啖荔节。
衙斋客下榻,虑我客中寂。
连城只珷玞,千金敝帚值。
定知琴志楼,天女笑肸肸。
我欲画西施,恨无生花笔。
眼福饱琳琅,银灯夜深剔。
樊山大宗师,花样常百出(樊山方伯,佳什甚多。)
珠玉唾随风,珊瑚树交碧。
诗家两长城,偏师曷攻隙。
倾頫首至地,安敢论平揖。
庐陵与东坡,并世罕其匹。
我将挂归帆,草堂待补葺。
望公得行志,民安盗以息。
兴汉亮复生,舍鲁吾何适。
笑彼烂柯人,千年尚酣弈。
神仙不可见,鬼神自可质。
试拜夫人祠,呵护堪预必。
人寿屡丰年,细注齐民术。
乾坤一草亭,昔人留胜迹。
勿逢破坏家,秦始与项籍。
高凉岭西道,日南近林邑。
离支兼答遝,万树结丹实。
陆贾服嚣佗,马援平贰侧。
始从郁蒸中,稍使知凛洌。
鸟飞炎州翠,雉贡越裳白。
梯航虽颇通,冠盖未遽集。
典午比祖龙,敝赋索竟悉
刘石将乱华,有识已先觌。
耻读城旦书,默解先天易。
辅嗣仲翔外,其书独阙佚。
稚川渊明前,其人先隐逸。
如何二千载,入梦图主客。
讵同郦中尉,注羌说唐述(羌人称鬼为唐述,见《水经注》。)
人返永嘉魂(相传潘仙永嘉时人。),碑题永历额(郁太守立碑,题永历年号。)
年犹小腆纪,关早大兵入。
永历溯永嘉,我又溯永历。
由顺治己丑,至宣统庚戌。
二百六十载,桥山几剑舄。
庚戌见此亭,辛亥入此室。
日月开轩楹,江山列几席。
昨者观龙舟,置酒天中节。
人吊屈原喧,我对潘仙寂。
李侯老诗伯,并世喜相值。
惠然跫空谷,缟纻效桥肸。
因之复置酒,藉窥梦中笔。
名篇果跳出,奇境遍梳剔。
波澜一何壮,字字杜韩出。
先生负惊才,李白非李碧。
蹑电本绝尘,观日岂在隙。
荔秋与逸山,弱岁相拱揖。
松柏虽后凋,匏瓜总无匹。
灵光鲁殿留,老学陆庵葺。
官休拜大中,侯懒封新息。
同犯大海涛,虚舟随所适。
世逢尧与舜,主非丕与奕。
更欲招仙人,疑义相与质。
李衡橘久繁,方朔桃可必。
便遇吕纯阳,不须传剑术
⑴ 相传潘仙为郡吏,以畏催科,学道去。
⑵ 先君年二十为诸生时,尝遇吕祖,欲授剑术。先君不肯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