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杨书

共 3 首
岁暮山居杂感 其二 明末清初 · 谢元汴
五言律诗
谐世无长策,青山作比闾。
才名屈宋命,瓻甋马杨书
宁许续天问,偏当赋子虚。
依稀尧禹迹,俯仰此焉如。
栖贤舍利塔 明末清初 · 释函是
康熙六年丁未夏六月,在家门人古薪唐郁文从燕邸南还,过匡山栖贤,持西堂石鉴覞子书,报本夏四月初旬于石桥之西麓下得舍利无数,极大如豆,极小如菽,皆五色莹彻。玻璃瓶载以瓦函,函上小石刻“皇宋咸平庚子岁建此舍利塔”十二字。因无佛世尊字,疑为诸祖、善知识阇维所获。向传佛舍利有五色光灿,铁椎,上下俱陷,馀即不及。乃大慧禅师亲见,真净文公与佛无异,此为不可辨识。余谓辨在石刻单写舍利塔字,若诸祖及善知识,则应写某禅师舍利,此为佛无疑也。盖耶舍尊者自西晋负铁金轮至,明天启间归宗半偈因修塔误出舍利,此在宋咸平之后。然耶舍来匡山,曾驻锡数载,安知无随身供养,别请作塔者。又铁轮阿育王建八万四千塔,役使鬼神一日一夜,分置国土。按神州所造,入八万四千数,惟十九处。而道俗兴福分建,亦何能测量。且佛法东流,神僧携来,其不及书载,殆无纪极。神异出兴,应有时节。残碑断碣,经兵火荒芜,终难埋没。今栖贤适当其运,宜尽诚庄严新塔,仍奉藏其中。函是谨稽首载缘起,并作诗以颂。诗曰:
佛性甚光明,能破一切暗。
佛性甚坚利,能断一切物。
流被千百骸,结成五色珠。
表此坚光体,法化无有二。
念我遗教者,睹珠如佛在。
一粒细如菽,供养福无异。
况聚千万珠,瞻仰发夙慧。
极果摄微因,感应通心臂。
佛是已成佛,我是未成佛。
果即在因中,当念无终始。
我以此一心,供养诸如来。
获睹佛真身,朝暮常顶礼。
金轮触神光,三十年于此。
今复闻栖贤,古塔示瑰异。
将建窣堵坡,作诗寄千里。
佛身不可赞,我赞非言句。
愿佛鉴我心,与佛身无极。
遂我今日愿,心光泽营卫。
有理必有事,本举末自至。
广及诸未来,学佛到佛地。
① 「刘挚莘老来游,跂蹈侍」,右傍刻云「后百八十三年,六世孙震孙蒙恩来持使节,拂拭旧题,不任感怆。宝祐二年秋九月旦」。
衡州郑州杨与刘,当时并号知春秋。
杨书我闻浚仪子,刘也独无只字留。
千秋风霆一笔削,须此奋袖森戈矛。
每诵青苗十害疏,纸上阴湿神鬼愁。
如斯笔墨挟元气,何物厓石供镵锼。
所背权奸向君父,独学凛凛随人羞。
岿乎红亭峙山洞,笔力端劲含和柔。
可人了不见喜愠,屈子未免伤离忧。
回首年时拨春瓮,归耕软语心悠悠。
江湖天远莽四顾,霜露岁晚归何由。
想当临风跂蹈语,后有来者增感不。
君家世德不可竟,跂也学易还阐幽。
淋漓重想伏阙奏,南渡逝景嗟如流。
鹃红啼罢山竹裂,唾点绿散云涛收。
我闻朔斋工大字,数行妙取轻而遒。
使字草隶势正尔,榕根尚忆摹药洲。
五岭东西宋贤迹,迁谪天若遴其尤。
吾所囊装幅逾百,祖孙一石乃䍐俦。
二十年前好兄弟,词场嗜古称江侯(松泉、蔗畦。)
今午又逢闰重午,旧友聚散如萍浮。
江郎昔题甫髫龀,今已天禄同校雠。
松泉逝矣蔗畦在,八分千里交赠投。
人生乐有佳子弟,笔耕可抵良田畴。
惜无三游洞中字,字说曾比轮辐辀。
一代兴亡在片纸,二水阅客如传邮。
秖供元人品书品,家法奕奕垂银钩。
⑴ 杨绘《春秋辨要》十卷,见《玉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