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李杨

共 20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䨥清堂次韵 明 · 李好闵
七言律诗
宋通川灵老自怀德之白达㽵。以书抵余曰。吾先祖。宣德初。搆堂于弊庐之东皋。实祭先致斋之所也。朴中枢堧以䨥清扁而诗之。朴仁叟,金乖崖,朴讷斋记之。匪懈堂,曹梅溪,李杨原,朱溪君。并和朴中枢诗。作传世青毡。堂亡于丁酉兵火。俺就堂西隙地。搆小堂。有梅竹花石之胜。请为俺赋之。余曾于朴仁叟记。审其颠末。斯堂也。中枢虽以风月扁之。即韨泽公斋沐明禋之设。宣德。去今一百九十五年。则市泽之泽。绵到者已远。今君老又就而新之。从今一百九十五年。又安知有如灵老者出欤。然则市泽之泽。其无穷已。灵老之搆。不敢当其地。让其德也。不敢求新扁。存旧名也。灵老之让德又如此。此又市泽之所遗者耶。仁叟之记曰。伯夷。圣之清者也。公其闻伯夷之风而兴起者乎。余亦曰。灵老。闻市泽之风而兴起者也。况原公。乃余曾从祖也。以不肖之名。忝其后为幸也。遂次原韵以归之。
闻君堂搆费工程,应把䨥清认旧名。
月到昭明僾然见,风来悽怆飒而迎。
须知斋沐精禋事,不比莳花种竹轻。
惆怅杨原我曾从,和诗端为替仪形。
李杨口光源挽词 明末清初 · 金尚宪
七言绝句
专城本为养亲计,一往不归亲柰何。
泉下人间父子别,白头双泪欲翻河。
亲识日凋谢,闻君又沦逝。
惊吁念宿昔,一身馀浮世。
荐祸肝肺摧,悲忧迫残岁。
棣华春意远,抚迹常出涕。
衰疾断还往,负此平生契。
岂知幽明间,欢绪不复继。
舟楫江汉深,旐翣泉涂闭。
素车阻奔哭,哀辞寄迢递。
李杨(最镇○辛未春)(辛未) 清末民国初 · 金允植
七言律诗
违世怜君似伯鸾,白云何处涧中盘。
数椽因树为茅屋,半亩栽花护药栏。
三耳浑忘游士辩,双眸长对古书观。
门前小艇堪垂钓,来往风波梦亦安。
槐阴亭午读黄庭,山叶樵童一色青。
意到须眉如见惯,境澄谈笑忽心醒。
巡阶点笔修花史,敲石聆音注水经。
吾辈更无馀事业,未须倚剑夜看星。
金梦初,李杨厓来访共赋 其一 (辛未) 清末民国初 · 金允植
七言律诗
几年劳望始相过,容易工夫一苇河。
快读应须浇酒物,相逢半是击壶歌。
药栏花气微风度,渔户灯光远水多。
题柱词人今已老,不知消渴近如何。
金梦初,李杨厓来访共赋 其二 (辛未) 清末民国初 · 金允植
七言律诗
山鸟提壶款客留,秧歌处处似眉州。
野蔬吃饱权当肉,场麦堆高好作楼。
老去东华如隔梦,贫同南阮未宜愁。
蓉江两岸皆诗境,最羡君家对上游
⑴ 梦初早游公卿间。未几佗傺而归。顾诸族贵盛无比。而独穷居玆乡。故五六句云。
屋脊疏烟古木寒,一眉新月上檐端。
晴雪满村提封大,澄江抱岸带围宽。
君驾难如千里命,此樽便足一生欢。
梅花不发诗情瘦,惆怅杨州梦曲栏。
柴门烟水接鸥居,屋里衣冠澹邃初。
松榻留人贤圣酒,篝灯抵晓古今书。
窗鸡共话玄功进,园鹤分粮生计疏。
裁碧晕红何许事,相看一笑苦吟馀。
观旂桥水半环清,十日春阴忆禁城。
有喜仰瞻无疾病,疏才多愧负休明。
酒场醒眼提壶语,文字虚名科斗生。
买得花笺新样纸,题诗留与暮云情。
共 20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