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李彦章

相关人物:共 1 位
共 15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我初闻苏斋(翁公方纲),是闻凌氏说
及我入翰林,公秉学使节。
山东我代公(大人授山东学政接公任),石帆亭上别。
居杭又数年,公诗自缉缀。
寄来前数集,刊校始于浙。
刊成庋灵隐,书藏由此设。
两家诗卷中,言此颇亲切。
我重入翰林,此事遂中辍。
蒋氏来岭南,后集续刻锲
六十有六卷,十七集胪列。
暮年续一集,四卷李所撷(公小门生李彦章又刻其末集四卷)
去年洛阳𥿄,棕墨新印刷。
于是复初斋,诗乃全无缺。
书藏与朝鲜,寄去情勿竭。
忆昔庚辛间,袂与野云挈。
红尘足不到,常向苏斋谒。
谈经兼论诗,金石缘亦结。
石墨书楼中,摩挲遍碑碣。
有时坐诗境,清言落玉屑。
有时石画轩,山云赠怡悦。
东郊古寺游,拈花听僧偈。
壬秋潞水诗,柳向亦园折。
丙冬复相见,暖室畏寒雪。
尔时公渐衰,则亦嗟大耋。
公遽归峨嵋,遗集今悲阅。
集中惠我诗,一一字不灭。
十卷金石录,小印为我剟。
钦州竟无书,诗笔从此绝
好古久同心,敢比老彭窃。
蛮江春夜船,老眼一镫瞥。
⑴ 凌氏仲子学于苏斋乙巳丙午间在扬州
⑵ 砺堂相国为公门生督粤时又刻其后集
⑶ 大人以朱錾金石录十卷寄公题识公作诗并刻寄小印且云钦州鱼山冯氏家有全帙可借摹刻之访于钦州无此书公此诗后祗有铜尺诗一首遂绝笔
① 此诗又载黄得时〈胡承珙与东瀛集〉、陈汉光《台湾诗录》。
觚棱昨夜梦瀛洲,踪迹无端出九州。
历历风烟诸岛碎,茫茫星斗四天浮。
题诗剩欲誇奇观,报国何曾效细流。
回首中原青一发,祇应西北倚高楼(施懿琳编校)
⑴ 编者按:「国」,黄得时〈胡承拱与东瀛集〉作「图」,误。
① 此诗又载黄得时〈胡承珙与东瀛集〉、陈汉光《台湾诗录》。
跕跕飞鸢堕海烟,天涯只在片帆前。
劳生尚欠当归药,浮世原如不系船。
偶学泥鸿留爪印,仍随枥马听牙弦。
故人珍重临歧意,香火寻盟更几年(施懿琳编校)
⑴ 作者注:「君斋中小雪浪石,予曾题名其上。」
地角天涯,谁禁得、几番离别。
争奈是、销魂况值,蓟门秋色。
握手沉吟忘语笑,回眸顷刻成暌隔。
盼道旁、憔悴柳丝黄,难攀折。

聚与散,如萍迹。
往复返,真驹隙。
但骊歌一唱,此情何极。
绿酒好留他日醉,青衫已为今朝湿。
慰相思、惟有月当头,同南北。
苏斋学士论诗日,京国贤豪尽结邻。
海内已空坛坫地,图中如聚古今人。
竹梧潇洒清声合,兰茝芬芳妙契真。
重到春明一南望,系怀出处易伤神。
鸾鹤遥天答远音,灯传须證本师心。
即看政与人情洽,早识诗含道味深。
出岫心閒年正富,回澜手挽力能任。
韩苏建树皆非偶,相待千秋石引针。
昨宵尊酒话枌榆,不改乡音改鬓须。
试指三山證离合,五君应共入新图(君与兰卿、竹圃、荫士共饮节署,作家乡语。闽称三山,金陵亦谓三山。去年芷林作《三山离合图》,绘余及兰卿。今此会五人,拟亦图之,以志良遇云。)
分符手握万家命,活民之官莫如令。
当官自许尽循良,去后几人思德政。
宦踪休叹逝水移,公论恒从盖棺定。
君不见南武城中一瓣香,李翁心迹虚堂镜。
当时治法岂殊众,祗与闾阎通利病。
征无加羡讼无滞,即此民心呼吸应。
吴民易疑亦易感,柔或失絿刚失竞。
翁之所恃惟一诚,父母讴歌出真性。
不然令兹县者十百辈,胡独烝尝两侯并(祠并祀昆山郝公。)
我翁有子才且贤,鹓鸾珠树巢后先。
次公高盖治行卓,悬鱼渡虎浔江边。
朅来江南拜祠宇,茇舍无恙棠阴圆。
溪毛一荐动巷哭,岘碑早为羊公镌。
县民争识故侯子,道旁抠谒肩相骈。
自我不见今十年,携手快酌沧浪泉。
官斋烧烛永今夕,感述先德同潸然。
此邦重镇愧难副,况复盘错纷钩缠。
追怀良宰但太息,服膺美政期省愆。
呜呼,班范书称十七吏,桐乡奉祀人尤传。
官能活民报必大,请看李翁令子皆腾骞。
不到西湖今二年,展君图画思悠然。
琉璃十顷浸寒碧,梅柳桥西初放船。
苍苍林木磊磊石,鳞鳞雉堞畇畇田。
忽如坐我高阁上,琴歌酒赋同流连。
忆昨经营疏浚始,自溉泉源决菰苇。
刮磨尘垢镜生光,散尽流云月无滓。
荷亭清旷桂斋凉,岸帻看山频隐几。
曹徐韵事共谁继,可惜诸君未归里。
我亦轻帆湖上发,俄与故园松菊别。
回舟南下汉江波,跃马东看岱郊雪。
王程屡易归梦疏,那计青山分半笏。
岂知剪烛姑苏台,乡思无端又飞越。
图中五人我尽识,各有新诗记游迹。
此亦人閒鸿爪泥,即今聚散成畴昔。
李侯朝京驾辕轭,更为作歌歌主客。
小沧浪水暮生寒,何似湖西秋禊夕。
卌三年才不虚生,帝简方隆,谁料谪仙归紫府;
重五节缕难续命,名心未瞑,应教词客祀红桥。
共 15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