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朱建子

相关人物:共 1 位
共 1 首
僧瑾 朝代:南朝宋

人物简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 利物科
沛国隐士朱建子也。
少博览。
尤善庄老。
至广陵。
诣沙门昙因落发。
为弟子游建邺。
湘东王从受五戒。
及王践祚。
诏以瑾为天下僧主。
好营福业。
所俸给赐予。
起灵基灵招两寺。
上晚多讳。
犯者辄死。
瑾以匡谏。
免者众。
然恩礼亦自此衰矣。
元徽中没。
寿七十。
高僧传·卷第七 义解四
释僧瑾。姓朱。沛国人。隐士建之第四子。少善庄老及诗礼。后行至广陵见昙因法师。遂稽首一面伏膺为道。游学内典博涉三藏。后至京师值龙光道生。复依凭受业。初憩治城寺。宋孝武敕为湘东王师。苦辞以疾。遂不获免。王从请五戒甚加优礼。先是智斌沙门。初代昙岳为僧正。斌亦德为物宗善三论及维摩思益毛诗庄老等。后义嘉构衅。时人谗斌云。为义嘉行道。遂被摈交州。时湘东践祚。是为明帝。仍敕瑾使为天下僧主。给法伎一部亲信二十人月给钱三万。冬夏四时赐并车舆吏力。凡诸外镇皆敕与。瑾辞。四方献奉。并问僧正得未。其见重如此。瑾性不蓄金皆充福业。起灵根灵基二寺。以为禅慧栖止。及明帝末年颇多忌讳。故涅槃灭度之翻。于此暂息。凡诸死亡凶祸衰白等语。皆不得以对。因之犯忤而致戮者十有七八。瑾每以匡谏恩礼遂薄。时汝南周颙入侍帷幄瑾尝谓颙曰。陛下比日所行殊非人君举动。俗事讽谏无所复益。妙理深谈弥为奢缓。唯三世苦报最切近情。檀越傥因机候正当陈此而已。帝后风疾。数加针灸痛恼无聊。辄召颙及殷洪等。说鬼神杂事以散胸怀。颙乃习读法句贤愚二经。每见谈说辄为言先。帝往往惊曰。报应真当如此。亦宁可不畏。因此犯忤之徒屡被全宥。盖瑾之所因为得人也。瑾以宋元徽中卒。春秋七十有九。 复有沙门昙度。续为僧主。度本琅琊人。善三藏及春秋庄老易。宋世祖太宗并加钦赏。及少帝乖礼。度亦行藏得所。举动无忤。止于新安寺。同寺又有释玄运者。亦精通大小乘。张永张融并升堂问道。
高僧摘要·化高僧摘要卷四
姓朱。沛国人。隐士逮之第四子也。少善庄老。及诗礼。后行至广陵。见昙因法师。遂稽首伏膺。游学内典。博涉三藏。后至京师。值龙光道生。复依受业。初憩冶城寺。宋孝武敕为湘东王师。王从请五戒。甚加优礼。时湘东践祚。是为明帝。仍敕瑾为天下僧主。给法伎一部。亲信二十人。月给钱三万。冬夏四赐。并车舆吏力。瑾性不蓄金。皆充福业。起灵根灵基二寺。以为禅慧栖止。及明帝末年。颇多忌诵。故涅槃灭度之幡。于此暂息。凡诸死亡凶祸衰白等语。皆不得以对。因之犯忤而致戮者。十有七八。时汝南周颙。入侍帷握。瑾谓颙曰。陛下比日所行。讽谏无益。唯三世苦报。最切近情。檀越倘因机候。正当陈此。帝后风疾数加。痛恼无聊。辄召颙及殷洪等。说鬼神杂事。以散胸怀。颙乃习读法句。贤愚二经。每见谈说。辄为言先。帝往往惊曰。报应真当如此。亦宁可不畏。因此犯忤之徒。屡被全宥。瑾以宋元徽中卒。春秋七十有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