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徐松

相关人物:共 2 位
共 21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容斋手勒坡书石,證此麻图己酉秋。
谁识焕章学士笔,尚留姑孰泮池头
⑴ 淳熙十六年,文敏擢焕章阁学士,其刻坡书即在是年冬也。《宋史》本传「淳熙改元」乃「绍熙」之误耳。
借君家传考鄱阳,米迹吾乡话转长。
破绢昏煤追内史,却将徐榻作曹仓(郭允伯所藏宋拓《圣教序》,米紫来得之以归曹倦圃者,昨为某公以重赀购去。予题其后,深致珍惜。而此轴得归星伯,故及之。)
毗陵古墨香,前辈富题识。
昔闻罗生说,日讯邗江寄。
画在顾陆先,鉴远丰侯义。
庚庚横理光,灯昏客谈际。
思之不可见,模本投以次。
洪释郡斋镌,岂免传讹字
黄君官济上,天意巧位置。
力扶尉氏碑,尽蒇张弨志。
手剔紫云麓,重新武祠砌。
铁桥为经营,贱子附书记。
异哉文字缘,邗江册来至。
荆川到衎斋,宝以球图例。
竟归黄君箧,若为修祠畀。
我亦再三题,河廨屡停辔。
番阳奇觚后,几人集汉隶。
石阙榜赞铭,极此铢分细。
不闻相洲拓,谁传说苑事
廿载感故人,忽启词坛笥。
复忆啖面时,分题为排类。
昨得阮公札,研背金铭骥
后来谁知者,黄君积勤勚。
狂叫运河船,目送秋空霁。
即今重装卷,什倍荆川秘。
我交黄九后,徐九乃同嗜。
更补隶续图,如陈古彝器。
三礼阮聂前,万丈星虹气。
⑴ 「曾子」一幅识语,予宋刻本已讹「灵」。
⑵ 韩伯瑜事见刘向《说苑》。《北史·刘彦光传》,相州学舍有此石刻。
⑶ 此祠阙碎石有画一马,旁题「此金」二字,馀不可辨。黄秋盦琢为研,今为阮中丞所购得也。
昨朝归骑随春风,墙头始见繁枝红。
颇思江南好春色,懊恨残梦催晨钟。
丁宁将车不辞远,准待明日寻城东。
爱花正值探花使,招提一树晴霞烘。
却如有语向元子,只恐欲睡闻苏公。
多情岂必谢儿女,旖旎自解怜柔踪。
红苞乍拆最娇小,深意含蓄诗人胸。
香车宝马满京国,藏春却在禅门空。
虚堂梵放下夕鸟,濛濛花影烟光笼。
河出昆仑虚,并渠千七百。
昆仑在何所,译言阿木七。
其下星宿海,沮洳钟巨泽。
三伏复三见,经历古西域。
伏遇沙塞黄,见遇土壤黑。
神禹所疏凿,荒度始积石。
汉使寻张骞,元使命都实。
虽经绝塞行,所见殊未的。
国朝幅𢄙广,已扩地球脊。
茫茫叶尔羌,远与河源值。
迢迢阿克苏,亦近河源侧。
我观河源图,惜未河源涉。
聊作河源诗,当著河源说。
江源亦有三,远者来昆仑。
山南与山北,与河同发源。
是名金沙江,两界包乾坤。
万丈温都雪,消以朝阳暾。
亦有鸦砻江,青海接玉门。
源与星宿同,满地银涛翻。
岷山地最近,门闼通松潘。
羊膊与铁豹,咫尺篱与藩。
远干近为支,势若卑承尊。
卫藏地可括,井络天可扪。
李冰凿离堆,石犀今犹存。
鳖灵辟三峡,更验江水痕。
一卷入蜀记,剪烛从君论。
同年徐松 清 · 刘大观
五言律诗
终年不开口,默默有深心。
冷眼横秋气,刚肠出苦吟。
避弓云外雁,捣练雪前砧。
自有广陵散,何人能解音。
投戈瀚海竟归来,琴未全焦烛未灰。
天要霜毫成地志湘圃相国欲作《新畺志》,适君至,遂以属焉),帝从雪窖老人才。
七年磨蝎宫中坐,万里明驼塞上回。
尚有书生豪气在,莫辞百罚覆深杯。
忆昔相将踏五云,文坛史局未离群(戊辰己巳间,星伯提调文颖馆,余提调史馆,盖无日不偕也)
玉堂转眼巢痕扫,尘海惊心驿路分(庚午夏,余既补外,星伯亦于是秋视学湖南)
鸡肋一官空绊我,鸿泥双印又逢君。
好将乐府刀镮信,报与南徐逐客闻
⑴ 范川编修谪后主讲海岳书院,近亦不得其音耗矣
写影花初,评香露晚,问谁镂管生春。
谱到离骚,湘君定是前身。
窥帘月去瞢腾醉,送江潮、几簇秋星(檃括二剧)
恁盈盈,并入眉梢,异样芳情。

枯禅肯负填词手,但盟心印素,證果知因。
结佩天涯,飞来一片痴云。
蘼芜梦断枫桥路,荡吴波、画境非真。
莫销魂,草草衔杯,有个愁人。
指掌河源米聚山,蒲昌葱岭屹中间。
千秋著作天公畀,故遣甘英度玉关。
共 21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