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张英

相关人物:共 11 位
共 185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宁宗皇帝挽词 其二 南宋 · 赵昀
五言律诗
仙御宾空日,龙飞杳杳间。
五云呈瑞䌽,九虎敞重关。
宝辇扶苍鹤,云韶拥玉班。
千年栖佛地,今日睹天颜(以上清张英《渊鉴类函》卷一八七)
题张甘白乐圃林馆 明 · 谢恭
五言律诗
门径稀人迹,幽居祗自然。
泉声三月雨,柳色半春烟。
水鉴看鸥欲,山窗见鹿眠。
题诗花墅夕,明月照晴川。
故人非傲吏,旧隐胜愚溪。
尘世人难到,空林鸟自啼。
青山悬榻下,绿树断厓西。
终日无馀事,长呤信杖藜。
耘谷先生祭文 明 · 李治进
七言律诗
前朝辨说独分明,星日至今耀太清。
孤臣泪咽蟾江渡,处士名高雉岳耕。
圃翁去后魂俱烈,牧老来时节共贞。
遗孙负去春莎绿,为惜蓬科半已平。
挽月沙先生 其二 明末清初 · 郑蕴
七言律诗
屈伸吾指满朝绅,月老真为君子人。
治世休休锄畛域,危邦介介绝碯磷。
文章早被中华耸,才业堪追古相伦。
葬近圃翁先垄下,九原何恨德无邻。
满月台。次车复元韵 明末清初 · 金尚宪
七言律诗
有国谁能独永年,前朝往事亦奔川。
花园殿废春芜合,公主碑荒野葛缠。
节义圃翁千载仰,文章牧老万人传。
山河似旧英豪尽,吊古登临一怆然。
路中 明末清初 · 金世濂
七言律诗
绝影东头海路赊,圃翁申老旧乘槎。
怀音自是来文德,勤远何曾枉使华。
渤海秋光生玉节,扶桑曙色射金霞。
始知行止皆由命,不必端居叹系瓜。
青帘白舫溯江门,壁寺钟声隔岸闻。
暇日楼台寻旧迹,圃翁佳句牧翁文。
天命图赋 明末清初 · 金炰
曰余小子,羹墙邹鲁,寤寐闽洛。
道无所闻,学无所觉。
无师友以砭愚,慨前脩之难则。
胶扰于善恶之关,骛乎燕越之辕。
鼎里守虎,几费功于丹铅。
钵中藏龙,谩留意于真诠。
伫盘桓而且思,如涉海而无船。
一客有过之者,叩我柴门,惊我闲眠。
手携一图,名曰命。
秋峦居士之所画,退溪先生之所正。
据茂叔图而排布,述子思中庸而发明。
因人物之禀赋,原理之化生。
盖欲学者,即显而知微,由粗而得精。
挂诸而默会,若昏蒙之暂醒。
遂惕然而念,喟然而叹曰:在是矣。
原夫维天之命,于穆不已。
既无声臭,焉有始。
枢纽造化,根柢品汇。
一静一动,爰立两仪。
一消长,以行四时。
是其真实无妄而循环不穷者,曰惟尔及其。
一理□真,二五凝精。
错综经纬,虚聚实成。
缊交感,物物生生。
草木兮逆,飞走兮横。
皆偏塞之异,赋曰:惟人之最灵。
得阴阳之精英,肖天地之仪形。
众理于方寸,统四性与七情。
惟所受之本善,水之而镜明。
及因物而感发,兹善恶之由分。
质有淑而慝,气或明而或昏。
苟奔放而无节,鲜本心之能存。
澜荡而汎溢,意马逸而狂奔。
失一身之所主,戕万之所根。
必以敬而操之,能不为外诱之迁易。
曷为敬,主一无适。
静而存养,若奉拱璧。
动而省察,若辨黑。
屋漏虽隐,如对宾客。
利欲虽微,如御寇敌。
既表之俱修,斯体用之无忒。
逮充实而辉光,直上达乎德。
审操舍之在我,岂待他求而可至。
惟彼圣人性者,清明纯粹。
定之以中正仁义,行之以至诚无息。
既极之是立,致天地之位育。
君子修之,持敬克己。
戒于未发之时,谨慎于独知之地。
及成功而诣极,与人而一致。
众人悖之,安肆日偷。
牛羊牧而不知可忧,鸡犬放而莫知其求。
违禽兽者不远,甘暴弃为下流。
然天赋之本性,不以是而灭息。
苟气质之善变,亦至乎圣域。
呜呼,惟君子小人之分别,曰一敬与一肆。
圣狂在于毫差,信其几之可畏。
倘有志于斯学,盍力于敬之一字。
登孔昊而上下,伟群龙之继起。
皆敬而传心,照秋月于寒水。
是参赞之极功,非后学拟议。
历两都而江左,徒清言以为美。
寥寥兮千五年,皆醉生而梦死。
溯濂溪之渊源,想庭草之意思。
风兮弄月,玉色兮金声。
纬地兮经天,绳直兮准平。
冰壶之的源,集儒粹兮会圣精。
皆不外乎此敬,信古而作程。
示斯道之准的,炳圣谟于日星。
噫,海东在一隅,久圣道之不明。
既范畴之无传,孰开聋而盲。
圃翁之挺出,卓先觉而倡明。
诸贤相继而奋起,集大成于我先生。
既躬行而心得,患末学之昏愚。
此图而订正,极精蕴而无馀。
诚烛幽之宝鉴,信迷之指南。
何今人之冥行,付天理于空谈。
余小子生晚矣,固昏昏其无类。
非不知顺保之为吉,念变化不易。
愿仍图而自牖,庶不负乎天畀。
百尺危栏压水涯,停骖一上思依依。
圃翁题句回槎日,慵老凭轩制锦时。
落雁寒声临渚断,漏云残照傍林微。
萧条物色堪惆怅,独向西风鬓欲丝。
共 185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