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夏历

相关人物:共 5 位
共 30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佳人 其十一 清 · 黄之隽
五言律诗
佳人何处归,云雨半罗衣。
乍见翻疑梦,相逢的是稀。
朱楼高百尺,绿蔓映双扉。
认得春风意,娇莺莫预飞。
注:佳人(李端山中期张芬不至)云雨(张祜舞)乍见(司空曙云阳馆与韩绅宿别)相逢(周贺送灵应禅师)朱楼(崔道融月夕)绿蔓(韦庄纪村事)认得(元稹元和五年予官不了罚俸西归至陜府与吴端公崔院长思怆曩游)娇莺(刘威早春)
驱车适厂肆,古籍纷前陈。
书多人亦多,踏飞路上尘。
我意有所属,见书宁见人。
在远已入瞬,就近方审真。
果然有蕙兰,潜芳在芜榛。
手之不忍释,甚于搜奇珍。
索直殊不高,几疑售者仁。
我取世所弃,贱得非无因。
一得复有求,古著或近制。
专志在翼经,旁徵必依类。
我爱忘筌篇,美出群书外(宋潘植著。)
紫阳此先声,金陵为折气。
一篇光吾闽,谁云不尽粹。
渊渊蒿庵叟,閒话亦有味。
二书偶入手,寻常岂新异。
于我良欣然,今日小如意。
所求不尽得,犹可十五六。
意表有奇逢,眼前亦餍欲。
三朝百十种,蜗居塞半屋。
喜气溢颜容,古抱藏心曲。
明知老拥书,未必卷卷读。
刬贪笑无功,自悦分已足。
老来始治易,易类思广收。
觥觥双桂堂,累日费穷搜。
沈十忽寄贻,乃购诸吾州。
慎斋有嗣音,古罗人李辀。
斯人真我师,其书苦难求。
徵觅剩残本,零星如集裘。
易问鳞爪耳(《易问》一卷。),说契真奥幽(《说契》,见文集。)
领公近取意,返身斯善修(《近取录》不全卷。)
江阴钱子言(振锽,近人。),不学无良士(见所著《名山三集》。)
一语重邱山,可使人知耻。
虽然学有本,逐末风益靡。
吾生略耽书,泛览成大悔。
衰年解守约,微得岂足喜。
老学用蒙功,圣处毋妄拟。
求师于旧书,其情即求己。
举世竞新机,我但钻故纸。
香园阁席上呈广东记者团诸公(发表于1920年) 清末至民国 · 傅锡祺
七言律诗
① 编者按:庚申年(1920)稿,原题甚长,移作诗序,今题为编者据《台湾文艺丛志》改,又《瀛海诗集》题作〈香园阁席上呈广东记者团〉,《台湾诗醇》、《台海诗珠》均题作〈呈广东记者团〉。
庚申(1920)夏五夏历二十八日(大正九年七月十三日),广东记者团陈新吾、陆见如、袁振英、苏守洁、高根刚、黄毓梧、黄芸白、邝啸庵、李思薇、司徒冷观、吴俊笙、李翰卿、李祝多(鹤仙)、刘伯铭、李骈伯、李家仁等十六氏为视察而来,台中台湾文社友为开茶话会于公园之香园阁,余亦与会,席上赋呈。
左股蓬莱割去轻,仙山图色染分明。
一家自笑成胡越,四海谁知总弟兄。
大地风云犹急变,东瀛文物待真评。
过江个个皆名士,旋转乾坤有管城。
⑴ 作者注:「南北相持未息,而段祺瑞又将与曹锟(直督)战,南派内讧,北派亦内讧。」
⑵ 编者按:「文」,《台湾文艺丛志》误作「人」。
为报生前未了缘,故来舆榇入新阡。
归宁乞食怜吾阨,守分安贫叹汝贤。
话别频遮红袖泪,临歧断送夕阳天。
寒家夫妇恩情重,痛煞生离竟死还。
自汝永归卌六年,而今骸骨即吾迁。
缅怀当日盈眸泪,忍见今朝压鬓钿。
贫苦相依悲尔我,恩情未满嗟人天。
有灵魂魄随吾去,聊具薄棺总歉然。
十二月四日雪中作乡书,既而得句(丁卯) 清末至民国 · 黄节
七言律诗
尊华腊后几寸雪,东海雪高一丈馀(报章载:日本奥羽东北,北海道西海岸一带,自夏历十二月朔,连三日大雪未止,积雪达一丈三尺)
天试畸寒畸暖手,我劳问乱问年书。
栖栖殿爵层俱没,奕奕邻柯斲不如。
说是老夫檐底见,岂知平陆尽丘墟。
共 30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