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人物:
吴子光
相关人物:
共 6 位
。
共 16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题宋芝山集册
①
其一
(乙巳)
清 ·
翁方纲
五言律诗
① 六首之一至五。集刻其六,《董文敏仿巨然小帧》。
大江流笔底,小米印镫光。
孰是安禅处,还从对榻量。
缩之欧楷法,来我晋观堂。
甘露无多滴,松风万壑香
(
吴云壑
书《远禅师赞》。)
。
米书多景楼诗墨迹
①
(丁卯)
清 ·
翁方纲
① 自识云:「禅师有建楼之意,故书。」
采桑子词和神曲,坡公未留题壁诗。
岂待西樵王伯子,追想大笑扬颏时。
北窗云捲多异气,净名一扫刚风吹。
丹渊华月老颠在,气挟溟海风樯驰。
诸真环集拥祥霓
(鱼列切。)
,五云阁吏谁藻摛。
元祐之辛揽浮玉,山樵铭访同法芝。
正对三山纵奇笔,雄跨万古濡淋漓。
海耶岳耶境孰指,鳌门那必接凤池。
江山第一楼第一,云壑大书无此奇
(北固山有
吴云壑
书「天下第一江山」字。)
。
三十六峰砚山抱,才觅晋唐古屋基。
此楼此诗照江水,未必石刻神能追
⑴
。
大江真气在横几,建楼且莫誇禅师。
⑴ 《安氏书画记》云:「此迹已勒于石。」
西江绝句
其十二
(庚辰)
清 ·
申纬
七言绝句
颜䈥参米态尤殊,天马行空绝步趋。
今日维舟榜书下,金焦咫尺对虚无
(龙山浥清楼。有松下翁第一江山扁。又有控海门榜。门榜尤轩翥可喜。第一江山本。
吴云壑
书。刻在金山。今练光亭扁。即翻摹尔。世人不知误。以米书称焉。江字白下书。)
。
溪亭石面。旧有高祖都宪公第一溪山四大字刻。今溪字泐损不可辨。或有劝余补亡者。既谢以不敢。且告以诗
(庚寅)
清 ·
申纬
溪山拣幽异,二老开精舍。
水木湛琴书,秀色可揽把。
仲子都宪公,法书方驾寡。
碑版照四方,观者填车马。
于此缚一亭,俭质不覆瓦。
凭栏金碧涧,韵折聆南雅。
于时盛文宴,风流倾洛社。
疏襟见墨沈,含觞解带銙。
亭下巨滑石,逼卧溪湍泻。
嶪嶪四字勒,出自公笔洒。
法乳滴颜柳
(公书派出颜,柳。)
,姿媚去娅姹。
来裔奉模楷,遗泽眷盏斝。
跳溅水磨荡,毡蜡人拓打。
波磔就销铄,如金在垆冶。
堂燬亭亦摧,风景依旧也。
俛仰烟雨愁,往事谁语者。
扪苔剔墨花,霜叶没深胯。
第一山宛形,溪字仅辨踝。
猎碣未害臼,宁泐敢补写。
元和脚失传,鸡鹜嗤笑惹。
损本此其真,安事修饰假。
远愧
吴云壑
,近惭尹白下
(箕子城练光亭扁额。世所称米书。本
吴云壑
北固山所刻。天下第一山字之翻摹也。华使登亭循览。以为汰也。遂去天下字。但留第一山三字。后尹白下尚书补书江字。合刻为第一江山四字。扁今揭亭上。)
。
磊磊泐之馀,间架横大厦。
阙文以遗昆,礼失求之野。
栈道岩观米海岳
吴云壑
陆放翁题名
清 ·
齐彦槐
五言律诗
名题山石遍,两宋识三人。
诗老愁无限,书家意最真。
松篁蜀栈雪,烟雨楚江春。
我辈登临处,他时迹总陈。
道中杂题四首
(各有序)
其三
(癸丑)
清 ·
江湜
夕阳岭浓秀如黛,离浦城县治十馀里见之。又行十馀里,舆前万松离立,高下跨数峰不断。山童于别峰松下,持竹器扫落叶,望之如画中远人,不施眉目。踏松阴径带折而上,时日亭午,而阳崖黝如阴壑。山顶夕阳寺,有今相国寿阳祁公大书门匾,盖以岭故得名也。下岭仍入松际,憩半山亭。余此行与常熟
吴儒
钦偕在亭中,回望前寺,举昔人「身行万里半天下,僧卧一庵初白头」之句,为儒钦一笑。
观山不求高,松深足山意。
黛色浩如云,阳崖日犹蔽。
瀹茗得岩泉,扫叶有竹器。
应羡种松僧,老眠夕阳寺。
纪变绝句
(作者注:「壬戌(1862)旧作。」此组诗又载
吴子光
《一肚皮集‧
芸阁山人
集》、陈汉光《台湾诗录》。编者按:《一肚皮集‧
芸阁山人
集》题作〈纪变诗有序〉,四首诗顺序及小注与《小草拾遗》所录略有不同,录于后。)
其一
清 ·
吴子光
七言绝句
咸丰壬戌(1862)夏,彰邑奸胥戴万生作乱,镇道歼焉,从官或死或逃避,莫知踪迹者,大与守土之例相背。时群贼据彰城,鼙鼓之声日夜闻,四境南北路,咫尺不通孽矣。初戴逆意叵测,似欲收拾馀烬,作江城发匪,掎角者不知,塘报官军屡得胜仗,金陵王气剋日即闻收复,虽有闯、献,岂能作死灰之燃哉。今台地平治将二十年,痛定思痛,其间哀鸿磔鼠事,犹在人耳目前也,诗以纪之。〖编者按:《
芸阁山人
集》诗题后序云:「壬戌(1862)之乱,余居逼近贼氛,时官军不至,感赋数绝,殆所谓长歌当哭者欤。」
昆池劫火到东瀛,班马中宵似有声。
十万黄巾低首拜,前车恐是郑康成
⑴
。
⑴ 编者按:此诗内容与底本有多处差异,兹录于后:「劫灰飞尽到东瀛,班马中宵听有声。十万黄巾低首拜,前车恐是郑康成(时贼锋英锐尚未至,逢人即杀,故云)。」
纪变绝句
(作者注:「壬戌(1862)旧作。」此组诗又载
吴子光
《一肚皮集‧
芸阁山人
集》、陈汉光《台湾诗录》。编者按:《一肚皮集‧
芸阁山人
集》题作〈纪变诗有序〉,四首诗顺序及小注与《小草拾遗》所录略有不同,录于后。)
其二
清 ·
吴子光
七言绝句
咸丰壬戌(1862)夏,彰邑奸胥戴万生作乱,镇道歼焉,从官或死或逃避,莫知踪迹者,大与守土之例相背。时群贼据彰城,鼙鼓之声日夜闻,四境南北路,咫尺不通孽矣。初戴逆意叵测,似欲收拾馀烬,作江城发匪,掎角者不知,塘报官军屡得胜仗,金陵王气剋日即闻收复,虽有闯、献,岂能作死灰之燃哉。今台地平治将二十年,痛定思痛,其间哀鸿磔鼠事,犹在人耳目前也,诗以纪之。〖编者按:《
芸阁山人
集》诗题后序云:「壬戌(1862)之乱,余居逼近贼氛,时官军不至,感赋数绝,殆所谓长歌当哭者欤。」
书生俯首入鹅笼,蒿目潢池路不通。
留得湘东金管在,好书忠孝绍家风
⑴
。
⑴ 编者按:此诗内容与底本有多处差异,兹录于后:「书生俯首入鹅笼,蒿目潢池路不通。留得湘东金管在,铭心忠孝旧家风。」
纪变绝句
(作者注:「壬戌(1862)旧作。」此组诗又载
吴子光
《一肚皮集‧
芸阁山人
集》、陈汉光《台湾诗录》。编者按:《一肚皮集‧
芸阁山人
集》题作〈纪变诗有序〉,四首诗顺序及小注与《小草拾遗》所录略有不同,录于后。)
其三
清 ·
吴子光
七言绝句
咸丰壬戌(1862)夏,彰邑奸胥戴万生作乱,镇道歼焉,从官或死或逃避,莫知踪迹者,大与守土之例相背。时群贼据彰城,鼙鼓之声日夜闻,四境南北路,咫尺不通孽矣。初戴逆意叵测,似欲收拾馀烬,作江城发匪,掎角者不知,塘报官军屡得胜仗,金陵王气剋日即闻收复,虽有闯、献,岂能作死灰之燃哉。今台地平治将二十年,痛定思痛,其间哀鸿磔鼠事,犹在人耳目前也,诗以纪之。〖编者按:《
芸阁山人
集》诗题后序云:「壬戌(1862)之乱,余居逼近贼氛,时官军不至,感赋数绝,殆所谓长歌当哭者欤。」
吴发休论短与长,墨磨盾鼻愿谁偿。
九千岁
⑴
事君知否,太白游踪老夜郎
⑵
。
⑴ 作者注:「戴逆自称千岁。」
⑵ 编者按:此诗内容与底本有多处差异,兹录于后:「吴发何论短与长,墨磨盾鼻愿谁偿。九千岁事君知否,太白游踪近夜郎(贼下禁薙发之令,故云然)。」
纪变绝句
(作者注:「壬戌(1862)旧作。」此组诗又载
吴子光
《一肚皮集‧
芸阁山人
集》、陈汉光《台湾诗录》。编者按:《一肚皮集‧
芸阁山人
集》题作〈纪变诗有序〉,四首诗顺序及小注与《小草拾遗》所录略有不同,录于后。)
其四
清 ·
吴子光
七言绝句
咸丰壬戌(1862)夏,彰邑奸胥戴万生作乱,镇道歼焉,从官或死或逃避,莫知踪迹者,大与守土之例相背。时群贼据彰城,鼙鼓之声日夜闻,四境南北路,咫尺不通孽矣。初戴逆意叵测,似欲收拾馀烬,作江城发匪,掎角者不知,塘报官军屡得胜仗,金陵王气剋日即闻收复,虽有闯、献,岂能作死灰之燃哉。今台地平治将二十年,痛定思痛,其间哀鸿磔鼠事,犹在人耳目前也,诗以纪之。〖编者按:《
芸阁山人
集》诗题后序云:「壬戌(1862)之乱,余居逼近贼氛,时官军不至,感赋数绝,殆所谓长歌当哭者欤。」
南风吹律死声闻,甚恶居然近楚氛。
一笑请缨羁阙下,更无人学汉终军
⑴
。
⑴ 编者按:此诗内容与底本有多处差异,兹录于后:「南风吹律死声闻,甚恶居然近楚氛。笑请长缨羁阙下,更无人继汉终军。」
共 16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