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周春

相关人物:共 1 位
共 11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虞卿著书缘穷愁,斯言感愤实谬悠。
著书阐明天人理,岂因牢落方勤搜。
君家结庐濒沧海,眼界胸襟足魁垒。
大廷对策旋归来,穿穴书林仍不改。
枕经葄史同饮食,中正和平鲜奇僻。
更读人间未见书,内外逸书并䌷绎。
一心直欲穷千秋,酝酿畋渔供擘画。
高斋竟日寂无声,仰面屋梁神貊貊。
经术经世尊所闻,他时出政康邱民。
不为法吏为循吏,真读书人能活人。
松霭山房 清 · 厉鹗
七言律诗
垂萝绝壁明昼灯,我来亭午无炎蒸。
上方佛面如满月,平地松影疑层冰。
八分门榜百金直松霭二字扁朱竹垞太史八分书),六时茶板诸天称。
白公有语即吾语,他生愿作此山僧。
闲房驶雨过,林杪挂星汉。
凉深欲添衣,不但残暑逭。
蔬盂供细食,花巾奉清盥。
相偕静者流,共待疏钟断。
夜阑空山黑,月吐翠微半。
澄辉漾庭户,秋影互淩乱。
露虫鸣始急,坐觉岁时换。
人生非学佛,讵免迟暮叹。
感此不能眠,裴回以申旦。
鸿爪匆匆歘卅年(予少时曾游北寺。),经幢宝阁尚依然。
数来罗汉怕成恼,闻着木樨先悟禅。
壁藓漫侵碑字涩,茶烟轻拂鬓丝牵。
尊前行住俱弹指,那忆三生石火缘。
城隅草乱夕阳侵,水竹幽扉䆗窱寻。
长老休谈前世果(主僧话陈文简旧事。),清泉聊印在山心。
云连粳稻岁还熟,霜染枫槠秋又深。
携手忽惊沧海上,晚晴钟鼓带潮音。
诗以咏我言,本从声韵出。
中有条缕分,古疏后渐密。
隐侯辨仄平,孙炎著反切。
关键一以开,千载莫能易。
双声与叠韵,六朝始梳栉。
碻磝音响连,腥瘦字母壹。
北有魏伯起,南有谢希逸
此法皆讲求,秘矜专门术。
杜陵益精严,对属百不失。
侵簪月影寒,逼履江光彻
老去诗律细,此亦细之一。
倘其可不拘,何以名为律。
无何读杜者,过眼付一瞥。
但誇奔绝尘,不屑驾循辙。
海昌有周子,遥契得真诀。
手著括略编,韵学乃尽泄。
从来文字缘,每随气运辟。
古人抉其大,后人剔其窄。
非必后所增,都自凿空获。
即如近体诗,古人所未识。
抑扬抗坠间,妙有自然节。
古人纵复生,不能变此格。
是知本天籁,岂钻牛角僻。
兹谱虽小道,源出唇齿舌。
讵画混沌眉,乃导昆崙脉。
反语田颠童,测字杭兀术。
矫揉尚称奇,矧此谐皦绎。
允作杜功臣,艺苑更绳尺。
音签韵府外,另竖一帜赤。
⑴ 碻磝叠韵,见《南史·谢庄传》;腥瘦双声,见《北史·魏收传》
⑵ 杜诗侵簪叠韵,逼履双声,见《云溪友议》
谁凿洼樽酒。
耸高台、青山一桁,春岚浓否。
磴道斜穿松霭碧,岩势直凌霄斗。
认几点、螺痕烟九。
古碣苍凉苔篆紫,剥龙文、自有啼咕守。
朱栏敞、好俯首。

沙虫人影平川走。
看林际、孤城百雉,檐端抗手。
径上六虚亭子望,云影天光都受。
响琴筑、阶前螭口。
瘦石幽泉争色相,更著花、老树枝无丑。
策筇杖、倚危牖。
百川从东来,溟澥洪纤潴。
鳌波势蜿蜒,潮汐昼夜趋。
两峰拔地起,屹然辟门枢。
群山匝相向,苍翠清双矑。
以兹动峙秀,蔚为文物区。
名儒代有作,约举宁云诬。
经义阐横浦,诗派盛悔余。
夫子与曩哲,后先真合符。
早岁知六甲,诵习勤居诸。
天赋特高朗,慧业畴能如。
牙签三万轴,一一穷根株。
经史百家学,采撷皆膏腴。
下笔有神助,挥洒雄千夫。
文足修五凤,赋欲超三都。
二十折郤桂,展翼鹏骞初。
胶西策旋献,飘忽凌子虚。
名登淡墨榜,手拆红绫书。
策马花簇锦,预宴桃含珠。
翩翩众争目,风度何容与。
谓当列清美,簪笔承明庐。
校仇近天禄,同异标石渠。
声名压班马,制作摩严徐。
庶几罄夙蕴,不负胸中储。
然闻经术用,内外无或殊。
郎官应列宿,所贵繇通儒。
文翁昔化蜀,千载贻良模。
夫子设吏治,守此长不渝。
得官赴岭右,古邑龙城隅。
下车誓饮水,蔀屋和风敷。
依桑童子乐,拔薤强宗除。
与民共休息,来暮歌欢姁。
讼庭百无事,心迹莹冰壶。
闲儒蚃蛉笔,文献徵苍梧。
伟行表彰亟,佚事蒐罗俱。
功不数范瑗,博岂夸杨孚。
状嫌草木简,志陋虞衡疏。
书成媲康赵,体例近所无。
仪州亦胜地,公暇幽怀摅。
卷帘据琴阁,景物如披图。
锦绣江齿齿,蝴蝶山蘧蘧。
繁香离支熟,浓荫桃榔铺。
蛮烟暗孔翠,瘴雨啼鹧鸪。
乡心每拨触,夫不吟欷歔。
从来贤达意,捧檄为亲娱。
无何阙迎侍,远道嗟盘纡。
南山摧乔木,恶梦鸺鹠呼。
趋装不隔日,矫首云模糊。
轻舟郁林石,一叶还乡闾。
归披束晰句,抱恨增长吁。
慈晖幸可报,强奉花间舆。
蓼莪递废咏,惨郁尤难舒。
三釜背色养,空羡林间乌。
因之不再出,心益卑华膴。
三径秀松菊,安此寂寞居。
贫堪傲彭泽,清本同莱芜。
但欣著述富,不问岁月徂。
庭无惊飞雀,户有好事车。
到眼茂桃李,侍膝偕璠玙。
质疑及豹鼠,释物先虫鱼。
英才仰赅洽,乐育咸相须。
青云每接武,藉甚收时誉。
贱子少志学,材质侪薪樗。
藏拙雅宜称,痼疾婴微躯。
诗篇赖陶冶,里调呈皇荂。
拂拭有盛意,不以固陋拘。
韩门列岛可,欧氏称圣俞。
自视直万里,奚止非其徒。
名山业许睹,冀可裨颛愚。
酝酿何深厚,缃帙开琼琚。
词气逼汉魏,格律兼杜苏。
管窥纵难尽,至味供寻咀。
双声叠韵秘,余事分精粗。
钩辀复格磔,诘曲还崎岖。
论著惊俗耳,欲读翻龃龉。
才大众长会,下学空喁喁。
寒窗白醉暖,把卷微咿唔。
词澜障争倒,试手同提扶。
岂徒贵文采,足润枯肠枯。
琅琅诵不辍,愿欲万遍逾。
作诗志趋向,恐笑仍拘墟。
蓄云霞兮山深,漱琼瑶兮水声。
感阳和之怡眼,春木芚兮发荣。
眷林阿兮栖息,孰簪绂兮婴情。
援孤琴兮拂弦,思缅邈兮音愈清。
不闻熊罴之咆嗥兮,喜鸣禽之嘤嘤。
等苦乐兮一致,山之中兮雅趣成。
待良友兮不来,岂吾心之可与明。
大芚之山巉岩崔崒,硉兀极乎天。
介两湖间,亘六七百里回复连绵。
下有邑治小如斗,山角开衙,事简而地偏。
吏十馀家业耕作石田,荦确四望皆菑烟。
居民葛衣草食杂在山谷里,岁拾橡栗树树鼯猱悬。
昔我唐皋大父宰于是,作歌以记风土若山川。
我每读之若身履,意欲一往遍历多拘牵。
石山尚书谪来此,适会水山使君治堤而升迁。
平生旧要重以通家好,若有造物戏剧聚合萍乡作奇缘。
主客相守万山中,日夕谭笑宠辱两忘同蹄筌。
我闻君子忧患安行顺守正,升沉欣戚不足动吾心田。
涪翁一行精进敢乎哉,柳惠三黜无愠庶几焉。
尚书平日处世物无忤,小心谨慎,专务破崖为夷,斲方为圆。
上自缙绅韦布,下至舆儓走卒,无间贤愚亲疏,一辞称之无间然。
一日待罪判金吾,时则天威震叠,严教荐宣。
五大臣三法司联章力章不得请,促令王府举行,不容晷刻延。
雷霆下薄不少挠,泥首伏地执持冞坚。
诚恐圣朝杀士大为盛德累,宁犯斧钺,不敢奉承惟命自速愆。
未几四囚特贷岛于置,上天好生足以延我国祚万亿年。
乃者噎媢狂吠出遐逖,目以奸党,直欲下石而挤渊。
圣度天大烛无他,善地薄窜,匪怒伊爱欲其全。
尚书即日夷然就道无几色,道观咨嗟,咸颂君仁而臣贤。
公之来兮,大芚之山为之重,林峦草木一倍增光鲜。
使尚书功名富贵震耀一世,则不过平地培塿突兀起眼前。
岂若万代瞻仰此一举,卓尔树立,书诸史策,直与此山而共传。
噫大芚兮大芚,愿与之终始兮不亏不骞。
共 11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