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吴襄

共 12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诗一首 唐 · 广文诸生
七言绝句
省司府局正绸缪,殷梦元知作解头。
三百孤寒齐下泪,一时南望李崖州(《唐语林》七《补遗》)
《唐语林》七《补遗》云:「李卫公颇升寒素。旧府解有等第,卫公既贬,崔少保龟从在省,子殷梦为府解元。广文诸生为诗云云。卢渥司徒以府元为第五人,自此废等第。」又《唐摭言》七云:「李太尉德裕颇为寒畯(《纪事》为素)开路,及谪官南去,或有诗曰:『八百孤寒齐下泪,一时南望李崖州。』「又《云溪友议》云:「后之文场困辱者,若周人之思乡焉。皆曰:『八百孤寒齐下泪,一时回首望崖州』。」《唐诗纪事》及《全唐诗》无名氏诗句同,亦均只存后二句。
旭日上东隅,冠佩照通衢。
老子起出门,披霜振朝裾。
多病怯造请,窃禄惭吹竽。
夙慕草玄士,乃在城西居。
迎我入静室,清言胜读书。
宿露檐花湿,闲园春色馀。
况逢倚楼人,初不费招呼。
鼎坐拚一笑,临去重踟蹰。
论文及素诀,令我味道腴。
愿言终日夕,诗酒以相娱。
归来委巷雨,五字随双鱼。
欲报愧形秽,燕石厕隋珠(赵参判希逸适来会。故第七云。)
赠别襄阳使君柳美仲(戊寅) 清 · 吴道一
五言律诗
忆过襄阳府,名州胜事多。
千年习池月,一曲大堤歌。
晓挹桑溟旭,春寻洛寺花。
风流吾不分,临别鬓添华(以恩谴才补襄阳。不得赴。故第七云。)
柏乡雨花庵口占 清 · 吴襄
五言律诗
雨花亭子上,坐饮赵州茶。
古寺木初落,疏林日已斜。
黄花应笑客,白发未还家。
老衲若南去,乡山问九华(自注:僧楚泽云,将行脚南中。○黄花一联十字成句,此文简出使楚中过而留题也。名流过者,俱有和作,总未及其自然,予见而录之。)
次玉镜潭韵 清 · 赵裕寿
七言律诗
难攀荡荡众香城,黏足愁无侧柏萦。
到寺方收峰立立,记楼终愧句平平。
虽于华岳回潘首,未度仙潭刻轼名。
非为中郎黥石语,自多支遁爱山情(余于游山。性不喜题名。袁石公亦恶刻名者。曰青山白石。岂可无故而黥劓之。故第七云。)
知君快若脱笼樊,安得高怀相与论。
世上簪缨虽未谢,眼前湖海已平吞。
衰年气却增豪爽,春日诗来警惰昏。
差喜姓名书在壁,一堂如接笑语温(余昔屡登永保亭。有诗揭壁。故第七云。)
文章髫龀压临城,仙籍芳名震玉京。
潜邸儒臣周睿简,飞龙天敕授文衡。
心倾殿陛葵同赤,日辨珉矼鉴逊明。
荒署寒毡沾化育,泰山北斗望峥嵘。
忆昔同攀月桂枝,金山玉海识丰仪。
大鹏奋翮淩霄劲,孤雀翔风接翅迟。
养志莫酬甘旨愿,怀亲空诵蓼莪诗。
青云已作帡幪覆,锡类应捐紫陌悲。
人但知旦夕,志士争千古。
神禹惜寸阴,蓄念亦良苦。
花落不再春,羲驭岂长午。
吾业不增修,时去将焉补。
缠牵偶一长,不能行数武。
敬慎尔威仪,周旋有规矩。
勿谓隐可欺,勿谓狎可侮。
放闲恣游逸,如水趋远浦。
与子共勉旃,臧否唯自主。
注:以汉魏古音发圣贤精谛缠绵悱恻一唱三叹绝无理障犯其笔端诗人以来未尝有也已逐首细评命友人龚念伦另录一本传之子孙奉为龟鉴继思非手书数语不足见余倾倒之诚也因书此而归之峨山孙勷训士吟亮节古音真得汉魏神髓至命意之瑰奇寄托之深远直如五夜钟声足醒学人聋瞆则高过魏晋远矣人人有此借以助流教化何患士风不古若欤反覆吟哦令人叹绝青阳吴襄十八首温厚忳挚缠绵痛切婆心苦口和盘托出所谓以士大夫身得度者即现士大夫身而为说法此段慈悲不度尽恒河沙数斯文不止焉得人尽苏章负笈来书一通去置之座右耶昆明陈善言
浿上赠大同丞任(毅中)(癸未) 清 · 洪良浩
七言律诗
白发关西老督邮,清秋倾盖浿江头。
我今迹似重来鹤,君亦身同不系舟。
满席红妆无旧面,高楼半夜拭青眸。
灯前话到行藏理,笑指天边一雁浮(任老新移都事。仍留掌试。不得归。且解相命。故第四第七云。)
共 12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