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吴澈

共 7 首
我才移来湍上家,家具无甚多于车。
独有先人旧书帙,三十乘几同张华。
身今得作退居士,弃朽幸犹沾渥惠。
与公久同嗜书癖,十年曾共读中秘。
公虽中间小邅回,声名本自在丹台。
非如厉叔长龃龉,木天先任栋梁才。
此日暂送华池凤,御命专对殊郑重。
自笑蠹鱼没心性,枯死中书终何用。
欲达封函一沉吟,不嫌公嗔作书淫。
得固欣然不得已,莫便疑我何苦心。
按:苏黄门南轩诗。客从远方来。疑我何苦心。尝以何苦心为庵匾。曾求吴澈翁为诗记及匾字。今次其诗韵。而又偶用此语。不觉奇笑。翁与仆齐年。虽未会面。久与会心。殆所谓遥闻声而相求者也。今恨其宦在滇中。地角天涯。徒令人神驰耳。
我愿游西湖,此啚是第一。
西湖之水闻何似,神虽不到神已入。
坐思梦想五十年,若曾神游泛画船。
里湖窈窕外湖阔,空濛一水万云■。
今得澈翁为引路,冷泉韬光绿天最深处。
三潭俯濯苏仙月,两岭遥揖香山树。
且闻九溪十八涧,淙潺都在明绮积翠间。
结誓来生化两鸟,朝夕翔鸣在湖水湖山(西湖泛艇第一啚)
我愿游庐山,此啚是第二。
庐山瀑布天下奇,不待君述开先寺。
早洒东坡一▦风,已若身在此山中。
玉峡乱沫散霜雪,脚底欲踏经天虹。
五老苍颜笑开处,至今无恙两白龙。
是时自疑不是梦,神游杳霭烟雾濛。
此想旷然出千载,此身拟泛嵭塘海。
但恐偃蹇不相亲,对面故人失交臂(庐山观瀑第二啚)
我愿游雁宕,此啚是第三。
知君游屐亦未到,谁誇沧海能往探。
闻说山根蟠沧海,海有枯时山不坏。
七十七峰支青天,归雁影落峰云外。
东西龙湫胜更殊,白日震荡轰雷车。
山顶之水下万古,自有此山无时无。
所以天地能长久,滚滚元气相先后。
今不能往游何时,自今欲学移山叟(雁宕探奇第三啚)
我愿游黄山,此啚是第四。
轩皇昔与容成游,邱辈同游含丹于此地。
太白诗咏三十二莲峰(太白诗黄山四千仞。三十二莲峰。),外此五峰应凡庸
山中积云号云海,奇奇幻幻谁形容。
四千仞上万顷白,云无去来是山色。
生恨未学蹑云术,腾身飞下云峰侧。
莫谓何山无云烟,羡君一游不羡仙。
安得竹杖芒鞋与君同,往浴云海滃然天(黄山看云第四啚)
⑴ 澈翁诗天都峻绝第一峰。三十六峰皆附庸。又多五峰也。
罗浮一夜春信回,山南山北梅花开。
天涯不隔寻花梦,梦随翠羽同徘徊。
归涂绕出孤山麓,水边篱落云谁屋。
起看残月堕渺茫,无聊索笑巡檐角。
南公乔木世其家,文章着手发天葩。
甘棠宣化跻槐棘,慈竹承欢咏棣华
馀閒筑室贮经史,百盎分供万梅蕊。
上仙才福几生修,花气书香入骨髓。
胜事曾闻吴澈翁,九里洲民梅为农
我今观止香雪海,朵颐何必更谈龙。
归恩上相徵诗日,龛里拈花如献佛
诗境依依三十年,花开花谢馀白发。
公将绳武用调羹,望而止渴慰苍生。
广平词赋特馀事,千载不刊名臣名。
⑴ 公与令弟侍郎。迭司藩臬。辄奉板舆而行。
⑵ 吴兰雪尝言桐庐九里洲居民。以种梅为业。计亩略得三十万树。
⑶ 往在辛卯冬。公从高祖文献公有咏梅诗。命尚迪和之。
桄榔行为伯严作(戊寅) 清末民国初 · 易顺鼎
桄榔叶黑藤竹青。
涨天烟雨秋冥冥。
海南有人倚铁笛,馀响吹入苍梧听。
方物频陈象獒贡,皇风旧扫蛟龙腥。
铜柱何须说汉代,越裳早见来周庭。
大夫佼佼誇专对。
玉色扬休水苍佩。
别路云山八桂材,峭帆风雨三湘会。
燕台北去甫回车,粤岭南旋此倾盖。
灯火湖堤又几宵,文章意气真吾辈。
陈郎跌宕文中豪。
此才未披宫锦袍。
作赋十年洛纸贵,投书一哭湘天高。
眼明忽逢佳士集,心折竞出偏师鏖。
上国交游托吴札,盛年词赋侪枚皋。
鼎也飘零夜郎路。
昨读君诗羡君遇。
欬唾都关廊庙忧,光芒欲动蛮夷顾。
儒冠兀坐空山间,诗卷孤行天尽处。
荒峤传多已盛名,归槎压重因奇句。
君乡诗人吴澈翁
瓣香海外称南丰。
一屋梅花一兰雪,吟魂瘦到东瀛东
若论伟词铸高义,后起可夺前贤工。
他年万里持龙节。
郑重休忘绕朝策。
⑴ 朝鲜国以梅花一龛供兰雪诗,并绣其像。见《香苏馆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