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卓奇图

共 5 首
水国三百里,寡姊发垂丝。
不见已四载,西望空赍咨。
那知生死隔,永结终天悲。
日月曾几何,窀穸已有期。
羸骖发山家,行行指海湄。
马岭天象逼,熊津地维亏。
州校新刍足,偏荷明府私。
大陆赤泥滑,落日板桥危。
当午哭灵筵,其有鬼神知。
仲兄自邵城,猝见发语迟。
同气八馀二,痛哭相扶持。
无食各星散,空负提携慈。
日酉辰加巳,山椒止素輀。
万事一抔土,何益百夫缌。
翌日各自归,遑遑如有遗。
死别与生离,奈何俱在玆。
人情非木石,衰泪落复滋。
夕极海美村,主翁不皱眉。
盘鱼丙穴美,岭栈蜀道噫。
青阳滞雨日,尹郎远相追。
此意徒自劳,祸福神所司。
天机如可窥,景纯岂肆尸。
傍流害正理,锢泉始梩蔂。
习俗蔽已久,古义说尚谁。
黄昏道泉寺,欣憩仆马疲。
江山自古今,浮世有荣萎。
谀俗多土木,愚姑拙言辞。
沙岸白江阔,茅屋青孀羸。
西河旧宅里,俯仰生涕洟。
末路分千歧,平地亦九疑。
吾庐万山中,归卧乐盛时。
复初赋(丁未) 清 · 南有容
宜阳子幼而失学。长而无闻。窃惧夫强壮不一肆力。以及于老而志益衰。遂至于不可悔也。中夜摄衣坐而不寐。尝读易曰不远复无祗悔元吉。传曰失而后有复。不失何复。惟失之不远而复则不至于悔。而吉也。又感屏山告朱子之言。援笔为赋。用代誓言。时乃丁未黄钟维旬阳至。
俶余宵驾而言驰兮,惚焉不知其所趋。
荆棘翳然而榛蔽兮,乃窘步于迷涂。
忽反顾以永叹兮,揽余马而踟蹰。
瞻康庄之若砥兮,又何怀乎此都。
粤皇天之赋物兮,羌独丰其予吾。
余不两翼而四足兮,得精秀以为人。
又不女子而为丈夫兮,重不聋瞍而蹇瘨。
方狄人之乱华兮,又降余乎箕子之邦。
余不左衽而被发兮,袭礼乐于东方。
援世德而陈之兮,实奕世之华宗。
曰余先之佐王兮,何勋庸文章之丰崇。
然孝谨与儒素兮,乃故家之流风。
纷众美之集余兮,何皇天畀余之全。
稽前人之成烈兮,得其一二而为贤
余既独有此众美兮,何不超离乎凡伦。
圣谟之洋洋兮,君子世守以遗余。
圣肇卜其广宅兮,迟余以共居。
众贤丕开其门户兮,招余以入处。
余乃却步而弗由兮,独彷徨而迷所。
撷草木以为粮兮,曾弗知食夫稻黍。
穴瓮牗以为观兮,岂知天地之广大。
逐萤爝以为光兮,岂知日月之昭晰。
虽文词之自好兮,亦何异能言之猩猩。
苟能饮水而求食兮,岂云异夫马羊。
尝怪古人之发愤兮,多用心乎文章。
盖惟阨穷而言志兮,一以离夫准衡。
卫武公之赋抑兮,年弥高而德彰。
蘧瑗之知非兮,所厥修之日臧。
夫惟颜氏之子兮,盖有至德之明刚。
羌不远而必复兮,又迷涂之不复。
即是用庶几乎无悔兮,夫子亦为之叹息。
余固不足以适玆兮,亦云舍此而奚之。
日月悠悠以不淹兮,忽焉老其何追。
旋余辕以改路兮,谁能冥行而擿埴。
视白日之犹未暯兮,尚容与而归宅。
恐余马之颠蹇兮,戒仆夫使勿亟。
恐矢言之弗信兮,凭文章而自释。
往者之不可追兮,庶今日之可复。
⑴ 如妊娰之为妇人。子夏左丘明之有隐疾。金日磾许鲁斋之生于夷狄。伊尹奚戚之困于卑贱。皆不得其全。而或以德行。或以文章勋业。称于后世。
潇洒一身外,除诗无与贪。
晚花竹篱北,秋水石桥南。
野性惟鸥狎,冬心只佛谙。
采风诚好事,惜未五车探(君辑《白山诗存》未竟业。)
寻君如到武陵村,山翠濛濛滴一樽。
风雨今春空阅劫,文章来世不磨痕。
祥云蔼蔼连丹阙,落日亭亭下白门。
远思悠悠如有会,移时伫立便忘言。
汉上名山紫阁峰,当时朗士笑相逢
郑君(郑公期。)弹指诗情动,尹子(尹圣肇。)挥毫酒气浓。
苒苒光阴同过鸟,脩脩风雨尽飞龙。
青衫远路谁教送,与尔相看意万重。
⑴ 己卯。余入京师。与诸胜。赋诗于老人亭。会者甚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