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仲壬

相关人物:共 16 位
共 7 首
南山 春秋 · 诗经
四言诗
《南山》,刺襄公也。鸟兽之行,淫乎其妹,大夫遇是恶,作诗而去之。
南山绥绥
鲁道,齐子由归
既曰归止,曷又怀止。(一章)

葛屦五两双止。
鲁道,齐子庸止。
既曰庸止,曷又止。(二章)

蓺麻如之何其亩。
取妻如之何父母
既曰告止,曷又止。(三章)

如之何,匪斧不克
取妻如之何,匪媒不得
既曰得止,曷又极止。(四章)

按:南山四章,章六句。
评注(点击查看或隐藏评注)
商汤兴时民戴后,外丙仲壬继其后。
太甲沃丁及太庚,小甲雍己及太戊。
仲丁外壬河亶甲,祖乙祖辛传沃甲。
祖丁相继有南庚,阳甲之后是盘庚。
盘庚能复兴商邑,不幸小辛小乙立。
武丁有德号高宗,祖庚祖甲又无功。
廪辛庚丁逢武乙,太丁帝乙衰王室。
末有纣辛名曰受,民心遂归周武后。
六百馀年三十主,周得天下商遂亡。
驾言南东亩,捷出西北隅。
资阳有八士,持谒要诸涂。
须臾平泉道,衣冠被林庐。
问我来何方,过我不适予。
吾非烦嚣避,乐此简便趋。
经行三纪后,旧交半丘墟。
翁仲草没膝,儿孙霜满须。
其间最所怀,刘公真丈夫。
张二良友,直气横九区。
堂堂舍我去,顾景霜月孤。
寒梧陶令宅,宿草黄公垆。
我岂无肺肠,拊事成嗟吁。
待到西州门,不如早回车。
作诗谢诸友,努力崇远图。
三家令子弟,不谅予心乎。
⑴ 原作讫,据四库本改
延平府院公一日抵余泣而曰。先公之亡。吾年始一周。今垂八十矣。先妣之亡。吾官才州府。今位极人臣矣。生不识父颜。禄不及荣养。终天之痛。曷有穷已。先公生于嘉靖庚辰。卒于戊午。得年三十九。先妣生于嘉靖壬午。卒于万历壬子。得年九十一。距先公之亡。已五十五年矣。不肖孤于序最季。诸兄皆弱不振。先公平日志行。无从知记。先妣常语不肖孤曰。汝家族大。先舅牧使公以己卯名人。贤声藉甚。诸子侄皆能谨守庭训。人谓汝家法家。汝父聪颖异凡儿。孝友出天植。牧使公甚器重之。常见汝父奉子职之外。杜门读书。不事交游。唯与判书吴祥、承旨柳布霖相友善。许以知己。为忘形之交。恒以养菊为居家之乐。颇有悠然自得之趣。其于生产作业。一切世事。泊如也。其言与行之在于外者。吾不能知。此特记其所曾闻者而告汝。汝其记之。言常在耳。而先妣之下世。亦二十年所矣。先妣性严毅。家政肃如朝典。教子女御僮使。咸有法式。诸子虽长大有过。辄挞之不饶。家贫手自纺绩。篝灯达曙以劝读。使诸子皆能力学砥行。府院公之历践州郡。未尝以一事于求。人有请者则曰。事若是。必不待吾言。事若不是。吾不忍以非道教子。其廉谨识理如此。府院公又汪然大戚曰。先公懿行嘉言。想不为不多。拾闻于先妣之所诏者若此而止。不肖孤老且聩。诚恐一朝溘然。并与拾闻者而坠失无传。墓道尚阙显刻。治石以待久矣。敢徼惠公之一言。以不朽吾先公。噫。公之先公。余之再从兄也。虽年序邈然未及参拜。尝闻吾先子之言矣。敢以先今所记睹者。诠次其槩。而并叙世系及子孙如左。公讳廷华。字某。不仕早卒。以府院公之贵。累赠纯忠积德秉义补祚功臣大匡辅国崇禄大夫议政府领议政兼领经筵弘文馆艺文馆春秋馆观象监事延城府院君。世传延安之李。来自唐中郎将李茂。以苏定方副将。平百济。留仕新罗。赐籍于延安。后分为三宗。谱牒逸莫可考。丽朝有讳贤吕。判府监。是其远祖。四传而至讳孝信。版图判书。生讳宗茂。户曹典书。生讳怀林。赠左议政。生讳石亨。录佐理功。封延城府院君。谥文康公。号樗轩。三魁盛名。独鸣千古。生讳浑。文科掌令赠吏曹判书。生讳寿长。大护军。生讳巙。于公考也。早从赵静庵游。自玉堂南床。历扬华要。逮乙巳士林狱起。出为杨州牧使。卒官佥知。妣全义李氏。都事震孝之女。配安东权氏。左参赞花川君襄平公瑊之曾孙。青松府使镕之女。生三女四男。男长曰宝。次曰赓。次曰资。次曰贵。即府院公。女长适侍直元虎武。次适监察俞大俶。次适苏千善。宝生一子三女。子时达县监。女适生员林逸。次适吴悌甲。次适生员柳秀春。赓生一子一女。子时敏主簿。女适都正洪汝翼。资无子。时聃为后。府院公娶张旻之女。生三子四女。男长时白。延阳君。今江华府尹。次时聃。通政金堤郡守。次时昉。延城君。女长适金自兼。无后。次佐郎边庆胤。次修撰金卨。次县监金庆馀。元虎武生宗植。宗植生履吉。皆县监。女适县监李昌源。俞大俶生三子二女。子俞孝曾、友曾、悌曾。孝曾子杙悌曾。有四女一子幼。女适吴以宽。生子灿。判官。次适虞候苏蕙。生二子二女。子尚谦、尚贤。女长适陈瀹。林逸生二女。长适县监郑崇衍。次适朴汉亮。时达生二子三女。长博、次悌。女长适金镜。次适白弘济。吴悌甲生子庆长。柳秀春生五子一女。皆幼。苏千善生一子一女。子允沃。女适李廷鸿。时敏生三子二女。子怗、惠、恰。女适赵廷坤。洪汝翼生三女。适姜寿贤、崔砖。延阳生三子二女。子长恪。判官。恪生二子二女。皆幼。次僩。察访。次悦。女长适郡守金鍊。金堤生四子一女。子长憕。县监。次惇。生子女。次欢。生子。次忭。女适尹惟益。边庆胤生子命益。延城生三子三女。子长恢。馀幼。女长适韩以平、金卨、金庆馀。皆生二子一女。幼。呜呼盛矣哉。夫为善而无不报者。天之道也。不于其躬。则昌其后者。理之常也。我李积德百年。代有闻人。子孙虽贫且贱。率多良善拙朴。未见有倾巧诈伪之态。是盖祖先之遗也。议政公以名父之子。惇行孝悌。自力为善。冲澹守志。不求人知。虽命途苦短。潜德隐行。世未及知。而天已先知。故至于府院公。始大发焉。府院公在襁褓已失怙。早从师友。能自树立。慷慨好议论。常慕古人奇节。不事细行曲谨。卒能办擎天浴日之功。勋名震世。朝夕且将入相。诸子皆谨厚以忠自显。祗慎事职。金貂映座。袍笏满床。府院公之福禄。盖未艾也。天之报施善人。悬契不爽。有如是夫。大夫人虽早寡。恒以礼法训子弟。府院公中壬午司马。又以安山郡守。中癸卯文科。板舆之乐。喜庆之筵。世皆荣之。而府院公历典五邑。备享专城之奉。府院公之夫人张氏。贤且至孝。事姑色养无违。力贫具脂瀡。绝不示寠色。常使大夫人乐焉。年逾九十。精力不衰。生能见子孙之荣。没能尽封赠之典。大夫人之福。不既备乎。葬在高阳某山某向原。与公同茔铭曰。
孰短其脩,孰窒其通。
寿吾不知,命系其逢。
既啬其施,乃积于躬。
积之伊何,惟孝惟忠。
孰当其隆,公有季子。
福禄功业,隆其未已。
寔惟光前,奚但趾美。
凡我子孙,宜知所自。
东海先生,西清学士。
砥信怀贞,处仁敦义。
里名通德之乡,居作华阴之市。
传家而望本驹王,迈种而人呼麟子。
并跗则无林不桂,五窦宁赊;
连枝则何树非琼,双丁讵拟?
有张氏之长公,乃杨家之伯起。
尔乃直对铜街,邪延绣陌。
巷控三条,衢交五剧。
中高定国之闾,旁置当时之驿。
后包董相之园,前枕晏婴之宅。
于是入青琐,度绿墀,撼屈戌,摇罘罳。
启横门之䆗窱,遵修弄之逶迤。
巷缘折而多误,径以辽而转疲。
忽粉垣之娟然,援幽荔以障之。
步屧将穷,渐近听鹂之馆;
药阑乍入,已亲斗鸭之陂。
至则未暇数池台之羃䍥也,而先髣髴夫树石之离奇。
树则枯杉十亩,老柏千章。
皮皴半裂,腹豁全僵。
黄偏着雨,丹只酣霜。
支离囷蠢,跋扈昂藏。
蝌蚪纵横,半程邈李潮之隶;
蛟螭拿攫,是竹王木客之装。
石则九点恒青,一拳弥秀。
篁借啼斑,玉由血绣。
藓蚀红羊,苔缠碧兽。
嬴政鞭馀,娲皇炼就。
怪同齐女之瘤,丑类丈人之偻。
叱来仙子,堪为韵士之供;
射自将军,可作高人之漱。
然而既饶老木,须荫澄潭;
不遇清流,空堆锦石。
此司州印渚,尤欣浩淼之观;
庄叟濠梁,酷爱沦涟之色也。
尔则镜影一奁,縠纹半搦。
浪滑如酥,波平类削。
茭碍桨而丝柔,菱触舷而蔓弱。
凌冬而荻纬萧萧,涉夏而荷妆灼灼。
半篙卵色,染四面之房栊。
万片鱼鳞,皴两边之楼阁。
时则缭之绮舍,嵌以精庐。
环池以憩,夹浦而居。
绀榭镂楹,视花光为疏密;
长櫩复道,依草态以萦纡。
既燠房之奥窔,亦凉馆之虚无。
云淡而篁粉松脂,尽粘帷幕;
月上而帘钩窗网,总落菰蒲。
而或者临河脉脉,一苇何从;
隔水盈盈,终朝徒望。
爰童乌鹊之毛,顿截虹霓之状。
尔乃雁齿齐排,鼍梁载上。
镜湖则卧以朱栏,沙槛则委之绿浪。
修廊善绉,千回机上之纹;
短彴恒斜,四角盘中之样。
界破碧鸥之宅,常隔东西;
派开红藕之村,自成三两。
更桥畔以婆娑,值东风之骀宕。
踠地而柳线千丝,拂衣而杨花一桁。
川观甫歇,岩趣弥遒。
乃攀峭阁,用眺层丘。
倏八窗之竞辟,已万壑之争流。
春人遍野,春山满楼。
春荑被陇,春羽盈畴。
冷节鞦韆,戏鼓酒旗之会;
丛祠赛社,巫箫蛮管之游。
茜袂成群,尽绵芊于岭岫;
黛衫作队,频掩映夫松楸。
能不结遥情之亹亹,而增逸兴之悠悠也哉?
夫其座列古欢,家悭长物。
峻只《书》淫,预惟《左》癖。
问樗蒱之几齿,略未经心;
询奴价之若何,曾谁关臆。
绝无他嗜,宁吹潘岳之笙;
并鲜閒情,讵蜡阮孚之屐。
锦贉则卷别朱黄,银匮则厨分甲乙。
左太冲之籓溷,置笔札以何疲;
仲壬之书签,粘户庭而奚择。
四部五部,藓驳苔斑;
一瓻两瓻,蜗黄蠹碧。
谁羡王根之邸第,翡翠千重;
宁誇石尉之园亭,珊瑚七尺。
积书岩下,津逮联翩;
太学碑前,肩摩络绎。
囊萤多借读之人,怀饼有就钞之客。
况复道类太丘,人如元礼。
户罕杂宾,门盈好事。
国侨季札,彬彬缟纻之交;
任昉范云,落落云霞之气。
雍容宛雒之生徒,错遝汝南之车骑。
麟衫艾绶,顾眄非常;
櫑具急装,衣冠伟丽。
风前绣幰,独孤侧帽而来;
花外朱轮,丞相小车而至。
至夫烟澄昃景,霜耀新曦。
乍援棣萼,或合荆枝。
憩怡颜之子舍,经伏腊之家祠。
情懭悢其不聊,心踌躇而自思。
繄昔经营,匪求厥宁。
园因母搆,憺以安名。
庆芳萱之韶丽,欣寸草之敷荣。
奉板舆而登降,戏莱彩以将迎。
岁月几何,驰光逝波。
星姬蚀昴,月姊沉河。
缠悲曷极,茹痛何多。
最怯鹃啼,似应皋鱼之泣;
尤增鶑哢,疑赓原壤之歌。
遂使舂相无闻,祥琴辍御。
橘垂园内,永无陆绩之欢;
莪在蒿中,弥廑王裒之慕。
怪春花之万朵,何事殷红;
讶秋月之一规,居然缟素。
池边跃鲤,贻向谁人;
林际放麑,归于何处?
朝朝毁瘠,苍乌翔以还来;
夜夜攀号,白鹤驯而不去。
腊月二十四日诏立皇嗣感赋 其一 (光绪二十四年至二十五年作) 清末 · 黄遵宪
七言律诗
汉家累叶子孙千,朱果祥占瓜瓞绵。
十世忽遭阳九厄,再传失纪仲壬年。
《千秋金舰》惩储贰,九降纶音慎择贤。
今日小宗承大统,典书岂忘帝尧篇。
挽友(己酉(宣统元年、一九0九)) 清末 · 许南英
七言律诗
有台友某者,为台名宿,家亦少康;中壬午乡榜,有正人君子之目。自台让地后,某不舍家产,首先回台,请入日籍;乡人鄙之,日人亦贬词焉。积产数万,子女尚未婚嫁;闻于己酉九月病故,不禁为之慨叹,率笔成此。
疑是传闻尚未真,斯人尚有二年春
半生书癖兼钱癖,末路清人又日人!
一室有戈遗子女,九原无地葬金银。
老僧自念南无佛,忏悔红尘未了因!
⑴ 友尝自言是老僧转世,寿有六十九;今年六十七岁而殁
⑵ 友自言生平第一爱读书、第二爱积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