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人物:
刘凤诰
相关人物:
共 1 位
。
共 15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一萼红
其二
清 ·
吴锡麒
溯天风。
正觚棱翠耸,隐隐五云中。
烟水宁贪,文章未报,病馀自愧衰慵。
感老去、鬓丝禅榻,梦归来、犹恋景阳钟。
仙侣蓬壶,朝班鸥鹭,尺五遥通。
谁遣扬州慢唱,甚皋比忝窃,愁说归农。
荒到松楸,凄生井臼,自怜身已枯桐。
幸此日、群星会合,仗锦袍、一领照衰翁。
起望长安西笑,藜火增红
(甲午五月,奉旨以唐人文集发扬州校刊,计明年五月可期蒇事。时总其成者,鹾政阿公厚庵。分校者,云南谷西阿际岐,湖南唐陶山仲冕,广东李小松钧简,江西
刘金门凤诰
,江南孙渊如星衍、洪桐生梧、石琢堂韫玉、汪剑潭端光、江漪堂涟、秦敦夫恩复、贵仲符徵、黄闻峰文辉、赵芸浦佩湘、程漱泉寿龄、吴山尊鼒,浙江钱次轩栻,直隶施琴泉杓,浙江莫葆斋晋、陈小孟鸿墀。而锡麒亦预其列焉。自来维扬,宾客之集,未有盛于此时者矣。)
。
独直史馆戏柬汪杏江侍读
刘金门
(
凤诰
)
学士
(是日考试差。)
(庚申)
清 ·
法式善
我以腕疾作,不能写细字。
有如战败将,交绥辄引退。
然闻金鼓鸣,复思据鞍辔。
二君飞将军,文坛屡拔帜。
昨闻汪伦病,流水托情思。
三日未打包,老僧一庵睡。
学士性疏懒,少饮便沉醉。
梦里哦诗声,深夜搅松吹。
放笔赋初日,借题抒己意。
腰脚我尚健,奔走忘劬勚。
虚堂阒无人,双燕悄然至。
来往绿阴底,呢喃诉何事。
为我破寂寥,或亦耽清閟。
夕阳殿角斜,抱书散群吏。
趁凉策马归,目极西山翠。
怀远诗六十四首
其五十一
刘金门学士
(癸亥)
清 ·
法式善
粤西铜鼓手亲搓,泰岳今又秦碑摩。
先生好古不泥古,瘦句棱棱出肺腑。
昌言北地非正宗,却信西江有鼻祖。
十年许赠翠一丸,愧余才尽笔声乾
(君和余诗有「持赠一丸翠」句。)
。
陪
刘金门侍郎
秦小岘京兆陈伯恭太常施琴泉学士查小山郎中吴兰雪博士黄谷原山人积水潭看荷花归憩海氏园抵诗龛小饮
其一
(丙寅)
清 ·
法式善
修史志沟洫,儒生易聚讼。
缓步验闸口,汇通义斯重。
涓流一滴耳,乃为济漕用。
淮南十万艘,陆续官仓送。
兹来看荷花,百顷绿无缝。
中有千娉婷,绰约补其空。
白鸥湖外飞,鸣蝉林际鬨。
芦苇皆作声,惊醒老渔梦。
陪
刘金门侍郎
秦小岘京兆陈伯恭太常施琴泉学士查小山郎中吴兰雪博士黄谷原山人积水潭看荷花归憩海氏园抵诗龛小饮
其二
(丙寅)
清 ·
法式善
槐阴与苔色,映我衣衫绿。
扫石坐钓矶,午凉生水木。
骑马踏官街,日嫌炎热触。
偷閒访佛庐,观水到渔屋。
道左谁氏园,出墙万竿竹。
何须问主人,客来皆不速。
茶瓜冷沁心,胜饱花猪肉。
徘徊拟重至,相期梨枣熟。
陪
刘金门侍郎
秦小岘京兆陈伯恭太常施琴泉学士查小山郎中吴兰雪博士黄谷原山人积水潭看荷花归憩海氏园抵诗龛小饮
其三
(丙寅)
清 ·
法式善
我家老梧桐,久为风雨坏。
今年补种之,高仅等荑稗。
虽有石累累,见者不下拜。
槐榆亭四遭,免受夕阳晒。
难得同心客,杯酒此閒话。
百年嗟已半,江湖讵吾隘。
奚为古烟翠,曾未两眼挂。
招邀数画师,凿空诗龛画。
世将参画禅,我但了诗债。
刘凤诰
长生位联
清 ·
杭郡绅士
对联
归兴托蒪鲈,一代文章留北阙;
清芬接梅鹤,百年风教在西湖。
嘲
刘凤诰
联
清 ·
待考
对联
巡抚打巡丁,小题大做;
文宗改文字,矮屋长枪。
吴晴舫少宗伯
(钟骏)
属题游雁荡图适再奉命视学浙江即以赠行
(丙午至己酉)
清 ·
祁寯藻
我昔流观雁荡图,瀑布之奇天下妙。
及闻思补老人语
⑴
,乃叹画工笔未到。
仙山隐见若有缘,后境岂必前踪导。
亦如楩楠与兰茝,搜采既尽光始耀。
灵岩龙洞世罕窥,似与天台争冥奥。
沈公游后径渐辟,近者朱
(文定公。)
李
(芝龄尚书。)
诗特峭。
先生说山如说士,相赏在心不以貌。
箯舆肩赪屐齿折,辄于佳处领其要。
归来写图为题句,清梦五年头屡掉。
桃李门高今复开,珊瑚树大昔曾钓。
岂惟多士久延跂,定有山灵暗相召。
今刘阮笑古刘阮,前辈风流资啸傲
(阮芸台、
刘金门
两先生曾同游天台,刻石赋诗。)
。
看君更赋第二图,收揽奇观淩海峤。
⑴ 芝轩夫子尝言,此山瀑布,得金鼓声势更盘纡。
怀旧绝句十首
其八
晚清 ·
文廷式
七言绝句
上元章滁山茂才绶,初久游江西,又寄籍为南昌县附生。能篆书,曾授读戴可亭相国家,及见余外曾王父
刘金门先生
。丙子归试,见之南昌,年八十九矣。谈论甚洽,貌古词直,殆非时人。丁丑秋间,余病卧东湖刘氏学圃,滁山来视,扶杖至榻前曰:「余老羸不任登陟,十年来不上楼矣,今日为君故自强力也。」年九十三卒。八法健整,兼通小学,志书家者幸勿遗之。
高年健笔迈朋侪,拙重偏与俗未谐。
偶述相门遗轶事,欲编小说继容斋
⑴
。
⑴ 滁山不信鬼神。然尝言馆可亭相国家时,道光初年,相国忽被召入都,未知吉凶,请乩笔问之。先是,相国每请问,必使其侄与甥扶写。是日急唤二人,均不在宅,遂别用他人,俄而乩笔摇动,画沙成「合手少」三字。以为扶写者不合法,又以二人易之,则仍书「合手少」,遂辍不请。滁山时恶其事,不欲观,背手行廊檐下,亦不为意。乃未久而相国以山陵事发,拿问抄家,方知「合手」者,「拿」字也,「手少」者,「抄」字也。山鬼能知一岁事,岂不信然?
共 15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