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人物:
刘体乾
相关人物:
共 1 位
。
共 8 首
秦六主后秦三主
(秦苻健,蒲洪子,以辛亥即天王位,四年,卒。子生嗣,二年。东海王坚杀之自立。坚,雄之子;雄,
健之
弟也;二十八年,出奔苌,苌执缢之。子丕嗣,一年,慕容永攻邺,杀之。子登嗣,八年,姚兴攻杀之。子崇嗣,一年,凉乾归攻杀之。健、生、坚、丕、登、崇,起辛亥,至甲午,共四十四年。后秦姚苌,弋仲子,襄之弟,以丙戌取长安,称帝,八年。子兴嗣,二十二年。子泓嗣,二年,丁巳,刘裕执送建康,斩之。共三十二年)
明末清初 ·
郭之奇
蒲洪,氐也;事石氏,镇关中。石闵言于遵,罢其都督,怒归枋头,遣使降晋。秦雍流民,相率归洪。子健在邺,斩关出奔。石氏既灭,洪与姚弋仲争据关右。弋仲,羌也;遣其子襄击洪。洪迎击,破之,自称大都督、三秦王,改姓苻。洪卒,健嗣。既入长安,献捷建康,于是秦雍夷夏皆附。既即天王位,而号秦,称帝,亦凭晋威灵以成其僭窃耳。弋仲以是年卒,命诸子归晋,永执臣节。仲虽夷,而有向华之心,宜其直勇著声,耆艾卒保忠信之福,良不诬矣。子襄归晋,屯于历阳。殷浩乃恶其强盛,刺之袭之。山桑伏甲,诚非襄之得已。后为桓温所败,复图关中,见杀于秦,亦其命也。襄弟苌,以众降秦。秦主健卒,子生无道,东海王坚杀之而代立。专任王猛,秦国大治。伐燕围邺,执燕主炜。后复寇梁益,取成都,俘索头,屠龟兹。海内之地,集有其八。独奈何违景略寝疾之言,坠垂苌开衅之计。方谓投鞭断流,疾风扫叶如吾众;岂意单骑中矢,唳鹤闻声皆晋兵。繇此慕容垂自称燕王,姚苌自称秦王,不旋踵而五将山出奔,新平寺缳首。攻长安者,西燕主冲也。缢坚者,后秦王苌也。苌取长安,遂称帝,而号秦矣。坚子丕,为西燕永所杀。丕子登,为苌子兴所杀。登子崇,为凉乾归所杀。论者以坚之亡,由不杀垂、苌,不知垂、苌皆秦骏也。驭之得其道,则两骖如舞;失其道,则六马齐奔耳。苌卒,兴嗣,孜孜求贤,观其责梁喜乏才之对,谓“自古帝王未尝取相于昔人,待将于将来”,非深明治体者,能作斯语乎?惜其听讲沙门,空师罗什。子泓弗负,悬首建康。系羌运之既穷,抑新平之业报?要之违弋仲之遗训,故虽窃位号于一隅,终绝种类于三世耳。呜呼!中国之盛也,自彼氐、羌,莫敢不来享,莫敢不来王;中原之乱也,同此氐、羌,自帝而卒替,自王而卒亡。观于苻、姚之兴废,亦当世得失之林也。
蒲洪姚仲皆人杰,石氏将倾方并作。
蒲节初飘五丈形,草苻独震三秦魄。
老羌赍志不忘华,遗言归晋知所托。
氐运当兴襄遂穷,羌苌自此归苻索。
未烦苻健哭元才,且看东海任景略。
取燕并蜀夏夷兼,五胡之盛畴相若。
骄主疲民百胜馀,逞心逸志谁堪格。
漫侈投鞭欲断流,岂知单骑还惊鹤。
氐衰羌盛亦寻常,新平缢主何太薄。
丕登及崇须臾灭,秦雍总为诸夷扩。
苌取长安曰后秦,子兴帅众未全弱。
姚泓弗负秦始削,建康悬首晋非虐。
区区江左承正朔,破氐灭羌如振落。
氐羌归晋作晋仇,天终为晋锄叛虐。
题明兴安州牧金公与游击唐通手书后公讳之纯字
健之
黄州广济人
清初 ·
查慎行
五言律诗
公守兴安日,明当甲戌年。
庙堂全局坏,山谷一城坚。
饷匮虽难给,民贫实可怜。
飞书留片纸,辛苦想筹边。
刘健之
携示蜀石经册首有御题肃观恭纪
其一
清末民国初 ·
沈曾植
七言绝句
龙书云篆倬昭回,捧到江南雺雾开。
八角垂芒开世运,光明都自日天来。
刘健之
携示蜀石经册首有御题肃观恭纪
其二
清末民国初 ·
沈曾植
七言绝句
金石林中睿藻传,母侯老骨亦荣延。
微臣企缓须臾死,尚冀争书御榻前。
题
刘健之
宋拓蜀石经春秋左氏传册
清末民国初 ·
沈曾植
蜀石经斋扁已写,蜀石经册墨未濡。
刘侯
打门督诺责,坚坐不上追锋车。
嗟我行箧鲜善本,四十六科靡揭橥。
覆监本与校监本,漆板久失长兴初。
何况绍兴远阮岳,隆准想象云仍馀。
轻心掉以明监本,一言不智兰泉吁。
母昭裔者照族欤,祖本或出开元储。
板本已同文选刻,石本欲补郑覃疏
⑴
。
庄园卅万盐铁羡,句杨孙张门馆俱
⑵
。
刻先奏后事可想,彼固私镌匪官摹。
句家孝经事可例,不然昶也能崇儒。
蜀臣在朝笃思旧,梼杌纪年其忽诸。
降王入朝外戚从,十七卷止沧桑欤。
九十九年京兆补,清献记为旧闻抒。
俸金独办续兹伟,依太和旧传讹乎。
晁张考异泯不传,望古令我长睢盱。
后来重镌勘唐蜀,表章彼相期我徒。
艺风老人蹑云去,发疑恨迟析疑孤。
寒灯老眼思踌躇,古事明问王文舒
⑶
。
⑴ 母昭裔请刻板印九经,见《玉海》,盖即岳氏所称蜀大字本也。
⑵ 昭裔孙尚孟昶女子守素,入宋籍,庄田茶园,以斯诏酬其直三十万,句中正等皆其馆客。并见《宋史》。
⑶ 蜀石有注,唐石无注,祖本非一了然。后来雍都开成云云,皆《成都记》文字一依太和之旧,一语启之,晁氏心知其非,不察察言,意当详在考异耳。
瑶华·
刘健之
得杨幼云、张叔宪、李亦元所藏蜀石经,又续收陈芳林、陈颂南两本,自署所居曰蜀石经斋。此外,见著录者仅黄松石、赵晋斋二家,不知尚在人间否。物聚所好,剑合会有时耳,词以祝之
清末至民国 ·
夏孙桐
成都宝刻,凤羽虬鳞,护经香球璧。
祧唐绵宋,凭证取、嘉祐开成沿革。
残珉潜曜,几胝沫、先朝耆硕。
问等閒、丰剑荆弓,尚带沧桑颜色。
前尘雁影斋空,忆酒畔春镫,醉启瑶笈
(光绪中于李亦元席上见之。)
。
云烟叹逝,输邺架、百衲天教成集。
晨星传本,只一二、遗珠难觅。
卜胜缘、珊网终收,更许十经题室。
为
刘健之
题所藏蜀石经
清末至民国 ·
陈三立
残遗蜀石经,收聚十获五。
勤搜兼巧遇,彼苍眷嗜古。
流传阅百年,藏者可指数。
踵观盛师儒,證辨析丝缕。
鲰生安置喙,瞠视屡起舞。
尤幸邀天章,篆画出冲主。
雄姿走螭龙,奥雅胎石鼓。
刘侯
为发箧,光气烂庭户。
方将却魔魅,复旦万物睹。
守阙留伏申,待访孰与伍。
刘健之
属题蜀石经斋图
清末至民国 ·
黄浚
策勋旧府桃符呈,人材袜线皆公卿。
摩诃池旁鸳衾梦,刊经太学徒啖名。
金相轮坏成都乱,犹出孤拓如寒琼。
乃知不朽在纸墨,况以六籍为干城。
三经昔宝陈
(芳林)
黄
(松石)
赵
(晋斋)
,忽藉大力资合并。
健之
作健抱残本,神物所烛明窗明。
我生苦晚受傅笥,遭际寇盗伤熹平。
碑林国子阙讲肄,弦诵近复空庠黉。
与君昔为府中客,别后几换长安枰。
五年一诺盛索践,谋句顾取墙隅檠。
自言谷梁踵新获,购买断缺凭精诚。
磨牙频岁望蜀道,议瓜随地悲秦坑。
问君抱此将安适,康回正使东南倾。
君言斋居意广大,膝下犀玉誇丰盈。
披图或题任氏苑,传世不凿晏君楹。
酬君此诗坐叹息,世儿碌碌求金籯。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