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郅支骨都侯单于

相关人物:共 6 位
共 100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建除诗 南朝宋 · 鲍照
建旗出敦煌,西讨属国羌。
除去徒与骑,战车罗万箱。
满山又填谷,投鞍合营墙
平原亘千里,旗鼓转相望。
定舍后未休,候骑敕前装。
执戈无暂顿,弯弧不解张。
破灭西零国,生虏郅支王。
危乱悉平荡,万里置关梁。
成军入玉门,士女献壶浆。
收功在一时,历世荷馀光。
开壤袭朱绂,左右佩金章
闭帷草太玄,兹事殆愚狂
⑴ ○本集五。《类聚》五十六。《文选》补遗三十六。《诗纪》五十二。
从军戍陇头,陇水带沙流。
时观胡骑饮,常为汉国羞。
衅妻成两剑,杀子祀双钩。
顿取楼兰颈,就解郅支裘。
勿令如李广,功多遂不酬
⑴ 韵补作售。《类聚》作功遂不封侯。乐府同。文苑云。一作勿令如李广。功遂不封侯。《诗纪》云。一作功遂不封侯。○本集。《类聚》四十二作横吹曲陇头流水诗。文苑英华百九十八。《乐府诗集》二十一。《诗纪》八十八。又韵补二作乐府陇头水。引裘、售二韵。
悠悠悬旆旌,知向陇西行。
减灶驱前马,衔枚进后兵。
沙飞朝似幕,云起夜疑城。
回山时阻路,绝水亟稽程
往年郅支服,今岁单于平。
方欢凯乐盛,飞盖满西京(同上)
观我生赋 北齐至隋初 · 颜之推
仰浮清之藐藐,俯沉奥之茫茫,已生民而立教,乃司牧以分疆,内诸夏而外夷狄,骤五帝而驰三王。
大道寝而日隐,《小雅》摧以云亡,哀赵武之作孽,怪汉灵之不祥,旄头玩其金鼎,典午失其珠囊,瀍涧鞠成沙漠,神华泯为龙荒,吾王所以东运,我祖于是南翔
去琅邪之迁越,宅金陵之旧章,作羽仪于新邑,树杞梓于水乡,传清白而勿替,守法度而不忘。
逮微躬之九叶,颓世济之声芳。
问我良之安在,钟厌恶于有梁,养傅翼之飞兽,子贪心之野狼
初召祸于绝域,重发衅于萧墙
虽万里而作限,聊一苇而可航,指金阙以长铩,向王路而蹶张。
勤王逾于十万,曾不解其扼吭,嗟将相之骨鲠,皆屈体于犬羊
武皇忽以厌世,白日黯而无光,既飨国而五十,何克终之弗康。
嗣君听于巨猾,每凛然而负芒。
自东晋之违难,寓礼乐于江湘,迄此几于三百,左衽浃于四方,咏苦胡而永叹,吟微管而增伤。
世祖赫其斯怒,奋大义于沮漳(孝元皇帝时为荆州刺史)
授犀函与鹤膝,建飞云及艅艎,北徵兵于汉曲,南发𫗥于衡阳
昔承华之宾帝,实兄亡而弟及(昭明太子薨,乃立晋安王为太子)
逮皇孙之失宠,叹扶车之不立(嫡皇孙驩出封豫章王而薨)
间王道之多难,各私求于京邑,襄阳阻其铜符,长沙闭其玉粒(河东、岳阳皆昭明子)
遽自战于其地,岂大勋之暇集,子既殒而侄攻,昆亦围而叔袭,褚乘城而宵下,杜倒戈而夜入
行路弯弓而含笑,骨肉相诛而涕泣,周旦其犹病诸,孝武悔而焉及。
方幕府之事殷,谬见择于人群,未成冠而登仕,财解履以从军
非社稷之能卫,□□□□□□仅书记于阶闼,罕羽翼于风云。
及荆王之定霸,始雠耻而图雪,舟师次乎武昌,抚军镇于夏汭
滥充选于多士,在参戎之盛列,惭四白之调护,厕六友之谈说,虽形就而心和,匪余怀之所说。
繄深宫之生贵,矧垂堂与倚衡,欲推心以厉物,树幼齿以先声(中抚军时年十五)
忾敷求之不器,乃画地而取名,仗御武于文吏(以虞预为郢州司马,领城防事),委军政于儒生(以鲍泉为郢州行事,总摄州府也)
值白波之猝骇,逢赤舌之烧城,王凝坐而对寇,白诩拱以临兵莫不变猿而化鹄,皆自取首以破脑。
将睥睨于渚宫,先凭凌于他道(景欲攻荆州,路由巴陵)
懿永宁之龙蟠
奇护军之电埽
奔虏快其馀毒,缧囚膏乎野草,幸先生之无劝,赖滕公之我保,剟鬼录于岱宗,招归魂于苍昊(时解衣讫而获全),荷性命之重赐,衔若人以终老。
贼弃甲而来复,肆觜距之雕鸢,积假履而弑帝,凭衣雾以上天,用速灾于四月,奚闻道之十年就狄俘于旧壤,陷戎俗于来旋,慨黍离于清庙,怆麦秀于空廛,鼖鼓卧而不考,景钟毁而莫悬,野萧条以横骨,邑阒寂而无烟。
畴百家之或在,覆五宗而剪焉。
独昭君之哀奏,唯翁主之悲弦(公主子女见辱见雠)
经长干以掩抑(长干旧颜家巷),展白下以流连(靖侯以下七世坟茔皆在白下),深燕雀之馀思,感桑梓之遗虔,得此心于尼甫,信兹言乎仲宣。
逖西土之有众,资方叔以薄伐(永宁公以司徒为大都督),抚鸣剑而雷咤,振雄旗而云窣,千里追其飞走,三载穷于巢窟,屠蚩尤于东郡,挂郅支于北阙
吊幽魂之冤枉,扫园陵之芜没,殷道是以再兴,夏祀于焉不忽,但遗恨于炎昆,火延宫而累月
指余棹于两东,侍升坛之五让,钦汉宫之复睹,赴楚民之有望。
绛衣以奏言,忝黄散于官谤(时为散骑侍郎,奏舍人事也),或校石渠之文
时参柏梁之唱。
顾《甂瓯》之不算,濯波涛而无量,属潇湘之负罪(陆纳),兼岷峨之自王(武陵王)
伫既定以鸣鸾,修东都之大壮(诏司农卿黄文超营殿)
惊北风之复起,惨南歌之不畅(秦兵继来)
守金城之汤池,转绛宫之玉帐
徒有道而师直,翻无名之不抗(21)
民百万而囚虏,书千两而烟炀,溥天之下,斯文尽丧(22)
怜婴孺之何辜,矜老疾之无状,夺诸怀而弃草,踣于途而受掠。
冤乘舆之残酷,轸人神之无状,载下车以黜丧,掩桐棺之稿葬。
云无心以容与,风怀愤而憀悢,井伯饮牛于秦中,子卿牧羊于海上。
留钏之妻,人衔其断绝;
击磬之子,家缠其悲怆
小臣耻其独死,实有愧于胡颜,牵疴疻而就路(时患脚气),策驽蹇以入关(官疲驴瘦马)
下无景而属蹈,上有寻而亟搴,嗟飞蓬之日永,恨流梗之无还。
若乃玄牛之旌,九龙之路,土圭测影,璿玑审度,或先圣之规模,乍前王之典故,与神鼎而偕没,切仙宫之永慕。
尔其十六国之风教,七十代之州壤,接耳目而不通,咏图书而可想,何黎氓之匪昔,徒山川之犹曩。
每结思于江湖,将取弊于罗网,聆代竹之哀怨,听出塞之嘹朗,对皓月以增愁,临芳樽而无赏。
日太清之内衅,彼天齐而外侵,始蹙国于淮浒,遂压境于江浔(23)
获仁厚之麟角,克俊秀之南金,爰众旅而纳主,车五百以夐临(24),返季子之观乐,释钟仪之鼓琴(25)
窃闻风而清耳,倾见日之归心,试拂蓍以贞筮,遇交泰之吉林(26)
譬欲秦而更楚,假南路于东寻,乘龙门之一曲,历砥柱之双岑。
冰夷风薄而雷呴,阳度山载而谷沉,侔挈龟以凭浚,类斩蛟而赴深,昏扬舲于分陕,曙结缆于河阴(水路七百里一夜而至)
追风飙之逸气,从忠信以行吟。
遭厄命而事旋,旧国从于采芑,先废君而诛相,讫变朝而易市(27)
遂留滞于漳滨,私自怜其何已,谢黄鹄之回集,恧翠凤之高峙,曾微令思之对,空窃彦先之仕,纂书盛化之旁,待诏崇文之里(28),珥貂蝉而就列,执麾盖以入齿(时以通直散骑常侍迁黄门郎也)
疑一相之故人(故人祖仆射掌机密,吐纳帝令也),贺万乘之知己,祇夜语之见忌,宁怀璧之足恃。
谏谮言之矛戟,惕险情之山水,由重裘以胜寒用去薪而沸止(29)
子武成之燕翼,遵春坊而原始,唯骄奢之是修,亦佞臣之云使(30)
惜染丝之良质,惰琢玉之遗祉,用夷吾而治臻,昵狄牙而乱起(31)
诚怠荒于政度惋驱除之神速,肇平阳之烂鱼,次太原之破竹(32)
实未改于弦望,遂□□□□□,及都□而升降,怀坟墓之沦覆。
迷识主而状人,竞已栖而择木,六马纷其颠沛,千官散于奔逐,无寒瓜以疗饥,靡秋萤而照宿(时在季冬,故无此物),雠敌起于舟中,胡越生于辇毂。
壮安德之一战,邀文武之馀福,尸狼藉其如莽,血玄黄以成谷(33),天命纵不可再来,犹贤死庙而恸哭。
乃诏余以典郡,据要路而问津(34),斯呼航而济水,郊乡导于善邻(约以邺下一战不克,当与之推入陈),不羞寄公之礼,愿为式微之宾。
忽成言而中悔,矫阴疏而阳亲,信谄谋于公主,竞受陷于奸臣(35)
曩九围以制命,今八尺而由人,四七之期必尽,百六之数溘屯(36)
予一生而三化,备荼苦而蓼辛(37),鸟焚林而铩翮,鱼夺水而暴鳞,嗟宇宙之辽旷,愧无所而容身。
夫有过而自讼,始发矇于天真,远绝圣而弃智,妄锁义以羁仁,举世溺而欲拯,王道郁以求申。
既衔石以填海,终荷戟以入秦,亡寿陵之故步,临大行以逡巡。
向使潜于草茅之下,甘为畎亩之人,无读书而学剑,莫抵掌以膏身,委明珠而乐贱,辞白璧以安贫,尧、舜不能荣其素朴,桀、纣无以污其清尘,此穷何由而至,兹辱安所自臻。
而今而后,不敢怨天而泣麟也(《北齐书·颜之推传》)
⑴ 晋中宗以琅邪王南度,之推琅邪人,故称吾王。
⑵ 梁武帝纳亡人侯景,授其命,遂为反叛之基
⑶ 武帝初养临川王子正德为嗣,生昭明后,正德还本,特封临贺王。犹怀怨恨。径叛入北而还,积财养士,每存异志也
⑷ 正德求征侯景,至新林,叛投景,景立为主,以攻台城
⑸ 台城陷,援军并问讯二宫,致敬于侯景也
⑹ 湘州刺史河东王誉,雍州刺史岳阳王察并隶荆州都督府
⑺ 孝元以河东不供船艎,乃遣世子方等为刺史。大军掩至,河东不暇遣拒。世子信用群小,贪其子女玉帛,遂欲攻之,故河东急而逆战,世子为乱兵所害。孝元发怒,又使鲍泉围河东。而岳阳宣言大猎,即拥众袭荆州,求解湘州之围。时襄阳杜岸兄弟怨其见劫,不以实告,又不义此行,率兵八千夜降,岳阳于是遁走。河东府褚显族据投岳阳。所以湘州见陷也
⑻ 时年十九,释褐湘东国右常侍,以军功加镇西墨曹参军
⑼ 时遣徐州刺史徐文盛,领二万人屯武昌芦州拒侯景将任约,又第二子绥宁度方诸为世子,拜中抚军将军、郢州刺史以盛声势
⑽ 时迁中抚军外兵参军,掌管记,与文圭、刘民英等与世子游处
⑾ 任约为文盛所困,侯景自上救之,舟舰弊漏,军饥卒疲,数战失利。乃令宋了仙、任约步道偷郢州城,预无备,故陷贼
⑿ 永宁公王僧辩据巴陵城,善于守御,景不能进
⒀ 护军将军陆法和破任约于赤亭湖,景退走,大溃
⒁ 之推执在景军,例当见杀。景行台郎中王则初无旧识,再三救护,获免,囚以还都
⒂ 台城陷后,梁武曾独坐叹曰:「侯景于文为小人百日天子。」及景以大宝二年十二月十九日僭位,至明年三月十九日弃城逃窜,是一百二十日,芛天道继大数,故文为百日。言与公孙述但禀十二,而旬岁不同
⒃ 中原冠带随晋渡江者百家,故江东有《百谱》,至是在都者覆灭略尽
⒄ 既斩侯景,烹尸于建业市,百姓食之,至于肉尽龁骨,传首荆州,悬于都街
⒅ 侯景既平,我师采橹失火,烧宫殿荡尽也
⒆ 王司徒表送秘阁旧事八万卷,乃诏比校,部分为正御、副御、重杂三本。左民尚书周弘正、黄门郎彭僧朗、直省学士王圭、戴陵校经部,左仆射王褒,吏部尚书宗怀正、员外郎颜之推、直学士刘仁英校史部,廷尉卿殷不害、御史中丞王孝纯、中书郎邓荩、金部郎中徐报校子部,右卫将军庾信、中书郎王固、晋安王文学宗菩业、直省学士周确校集部也
⒇ 孝元自晓阴阳兵法,初闻贼来,颇为厌胜,被围之后,每叹息,知必败
(21) 孝元与宇文丞相断金结和,无何见灭,是师出无名
(22) 北于坟籍少于江东三分之一,梁氏剥乱,散逸湮亡。唯孝元鸠合,通重十馀万,史籍以来,未之有也。兵败悉焚之,海内无复书府
(23) 侯景之乱,齐氏深斥梁家土宇,江北、淮北唯馀庐江、晋熙、高唐、新蔡、西阳、齐昌数郡。至孝元之败,于是尽矣,以江为界也
(24) 齐遣上党王涣率兵数万纳梁贞阳侯明为主
(25) 梁武聘使谢挺,徐陵始得还南,凡厥梁臣,皆以礼遣
(26) 之推闻梁人返国,故有奔齐之心。以丙子岁旦筮东行吉不,遇《泰》之《坎》,乃喜曰:「天地交泰而更习,坎重险,行而不失其信,此吉卦也,但恨小往大来耳。」后遂吉也
(27) 至邺,便值陈兴而梁灭,故不得还南
(28) 齐武平中,署文林馆待诏者仆射阳休之、祖孝徵以下三十馀人,之推专掌,其撰《修文殿御览》《续文章流别》等皆诣进贤门奏之
(29) 时武职疾文人,之推蒙礼遇,每构创痏。故侍中崔季舒等六人以谏诛,之推尔日邻祸。而侪流或有毁之推于祖仆射者,仆射察之无实,所知如旧不忘
(30) 武成奢侈,后宫御者数百人,食于水陆贡献珍异,至乃厌饱,弃于厕中。裈衣悉罗缬锦绣珍玉,织成五百一段。尔后宫掖遂为旧事。后主之在宫,乃使骆提婆母陆氏为之,又胡人何洪珍等为左右,后皆预政乱国焉
(31) 祖孝徵用事,则朝野翕然,政刑有纲纪矣。骆提婆等苦孝徵以法绳己,谮而出之。于是教令昏僻,至于灭亡
(32) 晋州小失利,便弃军还并,又不守并州,奔走向邺
(33) 后主奔后,安德王延宗收合馀烬,于并州夜战,杀数千人。周主欲退,齐将之降周者告以虚实,故留至明而安德败也
(34) 除之推为平原郡,据河津,以为奔陈之计
(35) 丞相高阿那肱等不愿入南,又惧失齐主则得罪于周朝,故疏间之推。所以齐主留之推守平原城,而索船度济向青州,阿那肱求自镇济州,乃启报应齐主云:「无贼,勿匆匆。」遂道周军追齐王而及之
(36) 赵郡李穆叔调妙占天文算术,齐初践祚计止于二十八年,至是如期而灭
(37) 在阳都值侯景杀简文而篡位,于江陵逢孝元覆灭,至此而三为亡国之人
引用典故:谷蠡 郅支
侠客重恩光,骢马饰金装。
瞥闻传羽檄,驰突救边荒。
歙野山川动,嚣天旌旆扬。
吴钩明似月,楚剑利如霜。
电断冲胡塞,风飞出洛阳。
转战磨笄俗,横行戴斗乡。
手擒郅支长,面缚谷蠡
将军占太白,小妇怨流黄。
騕袅青丝骑,娉婷红粉妆。
三春莺度曲,八月雁成行。
谁堪坐愁思,罗袖拂空床。
临滹沱见蕃使列名 中唐 · 李益
七言绝句
漠南春色到滹沱,碧柳青青塞马多。
万里关山今不闭,汉家频许郅支和。
西戎即叙 唐 · 李子昂
五言排律
悬首藁街中,天兵破犬戎。
营收低陇月,旗偃度湟风。
肃杀三边劲,萧条万里空。
元戎咸服罪,馀孽尽输忠。
圣理符轩化,仁恩契禹功。
降逾洞庭险,枭拟郅支穷。
已散军容捷,还资庙算通。
今朝观即叙,非与献獒同。
幽州纪圣功碑铭(845年) 唐 · 李德裕
四言诗
幽州卢龙军帅检校尚书右仆射张公仲武。往年修献捷之礼。今岁有铭勋之请。二者君子韪之。岂不以诸侯有四夷之功。献其戎捷。春秋旧典也。宗周纳肃慎之贡。铭于楛矢。天子令德也。斯可以为元侯表。可以为后世法。圣上嘉其动而中礼。乃命宰臣采其元功。传于惇史。臣德裕乃敢飏言曰。夫兵者。所以除暴害也。爱人则恶其为害。禁暴则恶其为乱。虽睿智不杀。化之以神。至德允怀。招之以礼。然书有猾夏之戒。传有修刑之训。虞舜四罪。乃成大功。文王一怒。以至无侮。非德教之助欤。仁圣文武章天成功神德明道大孝皇帝熙我文典。焕乎光明。极象外之微。臻于至道。鼓天下之动。致于中和。虑必钩深。退而藏密。故能神机独照。伐未兆之谋。威光远震。制不羁之虏。当其时也。烽燧迭警。羽书狎至。人心大摇。群师沮气。皇帝以轩后之威神。汉高之大略。光武之雄断。魏祖之机权。合而用之。以定王业。此议臣所以不敢望于清光也。倬哉。天地应而品物生。君臣应而功业成。故龙跃而云从。鹤鸣而子和。方叔伐猃狁。蛮荆来威。安远击车师。西域振服。宜有良将。殿于朔边。张公礼阅战器。书成传癖。张仲孝友。子孺塞泉。流落不偶。光景未耀。明主雅闻奇志。持印而拜将军。遥推赤心。筑坛而命元帅。拔自雄武。授之蓟门。果能精诚奋发。策虑偪臆。千里献筹。一心忧国。则知龙颜善将。任人杰而不疑。日角好谋。叹敌国而强意。回鹘者。本北狄之裔也。或曰獯狁。或曰山戎。五帝所不能臣。三王所不能制。前史载之详矣。暨薛延陁之败也。酋帅吐迷度率众款塞。太宗幸灵武纳降。立回鹘部落。置瀚海都督。因我封殖。遂雄北方。代宗之戡内难也。叶护以射雕之士。亲护戎旌。亦由羌髳率师以翼周。北貊枭骑以助汉。既殄大憝。乃畴厥庸。特拜叶护司空。岁赐缯二万疋。厥后饰宗女以配之。立宫室以居之。其在京师也。瑶祠云构。甲第棋布。栋宇轮焕。衣冠缟素。交利者风偃。挟邪者景附。其翎侯贵种。则被我文绘。带我金犀。悦和音。厌珍膳。蝎蠹上国。百有馀年。既而桀骜无亲。天命不佑。僭侈极欲。神道恶盈。本国荐饥。畜产耗半。黠戛斯蹙因利乘便。遂焚龙庭。区落萧条。阴燐青荧。今之乌介可汗。亡逃失国。窃号沙漠。非我册命。自为假王。其来也。羡漫阴山。睥睨高阙。元塞之下。氛雾蔽天。质贵主以前驱。依大国而求援。或丐我米糒。救其饥人。或邀我甲兵。复其故地。外虽柔服。内有桀心。因行人致辞。徵呼韩故事。愿居光禄塞。急保受降城。其下有二部。曰赤心宰相那颉啜特勒。赤心者。天性忿鸷。戎马尤盛。初与名王嗢没斯首谋内附。俄而负力怙气。潜图厉阶。为嗢没斯所绐。诱以俱谒可汗。戮于帐下。其众大溃。东逼渔阳。上乃赐公玺书。授以方略。公以室韦悍亟之兵。近我边鄙。俾其侦逻。且御内侵。寻以徵役不供。为虏所败。由是介马数万。连亘幽陵。伏精甲于松樠。布穹庐于碛卤。散若飞鸟。止如长云。火燎于原。不可向迩。公激义气以虹贯。发精诚而石开。奇计兵权。密授髦俊。乃命介弟仲至与裨将游奉寰王如清左敌万李君庆张自荣高守素李志操。率锐兵三万。建旆而前。介冑雪照。戈矛林植。命以义殉。壮由师直。声隆隆而未泄。欲逐逐而不食。戢以听命。严而有威。公曰。险道倾仄。且驰且射。胡兵所以无敌也。致之平原。勒以方陈。我师可以逞志也。于是据于莽平。环以武刚。首尾蛇伸。左右翼张。轻骑既合。奇锋横骛。如摧枯株。如搏畜兔。摄詟者弗取。陆梁者皆仆。虏王侯贵人。计以千数。然后尽众服听。悉数系累。谷静山空。靡有孑遗。橐驼駃騠。风泽而散。旃墙罽幕。布野毕收。马牛几至于谷量。虏血殆同于川决。径路宝刀。祭天金人。奇货珍器。不可殚论。乃命从事李周瞳驰传上奏。又命牙门将周从玘继献戎俘。皇帝受而劳之。群臣毕贺。昔长平七征。骠骑六举。窦宪合氐羌之众。陈汤揽城郭之兵。或生灵减耗。士马物故。或邀功救罪。矫命专征。然犹告类上帝。荐功清庙。顾视二汉。不其恧欤。以公威动蛮貊。功在漏刻。因命为东面招抚回鹘使。先是奚契丹皆有虏使。监护其国。责以岁遗。且为汉谍。自回鹘啸聚。靡不鸱张。公命裨将石公绪等谕意两部。戮回鹘八百人。虽介子讨罪于龟兹。班超行诛于鄯部。未足俦也。回鹘又遣宣门将军等四十七人诡辞结欢。潜伺边隙。公密赂其下。尽得阴谋。且欲驰入五原。尽驱杂虏。公逗留其使。缓彼师期。竟得人病马瘏。缩衄而退。挫锐解纷。繄公善计。今鸟介自绝皇泽。莫敢近边。并丁令以图安。依康居而求活。尽徙馀种。屈意黑车。寄托远遁。流离饥冻。黑车亦倚其威重。迫胁诸戎。造谋藉兵。解仇交质。自谓约赍深入。汉将取而未期。渡幕轻留。王师往而不利。公以壮猷远驭。长计羁縻。不媮避嫌之便。终尽致敌之术。将时动而得隽。岂岁数而胜微。矧乎明主仗将帅为爪牙。视戎狄为鼠彘。方猎猛敌。不玩细娱。非周宣无以成召虎之勋。非汉宣无以听营平之计。勖哉上将。光我中兴。公前后受降三万人。特勒二人。可汗姊一人。都督外宰相四人。其他侯王骑将。不可备载。王褒以日逐归德。称为人瑞。班固以稽落荡寇。大振天声。孰若天子神武。百蛮振慑。乘其蹙困。临以兵锋。刈单于之旗。纳休屠之附。非万里之伐。无三年之勤。巍乎成功。辉焯后代。宜刻金石。以扬鸿休。铭曰。
太和之初,赤气宵兴。
开成之末,彤云暮凝。
异鸟南来,胡灭之徵。
北夷飙扫,厥国土崩。
逼迫迁徙,震我边鄙。
长蛇去穴,奔鲸失水。
上都蓟门,兵连千里。
曾不畏天,犹为骄子。
丐我边谷,邀我王师。
假我一城,建彼幡旗。
归计强汉,郅支嫚词。
狼顾朔野,伏莽见羸。
雁门之北,羌戎杂处。
濈濈群羊,茫茫大卤。
纵其枭骑,惊我牧圉
暴若豺狼,疾如风雨。
皇赫斯怒,羽檄徵兵。
谋而泉默,断乃雷声。
沉机变化,动若神明。
沙漠之外,虏无隐情。
渔阳突骑,燕歌壮气。
赳赳元戎,耽耽虎视。
金鼓誓众,干旄蔽地。
爰命介弟,属之大事。
翩翩飞将,董我三军。
禀兄之制,代帅之勤。
威略火烈,胡马星分。
戈回白日,剑薄浮云。
天街之北,旄头已落。
绝辔之野,蚩尤未缚。
俾我元侯,恢宏远略。
取彼单于,系之徽索
阴山寝烽,亭徼櫜弓
万里昆夷,九译而通。
蛮夷既同,天子之功。
儒臣篆美,刊石垂鸿。
维皇穹之造物。何灵鉴之不昭。
寂然阴闭。倏尔阳骄。
风行天而启象。水干土而成妖。
山蛇则四翼呈岁。日乌则三足升朝。
亭皋背春兮失色。草木先秋而欲凋。
萤飞火井。蛙动阳飙。
嗟乎林之云涤。山之方焦。
旱如何其。农为是恤。
云祁祁而始布。日杲杲而行出。
立啬夫于丙丁。命小童于甲乙。
春雷无闻奋豫。夜月罕当离毕。
阡陌之多稌不滋。尧汤之下人斯疾。
是则坟封孝妇。东海之守非才。
圄系冤囚。河南之尹未黜。
而明明我后。罪已彤闱。
日中而御菲食。昧爽而笼绣衣。
慨祥正兮无润。嗟土膏兮远晞。
冠华秉翟。郡县袭舞雩之祭。
务农啬用。山川申祝鼎之祈。
出德号兮休力役。铺皇恩兮铄帝晖。
于是验灵图。稽秘箓。
封朽腐。宥冤狱。
损有馀。补不足。
躬耤田以率下。遣皇华以问俗。
借如晋平老矣。所好者音。
古乐俟文侯之睡。希声懵师旷之心。
德不足而自抚。灾无何而是侵。
赤地三年兮罕辟。皇天一怒兮何深。
野无盈尺之润。山无肤寸之阴。
至如周宣中兴。视人如子。
旱魃为虐于藩服。群元辍耕于耒耜。
饥馑荐臻。惔焚未已。
毕崇奠釂之设。不绝郊宫之祀。
宁莫我听。忧心如圯。
及夫下邳内史。任在责诚。
钟亢阳之有悔。毒歼殪之无生。
乾坤不交兮兹焉中否。雷霆不动兮何时满情。
求下哀于人瘼。希通鉴于神明。
尔其广汉从事。扪衷自省。
沾洒不时。奚能泣整。
地则水沦金穴。天则泉枯玉井。
走群望而何阶。誓中隅而有请。
是以孙武止矢。诮梁君之射乌。
臧文抗议。非鲁国之焚巫。
齐阻饥而问孔。郑有事而咨屠。
彼炎亢之为患。信古来而有乎。
昔者商罪贯盈。邢为不道。
周师初克而年丰。卫国致疑于请讨。
矧獯猃兮叛涣。伊将骄兮师老。
方按甲而天诛。未回戈而彗埽。
行看郅支之乱。且见呼韩之保。
将覆油阴。伫羞行潦。
是时也。上方受釐宣室。
访议云台。所以仰乾封之兆。
称时运之灾。浊河清兮龙马出。
沧海晏兮鲸鱼来。山声万岁。
坛势三陔。式行和鸾之节常希法驾之回。
皇乎备矣。侯不迈哉。
十万羽林儿,临洮破郅支
杀添胡地骨,降足汉营旗。
塞阔牛羊散,兵休帐幕移。
空流陇头水,呜咽向人悲。
共 100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