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伊秉绶

相关人物:共 7 位
共 120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清切白云司,濡源武列支。
周庐秋树底,握椠曙烟披。
鞭指峰如塔,诗拈石似锤。
溪南初下直,奇绝看山时。
趋职晨光启,西窗捲幔凉。
博闻徵梵刹,怀旧有书堂(秀峰讲院岁岁为扈从诸人借寓。)
邗上人归舫,毗陵客饯觞。
伫君迟不发,留待菊花黄
⑴ 两峰、味辛皆将南归,大约俟君自塞外归乃成行耳。
签仿黎惟敬,吟思长物斋。
浓春重榻对,真赏几人皆。
瑶石精灵在,华阳翠墨怀。
因君穗城宿,为讯药湖涯(鱼门三长物斋所藏旧本,今归毅堂也。因仿此黎瑶石题签而及昔与桐阴访瑶石所摹刻鹤铭,欲属墨卿重访之。)
真与南堂约,重阳苏米斋。
为三横点證,笑两郡侯偕。
却用吴淞剪,奚烦大令怀。
饯君添故事,不羡半江涯(是午适冯象岩太守持所收宋拓本来,「崇」字「山」下右点亦极分明,亦是方南堂跋本。奇哉!墨卿原收南堂本,今已赠叶云谷矣。予初谓其以此易云谷所藏宋拓《大令帖》。今墨卿撤其南堂本之跋归于此本,故用「剪吴淞半江」之语。昔张尔唯郎中出守苏州,王渔洋、孙退谷、王长垣诸公饯席上同赏。尔唯所收江贯道《长江万里图》卷,诸公或欲剪取其中一段,尔唯有窘色。渔洋云:「剪取吴淞半江水。」退谷云:「恼乱苏州刺史肠。」今则墨卿剪取其跋以入此,故反用之,谓留此跋抵得《大令帖》耳。)
蚕尾休誇小洞庭,香山到处写仪形。
岂惟望重云司句,更切恩深寿杖铭。
茗碗上元新岁首,画图三泖九峰青。
城南拟借僧寮宿,一枕江湖话细听。
曹史南天各一涯(仲梅、赤霞。),眼明复得见青侪。
商量诗说皆经说,缱绻苏斋忆郑斋。
今夕英奇联袂集,老年兄弟对床怀。
寄园仍梦挑灯处,多少精微辨订偕
⑴ 予与述庵同寓寄园旧址,今三十五年矣。
伊墨卿守惠州三首 其一 (己未) 清 · 翁方纲
七言律诗
农事丰湖课正勤,合江绿净起葐蒀。
随车到处成春雨,满袖携来是白云。
雅补南陔看惠政,亭名野吏续前闻。
仲通记访诗碑在,不比浓堆写八分
⑴ 陈文惠《野吏亭》诗后有至和元年十月知军州事黄仲通述文惠八分,名堆墨书也。
伊墨卿守惠州三首 其二 (己未) 清 · 翁方纲
七言律诗
京华联榻聚频年,梦里炎洲共放船。
施注喜寻方守句,苏书果结默斋缘(惠州厅事有坡公书「默化堂」三字,而墨卿近号默斋,信有缘也。)
思无邪扁神追处,德有邻堂意凛然
薤水多言吾岂敢,折蔬青动唱驺前。
⑴ 前岁于景定重刊施顾注,内得惠州守方南圭诗,是旧本所遗失者。
⑵ 「思无邪」「德有邻」,并惠州白鹤峰坡公斋名。
伊墨卿守惠州三首 其三 (己未) 清 · 翁方纲
七言律诗
同学诗心出画图,柳烟不是赋征涂。
绿分春夕联签轴,墨涌城南宿酝酤。
驿壁情怀仍北阙,使君襟袂有西湖(惠州丰湖一名西湖。)
罗浮笈写旗亭唱,依旧清冰贮玉壶。
⑴ 张船山太史、马秋药郎中皆为作图赠行。
次韵手山见赠(丁卯) 清 · 翁方纲
七言律诗
扬州梦宛砚屏前,磨洗新诗费十年。
袖出苔岑盟石券(得伊墨卿、方石亭、乐莲裳诸札。),眼空迦叶散花天。
宝苏丹篆香同瓣,学杜金针响应弦。
从此不愁千里隔,试参句髓暮云边。
共 120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