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僧七处

相关人物:共 4 位
共 4 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保定府清苑人。
万历二十六年进士。
天启初年官山东按察副使,受知于孙承宗,擢右佥都御史,巡抚辽东。
以事权为承宗所操,乃移疾归。
后潜结魏忠贤,起为兵部右侍郎,总督蓟、辽、保定军务,为忠贤建生祠七处
官至兵部尚书。
崇祯初,被劾罢。
名入逆案,遣戍死。
维基
阎鸣泰(1572年—?
),直隶保定府清苑县(今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县)人,官至兵部尚书。
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登进士,授户部主事,历任辽东参政、佥事,山东参政。
天启二年(1622年),担任辽东监军、参议。
同年改山东按察司副使,兼右佥都御史、辽东巡抚。
天启五年(1625年),担任兵部右侍郎,署协理京营戎政、整饬蓟镇等处边备。
天启六年(1626年),担任顺天巡抚、蓟辽总督,并任兵部尚书、授太子太保、太子太傅、太子太师。
天启七年(1627年),授少师。
崇祯初,为言官弹劾,附魏忠贤逆案,遣戍死。
阎鸣泰任职蓟辽期间,为魏忠贤修建生祠多达七处
其赞颂忠贤,有「民心依归,即天心向顺」语,闻者为之咋舌。
释道瑞 朝代: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习禅篇第三之十二
又知止道瑞者,广安王氏子,亦参密云而有悟者也。
年十六时,依邑中奉圣寺惟远得度,尝赴讲席闻《楞严》七处微心之旨,顿起疑情,发志参方,数礼名德,谒语风于径山,叩密云于天童,时密年已七十矣。
龙象威仪,棒喝如雨。
一日于众中出,问曰:“何如是木人看花鸟?
”密云:“但自无心于万物,何妨万物常围绕?
”因之有省。
退而游普陀诸胜,复归奉圣掩关三年。
时闻象崖演法五龙,乃出而往叩,象曰:“闻道汝南方去来?
”道瑞曰:“江山虽有别,古镜甚分明。
”象曰:“带得何物来?
”道瑞展两手相示,象诺之。
后付法源,有一镫分点百千镫之嘱。
遂于诸方开导,弘布宗乘。
顺治癸巳,至滇居曲靖东山报恩寺,禅声懋鬯,道骨凛然。
后于迤东及会城重兴古刹十馀所。
至康熙壬戌六月十日,乃举拂说偈曰:“临末稍头一句子,十方诸佛口难宣。
老僧露个真消息,凡圣从兹识本源。
”语毕,掷拂泊然而化。
舁归交水龙华寺,荼毗,阴云四合,雨似倾盆,俄而八表开霁,送者数千人,悦泽而归。
塔于寺右,其上火光夜明,旬日方息。
释书秀 朝代: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明律篇第四之三
释书秀,字慧宗,直隶通州人也。
幼悟幻泡,即厌樊笼。
因仰空门,便依精舍习止教观,若温旧读。
时金陵宝华山见月《四分妙解》,一时宗匠,向导后进,指破迷津。
秀抠𪗋趋承,遂隶门下。
久之,知为法器,乃授记别,衔命主苏州凤凰山狮林寺,摄衣升座,讲木叉律,容止端严,词辩清畅,瞻仰日众,信受益坚。
大司寇翁公铁庵,亦归依受戒,请讲楞严,敷衍微言,阐扬秘赜,七处徵心,一语指掌,妙旨新辞,使人意领,曲鬯旁达,足晓未悟。
既扫支离之习,亦无汗漫之谭,故闻旨心通,如开茅塞,见理精审,若披云雾。
见月尝题额示之曰“徵心律院”,盖纪实也。
曾驻锡于枫江慈泰寺,西园戒幢律院,昆山放生玉泉诸刹,皆不久处,还守本山。
以康熙三十八年己卯九月三日示寂,舂秋五十有六,僧腊三十有五,塔于寺右穹隆山下。
其徒有灵跃、淳朴,皆律门领袖云。

人物简介

维基
邹石麟,字叔东,一字翼生。
原籍浙江会稽。
父治安,游幕山东,于是寄籍聊城。
邹石麟少年入泮,才思风发,名躁一时。
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中癸卯科举人,三十年(1850年)庚戌科会试,高中会元,殿试位列二甲49名,赐进士出身,改庶吉士,散馆授翰林院编修。
咸丰八年(1858年),任顺天乡试同考官,又为文宗钦点监察御史,未及上任,戊午顺天乡试科场案爆发,朝廷严查,邹石麟因在覆勘考生平龄试卷时,发现诗中有七处错字,以为系誊录之笔误,遂随手改正,以违例罪名革职,永不叙用。
此后返回山东,主聊城启文书院讲席,一年而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