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黄激之

共 13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人法地天,道法自然。
黄帝遗玄,象罔得焉。
如髣如髴,行于万物。
刳心以乞,虚而不屈。
漻乎其清,金石考鸣。
冥我独情,世耳群惊。
为众父父,忘其族祖。
为三祝主,未闻多苦。
子高就耕,丈人依圃。
兄尧未甘,况复侯禹。
嗟彼全人,体性抱神。
标枝野鹿,为浑沌邻。
愧尔波民,道谀终身。
尊严世俗,逾于君亲。
合譬辞饰,以天下惑。
厉夜生子,取火宜亟。
谁为尔贼,臭味声色。
内盈栅柴,外重缴纆。
交臂历指,安可为得。
苟非天德,休言帝则。
五行祥异总无端,九百虞初亦饱看。
清晓家人报奇事,小儿指碗索朝餐(闽人黄帅先博学奇穷戏之亦纪实也)
未为武夷游,先得桃源记。
小桃源在幔亭旁,别馆便房列仙治。
黄生卜筑才十年,七日小劫弥烽烟。
山神毷氉请回驾,洞口仍封小有天。
朅来奔窜冶城左,手持记诗揶揄我。
选胜搜奇在尺幅,食指蠕动颐欲朵。
彭篯之后武夷君,我是婆留最小孙。
包茅欲侔乾鱼祭,卧榻那容鼻鼾存。
老夫不似刘子骥,仙源但仗渔人指。
冯将此记作券书,设版焦瑕自今始。
君不见三千铁弩曾射潮,汉水弹丸亦如此。
黄生闽海客,失志在江隈。
寄讯因风便,烦僧破雨来。
手书行李落,姓字故人猜波民昔字帅先。)
五月能乘涨,柴门候尔开。
建安游子滞难归,困在江城古帝畿。
卖画僧悭分润少,烧丹友死乞钱稀(谓陈古公。)
故山贼占长侨寓,深巷人寻倒启扉。
近日闽乡容易贵,如君偏是苦长饥黄波民。)
旅食值秋风,穷愁复谁吊。
有客自武夷,溪山资清妙。
流离喜共栖,悲歌幸同调。
郁郁荒城外,何处延高眺。
独有双桂华,发我樽前啸。
白云抱遥峰,微雨收夕照。
命酌扫石苔,吹香满烟峤。
下有莎鸡吟,上有孤蝉叫。
谈深草露泫,酒止山寒峭。
无须秉烛回,望舒坐可召。
前岁冬。适值雪月虚明。山窗寂寥。倚枕无寐。念昔师友之乐。因叹先生以三朝宿德。岿然独存。以系士林山斗之望。而顾念尚璧。坏蛰穷山。不得诣门而承謦欬也。遂吟成三联诗。以寓景慕之忱矣。是夜梦拜函丈时。烛在室中央。而先生坐于西北隅。命小子促席而坐。忧形于色曰。宗社之亡。迫在朝夕。达宵亹亹。不暇一言及私。其说颇长。亦有不容烦露者矣。尚璧闻有封章。请见其稿。先生出示新舛历书。擎手开见。则其疏誊在于此。而首言臣师先正臣宋某。尝主张春秋大义云云。看至此。先生止之曰。积阻馀。当从容打话。持归见之。尚璧遂袖其书而陪话矣。卒有今春变乱。几危宗国。其梦果验。而所谓春秋大义。意其为尊王室讨乱贼之张本矣。噫。先生虽盘桓散地。流窜遐荒。而其忠君爱国之诚。感于人。精神魂魄之交者如是矣。今若以此移上于所天。则上下之间。岂不交有所发。而增夫三纲五常之重也耶。令人感慨。太息不能已已也。玆谨写呈三联诗。幸俯览焉。
忠清慷慨好家门,相国名声祖又孙。
莫道盘桓屯可济,奈如君实属崇元。
珍藏遗墨老凫师,雪海寒香意格奇。
阅道咸同至今日,能逃劫火更增诗。
烟海茫茫一家著,平生所剩又毫芒。
吟成冰雪诚何用,叹绝当时范履霜。
运筹帷幄万军前,杜断房谋久镇边。
尽许羌戎归化宇,更从禹迹溯当年。
河经北徙循常轨,海注东流引自然。
今日乘槎偕博望,巨川舟楫善图全。
共 13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