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金声桓

相关人物:共 29 位
共 29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49 【介绍】: 明江西新建人,字居之,号燕及。
万历四十七年进士。
授编修。
天启六年奉使朝鲜。
不携中国一物往,不取朝鲜一钱归。
七年,魏忠贤以其为东林党,削籍。
崇祯初起右中允,十五年,掌南京翰林院。
十七年,南都议立君时,主立潞王。
福王立,拜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数与马士英交诋,乞休归。
后左良玉部将金声桓反正江西,迎以资号召,败,投池死。
维基
姜曰广(1584年—1649年2月29日),字居之,号燕及,晚号浠湖老人,江西新建浠湖里(今丰城市同田乡候塘村)人,明末政治人物,进士出身。
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登己未科进士。
选庶吉士,改编修。
天启五年十月初一日(1625年10月31日)容妃任氏生皇子朱慈炅,颁诏天下。
次年,充正使赴朝鲜,与给事中王梦尹敕封仁祖为朝鲜国王,并奉旨视察师海上情形,还针对毛文龙功绩大小虚实,询问过中朝边境当地朝鲜百姓,考核毛文龙部水师。
得到一些关于毛文龙的重要关键消息。
回国,便上疏言:“文龙以二百人入镇江,据铁山招降夷,抚归义之民至十馀万,不可不谓之豪杰,不可不谓之偏锋。
若堂堂正正,与虏决胜负于郊原,不独臣不敢信,文龙亦不敢自信。
若养成一队精锐之兵,设伏用间,乘敝出奇,文龙自信其能,臣亦信文龙之能也。
朝廷知文龙以用文龙,则不致失文龙而莫尽其能,亦不致孤倚文龙,以困而覆之矣。
”然而朝廷终究没有重用毛文龙,后果然如曰广所言,以致于明军兵败,辽东一带、藩属国朝鲜皆落入后金之手。
姜曰广出使朝鲜期间,洁身自好,不受贿赠,又赠送医书和揭帖给朝鲜仁祖,深受朝鲜君臣好评。
但回国后不久,因忤逆魏忠贤,被免职回乡。
崇祯初年(1628年)阉党倒台,起擢左春坊左谕德。
崇祯三年(1630年)典南京乡试,并提拔一干名士,如杨廷枢、张溥、陈子龙、杨廷麟等各以文章气节著闻,顾以清白坚不依附时局,但却都为温体仁、周延儒等首辅排斥,无法被重用。
崇祯九年(1636年)累官至吏部右侍郎,后因事获罪而被贬为南京太常寺卿,遂引疾归乡。
崇祯十五年(1642年)升任詹事。
崇祯十七年(1644年)以詹事掌南京翰林院事。
同年,李自成攻陷北京,明思宗于煤山自缢而亡,南京议论立帝,姜曰广等主张立潞王,结果福王为帝,仍为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与史可法、高弘图并称“南中三贤相”。
内阁首辅马士英虽与姜曰广同年,但两人素来不和,本想诬陷姜曰广。
然而因姜曰广有声望,无人敢响应马士英。
后得知宗室朱统𨰥品行恶劣,便想到可以用职官加以利诱,使其打击姜曰广。
遂指使朱统𨰥上疏诬告弹劾姜曰广任用东林党郑三俊、吴甡、房可壮、孙晋等人,把持朝政,以刘士祯为通政使,阻遏章奏,以王重为文选,扶植私人;命令杨廷麟放走狱中的凶悍盗贼,联同江河大侠与水陆奸官窥视南京,阴谋迁都或另立新君;包庇曾投靠李自成的臣子;收受贿赂;姑息养奸等五大罪状。
后又遭马、阮党人佥事陆朗、副使黄耳鼎等人上疏弹劾其结党欺君、把持朝政、无人臣礼,遂弃官回南昌。
隆武四年(1648年)金声桓邀姜曰广起义,并授其太子太保、吏部尚书兼兵部尚书、中极殿大学士等官衔,御赐尚方宝剑,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或临时变化,先斩后奏,清廷得知后,派征南大将军谭泰率兵攻打南昌,次年,正月十九,城破,金声桓投水死,姜曰广亦投水自尽,一说于仁臣之心牌坊下上吊自尽。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49 【介绍】: 明广平府曲周人,字见白,号皓月。天启五年进士。知泾阳县。拒建魏忠贤生祠。崇祯四年征授御史,疏劾首辅周延儒,被旨切责。又陈时事十大弊。八年,言任用辅臣事,忤温体仁,谪河南按察司检校。十六年,稍迁至漕运总督、淮扬巡抚。弘光时马士英欲用田仰,罢振飞。唐王立于闽,拜吏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清兵进仙霞关,唐王走汀州,振飞追赴不能及。后应桂王召,卒于途。
维基
路振飞(1590年—1647年),字见白,号皓月,直隶广平府曲周县东关人,明末和南明重臣。
天启乙丑进士。
天启五年(1625年)登乙丑科进士,初任泾阳县知县,在任期间地方出现饥荒,路振飞设法蠲赈,抚集流移,前后救活了数万人。
后来邻近的州县盗起,延及云阳,路振飞团练乡勇,又身先士卒督战,最终成功歼灭入侵的盗贼头领数十人,使得以后盗贼们「相戒毋敢入境」。
又打通河运,致使泾阳出现「渭川百货咸集于泾,所省辇负费十之八」。
路振飞也曾拒建魏忠贤生祠。
崇祯四年(1631年)擢四川道监察御史,任内极言时弊,但多不被接纳。
崇祯六年(1633年)巡按福建,海盗刘香勾结荷兰人入侵者犯边,振飞重用郑芝龙,平定刘香,驱逐荷兰舰队。
崇祯十六年(1644年)秋,擢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总督漕运,巡抚淮扬,任内派遣金声桓等分道防河,又团练乡兵,犒以牛酒,数年间便得强兵数万。
甲申之变后,路振飞致书南京兵部尚书史可法,谓“伦序当在福王,宜早定社稷主”。
明绍宗即位,于振飞有旧恩,下诏封振飞为右都御史、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等职。
路振飞三子路泽浓年方十七,随父亲谒见隆武帝,隆武帝赐其名为太平,授锦衣卫百户、改兵部职方司主事,不久,升广西按察使司佥事。
终官吏部尚书兼兵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
隆武二年(清顺治三年,1646年)清兵陷仙霞关,绍宗走汀州,振飞亡海岛。
永历元年(顺治四年,1647年),振飞南下投奔昭宗,是年四月二十二日病死于广州顺德陈村途中,谥文贞。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94—1651 【介绍】: 清满洲正黄旗人,舒穆禄氏。
天聪、崇德间为本旗固山额真(都统),屡与明军战,功最著。
顺治元年从入关,受摄政王多尔衮信任。
旋坐事论死,下狱,不久得出。
授征南大将军,败金声桓、李成栋。
世祖亲政初,授以吏部尚书。
后以专横营私及阿附多尔衮等罪被杀。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末清初江南武进人,字春侯。
明崇祯元年进士。
清顺治初补江西参政,破金声桓有功,又劝阻统帅屠城,使南昌居民得全。
迁右布政使。
十年,入觐,疏除袁、瑞二州浮粮。
官至刑部右侍郎。
维基
庄应会(1598年—1656年),字春侯,号素鹤,直隶常州府武进县(今江苏省常州市)人,明末清初政治人物。崇祯元年(1628年)登进士,授礼部郎中。崇祯五年(1632年)任福建提学副使。崇祯十七年(1644年)清军南下进攻常州,庄应会分城而守。后因被困被迫开城纳降。清顺治初年(1645年)起用任江西参政。顺治八年(1652年)任江西右布政使。顺治十一年(1655年)任广西左布政使。同年,改任四川左布政使。顺治十三年(1657年)任刑部右侍郎等职。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99—1664 【介绍】: 清满洲正红旗人,李佳氏。
随努尔哈赤、皇太极征战,屡立战功。
顺治间入关,镇压李自成农民军。
后参与镇压山东农民军及金声桓抗清斗争,累迁左都御史,缘事罢。
卒谥敏勇。

人物简介

维基
胡福弘(16世纪—1648年),字徵五,号台垣,北直隶广平府永年县人,明末清初政治人物。
天启二年(1622年)壬戌成进士,知山东诸城县,四年本省同考,六年升兵部车驾司主事,七年迁兵部职方司主事,任陕西乡试主考官。
当同乡崔呈秀、魏忠贤柄政时,深自韬晦,不与交通。
崇祯三年(1630年)升兵部员外郎,转升山东佥事,监军通州,四年改山西雁平道佥事,五年丁忧。
八年起补山东怀来兵备佥事,升山西参议,本年保留怀来道,以持正忤珰罢归。
清顺治二年(1645年),起任山东济南道参议,三年升江西按察使,顺治五年,死于金声桓之变。。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46 【介绍】: 明江西新昌人,字刚长。崇祯四年进士。由宣城知县入为户科给事中。十五年冬,都城戒严,泰来陈战守数策,改授兵科,出视诸军战守方略,以功迁吏科右给事中。乞假归。南明隆武时,历右佥都御史,提督江西义军。清兵入赣后,泰来与举人曹志明等攻抚州,败死。
维基
陈泰来(?
—1645年11月14日),字刚长,江西瑞州府新昌县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
陈泰来是天启四年(1624年)甲子科举人,到崇祯四年(1631年)成辛未科进士,兵部观政,获授宣城知县,转任户科给事中;崇祯十五年(1642年)冬天北京戒严,他陈述战守的策略,总督赵光抃指出他和与同官荆祚永清楚边境军情,行间奏报适宜让二人参与,获许可。
他又曾经请假带来一万名士兵,肃清天子的车驾,让崇祯帝认为他有气魄。
很快他改任兵科,视察各军队的战守方略,上奏界岭失事,弹劾副总兵柏永镇论死;因功转为吏科右给事中,请假回乡。
弘光帝继位,起用陈泰来任职刑科,他不赴任;宁州土寇攻打新昌,他固守全城,但邑人刘弘毅因此力战而死。
隆武帝福京朝廷擢升他为太常少卿兼兵科,和万元吉共同守卫赣州,不久转为太仆卿、佥都御史,提督江西义军,任命袁应梦为参军,张天溥为司饷。
清朝军队(《明史》则指是李自成部下)侵略掠新昌,陈泰来与熊维朴共同攻破。
当初,益王朱慈𤆃于建昌起兵,陈泰来与胡维霖、李九华、熊士逵打算跟从,按察使漆嘉祉、举人戴国士认为不可,说:「先生接受朝廷任命,现在又跟随益王,打算奉益王入朝吗,益王一定不妥协。
服侍二人代表怀有贰心,先生为国事捐献身家,本来教以忠诚,但现在却先表露贰心,谁会原谅?
」陈泰来就停止此事。
然后建昌失援,新昌失守,戴国士投降,投入金声桓麾下。
陈泰来怨恨地说:「我被逆贼欺骗,你原来为敌游说,都是国事而已,益王与朝廷又有何分别?
」有意诛杀戴国士,但顾及自己力薄不敌,仍和他通好。
其时有曹志明、曹国祺、聂栋、王平东、李维桢、黄柍、晏扬勋、任汲、李淩洪、黄国彦等人在上高起兵,称「七家军」,陈泰来就和他们联合,并连黄朝宣军队。
隆武元年(1645年)十一月恢复上高,斩杀知县张朝荃,又取回新昌宁州,斩知县李全家,羞辱戴国士妻子和亲友数人,数落他的罪行。
泰来又和下园刘氏义师包围瑞州,但未攻克;金声桓引清兵攻入新昌,守将出降,他来到界埠,曹志明、王平东、黄柍、任汲、李淩洪等人自上高移师会合,进攻抚州。
十四日,上高黄鼎彝降清,带领清军,陈泰来战败,与刘诏新、谌廷桩、胡亲民一同战死。
又有说法指戴国士与陈泰来为姻亲,已经投降,权充驿传道。
金声桓使人招陈泰来,召重兵紧随其后,国士入泰来营相见,清兵就已压阵,他败走黄氏祠自刎死。
傅上瑞 朝代:明末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48 【介绍】: 明山东武定州人。崇祯十三年进士。初为武昌推官。南明隆武时,以何腾蛟荐,累官至右佥都御史,巡抚偏沅。清兵逼沅州,不敌出降。逾年诛死。
维基
傅上瑞(?
—1648年),字禧徵,山东济南府武定州(今山东省惠民县)人,明朝末年政治人物。
崇祯十二年(1639年)己卯科山东乡试举人,十三年(1640年)庚辰科进士。
户部观政,授黄州府推官,调武昌府推官,署知府。
张献忠渡江,监军江北。
武昌陷落,傅上瑞经何腾蛟推荐,任湖广佥事,升湖广参议,晋太仆寺卿。
何腾蛟在长沙集结僚属,傅上瑞请求设立十三镇。
后以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偏沅,招标将胡跃、吴胜、陈绍尧五千馀兵守卫平江、浏阳。
傅上瑞家人自山东前来,讲述山东当地缙绅降清得官之事,傅上瑞心动,于是放弃平江,以入卫为名,到沅州驻扎,尽撤浏阳、醴陵防御,仍累加兵部尚书。
顺治四年(1647年)八月,清兵至,傅上瑞举军投降,清兵藉机在沅州屠城,偏桥、镇远亦陷落。
五年(1648年)闰三月,金声桓反清,清人恐怕傅上瑞为内应,与刘承胤同在武昌斩首。
恩格图 朝代:清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48 【介绍】: 清蒙古科尔沁部人,隶正红旗。
随皇太极征战,积功至本旗都统。
顺治间从入关,以功晋爵一等男。
从攻金声桓时,卒于江西军中。
章于天 朝代:清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48 【介绍】: 清辽东人。
崇德六年举人。
顺治三年累迁至江西巡抚。
五年总兵金声桓,副将王得仁挟于天叛。
清军围南昌,声桓惧于天泄谋,乃杀之。
共 29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