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晚晴簃诗汇·卷一十二【生卒】:1601—1678 【介绍】: 明末清初江南武进人,字仲升,号逊庵、黍庵。崇祯六年副榜。刘宗周弟子。上守边备御之策,不用。退居天台山中。清兵南下时,为僧,法名明昙,流寓福建建阳。旋参王祁义军,收复建宁,不久兵败,长子恽桢战死,恽桓与恽格被掳。后寻访得格,桓竞不知所终。日初收残兵入江西,见事不可为,乃归。闭门著书讲学,不改僧服。有《见则堂语录》、《不远堂诗文集》。
恽日初,字仲升,武进人。清诗别裁集
字仲升,江南武进人。
人物简介
【介绍】: 名或作宇昭。明末清初江南武进人,字云客,号半园。明崇祯九年举人。工诗画,与恽格称“石交”。所作竹石小帧,淡逸飘举。有《半园诗钞》。
人物简介
词学图录【生卒】:1620—1664 【介绍】: 明浙江鄞县人,字玄著,号苍水。崇祯十五年举人。南明弘光元年,首先响应同郡钱肃乐号召,参加义师,迎鲁王监国。隆武帝在福建自立,颁诏浙东,煌言自充报使赴闽,欲团结抗清。鲁监国二年,加右佥都御史,监张名振军至崇明。大风覆舟,脱归,结寨于上虞平冈。旋加兵部右侍郎。六年,与名振从鲁监国入闽。永历八年,会名振军入长江,遥祭明孝陵。名振死,煌言统其军。十二年,与郑成功率舟师北上,遇台风,泊舟山。次年,大举入长江,破镇江,至江宁城下。煌言以一军由芜湖进取徽州、宁国一带,克二十四县。闻成功以轻敌兵溃之讯,乃由徽州经浙江山地至天台。永历帝死后,知事不可为。散军居南田悬岙岛。康熙三年,被清军所获,至杭州遇害。葬南屏山阴。有《张苍水集》。
张煌言(1620-1664) 字玄著,号苍水。浙江鄞县人。南明弘光朝覆亡后,与同郡钱肃乐等奉鲁王监国,进兵部侍郎。鲁王败,入闽依郑成功。南明桂王立,擢兵部尚书。与郑成功大举入江,自督一师下皖地二十余城。郑成功失利退海上,遂成孤军。清康熙三年(1664),知事不可为,遂遣散部曲,退居悬岙岛,被执不屈,就义于市。乾隆谥忠烈。其诗古文辞,才笔横溢,藻采缤纷,昌明而宏伟,赡博而英多。亦工词,风格高抗,孤忠自托。有《张苍水集》,词在集中。张苍水诗文集·张序
冰槎集·引昔欧阳公「五代史」不为韩通立传,君子病之。然天下后世,莫不知周有韩矘目。清修「明史」、号称详备;虽甬上四烈妇亦为之列传,而独于苍水先生遗之,史臣之不职也。然天下后世,莫不知明有张苍水。苍水先生,书生也。当明亡时,不过一举子耳;乃胆薪弥厉、毡雪自甘,义帜纵横凡二十载。其言曰:『所争者天经地义,所图者国恤家仇,所期待者豪杰事功、圣贤学问』。呜呼!汉之武侯,足以拟之。顾其行谊虽不录于「明史」,而见诸私家箸述者美矣、备矣;独于世德之所自,犹付阙如。寿镛窃不自揆,既得先生遗集于其族裔张世伦所谓海滨遗老高允权本者,殆其侍卒史丙所藏者欤!爰依岁月,重为编次。更稽诸谱乘,得清池张氏「世德录」,复详考其世系。盖自宋文节公知白六世孙自然老人绍宗箸有「自然斋杂言」,以惩五戒、循五美垂训。又三传至伯祥,以「雍睦」名其堂;是为先生六世祖锡之从子。而先生之曾祖尹忠实作「世德录」者,又二传至两如,为人严毅正直。当先生绝裾去,自慰曰:『不负生平读书也』。张氏于有明三百年中,以自然老人开其始、以苍水先生保其终,岂偶然哉!因而叹夫官家之记载,不如谱牒之流传。今苍水后人虽无可考,而雍睦堂子孙实能宝其遗文、修其家乘;寿镛以疏族,犹得补阙拾遗,岂不重可贵欤!抑闻之:先生好士,士多归之。有叶振名者,时所称「叶六腐气」也。先生欲作「陶潜论」以斥逍遥泉石者,振名曰:『人心胥溺,幸二、三遗民高尚其事,留此面目』。先生乃止。罗子木者,佐先生开屯南田。既被执,先生与赵廷臣语次往复,子木抗声曰:『先后死耳,何必与若辈絮语』!先生初欲绝食,子木笑曰:『大丈夫死忠,任其处置可也』。二人固奇士,然先生舍命从善亦可见矣。寿镛既编先生遗集,惜「明史」之无传,遂取其荦荦大者补之,更叙其得书之由来,先生之风与「雍睦」之泽并千古矣!民国二十三年一月,后学张寿镛序。
于戏!此予槎上作也。昔之乘槎者,或为客星而直犯牛斗,或入女宿而得支机;故至今羡为胜事。予独不然。浮踪浪迹,当凄霰严霜,不得已而栖托灵槎;笔墨所及,都成冰声。则是槎也,非贯月也、亦非挂星也。而兹集所存,又皆晚节所依;于是以「冰槎」名。嗟呼!水泽腹坚矣、天根尽见矣,乃从凌云千丈间而欲论列古今、辨正华夏,不失君臣、父子、朋友之义,不其难矣哉!异日者,东风解冻,尚有相见此槎中人而兴叹者否? 岁在壬寅菊月朔,张煌言自识。 寿镛谨案:海滨遗老高先生允权跋,以「奇零草」乃公所自定;而「采薇集」乃释兵后作,公自注『起甲辰六月』,而七月被执矣,独未及「冰槎集」。顾先生自作「引言」既在壬寅菊月朔,则凡以后之文,皆非先生作「引言」时所编之文也。今通行各本,类皆羼杂;则仍宜依据最初之本。寿镛得先生文集于其后人张世纶者,即与「奇零草」同一笔墨录副者也;盖亦「高本」也。今依之编年,略参黄氏本(即章刻本),始辛卯、终壬寅九月;然仍非真面目也,得其似而已。奇零草·序
余自舞象,辄好为诗歌。先大夫虑废经史,每以为戒,遂辍笔不谈;然犹时时窃为之。及登第后,与四方贤豪交益广;往来赠答,岁久成箧。会国难频仍,余倡大义于江东,敹甲敿干,凡从前雕虫之技,散亡略尽矣。于是出筹军旅、入典制诰,尚得于余閒吟咏性情。及胡马渡江,而长篇短什与疏草代言,一切皆付之兵燹中;是诚笔墨之不幸也!余于丙戌始浮海,经今十有七年矣。其间忧国思家、悲穷悯乱,无时无事不足以响动心脾。或提槊北伐,慷慨长歌;或避虏南征,寂寥低唱。即当风雨飘摇、波涛震荡,愈能令孤臣恋主、游子怀亲!岂曰亡国之音,庶几哀世之意。乃丁亥春,舟覆于江,而丙戌所作亡矣;戊子秋,移节于山,而丁亥所作亡矣;庚寅夏,率旅复入于海,而戊子、己丑所作又亡矣。然残编断简,什存三、四。迨辛卯昌国陷,而笥中草竟靡有孑遗;何笔墨不幸一至于此哉!嗣是缀辑新旧篇章,稍稍成帙。丙申昌国再陷,而亡什之三;戊戌又覆舟于羊山,而亡什之七。己亥长江之役,同仇兵熸,余以间行得归;凡留供覆瓿者,尽同石头书邮:始知文字亦有阳九之厄也! 年来叹天步之未夷、虑河清之难俟。思借声诗,以代年谱;遂索友朋所录、宾从所钞次第之。而余性颇强记,又忆其可忆者,载诸楮端,共得若干首;不过如全鼎一脔耳。独从前乐府歌行不可复考,故所订几若广陵散。嗟乎!国破家亡,余谬膺节钺;既不能讨贼复仇,岂欲以有韵之词求知于后世哉!但少陵当天宝之乱,流离蜀道,不废风骚,后世至名为诗史;陶靖节躬丁晋乱,解组归来,著书必题义熙;宋室既亡,郑所南尚以铁匣投史眢井中,至三百年而后出:夫亦其志可哀、其精诚可念也已!然则何以名「奇零草」?是帙零落凋亡,已非全豹;譬犹兵家握奇之余,亦云余行间之作也。 永历十六年(岁在壬寅)端阳后五日,张煌言自识。 寿镛谨案:先生之诗,诗史也。一再散亡,仅存者此耳。顾「奇零草」为先生手订,时在壬寅端阳后五日;凡在是年是月是日以前始得入之,乃见真面目。而拾残剩于散亡之余,当以最初之本为依据;虽全谢山亦后定者也。今寿镛幸得海滨遗老高先生允权录本于先生后人,先生诗文略备。谨依其所注年岁,分年编定,不复分体;更参校张丈让三谓「得钞本于黄东井后人,徐闇公孚远各印朱色烂然、尚是永历间旧帙、余杭章太炎据以付印者」为之互勘,次其后先。以丁亥「閒居」为始、壬寅「北回示将吏」为终,以复先生手编「奇零草」之旧。寿镛谫陋,譬诸画家力求神象之肖,而能肖与否,惟力是视;倘更得画工润色之,使褒鄂皆真,尤所望也!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介绍】: 清江苏无锡人,字羲逸。画人物仕女,密致而不流于刻划,与恽寿平花卉、王翚山水并称。兼工水墨山水。
华胥(1627-1687),字羲逸,一作希逸,无锡人,画家,擅长人物、仕女。有《书余谱》一卷。(国朝常州词录)
人物简介
晚晴簃诗汇·卷三十九【生卒】:1632—1718 【介绍】: 清苏州常熟人,字渔山,号墨井道人、桃溪居士。诗画书法、竹刻鼓琴皆善。少时学诗于钱谦益,字画于王鉴、王时敏。康熙二十一年入天主教,继至澳门进耶稣会;前后在嘉定、上海等处传教三十年。所画山水,学黄公望、王蒙,又得唐寅意趣,丘壑层叠,风味醇厚。书法苏轼。后人以之与王时敏、王鉴、王翚、王原祁、恽寿平合称“清六家”。著有《墨井诗钞》、《三巴集》、《桃溪集》及《墨井画跋》等。
吴历,字渔山,号墨井道人,常熟人。有《墨井诗钞》、《三巴集》。词学图录
吴历(1632-1718) 字渔山。江苏常熟人。所居有言子墨井,故号墨井道人,又号桃溪居士。少孤,母以节著。清洁自好,于世俗多不厝意。尝问学于孝廉陈确,问诗于宗伯钱谦益,学画于太常王时敏,学琴于高士陈砥阮,皆得其指授。有"四王吴恽六大家"之称。著《桃溪集》、《三巴集》、《墨井画跋》。
人物简介
【生卒】:1632—1717或1720 【介绍】: 清江南常熟人,字石谷,号臞樵、耕烟、乌目山人、清晖老人。清山水画家“四王”之一,早年得王鉴、王时敏推许指授,博览大江南北收藏家名画。论画主张“以元人笔墨,运宋人丘壑,而泽以唐人气韵”。曾为康熙帝画《南巡图》。画派为一代所宗,世比之王士禛之诗,作品传世颇多。词学图录
王翚(1632-1717) 字石谷,号臞樵、耕烟散人、剑门樵客、乌目山人、清晖老人等。江苏常熟人。画有家学,初拜张珂为师,专摹元代黄公望山水。后转师王鉴,画艺大进。经王鉴推荐,又师王时敏。康熙三十年(1691年)奉诏入京,主持绘制《康熙南巡图》,三年后完成,荣归故里,以画终生。弟子众多,形成"虞山派"。与王时敏、王鉴、王原祁、吴历、恽寿平合称为"清初六家"。
人物简介
【生卒】:1635—1707 【介绍】: 清江南武进人,原籍徽州,字竹纡,号芋庄。明诸生。家贫,以教书卖文为生。欲建香草堂三楹,恽格、罗牧为之作图,二十年而堂不成。有《香草堂诗钞》。
人物简介
【生卒】:1642—1715 【介绍】: 清江苏太仓人,字茂京,号麓台。康熙九年进士,授任县知县,官至户部侍郎。善画山水。在朝屡被召鉴定内府名迹,充《书画谱》、《万寿盛典》总裁。与祖父王时敏及王鉴、王翚合称“四王”。词学图录
维基王原祁(1642-1715) 字茂京,号麓台、石师道人。江苏太仓人。王时敏孙。康熙九年(1670)进士,官至户部侍郎,人称王司农。以画供奉内廷。康熙四十四年奉旨与孙岳颁、宋骏业等编《佩文斋书画谱》,五十六年主持绘《万寿盛典图》为康熙帝祝寿。擅山水,承家法,学元四家,以黄公望为宗,喜用干笔焦墨,层层皴擦,用笔沉着,自称笔端有金刚杵。多弟子,形成娄东派,左右清代三百年画坛,成为正统派中坚人物。与王时敏、王鉴、王翚合称"四王",加上吴历、恽寿平又称"清六家"。 有《扫花庵题跋》、《雨窗漫笔》《罨画集》《麓台题画稿》等。
王原祁(1642年—1715年),字茂京,号麓台,一号石师道人,江苏太仓州(今江苏太仓市)人。清代政治人物、画家,“四王”之一。王时敏之孙。王揆之子。康熙九年(1670年)进士,授任县知县。行取给事中,不久改中允。历官有声。曾为宫廷作画并鉴定古画,后任书画谱馆总裁。官至户部左侍郎,人称“王司农”。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入直南书房,康熙帝常观其作画。次年奉旨与孙岳颁、宋骏业、吴暻、王铨等《佩文斋书画谱》100卷,康熙五十年(1711年)又主持《万寿盛典图》总裁。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卒于官。《清史稿》有传。
人物简介
【生卒】:1669—1732 【介绍】: 清江苏常熟人,字扬孙,号酉君,又号南沙。蒋陈锡弟。康熙四十二年成进士。初由举人供奉内廷,雍正间累迁礼部侍郎,充《圣祖实录》总裁。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工诗,宋荦列为江左十五子之一。兼以画名。卒谥文肃。有《青桐阁集》等。晚晴簃诗汇·卷五十六
蒋廷锡,字扬孙,号西谷,一号南沙,常熟人。康熙癸未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官至文华殿大学士。谥文肃。有《青桐阁诗集》。词学图录
蒋廷锡(1669-1732) 字扬孙,一字西君,号南沙、西谷、青桐居士,谥文肃。江苏常熟人。康熙四十二年进士,雍正年间曾任礼部侍郎、户部尚书、文华殿大学土、太子太傅等职,清中期重要宫廷画家。擅长花鸟。康熙逝世,雍正令重蒋重新编校《古今图书集成》。有《青桐轩秋风》、《片云诸集》。清诗别裁集
维基字扬孙,江南常熟人。康熙癸未进士,官至大学士,谥文肃。著有《青桐轩》、《秋风》、《片云》诸集。○文肃工绘花卉,品与恽南田敌。成进士后宫中极贵重之,流传世间者,真本绝少,马扶曦父子代作者,即可乱真也,少岁豪于诗,感时伤事,放情纵酒,一一寄诸永言,《青桐轩》诗皆未遇时作也。后此黼黻文明、敷扬大业诸篇未见镌本,故所录只有《青桐轩稿》中。
蒋廷锡(1669年—1732年)。字酉君、一字扬孙,号南沙、西谷,又号青桐居士,江苏常熟人,画家。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己卯科举人,康熙四十二年会试落第,诏以与何焯、汪灏一同殿试,赐二甲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康熙四十九年修《渊鉴类函》,康熙五十年修《佩文韵府》之纂修兼校勘官,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御纂周易折中》之南书房校对,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万寿盛典初集》之总裁官。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擢内阁学士,康熙六十年(1721年)充经筵讲官,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任《分类锦字》之校勘官。雍正元年(1723年)迁礼部侍郎,调户部。雍正六年(1728年)拜文华殿大学士,仍兼理户部事。次年加太子太傅。雍正十年(1732年)卒于任内。谥文肃。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粤ICP备17077571号关于本站联系我们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