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人物:
查继佐
相关人物:
共 4 位
。
共 52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同工曹,京兆府。看审城中可撤家舍
明 ·
成伣
七言排律
根本神都汉水阴,山回龙虎窈而深。
百年烟火纷成聚,万屋歌钟正闹吟。
阛阓纵横人似海,街衢交错土如金。
争寻隙壤开轩宇,分占幽蹊傍树林。
不是有心临魏阙,偶因无地斸层岑。
谁人能解青乌术,愧我空悲白发簪。
自信形骸犹矍铄,强扶筋力陟岖嵚。
重阳节近登高远,野菊花开满意斟。
邂逅故人同酩酊,团圞今日畅胸襟。
却凭官事成佳会,半醉归来日欲沈
(判尹姜用休,
左尹
韩斯文,参判金君谅,参议闵师骞同会。)
。
送韩右尹
(仁及)
以冬至使赴京。余时为
左尹
明 ·
许𥛚
七言律诗
贺节输琛万里程,吾僚忠信我王诚。
扬帆直渡将桥海,整辔仍经欲漆城。
马绊当蹊应自避,犬戎冲塞定遥惊。
预知蹈舞龙庭上,五色云开瑞日生。
送
左尹
郑公赴京
其一
明 ·
朴淳
七言绝句
边雪苍茫岁暮天,析津西去路三千。
向来知己非今日,不待临歧赠马鞭。
送
左尹
郑公赴京
其二
明 ·
朴淳
七言绝句
风沙何处笑颜开,客里辛盘岁又来。
朝罢紫微春已晚,落花飞送马啼回。
次宋掌令
(纯)
别章
明 ·
宋钦
七言绝句
君有尊师我族亲,好将诗酒乐馀春。
心谈此日相虚受,晚节犹期德业新。
按:校知止堂遗稿。其七代孙命贤所辑刊也。以此诗系于嘉靖辛丑四月。知止堂以左参赞谢恩。乞递蒙允南归。而倾朝饯别时倡和之作。而第考俛仰公家状则辛丑。已到同枢。行大司谏。而非掌令矣。疑此乃是丙戌以后戊戌以前出入掌令时所次别章也。知止堂丙戌莅全州。己丑。移潭阳府使。癸巳。升嘉善。擢全罗道观察使。甲午。以母年九十九辞递。丙申。母卒。戊戌。选清白吏。升嘉义
左尹
。擢兵曹判书。此诗或作于癸巳离潭阳之时欤。
挽李一斋
明 ·
崔应龙
五言律诗
坐上春将暮,承颜讲讨时。
操存论更紧,人道辩无遗。
格说开群蔽,危言起众靡。
仙踪追莫及,非独恸吾私
(汉城府
左尹
崔应龙)
。
题榜会褉帖
明 ·
李埈
七言律诗
余之将赴真珠也。壬午同榜领府事尹可晦领相吴汝益兵判李玉汝判敦宁金景择知中枢李伯彻吏判郑景任行副护军尹时晦
左尹
柳励仲佥知尹君晦金一叔经历李迪夫。设榜会于忠勋府。仍饯余行。壬午去今四十九年。而同榜之无恙在洛者如此之盛。金章华发。赫赫相照。望之若图画中人。其数过于香山九老。而又其达官贵卿之多。彼所不及。未知风流娴雅比方前后亦何如也。皆谓一时隽游。不可无识以为别后面目。遂用一律。录呈座上。
紫绶金章鹤貌清,何如洛社会群英。
曾同五十年前榜,今作三千海上行。
夙债纵酬山水郡,远游何耐弟兄情。
别来面目凭谁记,数幅冰纨眼转明。
崔
左尹
濂挽
明末清初 ·
金尚容
七言律诗
戎幕从军记昔时,蛟龙城下惯相迎。
擎天壮志人谁识,满腹雄图老益奇。
莫逆襟期连伯仲,忘年交契去毛皮。
才终一甲还玄宅,长恸非徒为我私。
嘉善大夫礼曹参判李公神道碑铭
明 ·
李廷龟
呜呼。此少宗伯李公而立之墓也。而立与余生同甲子。恒以白首为期。余尚踽踽人间。而而立之墓草。已十枯矣。伤哉短也。而立无子择为子者。而取其仲氏今赞成公之第六子曰志裕而子之。志裕乃以赞成公之状。拜且泣而言曰。吾先子不幸早世。今不肖孤之所可自尽者。惟有托不朽。为地下重耳。凡先子之执而娴于辞者。莫公若。敢拜以请。噫。而立有子矣。余之于而立。无异于赞成公之于而立。余之知而立。奚待乎赞成公之状。即微志裕请。而立之墓。余乌得无言。而立姓李。名尚信。系出骊江。世有闻人。入我朝。有讳继孙。官卒兵曹判书。谥敬宪。尝为永安观察使。治尚文教。选士之开敏者。亲为程督讲习。武悍之俗。一变弦诵。北人立祠祀之。公其五代孙祖讳士弼。弘文馆应教。考讳友仁。司宰监佥正。俱赠领议政。兼带照常。妣阳川许氏。壮元及第坰之女。赞成硡之孙。有四子皆显。仲则赞成公。公于序季。自幼重迟不戏。动止自矩。好读书喜敦修。中戊子司马。己丑。文科选槐院。荐内翰升奉教。壬辰。病递。及上西幸。公之二兄谓公曰。我俱在从列。当从汝适。官卑而居散。母从亦可。汝亦从。谁亲侧者。公曰。既委质官。宁有大小。义不可苟。遂奉亲安于净地。径趣行在。稍迁礼、兵佐郎。转正言。俄充贺至书状官。复命于定州。自是十年间为司书、文学、辅德、执义各一。掌令、司谏二。选玉堂。自修撰至典翰。而校理、应教则再。荐中书为舍人。再为御史于关北。则甲午贼退后。巡按于岭南。则己亥饥馑时。安抚也。宣布咨询。咸宜时措。时天兵在岭南者。专靠山东运米。腐朽不堪食。公饬官厨。亦辍白餐。自供与天兵所食等。由是怨声始寝。李相公元翼为都体察使。开府湖岭。辟公为佐协赞幕画。南土大喜。未竣事。徵拜应教。无何。承旨缺。公格于未准资。特命注拟。遂擢为同副。一岁中。升至都承旨。近世莫有。递授户兵参议。壬寅诏使时。为都司迎慰使。亦荣选也。历祭酒。再长薇垣。皆不久引疾。乙巳。为冬至使。本国曾请贸焰焇。累奏而不获命。至是。命公兼奏。公竭诚敷对。始得准旨。遂为恒式。宣庙大悦。特升秩。公上疏辞。上奖谕不许曰。使乎使乎。岭南地广事殷。号难治。时又夷使新款。接御缓急。动关国体。舟师弊积。公私不相保。特廷举属公为按使。公精心熟讲。夙夜祗慎。事以办治。而公病矣。上章乞免。舆还京。拜京兆
左尹
、礼曹参判。皆辞。至庚戌三月竟卒。讣闻。上命有司吊赙。予祭一坛。葬在安山瞻星里。夫人。正言俞大脩之女。判书绛之曾孙。德恩君宋麟寿之外孙也。有至行。公殁。执丧逾制。绝盐酱。哭擗如袒括初者三年。服阕犹不脱衰。粒米不入口。唯齧菜根。以不至灭性者。今十年如一日。公嗣子志裕。中进士。秀而嗜儒。娶参判权憘女。生四男。曰邦镇、世镇。馀幼。公之侧室子曰志复。幼。公神识凝远。不妄笑语。饬躬有常度。居恒以宋朝名臣言行及自警编为范。遇事周详。无细大无。敢不思。既审知其当为。则乃复勇行。亦能嶷嶷有立。尝为献纳。与司谏李时彦上劄。论时政阙失。极言宫闱事无忌讳。闻者缩颈。而宣庙嘉其切直。升一资奖之。诤路增气。一时艳传。公早年科第。蝉联登簉融显。固是自致。未尝濡迹竞进。当倖臣窃柄。有意汲引。而再不就谏长。亦其志也。常欲辞荣途。乞外庸得展布素蕴。而暂试南服。遂以不起。悲夫。铭曰。
敬宪以文开荒屯,有不尽者遗之孙。
诸孙矫矫如跃龙,公惟其季烨而丰。
危不弃义志乃遂,君亲道全两无愧。
白简谔谔惊天阊,圣心虚己回恩光。
福星两路苏疲癃,濡如膏雨和条风。
敷奏于天天格忱,邦之利用赖至今。
额额南藩最重寄,舒以任烦政乃理。
施之未竟短途促,畀之何丰夺何速。
瞻星之丘郁苍苍,有蕴斯藏发必长,俾尔嗣人炽以昌。
海平府院君月汀尹公神道碑铭
明 ·
申钦
四言诗
不佞钦之朝京师也。月汀尹公为上价。简易崔公岦副之。两公俱称文章老师。而若月汀公问学声望。实为世之山斗。钦时少年。磬折随行于两公间。月汀公进而提诲之尤勤。契许之义。在罄咳唯诺之外。竣事还益愈。及钦之捍文罔也。公尺牍讯死生。十年如一日。尝以所著述。托钦弁卷。而丙辰冬。钦鞮屦东去。公亦下世矣。越八年癸亥。公之侄左议政尹公撰公行状谓钦曰。知叔父莫如公。公宜铭其神道。噫。钦何敢辞。谨以左揆行状次之曰。公讳根寿。字子固。月汀其号也。氏出善山。其始有司空君正。显于丽。冠冕相承。入我朝。有讳彰。杨州牧使。讳达成。阳城县监。高祖曰延龄。进武副尉。曾祖曰继丁。掌苑署掌苑。祖曰希琳。副司勇。考曰忭。军资监正。有再室。后夫人玄氏副司直允明之女。夫人育二男。长曰斗寿。议政府领议政。号梧阴。其次即公也。联璧腾华。同升一时。位遇勋名。或甲或乙。推恩三代。赠考议政府领议政海澄府院君。祖考议政府左赞成。曾祖考吏曹判书。夫人皆视贵。公以嘉靖丁酉生。聪明颖悟。钟于天赋。甫十岁。已通孝经小学四子等书。能晓历代事迹。从议政公在三陟府。议政公尝阅类聚文字。公皆暗记。举问一二。应对如响。议政公益奇爱之。语夫人曰。此儿必大成。吾虽未及见。夫人当享其养。未久议政公卒于官。公随母夫人还京终丧。业日进。声名出前辈上。戊午。中文科别试。补承文院权知副正字。庚申。承政院注书春秋馆记事官。以史才闻。辛酉。终更资。庳叙从品。奉常寺主簿。夏。为养乞县。出监涟川。壬戌。入为弘文馆副修撰。请伸雪赵静庵光祖。明庙不悦。希旨者揉椎之。除果川宰。癸亥。梧阴公为铨部郎。沮倖臣李梁子铨荐。为梁所中。弟兄同被谴。梁败。授承文院校检。二年不调。以梧阴公居铨地也。甲子。迁刑,兵曹郎知制教。秋。以御史。检灾伤于关右。转直讲副校理。乙丑。吏曹佐郎。丙寅。副校理兼校书馆校理,汉学教授。赞价朝京。拜吏曹正郎。丁卯。赐暇湖堂。历检详舍人掌令执义司艺副应教。又以灾伤御史往岭南。庚午岁俭。湖西民大饥。公受救荒御史之命。赈恤殚诚。民多赖活。自是公不出馆阁。应教,执义,司谏者六。舍人者十三。典翰直提学者再。司仆,司宰正者一。壬申。升通政。同副承旨。跻右副左副。递拜佥枢。移大司成。作成有方。士争兴砺。癸酉。以奏请副使朝京。辨宗诬。加嘉善大夫。甲戌。以汉城右尹出按庆尚。崇儒礼士。过先贤祠宇。必操文祭之。乙亥。瓜代除同枢。道拜副提学。丙子。大司宪判决事。丁丑。京畿观察使。戊寅。罢。时士论携贰。喜事者搆公兄弟。谋陷机辟。金公继辉为大谏。言公兄弟才学并著。士流进退非轻。不可以闇昧累人。士论是之。己卯。除江陵府使。以亲老不赴。旋授开城留守。开城俗逐什一为业。文风渐替。公至则一新之。士有知读书识事理者。亲与为客主礼。观游宴饮。必召与之。多士为公至设斯文宴以相庆。未踰岁彬彬有弦诵之风。故都山水饶佳境。公莅事之暇。命驾径造。遇会心处。辄悠然舒啸以为乐。不以春明门外为天涯也。开人至今道公姓名不衰。梧阴公同被斥。知延安府。延距开才宿舂。吉日良辰。侍母夫人来往。轩盖联翩。称觞上寿。当世传以为盛事。辛巳任满。拜军职。壬午。
左尹
。癸未。黄海道观察使。以亲老递。再为大司成大司谏。迁副提学,吏曹参判。甲申冬。丁外艰。致毁踰礼。丁亥制除。拜军职。授
左尹
工曹参判副总管。己丑。宣庙以宗诬未尽雪。会典不即降。特简公申奏兼进贺使朝京。公敷奏明允。诚竭辞达。礼部尚书于慎行见其文大异之曰。藩邦有人矣。皇上特命宣示内阁秘史所载本国世系正本。并颁会典全编。宣敕于皇极门内。翰林学士将礼。盖异数云。还朝。宣庙嘉悦。告成于宗庙。进公资宪大夫刑曹判书。赐田宅臧获。庚寅。拜大司宪。礼曹判书兼知经筵春秋馆事艺文馆提学。同知成均馆事。策光国勋。加正宪大夫封海平君。俄为大司宪礼曹判书。夏加崇政大夫议政府右赞成判义禁府事。秋。士祸作。名卿贤士贬窜殆尽。公与梧阴公并被波及削爵。退居广州村舍。只以书簏自随。萧然若寒士。宣庙令本道存问公赐米豆。壬辰。倭贼大举入寇。傅国都。宣庙西幸。急召公兄弟复原封。驾次东坡馆。召公入。慰谕备至曰。卿兄弟勿离予。生死以之。到平壤。承命告急于广宁。还报义州行在所。加崇禄大夫工曹判书。旋加辅国崇禄大夫礼曹判书兼知经筵弘文馆大提学艺文馆大提学知春秋馆成均馆事。已而控辞判中枢府事。驾住西塞。国脉如线。朝廷草草仅全墙壁。公能以忠义。入赞帷幄。出傧皇朝将士。半岁之间。三赴广宁。六赴辽东。开陈请援。无不动听。癸巳。皇朝兵讨倭贼之在平壤者。帝敕遣兵部侍郎宋应昌。经略朝鲜。朝廷拣接伴。公膺之。当肯綮周旋。咸得其宜。一路军兴。倚公施措。经略雅重公。其还也。亦同公入辽。宣庙将还故都。公以接伴故未得从驾。宣庙解所佩宝刀及雕玉赐公曰。此予平日手中物。卿可佩之。时以念予。甲午。以奏请使朝京。乙未。以接应皇朝将领去留者下岭南。寻拜左赞成。劄陈进兵便宜累千言。丁酉。倭贼再抢近畿。公陪中殿在遂安。闻大驾捋南幸。陈劄愿执羁靮。仍赴朝。兼判义禁府事。庚子。兼知经筵。同校周易。辛丑。梧阴公卒。公时年近七十而持服哭泣不懈。甲辰。录扈圣勋。戊申。宣庙宾天。庙号称祖。公引经陈之。且上章言奴酋必动之形。自请往见吴游击宗道。以得其情。因言西比边备甚悉。其言后竟验。自以年侵。拟未亡展省先王陵寝。移书选部。请为康,穆两陵祭官。内批以公为先朝一品宰臣。年满八十。赐米豆酒肉。岁以为常以优之。继有赐几杖之议。公不宁于心。苦辞于宗伯止之。八月。得微恙。内医承教来胗。辍太医院方药赐之。竟不起。享年八十。讣闻。辍朝二日。赙赗有加。遣礼官致吊祭。官庀丧事。卿士大夫下及舆台。闻公殁。无不咨嗟曰。贤宰相亡矣。某月某甲。窆于长湍临江县艮坐之原。公夫人曰赵氏。丰壤望阀。节度使赠赞成安国之女。有阃范克内相。封贞敬夫人。先公二十四年卒。其葬与公原同而圹异。育六男一女。长曰皖。进士。掌乐院佥正。娶生员李磐女。生一男四女。次曰晊。进士。加平郡守。娶佥正南应瑞女。生四男三女。次曰昭。娶郡守韩景祐女。生一男。次曰曘。进士。娶忠义卫郑福龄女。暶娶府使李遵宪女。𪱃娶李庆祺女。女曰尹闻性。自曘以下皆无后。侧室子曰昶。学官。女适吕祉吉。曰应之曰白海民曰尹弘达曰尹烇曰李明翼。皖之出也。曰择之曰尚之曰悦之曰宗之曰洪遇亨曰金泰基。晊之出也。曰挺之。昭之出也。馀未行。公仪表端秀。资禀英发。少好学。从事于性理之书。如通书,经世书,东西铭,太极图说。靡不师承。访退溪李滉,南冥曹植。论朱,陆同异。得其印證。退溪称曰。子固聪颖绝伦。他日造诣必远。从成牛溪浑,李栗谷珥游。为莫逆交。皆称公文雅。世罕其比云。事母夫人极其孝。事兄如严父。遇诸侄如己出。待内外宗戚。一以诚信。不为表襮。祭必洁斋。视具必躬。讳日号哭将事。老而犹虔。兄嫂寡居。捐俸以救。割恩赐奴婢与之。急难恤灾。不以死生贵贱贰视。恒教子弟曰。张公艺九世同居。固难矣。然其百忍字。不免强作。一门之内。诚意相孚而已。奚至于百忍为。人能孝悌忠信则虽不得谈义理通天人。不害为善人。为学。将以行之。学而逊于行则非学也。其秉心也易直子谅。其接物也平淡简率。好善爱士。宠引儒学。布衣寒素。屦满于户外。未尝以恶言詈人。未尝以调谑戏人。未尝抉人隐微。惟不能容人之过。不假以辞色。久侍经幄。临筵讲义。剖析精微。引喻备至。累知贡举。其所甄拔。多知名士。尝荐权慄,郭再佑将才者屡。两公果有功如公言。尤娴于礼。善华语。华使至。公必当之。隆庆丁卯。诏使许国,魏时亮等至境上。而明庙升遐。宣庙即位。吉凶礼交。事非预讲。而公受问礼之任。酬酢如素定者。许使称之曰。佳士也。四使燕京。十渡鸭江。而无倦色。公诸侄朝京。皇朝人必问公安否。宣庙答公劄曰。卿学高勋高。予爱其博雅。公之实迹也。功冠一代。位班三事。历事三朝五十九年。自公卿以及郎署。多门生故吏。所至莫不俯伏擎跽执子弟礼。公益谦卑无矜容。朝廷设耆老所。待宰相年七十者。春秋赐宴。礼数犒享。夐越常制。公一再参。后不肯往。或问其故。公曰。余实眇福。何乃每当殷礼。安于恭俭。守以清白。食不重肉。坐客无毡。壬辰以后。不能备第舍。梧阴公捐赀置宅以与公。其淡泊类此。丙辰夏。欲展省外亲丘龙于湖南。为子侄所止。盖贼臣当朝。有废母之议。公之微意。不欲处乱邦也。平生嗜书。畜古今书籍数千轴。手不释卷。遇小疑。随手抄记。号习于文者。则虽卑幼必叩问。倡为古文。以先秦西京为主。而酷好司马子长。为诗宗盛李。好观皇明诸家。信阳,北地,凤洲,沧溟。旷世神交。慨然有不并世之叹。使公生乎中国。丽泽于嘉隆诸钜公间。以究其所诣。则方驾并驱。未知孰为秦楚。耳食之徒。其窥闯公藩垣者。亦鲜矣。皇朝学士陆可教,行人熊化两人序公文曰。有古作者风。其真知言哉。公恒言吾东方非无文章。虽名家。不无俚语。此不及中夏云。公书法甚劲。正论者推为永和体。著四书吐释,马汉史抄,韩文质疑,松都志,朝天录,朝京唱酬及诗文若干卷藏于家。世道之否泰。系人才之用舍。当壬辰之初。公与梧阴公俱起废。或居岩廊之上。或任辞命之重。熸乱底平。宗社再造。事业炳烺。日晶星焕。若公者。其关世运之盛衰者非耶。铭曰。
古称文者,贯道之器。
照烛三才,辉丽万汇。
人亦有言,不朽盛事。
粤我海东,作者肩比。
体无定位,或三或二。
以古为的,世鲜其至。
公能倡始,手揭赤帜。
文祖先秦,诗宗盛李。
声因气成,语由意备。
汇而为渊,浑浑㳽㳽。
敷而为英,灼灼其花。
皇朝宗匠,信阳北地。
弇园雪楼,互执牛耳。
公于其间,思欲方轨。
经纬于时,其用也贲。
黼黻王猷,济艰弘理。
年登大耋,勋纪太史。
上公之秩,伯仲相倚。
存而三达,猗欤有自。
殁有三立,昧者其起。
龟趺螭首,铭而无愧。
共 52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