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凉世态可能堪,肺腑唯蒙长者谙。
耐久敢忘三世好,同庚况有两家男。
我嗟风树徒悲苦,君奉庭闱备旨甘。
他日相看两黄发,愿为邻舍话田蚕。
每叹学诗如学仙,未能换骨谩成篇。
翰林万丈光常在,著作三都赋蚤传。
半世无成负便腹,终年有味耸吟肩。
明珠何事轻弹雀,多谢高情未弃捐。
戴先生,日饮五斗醉不得,再饮一石不肯眠。
昨从桃源来,两袖携风烟。
长安道上小儿女,拍手拦道呼神仙。
马如游龙花如雨,蹴踏春秋作朝暮。
东方不作窗间戏,上帝还令海边去。
海边玉虹夜不收,贝宫珠阙皆蛟虬。
芝田玉树久相待,天上老仙那肯留。
戴先生,鉴湖之水三千丈,不可以鉴可以酿。
明朝亦脱锦袍去,与汝酣歌钓船上。
注:田汝成《西湖志馀》云:虞伯生际遇文宗,置奎章阁为学士。顺帝为明宗子,文宗忌之,远窜海南。诏书有曰:「明宗在北之时,自以为非其子。」伯生笔也。文宗晏驾,宁宗立,八月崩,国人迎顺帝立之。伯生时在江西,诏以皮绳缚腰,马尾缝眼,夹两马间,逮捕至大都。嫉之者为十七字诗曰:「自谓非其子,如今作天子。传语老蛮子,请死。」至则以文宗亲改诏稿呈,顺帝览之曰:「此我家事,岂由尔书生耶!」遂得释。两目由是丧明。按《元史》,伯生在文宗朝,中丞赵世安尝以集病目就医为请。幼君殂,大臣用至大故事,召诸老臣赴上都议政,集在召列。马祖常使人告之曰:御史有言,乃谢病归。无马尾缝眼之事,稗史流传,恐未足以徵信也。
归田诗话:虞伯生际遇文宗,置奎章阁为学士。顺帝为明宗子,文宗忌之,远窜海南,诏书有曰:「明宗在北之日,自以为非其子。」伯生笔也。文宗晏驾,宁宗立,八月崩,国人迎顺帝立之。帝入太庙,斥去文宗神主,而令四方毁弃旧诏。伯生时在江西,命以皮绳拴腰,马尾缝眼,夹两马间,逮捕至大都。嫉之者十七字诗云云。至则以文宗亲改诏稿呈,顺帝览之曰:「此朕家事,外人岂知?」遂得释。两目由是丧明,不复能楷书。
函史:侍臣有以诏本侍读学士虞集所草者,请罪之。王嘻笑曰:「此我家事,岂繇彼书生?彼代书佣耳!」赐酒币遣归。
石洲诗话:田汝成西湖志馀所载「顺帝即位时,马尾缝眼,由是丧明」之事。为此说者,第因文靖晚年目疾,而傅会之耳。予前年得宋宣和画猫卷,有文靖题云云。至正五月夏,仙井虞集。笔势尤苍逸。信乎前说之诬也。
冥鸿上汉去遥遥,四海杯看五岳岧。
鹏击九霄初览德,鹓行千列立熙朝。
云开贝阙随仙仗,日绕龙颜听帝箫。
朝退佩声归院处,数莺百啭柳千条。
按:尤庵宋先生(时烈)曰。右金相公乖崖所作也。旧有亲笔所写本。八世孙金吾郎(渷)藏其宗子(得河)家。其家去年失火为烬。惜哉。改写一律。赠其九世孙(得洙。)时□崇祯阏逢困敦观之上浣。
躧步出郭门,凉沙朗朝日。
迤逦入丛林,花宫眩丹漆。
巍巍豫章台,万木四排比。
高宴集友于,讨论及刊述。
清风吹素襟,古调和瑶瑟。
会心岂在远,快意亦多术。
遥睇天际帆,翩翩若风乙。
《静志居诗话》:南昌郭外有龙光寺,万历乙卯二月,豫章诗人结社于斯。宗子与者十人,知白之外则宜春王孙谋𠟍文翰,瑞昌王孙谋雅彦叔,石城王孙谋㙔郁仪,谋圭禹锡,谋臶诚父、谋堢藩甫、谋垦辟疆,建安王孙谋瑴更生、谋堙禹卿。谋𠟍缉其诗曰《龙光社草》。
岩壑苍然处,身心入此深。
感君历烟路,相访至钟林。
昏树倦停策,遥峰寒待琴。
清宵陈茗粥,聊见古人心。
亦有同心侣,遥遥问薜萝。
其人即冰雪,相向在星河。
我法尊龙性,时情忌凤歌。
何如黄叶下,灯影炤维摩。
岭南雄镇是东莱,圃隐曾从此路回。
学士能光先祖业,边氓应讶昔人来。
威驱鲛鳄风涛静,气积冰霜瘴雾开。
久在原城观美政,已知今日试奇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