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生卒】:1562—1626 【介绍】: 明常州府无锡人,字云从,改字存之,号景逸。万历十七年进士,授行人。以疏诋杨应宿,谪揭阳典史。遭亲丧,家居三十年。天启元年,进光禄少卿,疏劾阁臣方从哲,夺禄一年,改大理少卿。四年拜左都御史,揭崔呈秀贪赃秽行,为阉党痛恨,削籍归。与顾宪成在无锡东林书院讲学,海内士大夫称高顾。时阉党专政,东林党人遭迫害。不久,崔呈秀复矫旨遣人往逮,攀龙投水死。有《高子遗书》。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云从,无锡人,万历己丑进士,除行人,谪揭阳典史,起光禄寺丞,历官刑部侍郎、都察院左都御史。崇祯初,赠太子少保兵部尚书,谥忠宪。有高景逸诗。维基
高攀龙(1562年—1626年),字云从,改字存之,号景逸,直隶无锡(今江苏)人,东林党领袖,同进士出身。万历十年(1582年)壬午科应天乡试,万历十七年(1589年)登进士,授行人司行人。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为赵用贤之事上疏指责首辅王锡爵,又与户部郎中杨应宿互相攻击,谪揭阳县典史,回乡家居近三十年。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与顾宪成等人于东林书院讲学,时称“高顾”。明熹宗即位,起用为光禄寺丞,官至左都御史。在铲除外戚、权贵及浙党方从哲的斗争中发挥很大作用。又主张澄清吏治,反对恢复征商。天启四年(1624年),因为揭露魏忠贤党人崔呈秀贪秽而被罢官,再归故里。天启六年,魏忠贤命人伪造织造太监李实的奏本,诬告高攀龙、周起元、周顺昌、缪昌期、李应升、周宗建、黄尊素七人贪污白银十馀万两,高攀龙从容不迫,先去拜谒宋儒杨中立庙宇,而后跳水自沈而死,其自尽之处即为今“高子止水”。
人物简介
【生卒】:1566—1641 【介绍】: 明浙江馀姚人,字美度,一字相攸,号六桐、桐柏、槲园居士、紫金道人。万历四十七年进士。授新会知县,为治有声。迁大理寺评事,改工部主事。以不肯监魏忠贤生祠工削籍。崇祯初再起,历官广西按察使。工诗文,尤善词曲,有传奇《双修记》、《鸾□记》、《金锁记》(一作袁于令作,或经于令修改)等,及杂剧《易水寒》、《北邙说法》、《团花凤》、《金翠寒衣记》、《骂座记》及总称《四艳记》之《夭桃纨扇》、《碧莲绣符》、《丹桂钿合》、《素玉梅蟾》等。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美度,馀姚人。万历己未进士,除知新会县。考选左迁,历工部主事。天启中,削籍。崇祯初,复起,仕至广西按察使。维基
叶宪祖(1566年—1641年),字美度,一字相攸、号六桐,解园居士、紫金道人等,浙江余姚人,晚明剧作家、戏曲家,吴江派代表人物。少年好学,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中举人,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方登进士。官广东新会县知县,因政绩显著,升调至北京任御史。与东林党人黄尊素儿女亲家,遭奸臣魏忠贤排斥,降为大理寺评事,转工部主事,因阻止在长安街建魏忠贤生祠,遭革官撤职回乡。崇祯帝即位后,朝廷再次起用叶宪祖。叶宪祖历南京刑部主事,四川顺庆府知府,辰州兵备副使,沅州兵备副使,转四川参政、广西按察使,皆未任。
人物简介
黄琜(16世纪—1610年),字玄成,号凤东、凤署,浙江绍兴府馀姚县人。黄琜本名黄应玄,孺名黄学,是追赠太仆寺卿黄曰中的同辈、万历丙辰进士黄尊素的族父,为国子监生员时经义有名气,但间中偏离规矩,万历十六年(1587年)中浙江乡试举人第十四名,之后某次参加会试中,考官陶望龄拿出一份考卷对同僚说:「这一份卷必定是馀姚黄应玄的。」拆去糊名果然如此,他得知后为之折服,于是拜对方为师。其后他担任北通州儒学学正,到三十八年(1610年)会试中式第四十七名,成第三甲二百十一名进士,授文林郎,不久去世,葬在慈溪黄土岭。
人物简介
维基【生卒】:1572—约1646 【介绍】: 明末清初山东沾化人。明万历四十一年进士。天启初为兵科给事中,魏忠贤党“十孩儿”之一,献计汰军以削经略孙承宗之权。又劾罢周启元、韩爌等,代主事曹钦程疏劾周宗建、黄尊素等。崇祯间入逆案。入清,在乡杀李自成所置县官,得授顺天府丞。以老乞休。寻以故革职为民。
李鲁生(1572年—1646年),字尊尼,山东济南府滨州沾化县人。明末清初政治人物。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甲午科山东乡试举人,四十一年(1613年)癸丑科进士,历鱼台、邯郸、祥符、仪封知县,天启三年考选,六月授兵科给事中,投靠魏忠贤,列“十孩儿”之一。当时京城有“官要起,问三李”之说,“三李”即指李鲁生和礼科给事中李恒茂、御史李蕃。顾炎武在《圣安本纪》中也有“一周二李,其权莫比”的记载,其“一周二李”即指周昌晋、李蕃、李鲁生。四年弹劾应天巡抚周起元,致其削籍。荐举阮大铖、陈胤丛、陈尔翼、张素养、李应荐、马逢皋、李嵩、杨春茂、高弘图、王大年、张捷十一人。五年廷推,疏议大学士韩爌,削其籍。十二月议改书院为忠臣祠,祀故辽阳死难文武诸臣。六年二月升吏科右给事中,十一月升兵科左给事,疏请用蒙古攻东奴,以舒属国之困。七年与检讨李明睿典试湖广,八月叙宁锦大捷功,升一级,赏银十五两,升太仆寺少卿。崇祯元年(1628年),以阉党被弹劾,削籍为民,遣戍山西平定州,遇李自成乱,逃回故里。顺治元年,在乡杀李自成所置县官,受王鳌永招抚,授顺天府丞。二年七月,升顺天府尹。三年五月,以年已七十五告老。七月由于受到顺天督学曹溶滥送贡监贪腐案牵连,被削籍为民,寻卒。著有诗集《海月楼集》。
人物简介
【介绍】: 明青州府益都人,字季卿,号𡸷阳。万历二十六年殿试第一。官修撰,分校礼闱,典试江南,所选士后多为名臣。官至礼部尚书,忤魏忠贤,削籍。有《𡸷山集》。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季卿,益都人。万历戊戌赐进士第一,除修撰累官礼部尚书赠太子太保有𡸷山集维基
赵秉忠(1573年—1626年),字季卿,号𡸷阳,山东青州府益都县人,明末状元、政治人物。赵秉忠生于明神宗万历元年(1573年),十五岁补府学生。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举山东乡试第九名,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联捷一甲第一名进士(状元)。 授翰林院修撰。历任侍读学士、礼部侍郎,官至礼部尚书。明熹宗天启二年(1622年)被黄尊素弹劾去职。天启六年(1626年)去世。明思宗崇祯三年(1630年)追复原官,赠太子太保,赐祭葬。
人物简介
刘仲斗,字祖梦,南直隶宁国府宣城县人。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丁酉科应天乡试举人,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联捷戊戌科进士,授浙江金华县知县,擢户部广西司主事,三十七年与行人丘懋炜典广西乡试。官至湖广上江道副使,后罢秩家居,横行霸产,鱼肉乡民。天启元年(1621年),黄尊素代理宣城知府,刻意逮捕刘氏作恶僮客,并劝告刘氏要自爱。但刘仲斗不听,竟然派人抓官府小吏关进自家私狱。黄尊素得知,亲自带人到刘家私狱救下小吏,将抓人的家丁拘捕入狱。一时物议沸腾,受冤的百姓纷起向知府告状,刘仲斗为消灭罪证,将自家的私狱焚毁。不料火势延烧三日,将整个府第化为灰烬。刘仲斗大恨,通过各种关系要弹劾黄尊素。巡按御史易白楼巡视宣城,审理此案,又抓刘家奴仆二人遣戍,发配其党羽十余人。
人物简介
【生卒】:1582—1626 【介绍】: 明苏州府吴江人,字季侯,号来玉。万历四十一年进士。历武康、仁和知县,有政声。入为御史。天启初,魏忠贤、客氏乱政,首疏弹劾,次年复三疏劾之。忠贤矫旨削其籍,诬以赃罪,下诏狱酷刑致死。崇祯时追谥忠毅。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季侯,一字来玉,吴江人。万历癸丑进士,除知武康县调仁和擢福建道御史巡按湖广及珰祸追赠太仆卿谥忠毅维基
周宗建(1582年—1626年),字季侯,号来玉。直隶苏州府吴江县(今江苏吴江市)人,明末政治人物,官监察御史。天启间上疏弹劾权阉魏忠贤,下狱致死。为东林七贤之一。尚书周用之曾孙。少时听杨继盛故事,曾叹道:“忠悯(杨继盛)不死!”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中进士,授武康县知县,又兼摄德清县。四十四年大计,以异等调繁仁和县,暂授工部主事,予假归。天启元年(1621年)改升福建道御史,巡按湖广。天启元年,为顾存仁、王世贞、陶望龄、顾宪成请谥。天启二年(1622年),弹劾魏忠贤与客氏乱政,激怒明熹宗,因诸大臣力救免死。次年巡按湖广,丁父艰归。他在巡按湖广时上疏弹劾大学士冯铨之父冯盛明,冯为阉党,指使其门生工部主事曹钦程弹劾东林党四人周宗建、张慎言、李应升、黄尊素,诬其重金贿赂熊廷弼,遂被锦衣卫逮捕入京,关入诏狱,御史倪文焕等诋周宗建等讲学为伪学,疏曰:“聚不三不四之人,说不痛不痒之话,作不浅不深之揖,啖不冷不热之饼。”,六月十七日死于狱中,年四十五岁。
人物简介
【生卒】:?—1628 【介绍】: 明保定府定兴人。举武会试,擢锦衣卫都指挥佥事。天启四年官镇抚司。党于魏忠贤,略晓文墨,性残酷,频兴大狱,毒刑拷打。与田尔耕、崔应元、杨寰、孙云鹤有“五彪”之号。杨涟、左光斗、黄尊素、周顺昌等皆死其手。诸人供状,皆显纯自为之。及忠贤败,被杀。
人物简介
晚晴簃诗汇·卷一十一【生卒】:1610—1695 【介绍】: 明末清初浙江馀姚人,字太冲,号梨洲。黄尊素长子。尊素以劾魏阉死诏狱。明思宗即位,宗羲十九岁,入都讼冤,袖锥锥许显纯。归,治葬既毕,专心治学,受业于刘宗周。崇祯十一年,与吴应箕等作《留都防乱公揭》攻阮大铖,大铖恨之入骨。福王立,大铖欲杀宗羲等百四十人,以清军南下未果。宗羲归馀姚,率里中子弟数百人从监国鲁王抗清,号“世忠营”,授职方主事,改监察御史。鲁王败走入海,宗羲犹结寨四明山,入海探鲁王,受左副都御史职。后以绝望于恢复,乃奉母返里,著述讲学,四方学士从者日众。康熙间举鸿博、荐修《明史》,均力辞,而史局大议必咨之。其学教人穷经读史,尤深于史学。著《明儒学案》,又著《宋元学案》(未成),后全祖望续成之。宗羲搜集明人文章,为《明文案》,又扩充成《明文海》。《明夷待访录》痛责君主罪恶,以开明专制为理想,为宗羲政治社会思想之结晶。其余著作尚有《隆武纪年》、《永历纪年》等纪事之书,合称《行朝录》。诗文有《南雷文定》、《南雷诗历》等。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粤ICP备17077571号关于本站联系我们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