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裘参(14世纪—15世纪),号元觐,浙江台州府天台县九都人。裘参擅长制义和对偶,参加童试时知县对他说:「八刀分米粉。」他回答:「千里重金钟。」令对方器重之,人称神童。永乐元年(1403年)中举人,九年(1411年)成进士,获授乌罗同知,禁止刑法之害,预备储粮令饥民在荒年得存,聘师教育贫民不能读书者,因父母去世回乡,服阕后复任泉州同知,设立保甲、武备严防、劝耕赈贫,全活不少人民,有「安得裘爷长在」的歌谣,任满后乞休,大学士高谷为他作序。
人物简介
刘福,南直隶通州(江苏南通)人。进士出身。应天府乡试第三十一名举人。建文二年,登庚辰科进士。正统二年,升任礼科给事中。景泰元年,杨善孤身出使瓦剌,又在明景帝不同意的情况下,说服瓦剌太师也先,将明英宗迎回北京;但景帝不悦,传旨以一轿二马迎英宗于居庸关,招致朝野不满。刘福和工部尚书高谷上疏:「奉迎上皇,礼不宜薄。」,则遭到景帝训斥。
人物简介
【生卒】:1393—1457 【介绍】: 明保定府束鹿人,字千之,初名强。永乐十九年进士。授监察御史,持廉奉法。英宗即位,迁陕西按察使。历大理寺卿,迁右都御史,镇守陕西,进左都御史。景泰改元,召学院事。官至吏部尚书、谨身殿大学士。为人有城府,廷臣无敢干以私,然中实柔媚。议奉迎英宗还京时,厉声言上皇未必能还;后又率先赞成景帝以己子为太子。及英宗复辟,言官诬劾文与于谦谋立外藩,按问无迹,仍同斩于市。维基
王文(1393年—1457年),字千之,号简斋,原名王强,直隶束鹿县人(今河北辛集)。永乐辛丑进士。景泰间官至东阁大学士兼谨身殿大学士。英宗复辟后与于谦同被问斩。王文之父王绪,原籍霍丘(今安徽省霍丘县),入赘束鹿彭家庄(今属河北辛集市辛集镇),在村中开办私塾,并行医济人。王强为家中第三子。永乐十九年(1421年),王强中进士,授监察御史。宣德十年(1435年)十二月,真定卫军张普祥利用白莲教“以妖书惑众”,自称“七佛祖师”,派遣党徒在河南、山东、山西、北直隶等处度人,约定“先取彰德城,以次攻夺诸城”,形成反朝廷骚动,事败后被诛。其间,王强受命审理“张普祥案”,结案后,宣德皇帝钦赐王强更名为“王文”。英宗即位后,王文历任陕西按察使、右副都御史,兼宁夏巡抚、大理寺卿、右都御史、左都御史。“土木堡之变”后,英宗被瓦剌俘虏。英宗之弟郕王即位,是为代宗。王文被征召入京掌管都察院事务。景泰三年(1452年),加太子太保。不久,经高谷推荐及宦官王诚帮助,代宗诏王文入阁,任吏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执掌文渊阁。二品大臣入内阁,自王文始。历加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再进谨身殿大学士,仍兼东阁大学士。传闻瓦剌要释放英宗回京,群臣商议奉迎还朝礼仪。王文时任都御史,厉声道:“公等谓上皇果还耶?也先不索土地、金帛而遽送驾来耶?”众人一向畏惧王文,都因惊愕而不再商议。景泰帝有病,群臣欲复立沂王为太子。王文认为上意不可知,仅上疏请求早立太子。朝廷内外纷纷传闻王文和宦官王诚计划迎立襄王之世子为储。景泰八年(1457年),都御史徐有贞、武清侯石亨、宦官曹吉祥等,趁代宗卧疾南郊,发兵拥立英宗复辟。英宗复辟后,石亨和曹吉祥等唆使言官弹劾王文伙同于谦等人谋立外籓。王文据理有力地辩驳道:“召亲王须用金牌信符,遣人必有马牌,内府兵部可验也。”言辞激昂壮烈。于是逮捕了车驾主事沈敬进行讯问,确实没有动用牌、符的证据。但仍判于谦和王文阴谋未遂,因此把王文和于谦同斩于西市。王文的儿子都被充军到边疆。王文之死,人们皆知其冤,但因其人品颇受争议,因而不若于谦被世人所鸣冤。成化五年(1469年)王文之子王宗彝(原名王伦),伏阙替父陈冤,宪宗皇帝予以平反,特进太保,谥毅悯。
人物简介
【生卒】:1397—1452 【介绍】: 明浙江仙居人,名唐,以字行,改字文通,号节斋。永乐十六年进士。宣宗时召试见赏,预修实录。正统十三年迁礼部侍郎,景泰初兼翰林学士,入阁预机务。维基
王一宁(?—1452年),明朝官员。永乐十六年(1418年)中进士,景泰二年(1451年)十二月庚寅,礼部左侍郎王一宁、祭酒萧镃兼翰林学士,直文渊阁,预机务。景泰三年(1452年)四月晋太子少师。景泰帝赐陈循、高谷白金百两,江渊、王一宁、萧镃五十两,让他们支持立皇子朱见济为太子。夏五月甲午,废皇太子朱见深(明英宗子)为沂王,立皇子朱见济为皇太子。废皇后汪氏,立太子母杭氏为皇后。封上皇子朱见清荣王,朱见淳许王。大赦天下。秋七月壬寅,王一宁卒,谥号文通。
人物简介
杜宁(1404年—1473年),字宗谧,号乐泉老人,原籍江西清江,后移居浙江天台,榜眼及第。永乐二十一年,乡试中举。宣德二年(1427年,登一甲第二名进士(榜眼),授翰林院编修。宣德五年,参撰《宣宗实录》,升翰林院修撰。正统三年,书成,升为翰林院侍讲,之后进入东阁专习制诰。正统十三年,与工部右侍郎兼翰林侍讲学士高谷出任会试主考官。土木之变后,升任南京礼部右侍郎,不久改南京兵部左侍郎,在任期间廉洁奉公。成化年间致仕归乡。宪宗御赐墓联:“九重深眷擎天绫,三尺高封盖世雄。”
人物简介
【介绍】: 明人。官锦衣千户。景泰初,英宗得释将还,奉迎礼薄。遂荣投书于大学士高谷,言奉迎礼当从厚。谷袖其书入朝,遍示廷臣云:“武夫尚知礼,况儒臣乎!”陈循言遂荣非分妄言,遂下狱,会赦得释。
人物简介
字宣化,吉水人。正统壬戌赐进士第一,除修撰仕至太常寺少卿兼侍读学士赠礼部侍郎谥文介明诗纪事·乙签·卷十七
俨字宣化,吉水人。正统壬戌第一人及第,授修撰。历右春坊大学士,太常少卿。天顺初改掌翰林院事。卒赠礼部侍郎,谥文介。有《文介集》三十卷。(田按:景泰丙子,宣化主顺天乡试,阁臣王文、陈循子不中,飞章构陷考官,赖高谷救获免。宣化寻卒,得谥文介。倪克让诗云:「飞章交构徒为尔,美谥玉成文介公。」纪其事也。宣化尝云:「翰林之职清高固可喜,淹滞亦可叹。譬金水河中鱼,化龙之期未可必有,而网罟之患则可必其无。」可谓善喻。)
人物简介
【生卒】:1414—1486 【介绍】: 明浙江淳安人,字弘载,号素庵。正统十年进士。除修撰。郕王监国时,入内阁,参机务。反对南迁,主张抵抗瓦剌。景泰中官兵部尚书。英宗复辟,被诬下狱,废为民。成化初以旧官入阁,上疏陈勤学、纳谏、储将、防边等八事,帝嘉纳之。后迁兵部、吏部尚书,谨身殿大学士。为人宽厚有容,而每临大事则刚毅果断,人莫能夺。卒谥文毅。有《商文毅疏稿略》、《商文毅公集》等。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弘载,淳安人。正统乙丑进士,乡试会试廷试皆第一累官少保兼太子少保吏部尚书谨身殿大学士赠太傅谥文毅有素庵集明诗纪事·乙签·卷十七
辂字弘载,淳安人。正统乙丑第一人及第,授修撰。景泰初,入内阁,参机务,进侍读,擢兵部左侍郎兼左春坊大学士。英宗复辟,斥为民。成化初,以故官入阁,进兵部尚书,改户部兼文渊阁大学士。寻加太子少保,进吏部尚书、谨身殿大学士。卒赠太傅,谥文毅。有《文毅集》十卷。维基
商辂(1414年3月16日—1486年8月17日),字弘载,号素庵,一作素庵,谥文毅,浙江淳安人,祖籍河南开封。宣德乙卯解元,正统乙丑连中会元、状元。官至吏部尚书、谨身殿大学士。宣德、正统年间永乐十二年(1414年)二月二十五日出生。家贫,父祖皆不仕,祖父是猎户和樵夫,父亲在严州府衙充役小吏。商辂早年即为学谕王瑞所器重,宣德十年(1435年)举乡试第一,后来屡试不中,遂在太学潜心读书十年,深受国子监祭酒李时勉赏识,于正统十年(1445年)举会试第一,继而殿试第一,三元及第,在明代只有被朱棣除名的黄观(黄观为连中三元)和他有此殊荣。商辂及第后,除翰林院修撰,与刘俨等十人进学东阁。土木之变后,郕王监国,以陈循、高谷举荐,进入内阁参赞机务。徐珵曾建议迁都,商辂则力阻。同年冬,进翰林院侍读。景泰、天顺年间景泰元年(1450年)遣迎太上皇于居庸关,晋升学士。景泰三年(1452年)锦衣卫指挥使卢忠举告太监阮浪、内使王瑶意图扶植太上皇复位,明代宗大怒,逮捕两人下诏狱。后来卢忠找同寅占卜,同寅告诉他:“这是不吉利的兆象,即使一死也无法化解。”卢忠因恐惧装疯。商辂进言称其不足信,于是卢忠一并下狱,后以他罪连坐降为事官,王瑶被杀,阮浪被囚。景泰五年(1454)代宗易储,后晋升商辂为兵部左侍郎,兼任左春坊大学士。当时河南饥荒,商辂请垦荒给粮。之后,钟同、章纶下狱,均由商辂力救得免。《寰宇通志》成,加兼太常寺卿。景泰七年(1456年)代宗病重,群臣请建东宫,不予批准。商辂继奏称:「陛下宣宗章皇帝之子,当立章皇帝子孙。」闻者感动。因为日暮,奏未入,而同夜石亨等人已迎复上皇复位。此日,王文、于谦等被收拿,召商辂与高谷入殿,让他们起草复位诏书。石亨私下请其增加条款,遭到商辂拒绝。石亨不悦,命言官弹劾商辂,商辂于是下狱。商辂自诉《复储疏》在礼部,可以覆验,没有得到回覆。当时中官兴安稍微解释,英宗更加震怒,兴安则称:「向者此辈创议南迁,不审置陛下何地。」英宗稍解,于是改释商辂为民。后来,英宗常自言自语道:「辂,朕所取士,尝与姚夔侍东宫」,不忍弃之。但因忌恨者多,竟不敢复用。
人物简介
【生卒】:1417—1482 【介绍】: 明福建宁德人,字季聪。正统四年进士。授吏科给事中,景泰时进都给事中,论事无所讳。累迁右副都御史。天顺四年,曹钦之反既平,将士妄杀冒功,市人不敢出门。时聪署院事急令制止。成化中官至刑部尚书。卒谥庄敏。维基
林聪(1417年—1482年),字季聪,福建承宣布政使司福州府宁德县(今福建省宁德市)人,正统己未进士,官至刑部尚书、左都御史。正统三年(1438年)举戊午科福建乡试第九名,正统四年(1439年)联捷进士,授吏科给事中。景泰元年(1450年),进都给事中。当时,中官金英家人违法,都御史陈镒、王文治案却均不罪于金英。林聪率领同官弹劾陈镒、王文畏势从奸,一并弹劾御史宋瑮、谢琚均下狱,之后恢复职位,林聪继续弹劾,宋瑮、谢琚被调外。太监单增督京营受宠,当时士兵稍忤者辄遭辱,其家奴白昼杀人,夺民产。林聪举发其事,单增下诏狱,后获宽宥,不敢再作乱。景泰三年,上疏请纠察刑狱治理妖僧赵才、湖广副使邢端等,后均得准。当时建造东宫,林聪因反对,迁春坊司直郎。景泰四年(1453年),大学士商辂称其敢言,不宜置之散地,于是恢复为吏科都给事中。随后请减轻福建银场额重。景泰五年,以灾异偕同官条上八事,限制武清侯石亨、指挥郑伦等分田等。林聪最初弹劾吏部尚书何文渊下狱后致仕。之后弹劾山西布政使王瑛老等,均罢免。御史白仲贤擢广东按察使。林聪言其奔竞不当超擢,乃迁镇江知府。兵部主事吴诚夤缘得入吏部,因林聪弹劾,遂改工部。各司均忌惮林聪风裁,其所言未有不敢遵从的。内阁及诸御史亦并以林聪好论建,并非善臣。同年冬,林聪甥陈和为教官,欲得近地便养,林聪对吏部官吏陈说此事。御史黄溥等遂劾林聪挟制吏部,加之此前得罪的众多官运均弹劾,后下廷讯,坐专擅选法,论斩。因高谷、胡濙力救得免,贬为国子监学正。英宗发动夺门之变后,拜其为左佥都御史,巡抚山东,赈灾饥荒,使得饥民得活者多达一百四十五万人。后进升右副都御史,逮捕江淮盐盗,平定并惩治当地贪官。后母丁忧,起复,再辞,不予批准。天顺四年,曹石之变爆发,将士妄杀,至割乞儿首报功。林聪署都察院事,令获贼者必生致,滥杀为止。成化二年,外出巡视淮南淮北饥荒,奏贷漕粮及江南余粮以赈灾,得到批准。次年,与户部尚书马昂清理京军,进升右都御史。成化七年,代王越担任大同巡抚,后遇疾致仕。再过一年,以故官起掌南京都察院。成化十三年(1477年),召拜刑部尚书,寻加太子少保。成化十五年,与中官汪直、定西侯蒋琬按察辽东失事,汪直包庇巡抚陈钺,林聪无法与之争。成化十八年,卒于任上,享年六十八岁。赠少保,谥庄敏。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粤ICP备17077571号关于本站联系我们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