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颜继祖

相关人物:共 10 位
共 10 首
张鸣鹗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张鸣鹗,号云台,浙江杭州府钱塘县人。
进士出身。
万历十七年(1589年)己丑科二甲进士,授工部虞衡司主事,督京廒,省土瓦费巨万。
旧时民运入都,未饱奸吏,即终岁露积,所耗损无算。
鸣鹗为并舍收贮,以候稽纳,至今便之。
厘治衢道,访古渠利用,绳其侵塞者,权贵敛手。
出守吉安,廉得大猾,主名稍寘。
诸理讼庭间,肃掾属,凛禀终鸣鹗任,无敢以一牍尝者。
尤好振作士类,讲学白鹭洲,手甲乙其艺。
矿税事起,貂虎四出,肉视郡县,哮狼张甚。
鸣鹗置酒与约,以单词定额,他有所请,辄合乐乱之,中人为之降礼,民赖焉。
二十九年(1601年)擢河南按察副使,专管修河,辨郭英兄弟冤,立捕得杀人者,一时称为神君。
历泰州兵备副使晋参闽藩(福建参政),寻罢官归。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39 【介绍】: 明苏州府长洲人,字用晦。崇祯四年进士。授御史。曾抗疏劾论杨嗣昌等人。十一年,巡按山东。方行部章丘,闻清兵逼济南,驰还,预守城事。城破死。
维基
宋学朱(1594年—1639年),字用晦,号旭初,直隶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苏州市)人。
明末政治人物。
崇祯进士,官至监察御史。
崇祯十一年冬,清军经居庸关入华北,宋学朱巡按山东,防守济南,城破殉国。
崇祯三年(1630年)庚午科应天乡试举人。
崇祯四年(1631年)联捷辛未科进士,授南京工部屯田司主事,补礼部主事,升精膳司员外,崇祯十一年改云南道监察御史。
为党人所忌。
十一年冬,清兵破居庸关南下,宋学朱正巡按山东,至章丘时,济南告急。
学朱急驰前往,上疏求援,杨嗣昌檄巡抚颜继祖移师德州,督军高起潜拥兵临清不救。
学朱自叹必死,与布政使张秉文、副使周之训、翁鸿业,参议邓谦,盐运使唐世熊等守城。
不久,城陷,学朱偕周之训力战南门城上,殉国。
济南知府苟好善、推官陆灿、同知陈虞胤、通判熊烈献、历城知县韩承宣皆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36 【介绍】: 明河间府东光人。万历四十一年进士。授金坛知县,征为兵科给事中。天启中,附魏忠贤,攻击东林党人,请改《光宗实录》。累官至兵部尚书。然为忠贤谋主而亦恐有后患,遇事偶而立异。忠贤败,更设法弥缝,故名入逆案而止戍徐州。后以复官无望,忧愤死。
维基
霍维华(?
—1636年),一作惟华,字应庚,号钟西,直隶东光(今河北)人,祖籍山西高平,同进士出身。
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登癸丑科进士,任金坛、吴江县知县,授兵科给事中。
因太监陆荩臣之引荐,依附于阉党魏忠贤、崔呈秀。
天启元年(1621年)奏劾王安,魏忠贤矫旨将王安发配到南海子,为南海净军。
天启三年(1623年)至兵部尚书,人称“云中虎”,谚曰:“蓟州当前,东光接步”。
天启六年(1626年)四月初十,上疏数千字,抨击刘一燝、韩爌、孙慎行、张问达、周嘉谟、王之寀、杨涟、左光斗、周朝瑞、袁化中、魏大中、顾大章等人,全盘推翻「梃击案」、「红丸案」、「移宫案」的结论。
魏忠贤看了说:「这本条议一字不差!
」时人论说:「此疏乃一部三朝要典也」。
天启七年(1627年)熹宗病重,霍维华献“灵露饮”,五谷蒸馏而成,清甜可口,但几个月后病情加剧,浑身浮肿,八月十一日,熹宗召见信王朱由检,即行驾崩。
崇祯元年(1628年)及至魏忠贤自尽,阉党灭败,霍又以计谋保全了自己,任兵部尚书协理军务。
后因图谋取代袁崇焕,为时伦新等弹劾,定入逆案。
以逆案被弹劾,给事中颜继祖称其“满面骄容,浑身媚骨”。
崇祯七年(1634年)建议治河尚书刘荣嗣自宿迁到徐州开辟运河,引黄河水通漕,糜费五十万两银无功。
刘荣嗣下狱论死。
崇祯九年(1636年),边事紧急,都御史唐世济荐维华边才,霍维华却被下狱遣戍,郁闷而卒。

人物简介

维基
张其平,字心矩,河南河南府偃师县民籍,同进士出身。
万历四十三年乙卯科举人,四十四年(1616年)丙辰科进士,授行人。
历任考功司郎中,掌选事。
晋太仆寺少卿,超擢右佥都御史,巡抚保定。
崇祯十一年,坐属邑失亡多,下狱,与山东巡抚颜继祖并被杀于西市。
崇祯十二年(1639年)八月,诛文武失事诸臣三十二人——保定巡抚张其平、顺天巡抚陈祖苞、总兵倪宠、内监邓希诏等。
李懋芳 朝代:明末清初

人物简介

维基
李懋芳(?
—1637年),字国华,号玉完,浙江绍兴府上虞县人。
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丙午科浙江乡试举人,四十一年(1613年)癸丑科进士,授扬州府兴化县知县,弭盗锄奸,洁己守正。
有黠胥进金,叱之胆裂。
场民某以女私人,自焚其庐,觅他尸投烬,以女死诳婿。
懋芳烛其奸,叱捕密侦,获女于所私家,邑颂神明。
岁大旱,飞蝗蔽天,懋芳潜祷,甘霖如注,蝗悉赴水,民乐有秋。
六载奏最,天启二年考选,擢福建道御史。
值内艰旋里,五年十二月服阕入都,复除山东道御史,疏论枢辅孙承宗糜费金钱,当关碌碌无一奇策,力求卸担,未奉明旨召还而擅离信地,中外惊疑。
又弹劾总兵马世龙、亓诗教、太常寺少卿赵兴邦。
点差巡青,值魏珰焰张,青厂灾,珰为麾救,廷臣皆称厂臣功,懋芳独归福主上,不及珰一字。
后差苏松,督学吴中,搜罗名宿,靡遗乡会,得人特盛。
时周延儒擅权,抗疏论其植党营私,蠹政害民,周胆悸,出懋芳南京刷卷,寻擢廷尉,狱多平反。
会流寇告警,崇祯八年,命代朱大典巡抚山东,护漕整旅,累建奇功。
适雨雹报灾,疏内有小人害君子句,又忤温体仁,劾去之,出其党颜继祖代抚。
廷议懋芳去留系东省存亡,交章推荐,会事迫不果覆。
逾年,懋芳卒于家。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39 【介绍】: 明湖广黄冈人,字无逸。万历四十一年进士。累官浙江按察使,坐事贬官。崇祯中以荐起为山东按察副使。清兵破济南时,自杀。
维基
周之训(?
年—1639年),字无逸,号日台,湖广黄冈县(今湖北黄冈市)人。
明末政治人物。
天启进士,累官浙江按察使,因事贬官。
崇祯年间,起为山东按察司副使。
崇祯十一年冬,清军经居庸关入华北,周之训偕同布政使张秉文、巡按御史宋学朱等防守空城济南,城破殉国。
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癸丑科进士,累官浙江按察使,因事贬官。
崇祯年间,起为山东按察司副使。
崇祯十一年冬,清兵破居庸关南下,杨嗣昌檄巡抚颜继祖移师德州,督军高起潜拥兵临清不救。
布政使张秉文、巡按御史宋学朱、周之训、翁鸿业,参议邓谦,盐运使唐世熊等率残兵守城。
不久,城陷,周之训望阙再拜而死。
张秉文、宋学朱、济南知府苟好善、同知陈虞胤、通判熊烈献、历城知县韩承宣皆殉国。
后谥节湣。

人物简介

维基
苟好善(?
—1639年),字若诚,号海来,陕西醴泉县(今礼泉县)人。
明末政治人物。
天启进士,官至山东济南府知府。
崇祯十一年冬,清军经居庸关入华北,苟好善偕同布政使张秉文、巡按御史宋学朱等防守空城济南,城破殉国。
天启五年(1625年)乙丑科进士,历官湖广道监察御史,迁济南府知府。
崇祯十一年冬,清兵破居庸关南下,杨嗣昌檄巡抚颜继祖移师德州,督军高起潜拥兵临清不救。
布政使张秉文、巡按御史宋学朱、副使周之训、翁鸿业,参议邓谦,盐运使唐世熊等率残兵守城。
不久,城陷,周之训、宋学朱、苟好善、济南同知陈虞胤、通判熊烈献、历城知县韩承宣皆殉国。

人物简介

维基
邓谦(?
—1639年),字少于,湖广孝感县人。
崇祯元年进士,累官山东参政。
崇祯十一年冬,清军经居庸关入华北,邓谦随同布政使张秉文、巡按御史宋学朱等防守空城济南,城破殉国。
邓谦自幼仰慕景泰间名臣于谦为人,读到其文集中「一腔热血不知竟洒何地」等文字,激动不已。
崇祯元年(1628年),中式戊辰科进士,由京官出为山东参政。
崇祯十一年冬(1639年),清兵破居庸关南下,进逼山东。
杨嗣昌檄巡抚颜继祖移师德州,督军高起潜拥兵临清不救。
邓谦与布政使张秉文、巡按御史宋学朱、副使周之训、翁鸿业及盐运使唐世熊等率残兵守城。
捍禦十昼夜,城陷遇害。
其母黄氏也绝世而死。
朝廷追赠中宪大夫,谥忠毅。
陆灿 朝代:明末清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39 【介绍】: 明浙江平湖人,字振玉。崇祯七年进士。授济南府推官。以廉节自誓。清兵攻济南时,参预守城。城破被杀。
维基
陆灿(?
—1639年),字振玉,浙江嘉兴府平湖县人。
崇祯七年(1634年)甲戌科进士,授山东济南府推官,九年丙子分考,得士六人,赵进美以垂髫冠齐鲁。
监生宋玉鋐兄弟坐盗诬举家,系狱数载,屡叩登闻不得白,灿独察其冤,且廉知真盗系厂狱,因请复鞫,悉反其案释之。
莅任三年,释殊死重囚七人,城旦以下十余人。
十一年戊寅(1638年)十二月,清兵破居庸关南下,山东大震,巡抚颜继祖率师次德州,总监太监高起潜以兵驻临清、济宁间,济南告急,巡按宋学朱适出巡章丘,急策骑驰至,阅城中兵惟土兵五百。
及调莱兵七百,率司道婴城固守。
清兵筑长围三面困之,援兵不至,十二年己卯(1639年)正月二日黎明城陷,巡按御史宋学朱殉国死之,有人劝陆灿出逃,灿瞋目曰:「城存与存,城亡与亡,勿顾我。
」遂死之,阖门皆遇难。
刘斯𱖹 朝代:明末清初

人物简介

维基
刘斯𱖹(?
—1649年),字文修,号大容,江西南昌府南昌县民籍,梓溪里人。
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乙卯科举人,四十四年(1616年)联捷丙辰科进士,授零陵县知县,丁母忧,服阕,天启二年补福建漳州府海澄县知县,御海寇刘香老有功,崇祯元年擢刑科给事中。
斯琜负气敢言,又是大学士刘一燝从子,熟悉中朝贤奸之辨。
戎政尚书霍维华,魏忠贤之党魁,自科员不三年至尚书,妻弟陆荩臣亦内侍,丁卯七月知熹宗疾沉笃,以袁崇焕赐荫事,与魏忠贤为异,诘责放归。
思陵不知其故,即位起维华今职,又欲遣之行边。
斯琜及科臣颜继祖各上疏白其奸状,遂辍行,俄罢官去。
又疏论左佥都御史贾继春,疏上,继春改官。
疏救袁崇焕,三年,转兵科,又转礼科。
五年,转吏科都给事中。
六年二月,以弹劾内监王坤,疏上,帝衔怒。
未几以资俸进南京通政司右参议,下旨诘责,调外任。
俄起官行人,久之,转光禄寺寺丞,晋少卿,推右佥都御史,会李自成犯京师,手诏转左。
城陷,间道南归。
顺治六年己丑(1649年)正月二日,朱衣乌纱北面呼先帝,再拜然后鼓乐前导,率三子入家庙,见者大骇。
驻梓溪清将乔承宠闻讯,发兵围之,缚之而去。
斯琜曰:「向忧不得死所,今遂志矣!
」父子四人同死南昌己丑之难。
共 10 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