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郝锦

相关人物:共 7 位
共 7 首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兴福篇第九之五
南嵩者,不知何许人。
依印光出家,习杜多行。
鸡足檀花箐素为盗薮,嵩独坐结茅路旁,昼夜经行,三十馀年,盗多感化,勉为善人。
近乡檀越,欲为建寺,嵩拈香祝曰:“若此地当兴,神示灵异。
”须臾金光照彻,林野皆黄,久之始散。
因建金华庵,复于庵东石洞中礼佛十三年。
由是大圣、翔龙等九刹,相继创立,皆感金华之异,遐迩信仰,故法会日兴,道侣云从。
将寂之日,命门人具馔邀诸二众,沐浴盆中,趺而化,超然来去,众皆嗟叹。
荼毗时,人皆觉有异香云。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净读篇第八之三
静明尊者,名真定。
姓诸氏,越人。
少孤贫,无所依。
为人质直,寡言语。
过钱塘,佣于戴居士交吾家,积赀十五年,交吾谓之曰:“汝物足以昏配成家业矣。
”真定不答,谓人曰:“戴翁劝吾成家,何为?
吾意欲出家,但不遇明师耳。
”一日见无尘,欣然自庆,曰:“是吾师矣。
”瓣香归礼,无麈示以一切捐舍,苦行念佛,求生净土。
尝慕《华严》、《法华》诸经,不能展诵。
无尘云:“不能口诵,当以身诵。
精勤礼拜,能所性空,即身心诵经也。
”因空所有,造像斋僧,施姜茗以利行者,躬亲樵汲二十馀年。
已而入山结茆,一心礼念,日夜无间,恒伐薪易米,供诸静室。
时云栖创筑,值大雪,真定负米送之,往还百馀里,旦去暮归,不沾粒水。
莲师叹曰:“大菩萨来送供,众中恐难消受。
”真定曰:“富贵赠百斛,此一粥之需,何足言?
”莲师曰:“苦行得米,冲雪担来,胜富贵百斛多矣。
”开荒种蔬,不问僧俗,悉施与之。
有盗其树者,引避不及,仓卒坠树,真定反抚慰之,负所伐树。
至其家,且曰:“欲用薪木,可告我,当为致之。
”万历戊子,大饥疫,民死载道,真定痛如骨肉。
有过其门者,推食与之。
尝拾金五两,坐守十日,无问者。
乃益已金,为之诵经施食,以祐失金者。
生平所蓄,尽助善缘。
隐德密行,人所罕知。
身无完布,伏腊一衲,弟子或虑其寒,则曰:“吾画寒掘地,夜寒拜经,唯苦汗出,宁畏泠邪?
”年七十二,忽有微疾,延至洞中。
有客送夹纩,不肯受,苦劝乃披之,已而笑曰:“可见世人喜穿绵,比衲衣之暖不同。
”病愈。
问众曰:“今日何日?
”曰:“十二月四日。
”曰:“明日午时,我将行。
”至夜半唤人扶起,面西而坐。
问:“何时?
”曰:“子时。
”“五日也,我去矣。
”众徒曰:“师既言午时,何不如期?
”曰:“我龛与柴俱在江干,转回三四十里,天寒雨雪往返不及,未得入龛,恐累汝耳。
”俄而高声诵佛,佛声渐微而化。
真定积薪三载,遗命荼毗,经十日火灭,牙齿、顶骨、手足、指节,悉皆不坏,色如车渠。
于庵前山顶,弟子如嵩为理安重开山祖,自有传。

人物简介

维基
冯明玠(16世纪—17世纪),字五玉,号忝生,松江府华亭县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
冯明玠是万历四十年(1612年)壬子科应天乡试举人,天启二年(1622年)成进士,获授澄海知县,用文治理当地,当地人祀在名宦祠。
不久升任广东道监察御史,弹劾监军郎中张若麒贪功而战败,应治理其罪行;巡按山西时因清兵攻入而遭削籍。
弘光帝继位,起用他为广西道御史,和刘呈瑞、毕十臣、郝锦、姚士恒都有正直名声,后事不详。
姚士恒 朝代:明至南明

人物简介

维基
姚士恒(16世纪—17世纪),字叔永,号振南,又号澹楠,松江府华亭县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
姚士恒是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应天乡试举人,天启二年(1631年)成进士,通政司观政,获授福建浦城知县,三年丁忧,崇祯二年补任罗山知县,四年调繁汝阳县,在两地都有显著功绩。
举卓异,崇祯七年行取考选福建道御史,巡视东城。
九年管厂库,管十库,十年巡视西城,本年巡按茶马,十二年巡青,带管东城、南城,十三年巡视东城、南京畿道。
弘光帝在位期间和刘呈瑞、毕十臣、郝锦、冯明玠都有正直名声,南京沦陷后回乡直到去世。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灵感篇第六之二
释至明,字无暗。
姓袁氏,介休人。
出家千佛庵,禀具五台显通寺。
参遍融、憨山、达观,于言下各有所得。
居盘山五盆沟者十有五年。
苦心坚忍,了然生死。
尝绝粮五日,掩关独坐。
王孝廉邦均者,夙怀善念,雅好施与。
夜梦神人,告之曰:“盘山五盆沟,有修行人绝粮,是汝师也。
”质明孝廉问之薪者,踪迹之。
境幽路险,寂无人声,扣门见之,曰:“师绝粮耶?
”曰:“何以知之?
”以梦告,因请为弟子,再拜,乞一言。
明曰:“平常心是道。
”由是相知,后应孝廉请,出住静业,阐毗尼,演修多罗教。
会岁饥,人多求度,明见辄许之,老稚剃度者几千人。
虽寺无储蓄,而厨中供具无缺。
学侣请益者,譬引曲喻,必解悟而后已。
崇祯末示寂,留偈曰:“幻身本无实,真如本自然。
昆崙成粉碎,生死不相关。
”塔于庵左,智朴为之铭,具山志。
德意颂以诗曰:“白云深处结精蓝,无限幽情祗自耽。
魔慑真风消幻障,龙钦高蹈徙澄潭。
清操不让岩松古,妙义犹如水月涵。
我欲询师师已邈,临风空对薛萝龛。
”旧传五盆多魔魅,故云。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兴福篇第九之八
普联,字断若,剑川向湖村赵氏子。
幼从楚石披剃,尝称其慧心苦行,必光佛土,使至鸡山受戒于非相。
寂定之主宝岩,亦深器之。
寂定没,其徒颇惎之,普联不与校,从楚石讲授如故。
楚石创海云居,躬庀材木,普联芒屦草笠,朝出暮入。
檀施麇至,相与有成。
寂定寂后,函骨二十馀年未葬,普联于海云居左卜地,立普同塔院,始瘗焉,并以宝岩同学诸释子骨祔之。
晚岁退院,别于庵后构精舍曰“梅溪室”。
每于春秋佳日,与文土胜流,挥麈谭道,以终其身。
生平勤于学,严于戒,果于任事,而存心至厚,人以为有古德遗风。
寂后,其弟子归骨普同,更立浮图于上,以表异焉。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净读篇第八之八
释仁里,字尊美。
姓王氏,邵阳人也。
生性淳朴,幼失恃怙,早岁祝发青云山。
年二十,受具于岐山恒志。
志宗规严厉,不稍宽假仁乘戒俱,急冤亲等,慈杜多行,成道誉渐著。
光绪初,邵北缁素于白云岩辟创毗卢寺,迎仁主之。
此地林壑幽险,风气浑噩,未几禅侣蒸蒸竟成丛席。
邵城东有点石庵者,自颛愚禅师开化后已,百有馀年,风雨剥落,栋宇将倾。
庵众乞仁主持,再弘悲愿,不数稔殿阁巍巍,照耀山谷。
丁未冬传戒于毗卢,得新学一百九十馀人,诱掖孜孜不倦津梁。
独以寺无大藏,学子虽勤,莫窥秘要。
庚戌夏,诣阙请经,绕道名山,再经霜雪,始达京都。
时寄禅敬安主天童,邀之入山度夏,及其行也。
并勖以诗,多叙其平生懿行,有可采者,略云“多生忍辱运悲深,刀割香涂不动心。
蚤虱纷纷来乞食,舍身为彼立丛林。
”盖仁尝蚤蛩满衣,或为去之。
仁笑谢曰:“我已舍身,为彼立丛林,奈何迁去,违我本愿。
”又,“锡杖绳床手自将,广行方便作津梁。
欲知德被䖵虫细,看取随身漉水囊。
”仁恐水中有虫,先以纱囊漉之,始饮故云。
又,“闻师行脚宿山庵,饥吃拳头味亦甘。
月出窥园犹拔草,令人思念每生惭。
”仁尝行脚至一庵投宿,拒而不纳,棒喝随之。
仁竟怡然顺受,月出犹为之除草。
庵主感悟向之礼谢。
其居点石也,每苦乏绝,而仁四来不拒一粒同餐,禅诵自若,故诗又云:“点石庵中苦异常,平居十日九无粮。
唯将一滴𣍘溪水,散作醍醐上味尝。
”寄禅赠诗十四章,多不备录,录其纪实者。
仁虽专心持念,而禅景清超,亦时动吟兴。
《除夕》云:“清间佳趣在林泉,淡薄风光不世缘。
瓦灶通烧松火煖,砂铛烂煮菜根鲜。
从来处富争浓艳,自古居贫淡爨烟,输我山僧忘岁月,不知明日又新年。
”癸丑腊初,偶有不适静坐,二十日,沐浴更衣,合掌西向,一声佛号,遽辞尘世。
癸丑岁十有二月二十三日巳时也,寿七十有五,腊五十有五,塔于庵左。
仁坚忍精进,形容枯寂,口期期若不能言,而笔下洒洒千言立就,长坐不卧者,五十馀年。
冬夏一衲,不蓄私财。
参父母未生前句得悟后,即翘心净土,四十年不二心力,故说法示众以念佛为指南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