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法正

相关人物:共 3 位
共 20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翼侯良谋,料世兴衰。
委质于主,是训是咨。
暂思经算,睹事知机。
苍碑剥龙螭,突兀古殿侧。
世变文字异,岁久苔藓蚀。
谅非好事者,尘土未尝拭。
我来仰首看,百过不自息。
曩者魏方盛,帝丕托威德。
驰驱百万众,南指斗牛域。
誓将殄氛祲,饮马长江邑。
翠华郁回翔,高会誇故国。
肃肃环佩响,煌煌羽旄饰。
鼓钟何镗鎝,淮汉为震仄。
罢飨示得意,摛文永镵勒。
从臣梁孟皇,隶法当世特。
奉诏无与让,淋漓奋其墨。
尔来几千岁,卓卓见筋力。
端庄九鼎重,劲挺群圭植。
威仪商山老,气象汉庭直。
惟昔铭栒戈,先儒固难迹。
况我鄙陋极,视此空叹惜。
常恐日磨灭,不辨点与画。
呼工模于纸,一扫见白黑。
缄包比琼瑶,把玩废寝食。
于时大经九,有诏讲谬忒
刊之太学中,为后代法式。
冲卿邦家彦,学问古今积。
辞端海鲸运,笔力霜鸷击。
况兹服儒官,洒翰固其职。
楷模所流传,历世动千百。
自非体法正,徒使观者惑。
厥初篆草隶,根本君已极。
聊持钉张玩,庶以参得失。
永安宫(补编)(1059年) 北宋 · 苏轼
千古陵谷变,故宫安得存。
徘徊问耆老,惟有永安门。
游人杂楚蜀,车马晚喧喧。
不见重楼好,谁知昔日尊。
吁嗟蜀先主,兵败此亡魂。
只应法正死,使公去遭燔。
持斧威全振,分符盗易歼。
真祠方赐逸,荣养遽难淹。
许国心如在,绳家法正严。
莫悲才不尽,祥览卧寒苫。
老贼狐鬼啸,汉鼎不复支。
再世益州牧,忍视宗国危。
烈烈左将军,四海闻英姿。
东北久荡析,西南天启之。
建旗入涪城,有蜀非公谁。
檄璋送州印,我欲举义师。
鼠辈坐敛手,豪杰趋指麾。
正尔岂不济,安用谲取为。
孝直反覆士,献计乃所宜。
雏凤独何心,亦复喜出寄。
造次杯酒间,而欲生崄巘。
平生大耳公,岂堪此瑕疵。
向来隆中语,荆益实素期。
惜不同兹役,次第观所施。
士元早捐世,未必为汉悲。
我诗订千古,当有神明知。
咏史(下) 其六 蜀先主 宋末元初 · 陈普
七言绝句
荆楚留连似失时,涪城欢饮类狐疑。
军中刘晔誇言语,岂识英雄为义迟(自注:陶谦死,不敢受徐州,用孔文举、陈元龙之言而复受。刘琮降曹操,不以告,苟彧劝攻琮,而顾刘表托孤之义,不忍取之,将其众去。操军迫近,荆楚之士从之如云,众十馀万,辎重数千两,或劝宜速行取江陵,而以人心依依不忍舍去,日行十里,几至危殆。法正东来,劝取刘璋,疑而未决,用庞士元之言而后行。既至涪城,刘璋来会,张松、法正、士元劝于会间取璋,可坐得益州,不从其言。与璋欢饮百馀日,彼此无疑。在葭萌,士元、元龙陈三策,以径袭成都为上,诱执关头为次,还退白帝城连引荆州徐还图之为下。不得已,从其中计。凡此,皆刘晔之所谓迟。然闻司马徽、徐度之言,诣隆中,片语断金,若决江河,谓之迟不可也。迟于利而不迟于义,乃所谓敏耳。郭嘉谓袁绍迟而多疑,当矣。刘晔谓玄德有度而迟,不知玄德者也。)
咏史(下) 庞士元 宋末元初 · 陈普
七言绝句
放虎山林计已非,蛟龙云雨意犹迟。
士元骥足思腾踏,盍在刘琮不告时(自注:刘璋遣法正迎刘备,善意也。先主虽听张松、法正之谋,然顾璋善意,未忍为不义。孔明于时亦未闻有说。士元遽以逆取劝之,先主西上,盘桓犹豫犹三年。士元与张法二人,惟恐取璋不速,日夜劝之,而先主往往不听。士元之于仁义如此,凤雏之称得无过乎。未至成都,死于流矢,岂所谓趋利而蹶者欤。要之,先主不取刘琮,为失机;士元欲速,而能于琮降曹操不以告时,劝先主疾取江陵据之,则于礼义无害,而其功倍于取蜀矣。程子曰:取璋不义,取琮可矣。先主自新野南奔时,琮以弟夺兄,以国予人,却不知是时士元在何处。)
咏史(下) 法正 宋末元初 · 陈普
七言绝句
崎岖放虎事方新,喜怒平生便见真。
谁是孔明西道主,敢将东客罪西人(自注:张松、法正导先主取刘璋,先主、孔明西行,恃二人为之主尔。初得益州,主客之势方新,尊卑之分未定,故孝直乘时快恩忿,而孔明亦未敢罪之,从容数语,轻重得宜。或者乃谓孔明以严治蜀,而不能裁孝直之横,是未尝观史也。)
则为他好奢侈行谗佞。剔孕妇剖贤心。
因此上吕望兴师过孟津。血浸朝歌郡。
为甚把武王扶持做了至尊。这的是法正天心顺。
幸然法正天心顺。
索甚我横枝儿治国安民。
我则有住山缘那𥚃有为官分。
乐道安贫。
谁羡画戟朱门。
丹砂好炼养閒身。
黄金不铸封侯印。
我其实戴不的幞头紧。
穿不的朝衣坌。
倒不如我这拂黄尘的布袍。
漉浑酒的纶巾。
共 20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