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袁登道

相关人物:共 1 位
共 22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近日霜毛一番新,别时芳草两回春。
不堪花落花开处,况是江南江北人。
薄宦龙钟心懒慢,故山寥落水奫沦。
缘君爱我疵瑕少,愿窃仁风寄老身(《纪事》云:“幼卿有别业,在常州义兴,曰玉潭庄。任滁州日,以书托刺史独孤及,及为题玉潭云:‘碧玉徒强名,冰壶难比德。唯当寂照心,可并奫沦色。’幼卿所谓故山寥落水奫沦是也。”)
逍遥咏 其六 北宋 · 赵炅
五言律诗
日照光文彩,周通无不关
天恩功最大,地载莫休闲
绝顶孤松老,飞云野鹤还
玄珠名隐奥(原注:玄珠强名,以况道之体。隐奥而索之,得乎罔象者矣。),杳霭路岐间
⑴ 原注:日者,实也。太阳之精照灼万物,光彩灿然也。
⑵ 原注:周于四荒,通其八极,遍该动植,无幽不烛者矣。
⑶ 原注:天有普覆之德,有下济之明。不言而化,恩莫大焉。
⑷ 原注:地者,易也。能载万物,含吐应节。春生秋成,莫可休闲也。
⑸ 原注:松生绝顶,势迥孤标。枝屈虬盘,不测纪极者矣。
⑹ 原注:飞云摇曳,野鹤徊翔。触石生而无心,仙禽还而遂性也。
⑺ 原注:杳霭妙理,恍兮惚兮。岐路之间,无而似有也。
逍遥咏 其二十 北宋 · 赵炅
五言律诗
得一便须休,真空象外求(原注:象外无物,真空强名,无求而求,真空自證如求者也。)
昭然宽世界,幻化似浮沤
秘隐玄中理,幽深事莫投
天涯无畔岸,宝月顺波流
按:《御制逍遥咏》卷五
⑴ 原注:天清地宁,神灵谷盈,皆资妙用,而得一者也。学道之士,得真一之道者,可以休息矣。
⑵ 原注:道既融明,心虚浩荡,蓬岫昆丘之远,丹台紫府之遥,俯地拾芥耳。
⑶ 原注:既达清虚之域,却观幻化之身,不异浮沤,倏无忽有矣。
⑷ 原注:玄中之理,众妙之门。恐执玄为滞寄,又玄以遣玄,秘之隐之者也。
⑸ 原注:希夷之渊,乃幽深之事,忘视忘听,莫可投之矣。
⑹ 原注:天无涯际,六合至大,巨海至广,道皆居之,何所拘碍乎。
⑺ 原注:月在晴空,影沈波内,道隐象外,妙合身中,宝而贵之,随流而已。
逍遥咏 其十八 北宋 · 赵炅
七言律诗
大都滋味莫因循,减节从教岁月身
述作比图人世解,凡情谩说内丹真
消停意上宽还远(原注:原夫道心惟微,大道不器,务在养内养外,不假劳形竭神,傥消息于无名强名,则宽广于惟寂惟寞者也。),宗旨犹来最好亲
动静机关勿劳苦,坎离卦象善调匀
⑴ 原注:老氏云:五味令人口爽。又云:味乃腐肠之药。是知却彼滓秽,存乎冲和,不可荏苒因循,耽溺于味也。
⑵ 原注:节啄腐吞腥之患,从吐故纳亲之门,延岁月于身中,期升腾于象外。
⑶ 原注:圣人述作,广布仙经,比欲世人,闻之即解。
⑷ 原注:外丹者,烹金鍊石,内丹者,存神固身,此乃修鍊得门,方能成办。而凡常情见,未及精修,自谓了其内丹,斯则诚为虚说。
⑸ 原注:道者万物之宗,其旨冲邃,是以黄帝有崆峒之问,庄子喻蝼蚁之微。仲尼复云:丘之道也,其由醯鸡。斯诸圣人,皆亲于至道者也。
⑹ 原注:恬澹清净,朴素和平,不施机关,本无动静。若违而求者,徒劳若焉。
⑺ 原注:坎为水为阴,离为火为阳,水目则静,火炎则动,《周易》云:一阴一阳之谓道,或其道既济,必大象和匀,理契自然,斯为善矣。
混沌氏。元气之祖也。生于未始有物之先。而长于无物之始。为中央之帝。中央者。元气之会也。然而无不之也。实无方所。其体也无相。混混沌沌。其德也无名。冥冥闇闇。其气也无眹。浑沦磅礡。一而不分。故无得以测焉。强名之曰混沌。然本无名也。彼倏与忽。报其善已而凿七窍。以人之向之冥闇者。倏以聪明矣。混沌者。忽以昭晰矣。而元气则泄矣。俄而混沌死。自混沌氏亡。而三皇肇作。五德相承焉。至伏牺氏立而书契造。而天下已不胜其烦。轩辕氏作而干戈用。而征伐争夺之祸起焉。陵夷讫于三季。权诈纵横之术。杨墨是非之辩炽焉。洪水猛兽之害。夷狄乱贼之变继作焉。于是有圣人者出。修仁义述礼乐。作春秋以救之。莫克返于其始。于虖。混沌氏之德。斯其至矣。今虽亡而不亡者存。遂为辞以吊。而招之曰。
帝之死几千万祀兮,余为文以吊之。
溯鸿濛于无始兮,托云将而致辞。
噫帝德之难名兮,抱冲漠而无形。
先天地而生兮,孰辨圆颅与方趾。
涂日月之郤兮,安有耳闻与目视。
謇无门而无窍兮,惟凝然浑然而已。
夫何倏与忽之怀惠兮,施机巧之妄凿。
残夷为明兮,革希为聪。
俯颔仰鼻兮,吐纳是通。
日凿一窍兮,七日而毕。
相虽俱足兮,元气则泄。
混沌死矣,孰尸其咎。
彼倏忽者,作俑伊始。
殊不知一窍之凿,一机之出。
二三而七,云蒸雾极。
耳淫于声,目荡乎色。
口爽甘脆,鼻乱荤膻。
求其不死,胡可得旃。
然一气之混沦兮,藏于未雕未琢之天。
前无始兮后无终,往来相代兮如川。
不以亡而不存,不以死而不生。
天地以之而高厚,日月以之而光明。
山川待彼而流峙,人物待彼而生植。
混兮辟兮,莫非无极中出。
周流宇宙兮,万古如新。
谓帝死者,幻也非真。
嗟哉混沌兮,盍返尔原。
无极之野,无穷之门。
我从尔游,窈窕昏昏。
盱盱睢睢,默焉泯焉。
以人相天,天几于全。
淆以醨者,还于溟涬。
散为器者,归于太朴。
在阮满阮,在谷满谷。
放四海兮弥六合,莫非尔之极也。
不识不知兮,顺帝之则。
嗟哉混沌,屈而伸兮。
与天不老,万古长存。
访袁道生新居 明 · 李云龙
五言律诗
去人今渐远,门巷对清溪。
綦子已丧我,维摩自有妻。
采芳时进艇,听鸟独扶藜。
却忆杜子美,草堂瀼水西。
酒场苦消渴,忆底慰持螯。
郁水宝山路,青虾白石蚝。
何时宜水节,十月渐风高。
定拟拿舟去,从君倒浊醪。
不惜报书晚,将为握手期。
人今仍未见,书亦寄无时。
习懒予成癖,寸心君所知。
暮云回首处,持此慰相思。
晓寻山,莫寻水。
烟翠不入怀,不如访袁子
袁子之笔能作声,苍松碧浪迎凤鸣。
石眠尺幅纷雷斧,波翻寸楮潜龙精。
拳石寸波亦何物,知子从胸谱沉郁。
月临憨翠欲怀仙,树死寒山能悟佛。
磊如叠巘孤,暑借凉飔拂。
泉根吐霞高,云头沉雨屈。
云泉隐跃入人思,水墨无端合更离。
我曾匹马冲寒见我忆,孤舟自泛齐青一片望难了,河来九曲黄河奇。
大江涛起如浮岳,西湖花落如凝脂。
染我烟霞时满袖,归来更觅罗浮秀。
顾浼泼墨洗为新,顾借簇毫盟作旧。
无声诗,有声购。
但令景称景,何妨我如丘。
从兹饱翠复醅烟,游子胸中夜还昼。
蓬栖 明末清初 · 郭之奇
蓬栖,以志蓬罗之一枝也。幽居不用名崖谷,千年会物无主,则强名之,以息时轨,以发道心。
人亦有言,心远地偏。
时心既缺,道心乃全。
损之又损,玄之又玄。
门于众妙,宅此深坚。
辞喧入静,羃翠开烟。
取予情性,作尔林泉。
白云芳草,相视曰然。
我知二物,亦可千年。
共 22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