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范常

共 9 首
洛阳花开官酒浓,紫衣乘传春如龙。
海氛一夕泯无迹,坐致江汉之朝宗。
君行远度黄河北,北上都门瞻晓色。
故人列职省垣深,颇念江南老宾客(哈玛尔未相时贬南安士能以县典史出入承奉及赴召归北其子叔谅从之保入宪台)
况今有子翔亨衢,日边西寄思亲书。
柏台昼永閒案牍,䌽服喜就京华趋。
送君此去青云立,太史列卿宜俯拾。
至尊前席问苍生,何者最为先务急。
吏深持律舞贰端,缙绅远迹廉耻间。
钧衡于此试留意,谈笑四海俱欢颜。
秋色萧萧桧柏林,低回转自觉情深。
出门何处无风雨,一望平原自古今。
猿啸野云山谷暗,鱼吹海气日华阴。
楚骚摇落堪同赋,痛饮方知思不禁。
萧晨结驷向椒丘,群彦争寻物外游。
自是补天饶卨稷,不妨避地有巢由。
枕松共领高云梦,采菊聊从老圃谋。
坐至天开岩上月,秋花石竹晚悠悠。
香岊灵溪隔俗氛,相携朋好醉秋云。
林中竞践麇麚迹,霞表长逢鸾鹤群。
山色尽为松翠乱,泉声难与梵钟分。
因嗤异代龙山会,落帽空令艳所闻。
伟元居城阳,简之在丹徒。
古人庐墓有至意,独我未得心烦纡。
东西南北亦人子,岂知天路还崎岖。
奋矛跃马一到此,营地半亩先人隅。
筑室三楹户南向,前对日月开规模。
旧栽松树无触鹿,惟有老柏衔悲枯。
忆昔曾蒙至尊诏,共姜名字悬三吴。
至今东平冢上木,枝枝西靡朝皇都。
尔来天地春意绝,不见君父重呜呼。
一身去国无所泊,类此鸿雁三秋徂。
阴风怒号白日孤,吁嗟此室千年俱(晋书殷仲堪为桓玄所害子简之葬于丹徒遂居墓侧后率私僮客随义军蹑桓元元死简之食其肉魏书傅永尝登北邙山奋槊跃马回旋瞻望有终焉之志遂买左右地数顷遗敕子叔伟曰此吾之永宅也晋书许孜于墓所列植松柏亘五六里时有鹿犯其松栽孜悲叹曰鹿独不念我乎明日忽见鹿为猛兽所杀旧唐书褚无量传丁忧庐于墓侧其所植松恒有鹿犯之无量泣而言曰山中众草不少何忍犯吾先茔树哉因通夕守护俄有群鹿驯狎不复侵害晋书王裒至墓所攀柏悲号涕泪著树树为之枯)
家声淮海旧,春信庾南先。
棠荫连遐壤,瓜期瞬一年。
刑宽民不犯,政简吏无权。
酿得和平福,慈云望蔼然。
共切绸缪念,刍荛肯下询①。
鸠工因岁美,趋事见民亲。
杨柳长堤色,枌榆满郭春。
顾惭相厚意,临别尚谆谆。
自注:①“时有修学筑城之役。”
盈川有女字容华,风度由来属大家。
不为花笺能寄恨,宝钗亦自感秦嘉。
自注:①“诗为秦子叔明府夫人杨作。”
湘中二老诗 其一 (壬辰) 清末民国初 · 易顺鼎
七言律诗
顺鼎今年三十有五,蒲柳之质,望秋先零;枯木槁灰,复何心于徵逐。人穷反本。颇思与诸老作缘。数载以来,在晋则识洪洞王霞举院长,在蜀则识元和顾子远丈,在吴则识德清俞荫甫院长。去岁筑室庐山,又与华尧峰院长、王少岩太守游。华年八十有三,王年八十有一。临别依依不忍舍去,鄙句云:『游穷海内空山好,交遍人间老辈佳。』缘此作也。顷过湘中,得见徐芸渠院长,年八十有一;周笠西观察,年八十。称道不乱,神明不衰,非特此邦硕果仅存,抑亦后生之幸也。欣慕交集,乃各赠诗一章云尔。
早衰怕入少年场,喜向枌榆识老苍。
重睹威仪汉司隶,尚存宫殿鲁灵光。
品如邵子兼周子,家有元方与季方子叔鸿御史,从子寿蘅侍郎。)
后日襄阳问耆旧,几人曾拜德公床(徐芸渠太年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