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全后汉文·卷二十七【生卒】:前37—后43 【介绍】: 东汉会稽馀姚人,字子陵,一名遵。少有高名,与刘秀同学。及秀即帝位,变姓名隐居。聘至京师,与光武帝相处如昔。光武欲其出仕,答以“士故有志,何至相逼乎!”除谏议大夫,不就,归,耕于富春山。
光,字子陵,一名遵,会稽馀姚人。少与光武同游学。及即位,三聘乃至。除谏议大夫,不屈,退耕富春山。建武十七年,复特徵,不至。年八十,终于家。
人物简介
全后汉文·卷十二【生卒】:约前23—后56 【介绍】: 东汉初沛国相人,字君山。好音律,善鼓琴,博学多才,遍习五经,能文章,尤好古学。数从刘歆、扬雄辩析疑异,喜抨击俗儒。王莽时任掌乐大夫。刘玄时,拜太中大夫。光武帝征为议郎给事中。因反对谶纬神学,几遭处斩。出为六安郡丞,道病卒。著《新论》,早佚。今存《形神》篇,以烛火喻形神,认为精神不能脱离形体而独立存在,形灭神亡,生长死亡乃自然规律。其余残篇有清人辑本。
谭,字君山,沛国相人。成帝时为奉车郎。莽时为谏大夫,迁掌乐大夫。更始即位,召拜太中大夫。建武初征待诏,上书忤指不用。后拜议郎给事中,出为六安郡丞,道病卒,年七十余。有《桓子新论》十七卷,《集》五卷。
人物简介
全后汉文·卷十一【介绍】: 东汉初南阳宛人。李通从弟。新莽末,绿林、赤眉起事,轶与通共从刘秀举兵于舂陵。刘玄时,封舞阴王。后为朱鲔所杀。
轶,字季文,南阳宛人。莽末,与从兄通拥光武起兵。更始即位,以为五威中郎将。明年,封舞阴王,镇雒阳。后通款冯异,事露,朱鲔使人刺杀之。
人物简介
【介绍】: 东汉初弘农华阴人。杨震之父。习《欧阳尚书》,西汉哀帝、平帝时隐居教授。不应王莽之征。光武帝高其节,公车特征,不至卒。相传宝曾救一黄雀,夜有一黄衣童子以白环四枚相报,谓当使其子孙洁白,位登三公。
人物简介
【生卒】:前25—62 【介绍】: 东汉南阳穰人,字少卿。新莽时,与诸生逃于北地。刘玄更始时为谏议大夫。刘玄死,为之发丧,不从刘秀。光武建武十三年应大司马吴汉辟举高第,迁并州牧,有清平称。明帝初拜司徒,在朝廉直。丹出典州郡,入为三公,而家无遗产。
人物简介
全后汉文·卷十六【介绍】: 东汉扶风茂陵人,字巨卿。西汉平帝时举贤良方正,因对策忤王莽,被罢归田里。王莽称帝时,避处河西、巴蜀。光武帝建武七年征拜侍御史,迁尚书令。光武尝欲出游,以陇蜀未平谏,以头止轮,帝遂止。后以数切谏失旨,出为平阴令,复征拜太中大夫。
刚,字巨卿,扶风茂陵人,丞相嘉七世孙。仕郡功曹。平帝时,举贤良方正对策,罢归田里。王莽篡位,避地河西,转入巴蜀二十余年。后依隗嚣。建武七年,征拜侍御史,迁尚书令,出为平阴令。复征拜太中大夫,以病去官。
人物简介
【生卒】:?—22 【介绍】: 新莽末人。刘秀姊,邓晨妻。刘绩、刘秀初起兵,与王莽军战于小长安,败走。秀救其妹伯姬,又遇元,元挥手曰:“行矣!不能相救,无为两没也。”遂遇害。刘秀即位,追封新野长公主。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粤ICP备17077571号关于本站联系我们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