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孙织锦(1585年—?年),字伯闇,号大素,河南省开封府许州人。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己酉科河南乡试第三十一名举人,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联捷庚戌科会试一百五十二名,廷试三甲二百二十名进士。户部观政,授任顺天府武清县知县。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调任固安县知县,到任后即体察民情,考察利弊所在,重修河堤及县学文庙。当地大旱,孙织锦命人煮粥安抚百姓。四十三年任顺天府乡试同考官,四十四年升南京吏部主事,四十六年(1618年)升郎中,丁艰归。服阕,起复礼部郎中。天启二年(1622年)九月升山西布政使司右参议兼按察司佥事、提督学政,依附魏忠贤,六年十二月起补山西蓟州兵备道,七年(1627年)五月以喜峰口军功升一级,加按察司副使,照旧管事。思宗即位,魏忠贤倒台。孙织锦被参劾向阉党重臣崔呈秀行贿谋官,思宗下令将其削籍。
人物简介
高赉明(?—1650年代),字孟良,号见庵,广东广州府顺德县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高赉明是天启元年(1621年)广东乡试举人,次年(1622年)成进士,获授新喻知县,调任安福。县民解下米包泊在河边等候兑收,苦于损耗,他捐助兴建城外行仓,让县民暂时贮存等待缴纳,人们都认为方便。地方旧俗抓获窃盗,就将贼人掷入蒙潭溺毙,不送到官府审讯。高赉明发现此事后,就定明此例当作擅杀处理,于是盗贼获感化,三年内没有发生盗窃案。魏忠贤摧毁天下书院兴建生祠,安福县内有复礼、复古两间书院需要拆毁,高赉明高声抗论,指出复古书院祭祀王守仁、湛若水、邹守益等明朝大儒,拆毁就会得罪天下士人,要死也不敢做。经过竭力争取,复礼书院得免拆毁的命运。之后他迁任河南道御史,因为提出意见被贬谪归乡,和陈子壮复修南园社。永历帝即位,起用高赉明为刑部郎中。李成栋反正时获李元胤推荐任职太常少卿,之后改官大理少卿。他跟随永历帝到南宁,永历五年(1651年)清朝追兵急迫,皇帝仓猝撤离,百官离散,但他依然跟从。次年(1656年)正月永历帝一行到达安龙,二月就擢任他为工部右侍郎。滇京失陷后归乡,十分贫穷,只能吃用纸包的糠饵,可是他却毫不在意,很快去世。
人物简介
维基曹元弼(1867-1953) 字谷孙,又字师郑,一字懿斋,号叔彦,晚号复礼老人,又号新罗仙吏,室名复礼堂。清初其祖先自安徽歙县迁至江苏吴县。1881年以童试第四名进入学宫受教,元和(苏州)训导唐毓和阅卷倾佩,以女妻之。1885年入江阴南菁书院肄业,从黄以周问学。时海内才俊云集南菁书院,先生尤与张锡恭、唐文治交往甚笃。同年夺得拔贡生第一名。1897年张之洞转任两湖总督,延聘主讲两湖书院,在书院先生与梁鼎芬共辑《经学文钞》,相与论学者,有马贞榆、陈宗颖、胡元仪、陈庆年、王仁俊、杨守敬、桑宣、蒯光典、姚晋圻等。1908年,江苏巡抚陈启泰荐举并以其所著《礼经校释》呈御览,赏翰林院编修,同年江苏奏设存古学堂,延请为经学总教有《孝经学》七卷、《礼经学》七卷、《礼经校释》二十二卷、《周易郑氏注笺释》十六卷、《古文尚书郑氏注笺释》四十卷、《复礼堂文集》十卷、《复礼堂述学诗》十五卷。1911年辞去存古学堂总教,不久辛亥革命爆发,江苏存古学堂停办,长叹曰:"天乎!与子偕隐,矢死靡他。"自此闭户绝世殚心著述,所往来者仅叶昌炽、邹福保、张锡恭、朱祖谋、王季烈、刘锦藻、刘承干数子耳。其后袁世凯设礼制馆,以书币来聘,不从。
曹元弼(1867年—1953年),字谷孙、师郑、懿斋,号叔彦、新罗仙吏、复礼老人,斋名复礼堂。江苏吴县人,进士出身。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登进士,同年五月,授内阁中书。后经张之洞邀请,主讲两湖书院,后任湖北存古学堂总教等。长兄曹元恒,次兄曹福元。堂兄曹元忠 (资政院)。谱兄唐文治。元配唐氏,六合训导唐毓和之女,继配吴县王氏、上虞柴亚兰。1948年7月4日,八十二岁曹翁与六十二岁柴小姐在阊门西街三十四号的婚礼引起轰动。1953年10月22日去世。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粤ICP备17077571号关于本站联系我们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