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李流芳

相关人物:共 10 位
共 10 首
何适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广东东莞人,徙居常熟,字达生,号天游,自号白石道人,又号天台山人,画斋名陶庵。
从娄坚学诗,有宋人风韵。
李流芳游,画传其法,又得沈春泽指授,独以写艺名于时,尤以写干蕊枯叶入妙品。

人物简介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子象,初名璿,字文卿,上元人。有野全子集。
明诗纪事·丁签·卷十五
承举初名璿,字文卿,更字子象,上元人。
有《东村稿》、《采毫录》、《西游录》、《在客稿》、《日得录》、《广陵杂录》、湘中漫录。
(顾磷《息园存稿》:谢子象八岁善诗,客命赋《暮秋》,援笔立就,至「紫塞风寒雁叫霜」,客惊叹,呼为奇童。
稍长从吴元玉学,见其「深林下马苍苔滑,野寺入门秋爽多」句,击节鉴赏。
柴墟储静夫为南考功,作檀园诗社,引子象与诸文士联句,往往出奇绝众,常屈一座。
兄弟四人各善诗画,风流清迈,时拟谢庭诸郎。
《金陵琐事》:李著学画于沈启南,学成归家,只彷吴次翁之笔以售,缘当时陪京重次翁之画故耳。
谢子象题其画云:「银河无路泛仙槎,一舸空江此是家。
残月照人秋睡稳,不知清梦在芦花。
」 田按:盛仲交合史痴翁、金赤松诗为《江南二隐稿》。
子象诗品尝在二人之上,痴翁、赤松自以书画重耳。)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南直隶松江人,初名联芳,字葆生,号二酉。
官扬州司马。
舅朱石门多收藏古画,得以朝夕观摩,弱冠即有画名。
初以写生入能品,后工山水。
李流芳、董其昌齐名。
婿陈洪绶得其画法神髓。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苏州府嘉定人,字子柔。
经明行修,学者推为大师。
隆庆、万历间贡于国学。
不仕。
工书法,诗清新。
晚年学佛,长斋持戒。
有《吴歈小草》。
与唐时升、程嘉燧、李流芳三人合称嘉定四先生,诗集合刻本有《嘉定四先生集》。
有《学古绪言》。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子柔,嘉定人。贡生有吴歈小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51—1636 【介绍】: 明苏州府嘉定人,字叔达。
受业归有光,年未三十,弃举子业,专意古学。
后入都,值塞上用兵,料虚实胜负,无一爽者。
家贫好施予,灌园艺蔬,萧然自得,工诗文,与同里娄坚、程嘉燧并称练川三老。
谢三宾合三人及李流芳诗文,刻为《嘉定四先生集》。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叔达,嘉定人。有三易斋集。

人物简介

全粤诗·卷五二四
李之世,字长度,号鹤汀。
新会东亭人。
以麟子。
明神宗万历三十四年(一六〇六)举人。
晚年始就琼山教谕,迁池州府推官。
未几移疾罢归。
著作极多,有《圭山副藏》、《剩山水房漫稿》、及《北游》、《南归》、《雪航》、《家园》、《泡庵》、《朱崖》、《息庵》、《水竹洞》、《不住庵》诸集。
传世者有《鹤汀集》十卷,其中诗集七卷、文集二卷,卷一〇附录其弟李之标文度《凫渚集》。
原刻《朱厓集》,一集《浮槎草》,二集《可庐草》,三集《歇园草》,四集《和苏草》,五集《韵语》,今已不传,惟附见于《鹤汀集》之中。
《鹤汀集》前有李本宁《圭山副藏叙》、韩上桂《北游草叙》二文,可供参考。
康熙《新会县志·艺文下》录其诗三十一首、清温汝能《粤东诗海》八首,《明诗纪事》六首。
《鹤汀集》录有邑志小传、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八一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73—1644 【介绍】: 明苏州府昆山人,寄居常熟,字文休,号假庵。
归有光孙。
诸生。
承其家学,十岁便能诗歌,与李流芳、王志坚合称三才子。
善画墨竹,能草书,尤精篆刻。
崇祯间征为待诏,不应。
有《假庵诗草》。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文休,昆山人。崇祯末以待诏徵不起有假庵诗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76—1633 【介绍】: 明苏州府昆山人,字弱生,更字淑士,亦字闻修。
万历三十八年进士。
授南京兵部主事。
崇祯初以佥事督湖广学政,礼部推为学政第一。
卒官。
肆志读书,经史子集之外,兼通内典。
少与李长蘅同研席,诗文法唐宋名家。
有《读商语》、《四六法海》、《古文渎编》、《香草诗草》。
维基
王志坚(1576年—1633年),字淑士、弱生,号闻脩,直隶苏州府太仓州民籍昆山县人,明朝官员、诗人。癸卯应天府乡试第四十一名举人,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庚戌科会试一百七十三名,第二甲第五十七名进士。刑部观政,授南京兵部车驾司主事,升员外郎、郎中,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升贵州提学佥事,不赴,养病归。天启二年(1622年),起督浙江驿传道,奔母丧归。崇祯四年(1631年),复以佥事督湖广学政,六年卒于官。
项悰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安徽徽州人,流寓江苏嘉定,字屺云。
山水参董其昌、李流芳两家,笔墨淋漓,自成一派。

人物简介

维基
陈伯陶(1855年—1930年),字象华,子砺,号九龙真逸,别署砺道人、九龙山人,晚更名永焘,广东东莞县(今东莞市)中堂镇凤涌乡人。
清末政治人物、学者。
光绪十八年探花及第。
官至江宁提学使,署布政使。
清亡后以遗老自况,移居香港。
陈伯陶之父陈铭圭为咸丰二年(1852年)副贡。
咸丰五年(1855年)三月十七日,陈伯陶生于东莞县城家中。
五岁启蒙,六岁时,其父故交、学者陈澧主讲东莞石龙的龙溪书院,陈伯陶拜陈澧为师,后来其经学词章受陈澧影响颇大。
十岁,通晓五经。
光绪元年(1875年)中秀才, 光绪五年(1879年)中解元(广东乡试考取第一名)。
光绪十八年(1892年)壬辰科殿试高中一甲第三名(探花), 赐进士及第,任翰林院编修、文渊阁校理、武英殿协修等职。
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陈伯陶外派往云南、贵州、山东出任乡试副考官。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攻陷天津,陈伯陶携眷返回东莞安顿妥当后,随即赶赴西安追随慈禧太后和光绪帝。
《辛丑条约》签订后,陈伯陶跟随光绪帝回京,并入值南书房任行走,充当皇帝的近身文学侍从。
南书房行走虽无实务,但一直是清代文官向往的荣誉;事实上陈伯陶后来亦非常缅怀这段在皇帝身边的岁月。
光绪三十二年,陈伯陶外调江宁提学使,开始走上教育官僚的道路。
他曾经到日本考察教育发展,回国后在南京推广实业高等学堂。
他创办了方言学堂和暨南学堂;前者是外语学校,后者是华侨学校,亦即暨南大学的前身。
光绪三十四年,陈伯陶迁任江宁布政使;可惜就在仕途日隆之际,光绪帝遽然去世。
陈伯陶受此打击,复见政局日渐紧张,遂于宣统二年弃官回归东莞。
宣统三年,亦即辛亥革命爆发的同年,陈伯陶出任广东省教育总会会长。
武昌起义后,广东变天,革命军一度包围东莞陈宅,陈伯陶于是携眷逃往香港红磡暂避。
未几宣统逊位,陈伯陶遂迁往九龙城,打算以此地为长居之所,并以秦朝东陵侯召平于秦亡后种瓜自给的典故,署其小楼名为「瓜庐」,以示效忠清廷,不事二朝。
陈伯陶来港后不剪辫,不易服,以前清遗老面目示人;又自号「九龙真逸」,决心以隐逸度其馀生。
其间龙济光入主广东,曾力邀陈伯陶出山佐政;又以设广东省志局为名,请其主持修志。
陈伯陶始终不为所动,坚拒不就;反而应东莞同乡叶湘南之邀,就地于九龙设局纂修《东莞县志》。
六年后志书98卷修成,另附《沙田志》四卷,全书一百卅十馀万字,于时堪称巨著。
《东莞县志》是陈伯陶的专业制作,颇得学界好评。
他又著手编纂宋元以来广东遗民传记资料,写成《胜朝粤东遗民录》、《宋东莞遗民录》、《元广东遗民录》、《明东莞三忠传》等书,以寄寓其思念前朝之情。
1922年溥仪大婚,陈伯陶携一万元巨款入京祝贺,以尽为臣之礼。
陈伯陶去国多年后重回昔日入值的南书房,感慨万分,不胜唏嘘。
陈伯陶隐居的九龙城,曾经是南宋末二帝的栖身之所。
此地有宋王台及侯王庙两处遗址;前者为纪念二帝而设,后者则来历不详。
此段亡国史事不但惹起陈伯陶的遗民思绪,更引起其寻根探低的兴趣,最后考订侯王乃宋末杨淑妃亲弟杨亮节。
未几港府计划收回宋王台遗址转售,事件为一众遗老上书陈情劝止;结果港府不但撤回计划,更容许遗老于宋王台之上修建石垣以为屏护。
风波平息后,陈伯陶特此撰写《九龙宋王台新筑石垣记》以表庆贺。
陈伯陶不时邀约遗民雅士,聚集其上酬唱互答,以寄故国之思。
陈伯陶一生埋首经籍,著述甚丰。
来港之前曾经参与纂修《清史稿》〈儒林〉和〈文苑〉两传;在港所著除前述方志及遗民传记之外,尚有《瓜庐文剩》、 《瓜庐诗剩》、《孝经说》、《袁督师遗稿》、《东江考》等多种。
另外,陈伯陶亦不忘薪传后代,与一众遗老于学海书楼设坛讲学,光大孔门事业。
1929年青山寺「香海名山」牌坊落成,陈伯陶亲题对联志庆。
其联云:「遵海而来杯渡情依中国土,高山仰止韩公名重异邦人」,对金文泰来港主政颇有赞许之意。
1930年8月20日,陈伯陶卒于香港九龙城寓所。
溥仪闻讯后赐予谥号「文良」,为遗老一生画上圆满句号。
女婿乃淩鸿勋之侄驻牙买加特命全权大使淩崇熙 (Samuel C.H. Ling)。
共 10 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