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周考王

相关人物:共 4 位
共 2 首
反祈招(丙戌) 清 · 龚自珍
序曰反祈招何为而作也夫瑶池有白云之乡赤乌为美人之地舂山宝玉异华之所自出羽陵异书之所藏凡厥数者有一于此老焉可矣何必祗宫为哉穆王自赋诗有之曰居乐甚寡即穆王实录也夷考王自入南郑以还郁郁多故东土山川非清和人寿至促夭韡韡盛姬返跸道死左右既无以为娱车马所费用度不足更制锾赎以充军国史臣以耄荒书之恩爱死亡金钱乏绝暮气迫于馀生丑名垂于青史贵为天子何异鳏民享国百年何翅朝露盖西王母早见及此也是以其谣有之曰将子母死尚复能来岂非悼此乐之不重识人命之至短讽之以留八骏之驭决之以舍万乘之尊窈窕伤骨飘飖动心者虖穆王不悟不以乐生乃以戚死呜呼慕虚名受实祸此其最古者矣万乘且然何况下士尝以暇日读祈招之诗翩然反之作诗二章以贻后之自桎梏者所以祛群言果孤往世有碻士必曰夫龚子之志荒矣
舂之厓,白云满家,褰其异华。
何山不可死,使我东徂。
舂之麓,白云盈谷,褰其异玉。
何山不可死,使我东复。
壬子仲冬日惟申,节交长至微阳舒。
是耶非耶闻鹤声,胡为夜半来吾庐。
尔时懿斋正治易,上师姬孔追商瞿。
在阴子和感鸣鹤,始悟卦气应中孚。
中孚用事十一月,涉川大信昭豚鱼。
六日七分乃至复,此法出自稽览图。
云是甲子冬至起,孟氏章句无差殊。
至于四百八十七甲子,复遇冬至如合符
王者于此通三统,为求历元之权舆。
一元四千六百十七岁,经岁灾岁合计乃得诸
其中灾岁所得数,坎离震兑相乘除。
谓是易候无妄传,或即孟喜阴阳灾变书
方今亦遭无妄运,万姓陷溺嗟沦胥。
不思变复翻改历,附会九执纷岐趋。
坐令春非我春、夏非我夏、秋非我秋、冬非我冬,四时失序民以愚。
倒行逆施乱天纪,讵止孟陬殄灭而已乎。
所幸鹤尚知夜半,能通消息参盈虚。
有如复雷在地中,潜龙上应乾元初。
阳动已兆帝出震,九皋介鸟如告吾。
吾闻元法至于甲寅穷,乐叶图徵言非诬(《续汉·律历志》注引《乐叶图徵》曰:「天元以甲子朔旦冬至,日月起于牵牛之初,右行二十八宿,以考王者终始。或尽一,其历数或不能尽一,以四千五百六十为纪。甲寅穷。」谓《殷历》以千五百二十岁为一纪。如天纪起甲寅,则地纪为甲戌,人纪为甲午,三纪尽,得四千五百六十岁,乃复遇甲寅为元。」《汉书·律历志》太初元年诏「复得阏逢摄提格之岁」是也。此诏为改定三统历之本,兹不具论。)
行见来岁冬日至,日月合璧星连珠。
灵台候望云物祥,圜丘降格天神愉。
治历明时徵革象,醲薰元化欣重𣂏。
旷荡复返太平世,而今乃后煦妪覆育万物咸昭苏。
⑴ 《唐书·律志》大衍《卦候议》:「据孟氏,自冬至初,中孚用事。」《稽览图》曰:「甲子卦气起中孚,六日八十分之七。」《易·复》疏云:「《易纬稽览图》:『卦气起中孚,故离、坎、震、兑各主一方。其馀六十卦,卦有六爻,爻别主一日,凡主三百六十日,馀有五日四分日之一。每日八十分,五日四百分,四分日之一又二十分,是四百二十分。六十卦分之,六七四十二,卦别各得七分,是每卦得六日七分也。』」与《汉书·律历志》《易》九厄节如淳注以七八九六乘八释入元以次灾岁数,又明灾岁数必以七八九六乘八之故,云:「八十岁则甲子冬至,一甲子六十日,一岁三百十〔当是「六」字。〕十日,八十岁得四百八十甲子又五日。五八四十,为四百日又四分日之一。八十岁有八十分,八十分为二十日,凡四百八〔当是「二」字。〕十日,得七十〔当衍「十」字。〕甲子。八十岁合四百八十七甲子,馀分皆尽,则一甲子冬至也。」其说互相发明,盖即汉儒以六日七分推灾异之法。《后汉书·郎顗传》云「今春当旱,夏必有水,臣以六日七分候之」是也。
⑵ 《三统术》以八十章为一统,积千五百三十九岁,三统积四千六百十七岁,一元适尽。《汉书·律历志》《易》九厄节云:「四千六百一十七岁,与一元终。」而《续汉·律历志》云:「元法四千五百六十者,经岁四千五百六十。」即九厄节所谓「初入元,百六」「次三百七十四」等数是也。灾岁五十七,即九厄节所谓「阳九」「阴九」等数是也。合计则为四千六百一十七岁。
⑶ 《礼•王制》疏云:「如《律历》之言,此是阴阳水旱之大数也。所以用七八九六相乘者,以水数六、火数七、木数八、金数九,故以此交互相乘也。以七八九六阴阳数之自然,故有九年、七年、五年、三年之灾。」《晋书·食货志》引传曰:「三统之元,有阴阳之九焉,盖天地之恒数是也。」所谓「阴阳之九」者,《文选·吴都赋》刘渊林注引《易·无妄》曰:「灾气有九,阳厄〔当做五字。〕阴厄,四合为九。一元之中,四千六百一十七岁,各以数至阳厄,故云百六之会。」疑即《汉书·儒林传》孟喜所得《易》家候阴阳灾变书,为刘歆《三统术》所本。